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園林綠化現狀與發展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9 03:47:00

導語:城市園林綠化現狀與發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園林綠化現狀與發展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園林綠化;現狀;可持續發展;廬城鎮

論文摘要:闡述了廬城鎮園林綠化建設現狀及表現特點,從資金投入、綠化思路、建管力度、園林景觀、綠化空間、綠化指標以及樹種選擇等方面論述了廬城鎮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對策,以期為廬城鎮園林綠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參考。

廬城鎮系安徽省廬江縣委、縣政府所在地,總面積163km2,其中城區面積8.7km2,總人口14.36萬人,是全縣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長期以來,廬江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規劃造綠、拆違建綠、見縫插綠、挖潛補綠”的園林綠化方針,不斷加大對廬城鎮園林綠化事業的投入力度,園林式、花園式的單位、小區、學校層出不窮,使全縣園林綠化工作不斷躍上新臺階,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廬城生態和人居環境,提升了廣大市民的生活質量,促進了廬城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為此,廬江縣于2006年榮獲安徽省省級“園林縣城”的稱號。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及省生態城市建設的方針政策,鞏固和深化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成果,筆者結合自己多年來的工作實踐,就廬城鎮的園林綠化工作談一點認識。

1廬城鎮園林綠化建設概況及表現特點

1.1園林綠化現狀

自2003年以來,廬江縣逐漸加大對廬城鎮園林綠化事業的投入力度,截止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800多萬元,城區綠化面積達356hm2,樹木品種由原來的13個增加到105個,行道樹木總量達1.6萬余株,地被植物面積從零增加到12.15hm2,廬城的綠化覆蓋率增長到29.9%,公共綠地面積增加到88.37hm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0.5m2增加到7.36m2,初步形成了“綠樹環繞、綠草成茵、城在綠中”的綠化格局。

1.2園林綠化特點

(1)規劃標準高。廬江縣以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為目標,規定綠地占建設用地面積要達到9%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0m2以上。

(2)地方特色鮮明。園林綠化充分體現了廬城鎮河網縱橫、面湖(黃陂湖)背山(冶父山)的特點,即以自然環境為背景,以山體河道、城市通道為基本骨架,以重點地段為節點。

(3)園林景觀全面。園林景觀建設有人文特色的自然景觀風貌區,如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湯池國家級風景旅游區、周瑜墓園等;有城市生活特點風景風貌區,如環碧公園、繡溪公園等;有沿城市干道兩側綠化的景觀軸;有沿縣河、東大河、黃陂湖沿岸、移湖水庫四周的濱河景觀帶;有各種街心小游園、小廣場、園林小品,以及城市入口景觀等不同等級的綠色生態景觀節點。

2廬城鎮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對策

2.1加大投入力度,轉變綠化思路

自2006年以來,通過義務植樹活動,廬江縣共完成種植喬木樹種5695株、花灌木64286株、地被植物1010m2、建小游園1590m2,投入綠化資金53.3萬元。但綠化樹種較少,樹木規格偏小,綠化項目少,綠化部位小,而綠化的多樣性對維護生態安全和生態平衡、改善人居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要加強植物配置設計審批,合理界定植物數量,豐富植物物種,堅持適地適樹,多品種搭配。城市綠化要轉變曾經一度“以草坪為主、喬灌花為輔”的模式,走“喬木為主、灌木花草為輔”的路子。既可充分發揮綠化的生態效益,改善城市小氣候,為人們提供大量可進入的休閑空間,又可節省大批的管護費用。

2.2強化建管力度,豐富園林景觀

2007年廬江縣雖然投資1300萬元對廬城的繡溪公園和環碧公園進行了新建和改造,但由于管養力度不到位,導致人為破壞嚴重,需要及時補充綠化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此外,要加強城區周邊綠化、城市入口景觀美化等;改造軍二西路和文昌路的綠化帶,因為原來的綠化樹種多數已瀕臨死亡,而且病蟲害嚴重,這不僅影響了城市美觀,而且還為病蟲害擴散蔓延提供了種源。2.3開拓綠化空間,提高綠化水平

為了增加城市的綠量,必須挖掘綠化空間。而城市空間卻被機關、企事業單位占取相當大的面積。下一步要搞好單位專用綠地和住宅小區綠化建設,有條件時,還要向立體綠化方向發展。以創建“園林式單位”、“園林小區”活動為抓手,提高廬城綠化率和綠化水平。

2.4突出綠化指標,實現自然協調

園林綠化至少要突出綠量、自然化、多樣性、喬灌為主等特點。綠地率、綠化覆蓋率是衡量城市綠化數量的主要指標。因此,大綠量則是形成城市綠化特色的第1要素。要編制和完善新區綠化專項規劃,對建設項目綠化指標明確規定,對城市公園、街區公園、街頭游園定位定量。城市綠化的自然化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管養經費,也符合當前城市綠化的發展趨勢。

2.5合理選擇行道樹,形成較穩定的城市森林群落

行道樹主要栽培在人行道綠帶、分車線綠島、市民廣場游徑、河濱林蔭道及城鄉公路兩側等,因其栽植立地條件差,受煙塵及有害氣體污染重,受行人碰撞損壞大,受建筑物庇蔭、水泥路面輻射強,應選擇“耐瘠抗逆、防污耐損、蟲少病輕、強健長壽、易于整形、疏于管理”的樹種。從景觀效果角度講,應該擇“春華秋色、冬姿夏蔭、干挺枝秀、花艷果

美、冠整形優、景觀持久”的樹種。還要考慮栽植地點和環境,城區道路應多以樹冠廣袤、綠蔭如蓋、形態優美的落葉闊葉喬木為主;郊區及一般等級公路,則選擇速生長、抗污染、耐瘠薄、易管理等樹種;通道及墓道等紀念場所行道樹種的選擇多以常綠針葉類為主。

3建議

(1)創建園林綠化城市,必須以良好生態環境為基礎,遵循自然規律和適地適樹的基本原則,正確選擇和應用樹種資源、培育健康的園林樹木。

(2)行道樹的選擇應根據道路的建設標準和周邊環境的具體情況,以方便路人行走和車輛行駛為第一準則,結合景觀效果要求,確定適宜的樹種、品種。

(3)在植物配置上,既要有鄉土樹種,也要有引進樹種和歸化樹種。積極開展地帶性植物資源調查,以抗風、濃蔭、耐旱為城市骨干樹種的選擇標準,堅持以鄉土植物為主、以喬木為主,選擇出一批優良鄉土樹種和已歸化的外來樹種,適地適樹,擴大種群規模,應用于主要道路、公園等綠地。

參考文獻

[1]趙榮園.園林綠化植物配置探討[J].黑河科技,2003(4):53-54.

[2]王東義,劉迪.植物配植與城市綠化[J].黑河科技,2003(2):12.

[3]李錚生.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與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4]李波,李志棟,劉軍.齊齊哈爾市鄉土樹種與行道樹選擇[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6(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