城市林業建設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04 09:44:00

導語:城市林業建設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林業建設管理論文

摘要:城市林業建設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建立森林與城市相互支撐的平衡關系,來支持和促進城市的持續發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迅速加劇,日益惡化的城市環境阻礙了城市本身的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發展城市林業建設,但目前在城市林業建設中存在著一些誤區,文章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力求找到城市林業建設健康發展的出路。

關鍵詞:城市林業誤區出路

城市林業是林業的一個重要分支,1967年第九次國際林業大會上首次公布了城市林業這一概念。當前,城市林業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個涉及多領域的綜合學科,并且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得到了世界范圍的廣泛承認和接受。我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也開始了對城市林業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和成效,如長春的“森林城”、上海現代城市森林發展規劃與實施、長沙啟動城市林業生態圈建設等,都為城市林業建設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發展城市林業建設的意義

城市林業是由林業和園林融合而成的,是建設、經營和利用城市森林的事業。城市森林是指城市范圍內與城市關系密切的,以樹木為主體,包括野生動物、微生物在內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設施。城市林業不僅是林業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設的必要內容,發展城市林業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1.1發展城市林業有利于推動林業的整體發展,城市林業是林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城區、近郊區和遠郊區的林業建設,其同山區的林業建設息息相關,且各自的發展相互促進又帶動整個林業的進步。此外,城市林業建設對林業的重要功能即生態功能和經濟功能的充分發揮,有利于引導林業的全面發展。

1.2發展城市林業有利于林業立法的發展,各地方在發展城市林業的探索進程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同時對立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一些配套的法律法規出臺為城市林業建設的發展提供法律基礎,而且在實踐中摸索出的一些經驗也可以為立法所參考,增加立法的科學性和時代性。

1.3發展城市林業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解決城市問題。城市林業建設和經濟建設是相輔相成的,林業不僅能直接帶來經濟利益,還能利用其生態功能解決許多城市問題,美化城市,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促進城市經濟建設的健康發展。

2.城市林業建設中的誤區

盡管發展城市林業對于林業和城市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實踐中由于制度、管理、思路上等方面的原因,我國的城市林業建設道路上出現了一些誤區。

2.1將城市林業建設和經濟建設割裂開來。

城市林業建設和城市經濟建設都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林業不僅是林業的一個子系統,同時還是城市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結構和功能可以影響城市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表現在:⑴生態功能,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風固沙、凈化空氣、減噪降噪等功能,可以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和溫室效應,保障人們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進行生產建設,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⑵美化功能,森林自身的美與城市建筑融合在一起構筑成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為居民營造美好的生活環境,也是發揮其經濟功能的基礎之一;⑶經濟功能,森林不僅可以直接向人類提供多種林產品,還能帶來經濟利益。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不滿足于溫飽問題的解決而是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希望生活在健康美好的環境之中,于是環境消費成為熱點,房地產開發商都把小區的綠化作為一大賣點。此外森林的美觀和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的功能還能促進城市旅游業的發展,自1992年以來,旅游業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行業,每年向各國政府上繳的利稅在6650億美元以上,我國的環境“十佳”城市無一不是旅游的熱點。⑷保健和醫療功能,森林能夠有效的吸收和固定現代化工業生產中釋放出來的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還能減輕噪聲和電磁波的污染,維護人類的身體健康,此外許多林產品都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對于醫學研究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總之,城市林業的健康發展能夠帶動城市經濟建設的有序和穩定;反之,若城市林業不太發達,城市建設中的環境成本則會增加,從而阻礙城市經濟的順利開展。

2.2把“綠化”和城市林業建設相混淆

人們一般把城市綠化誤以為就是城市林業建設,這和我國的立法現狀有關。1994年4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規劃法》規定,城市總體規劃應該包括綠地系統,隨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他一些城市,根據《森林法》和《城市規劃法》相繼制定了適用于本地區的城市園林綠化條例而非城市林業建設的法律規定,將綠化尤其是園林綠化當作城市林業建設來進行規范。

城市林業如前所述是由林業和園林融合而成的,園林綠化被包含在其中,城市林業不僅要在園林中實現綠化,更為重要的是和城市建設相統一,將林業建設與城市建設融為一體。道路、建筑物兩旁無法建設園林的地方,卻可以實現林業建設;園林綠化多為種植草坪、灌木,而城市林業注重喬木的培育種植;園林綠化建立的是一個人工系統,需要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管理成本較高,而城市林業建立的是一個自然系統,管理成本較低。國際上一直認可的城市林業建設是森林化,是生態層面的城市建設,而綠化的層次較低,不能與國際接軌

2.3城市綠地系統單調

目前,不管大中小城市都熱衷于建設人工綠地,這和政府對城市林業建設的誤解有關。由于盲目強調大面積的草坪、廣場,城市不斷引進國外的植物及其新品種,導致城市綠地系統單調,缺乏自然特性,且生態效益低下,根本無法和城市林業的功能相提并論。此外,我們學習的應該是國外的先進經驗而不是非要把國外的植物品種移植到中國來,這必須考慮到我國的國情和市情、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差異、成本回報等問題,否則可能適得其反。廣東的中山市每年園林綠化養護費高達3000萬元,而3萬多公頃的林地財政一年的投入費用不過300多萬元。經濟利益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2.4沒有將城市林業和山區林業相區別

城市林業雖然屬于林業,要適用《森林法》的有關規定,但其和山區林業建設存在著許多差異,這是由于二者的功能、目的側重點不同造成的,山區林業重在用益,發揮其經濟功能,而城市林業重在發揮其生態功能,兼及經濟功能;山區林業多是成片林,且林種較多,而城市林業中成片林較少,林種也較少;山區森林生長環境要優于城市森林,而城市的環境污染造成林木成活不易。因此,對于城市林業應該有更加嚴格的保護和管理措施,如在采伐的許可、流轉條件上要嚴格限制,且應更加注重樹木的病蟲害防治問題。

2.5植物的選擇上沒有貫徹因地制宜的原則

不同的環境和氣候條件下適合不同的植物生長,在發展城市林業時必須考慮到這一問題,同時由于城市環境惡劣,土壤透水性差,應該選擇那些生命力比較頑強、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植物來種植,不能只注重美觀或是盲目的抄襲其他地方的做法。北京一到春天就漫天的楊絮,簡直和下雪一樣,使得大氣能見度降低,給人們行走、行車和城市清潔工作都帶來困難,說明這一樹種就不適合在城市種植。此外,植物的選擇還應該符合本地區、民族的特色,樹立起一個城市的綠色形象。最重要的一點是植物是依水存活的,離開了水,植物難以自行生長。有人作過一項調查,每年植樹造林的成活率太低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缺水,人們只管種不管養,一是因為沒有法律上規定的義務,再就是因為離水源遠,管理成本高,因此城市林業的發展應該和城市給水系統相貫通。

2.6政府對城市林業的重視不夠,資金、科研投入不夠

一些地方政府一心發展城市的經濟建設,認為林業建設無所謂甚至限制了經濟的發展。如前所述,這一觀點是錯誤的,林業建設的發展不僅可以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還能提高城市的綜合競爭力。由于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用于城市林業建設的資金和科研投入都不到位,這方面的專門人才也很緊缺,導致城市林業建設的發展緩慢。

3.城市林業建設發展的出路

鑒于目前城市林業建設存在著種種誤區,要建設符合我國國情的城市林業,必須尋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出路,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3.1制定科學合理的城市林業規劃

根據國家的政策法規,借鑒國內外典型城市的發展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城市的市情以及發展趨勢,中國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略研究確定了我國城市林業發展的戰略目標是:按照保障城市生態安全、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為戰略要求和“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布局要求,建設以林木為主體,總量適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的城市森林生態網絡體系,實現城區、近郊、遠郊協調配置的綠色生態圈,形成城區公園及園林綠地、河流、道路寬帶林網、森林公園及自然保護區等相結合的城市森林,使全國70%的城市林木覆蓋率在2050年達到45%以上,使城市的人居環境有顯著的改進,使城鄉綠地實現一體化。

按照這一戰略,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應根據城市建設的規模、性質、布局、氣候特征等規劃出城市林業建設的布局、規模和數量,要按照現代城市的要求,編制城市林業規劃,在城市林業規劃中應該包括林種的選擇、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范圍內的綠地、道路旁的綠化等內容,建設完整、結構合理的城市林業體系。

3.2依照規劃進行城市林業建設

在進行城市建設時必須依照城市林業建設規劃,建成以花草林木構筑的景觀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和生物物種多樣性為特征,以林木為主體,森林與其他植被有機結合的綠色生態圈,形成城區、近郊、遠郊及自然保護區的林業之間協調配合的城市森林生態網絡體系。

在進行城市建設時還要將林業建設和其他方面的建設結合起來,建設中的各個項目從投資到驗收,綠化不達標的不能批,也不能驗收,這樣才能形成完整的科學的城市建設。

3.3行政部門之間需要協調配合

城市林業建設雖然主要由林業主管部門負責,但是需要很多部門的協同配合才能搞好,并且只有實行行政領導目標責任制,才能將林業建設順利的開展下去。如黨政主要領導應承擔第一責任,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財政部門負責資金的協調和安排到位;林業綠化部門負責公益林建設;交通、水利、電力、通訊和市場建設部門分別負責園林外的道路、給排水、供電、通訊設施建設,不因人設崗,政策具有連續性,并且對各個部門在推進城市林業建設中的活動進行嚴格考核,作為判定城市政府是否履行環境綜合整治職責的標準。

3.4大力開展公眾參與

城市林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環境質量,而環境質量的好壞又直接關系到每個人的生活質量,人們享有在良好的環境中生存的權利,可以依法參與環境管理、監督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林業建設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一項舉動,只有全體市民共同參與,抵制毀占林地、綠地的行為,支持綠化建設,城市林業建設才能長足發展下去。

政府還也可以把公眾組織起來,成立民間的護林組織,或是支持市民自發形成的保護森林的團體,開展林業發展的學術交流、科技成果推廣、監督政府的依法行政,發揮公眾參與的積極作用。

此外在涉及林業建設的重大調整,可能對市民生活造成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的立項和開工,應當召集市民參加聽證會,并且聽證會的筆錄必須在最后決定中有所反映,以免流于形式并在將來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和損失。

3.5林網化與水網化結合

這是上海在發展城市林業建設中首次提出來的,其內容是:基于城市特點,全面整合林地、林網、散生木等多種模式,有效增加城市林木數量;恢復城市水體,改善水質,使森林與各種級別的河流、溝渠、塘壩、水庫等連為一體;建立以核心林地為森林生態基地,以貫通性主干森林廊道為生態連接,以各種林帶、林網為生態脈絡,實現在整體上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活力的林水一體化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在城市范圍內建立起一個能夠最大限度地改善城市環境的森林生態網絡體系,以期在發揮森林凈化水體作用的同時,較好地利用城市水體改善森林生長環境。這一經驗很值得其他城市學習借鑒。

3.6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加大林業科研投入

城市林業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政府投入,但這是不夠的,可以充分利用森林的經濟功能來籌集資金。如上海規定凡是在《上海綠化系統規劃》范圍內從事大型成林建設,且經過規劃批準的,可適度進行低密度生態住宅、體育、休閑和生態觀光旅游等項目的開發建設,鼓勵社會資金參與林業建設。還可以利用林地發展經濟林、苗圃、花草基地等林業產業。城市林業中的生態效益補償基金一般也大多來自財政撥款,還有企業和個人捐款,可以考慮采用發行環境彩票的方式籌集資金。基金重點用于扶持防護林、水源涵養林、大型生態林、環城林等生態公益建設及公路兩側林帶、河道防護林、森林公園的建設和管護。

另外,為了保持城市森林的健康發展,相關技術的開發必須也同步進行,例如開發新的植物健康監測及信息交流方法以促進植物健康綜合管理,了解樹木生物學特征及預先采用維護植株健康的方法可降低植株栽培成本,以及研究生態恢復技術,預測在各種資源管理狀態下,植物群落將來的生長及發育。林業科技不僅能夠促進城市林業的進步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3.7強調法制要求

城市林業的有序發展需要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城市林業的發展已經對立法提出許多新的要求,急待立法的完善,加快城市林業立法的步伐,規范城市林業建設的健康有序進行。此外強化法律責任可以讓人們增強保護森林的意識,同時還需要有嚴格的執法隊伍,將法律貫徹實施下去。

4.結語

一直以來,人們對城市林業的作用認識不足,多側重于采用污水治理、廢氣控制等方法解決城市問題,導致解決城市問題的方法偏廢。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快,城市問題越來越多,城市林業在解決城市問題中的作用日益顯現,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和接受,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許多城市都是建設在森林之中,城中有林,林中是城。中國在加入WTO后,全球化的進程加劇,城市環境優勢日益占據重要地位,將環境優勢轉為經濟優勢才是未來發展的優勢,在新世紀中,城市林業建設必將蓬勃發展,我國應該大力建設新世紀的生態化城市,不斷提高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參考資料:

王木林《城市林業的研究與發展》載于《林業科學》,1995,(5)

蔣有緒《新世紀的城市林業方向世紀之約:深圳市生態風景林建設文集》魏小琴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年出版

韓強《綠色城市》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彭紀寧彭尚德《珠三角城市綠化誤區重重》羊城晚報,2000-11-22,A16.11

江澤慧《中國現代林業》[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