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思考
時間:2022-09-15 11:23:54
導語:對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以對本鎮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進行探討,以期求得進一步加強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2基本情況
劉家溝鎮共61個行政村,7.6萬畝耕地,其中蘋果、葡萄等果樹達5.5萬畝。農業部門共有農技、農機、果樹、水利、林業五個站所7個人,其中1人被政府借調到非農站所工作,五個站所合成一個大站———農業綜合服務站。現在我們的財、權都歸鎮政府管,基本沒有什么經費,一切要聽從政府安排,從事本業務工作有點象“第二職業”。近幾年,全國各縣市區不斷加大科技推廣普及的力度和深度,通過大力實施"科技示范培訓"、"陽光培訓"、"綠色證書"等農民培訓工程,開展科技示范縣、科技下鄉等科教服務活動,農民科技意識明顯增強,科學素質和文化水平提高,有力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突出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農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農業生產區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按照“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發展思路,我鎮大力發展葡萄與葡萄酒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初步形成了沿煙濰公路的“十八公里葡萄長廊”的葡萄與葡萄葡萄酒產業帶,南部蘋果及鮮食葡萄產業帶。
2.2產業化經營初具規模,市場化體系初步建立
近年來,我鎮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打造中國葡萄酒特色產業鎮為目標,構建規劃了集葡萄種植、葡萄酒加工、葡萄酒堡建設及生態觀光旅游于一體,沿206國道兩側,橫貫東西18公里的葡萄種植及加工、觀光產業帶———“十八公里葡萄長廊”,成為蓬萊市三大支柱產業之一———葡萄及葡萄酒產業的重要支撐點。目前,全鎮共有中糧長城、菲律賓康達、金六福香格里拉、法國瑞楓奧賽斯、朋珠等18家國內外葡萄酒企業落戶我鎮,占全市葡萄酒企業總量的32%,帶動建設標準化葡萄基地3.6萬畝,已建或在建歐式、中國傳統式風格各類酒堡、酒莊8處,年產葡萄酒5萬噸,產能占全市總量的50%,銷售收入4.5億元,年利稅2億元。整個葡萄長廊的建設帶動了周邊20多個村的6000多戶農民從事葡萄種植及加工,每年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3000萬元,農民收入800萬元以上,為推進全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
2.3農技推廣體系逐步完善,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鎮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員7人都具有初級以上職稱,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4人;學歷層次都是大學本科。廣大農技人員在推廣先進適用農業新技術和新品種、開展農業技術服務、提高農民素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4信息網絡逐步完善,農情傳達逐步暢通
有線電視、移動電話、寬帶等進村入戶,鎮里建有農業信息服務站,各村有信息員,健全了規章制度,通過網絡農產品供求信息,最大限度的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信息服務。
3存在的問題
我們的農技推廣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農民意識及其它客觀原因的制約,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
3.1農業推廣資金投入不足,制約著推廣力度
發達國家農技推廣經費一般占到農業總產值的0.6%~1.0%,發展中國家也在0.5%左右,但我國不足0.2%,人均經費更少。劉家溝鎮也是除了保證工資外,基本上沒有經費投入,由于人財物都下放到了鎮里,工作一切圍繞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從事本業務工作有點象“第二職業”。
3.2我國農民對現代農業高新技術接納能力差,并且缺乏采用新技術的需求動力,影響農業新技術成果推廣轉化質量
一方面,農民的文化素質制約了他們對高新技術的接納能力。另一方面,在農業內部,作為市場主體的農戶更加懂得比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預期收益,只有當他們認為預期收益高于預期成本時才會選擇新的生產技術,農業科技使用的高風險性又使得他們在有限的資本和勞力的投向上顯得更為謹慎,農戶對可替代的新技術選擇反應遲鈍,缺乏內在的需求動力。
3.3傳統的農業科技推廣從推廣項目選擇機制、技術上不能適應變化中的農戶生產需求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科研、推廣基本是以提高農產品數量為主要目標。現代農業面對的是一個買方市場,消費需求多樣化,品質高端化,農業生產處于大的結構調整中,同時作為農業技術推廣的最終接受者的農戶隨著生產與經營行為的改變,他們對技術需求的行為也發生變化,主要體現在對傳統的糧食生產技術需求迫切性下降,而對經濟作物生產技術的需求逐步增加。由原來對高產技術的需求對優質技術的需求,由節約資金技術的需求轉變為節約勞動技術的需求。但現行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是以提高農作物特別是糧食作物的產量為主要目標,建立在“地區目標群體的社會經濟條件具有完全同質性”這一假設基礎之上的,自然不能同農戶的生產需求相適應。
3.4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積極性不高,影響農技推廣效率
在現行農業推廣制度下,農業技術推廣及開發的速度,效果,服務質量,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廣主體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掛鉤,農業制度對農業科技進步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3.5農技推廣資金來源渠道少,缺乏有效保障機制
隨著農村各項改革日益深入,農技推廣部門逐步走向企業化、市場化、社會化,不再享有財政經費,難以承擔技術推行服務的公益性職能。當前除了各級對農業的政策性資金外,基本上沒有任何資金可用于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農技推行體系建設、服務條件亟待改善,迫切需要資金支持。
3.6農技推廣力量薄弱,農技人員知識老化
近幾年專職從事農技推廣的工作人員逐漸減少,目前各鄉鎮農技人員有部分被抽調去從事包村、招商等其他工作,常年專職從事農技推廣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足,劉家溝鎮也不例外。現有的鄉鎮農技人員多數僅僅掌握所學專業知識,只會簡單的農業適用技術指導,缺乏市場預測、行情分析及經營管理指導能力,而且接受再教育、再培訓的機會少,知識老化,不能適應市場經濟和現展要求。
3.7人均占有土地少且分散,制約現代農業發展
當前農村土地較少,發展種植、養殖調地很困難,想規模發展必須拿出專門人員負責協調土地。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生產增大了生產成本和交易費用,制約了農業機械化專業化的普及,也限制了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和使用。
3.8政策上非常重視,實際操作上薄弱
根據本鎮及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中央及地方在政策上看視十分重視農業及農技推廣,各種惠農政策、農業示范縣等各種推廣手段層出不窮,實際上這么多政策、這么多工作都需要最基層的鄉鎮去落實、去干,但鄉鎮農技工作人員嚴重不足,資金不足,要完成這么多的工作是不可能的,而且每次改革都是針對鄉鎮農業部門,人員每年都在減少,多年不補充新鮮血液,象劉家溝鎮真正從事農技工作的只有2人。
4建議與對策
4.1加大農民培訓力度,培育造就新型農民
4.1.1融合教育資源,動員全社會力量
要進一步整合優化現有農民教育培訓資源,建立政府組織、農業部門主導、農科教結合、社會廣泛參與、資源合理配置的農民教育培訓網絡。動員和支持各類科研機構和有培訓能力的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農民培訓,形成良好的培訓氛圍,促進農村成人職業教育穩步有序發展。
4.1.2創新推廣理念,改進推廣方法
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科技宣傳等各種形式和載體,加快先進文化在農村的傳播速度,擴大先進文化在農村的覆蓋范圍。利用遠程教育等網絡資源覆蓋面廣的優勢,直觀、快捷地向廣大農民提供技術、信息、培訓等服務
4.1.3拓展培訓范圍,突出培訓重點
著力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農民技術員、骨干農民、農民企業家和能工巧匠隊伍,使他們成為帶領農民共同致富的骨干力量,帶動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經濟。
4.1.4尊重農民意愿,拓寬培訓內容
要根據時令季節,開展配方施肥、合理用藥、秸稈還田等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業生產科技水平;要繼續大力實施陽光培訓工程,開展農民技能培訓,擴大陽光工程的培訓規模,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
4.2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穩定農技推廣隊伍
加強對農技人員的使用管理,農技人員必須在其位、盡其職,撲下身子,真抓實干,工作業績與工資、職稱評定直接掛鉤。大力推行農技人員繼續教育制度,每年對現有從事公益服務的農技人員進行分層次、多內容的繼續再教育,拓寬他們的知識面,使其成為基層農技推廣帶頭人。加強農技推廣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推廣條件,下撥適當的經費,幫助基層農技推廣部門添置必要的儀器設備和辦公設施,不斷提高農技推廣的現代化水平,使農技人員辦公有場地、工作有設備。
4.3加強科技示范推廣,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積極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科研部門、大專院校聯合開展科研攻關,開展科企合作,發展農科教示范企業。鼓勵農技人員領辦、創辦各類農業技術示范園,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引導農民依靠科技脫貧致富。引進的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先在科技示范園區試種試驗,成功后再向農戶推廣,探索一條引進、試驗、繁育、示范、推廣、加工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經營路子。重點抓好科技示范戶的選拔培養,帶動更多的群眾應用新技術、新品種,提高農業科技的轉化率和入戶率。
4.4建立農村科技服務平臺,提升科技服務能力
縣鄉技術人員成立科技服務隊,村級成立由科技村主任為組長的科技服務組,圍繞主導產業,通過分層次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開通農科熱線、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指導服務。指導農民創辦各類合作經濟組織,規范合作經濟組織運營,切實發揮服務功能,提高農民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能力。
4.5健全農業信息系統,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
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村村通有線電視,大力推進村村通寬帶,設立科技服務熱線,為廣大農民提供及時、有效、可靠的技術、政策和市場等信息服務。利用現有的有線電視、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等資源,定期組織黨員干部、科技示范戶、村民代表、青年人收聽收看農業科技節目,搭建科技信息共享服務平臺,推進農村生產信息化,提高農民開拓市場的能力。
4.6發揮政府職能,加大扶持力度
發揮政府指導、引導職能,尊重農民意愿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社,推動土地流轉集中,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減少農業結構調整的盲目性。對大力號召發展的優勢特色農產品,借鑒糧食直補的做法制定優惠政策,給予生產者一定的補貼,調動農民調整結構的積極性。對長期工作在一線的農技人員、鄉村人才給予一定補貼,在提拔重用、職稱評聘、工資待遇等方面給予傾斜,通過引進激勵機制、強化內部管理來調動農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穩定農技推廣隊伍。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安排專項科技經費,用于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和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和農戶小額貸款機制,加強銀企、農企聯合,切實解決好資金制約這一難題,確保"科教興村"計劃順利進行,并取得明顯成效。
作者:姜顯錫 單位:山東省蓬萊市劉家溝農業綜合服務站
- 上一篇:“四個一”活動踐行“三嚴三實”工作安排
- 下一篇:爭做"兩為"干部主題活動方案
相關文章
精品范文
10對鄉村振興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