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制度改革對農村經濟的作用

時間:2022-10-20 08:59:28

導語:土地制度改革對農村經濟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土地制度改革對農村經濟的作用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想對現有的農村經濟模式進行改革實現城鄉經濟的統籌發展,就必須要對土地制度以及土地市場化經濟的發展進行改革。這也是目前我國市場化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對農村土地制度進行改革以及實現土地市場化經濟能夠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但是,我國在對土地制度進行改革和土地市場化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要對制度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加快的步伐,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土地制度;改革;農村經濟;發展

新型城鎮化建設在我國社會發展中的不斷提出,能夠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就需要在傳統的城市化建設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改革創新,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與此同時在進行土地制度改革的過程中,還要始終保證著農民的經濟利益。農村土地制度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媒介,是農村土地資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基礎載體,此外,對于農村社會經濟關系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進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過程中往往會涉及都很多人,這就需要正確的處理各方之間的利益關系,使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和方針能夠進一步完善,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1農村和經濟發展的意義

土地制度改革的重點核心內容就是土地的產權問題,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農村的土地制度改革也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慢慢的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在進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過程中要實事求是,使城鄉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并且能夠使農村的收入水平得到顯著的提高,在農業生產中不斷地應用現代化的技術,加快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進程,推動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一種獨具中國特色的制度。這一土地制度改革的實行使農村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帶領著大家奔赴了小康社會。同時,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農村勞動和生產的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進而提高了農村的經濟消費水平,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2我國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與農村經濟的發展

在新中國成立的初期,制度就不斷地被提出,旨在使農民能夠獲得土地資源,實現“耕者有其田”的目標。在政府的積極帶領下,我國的私有土地也逐漸發展為集體所有制,農民之間開始走向合作發展的新道路,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的工業化以及城市化建設的發展。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逐漸的陷入了瓶頸期,但是在七十年代的時候逐漸出現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土地新制度,這一制度的出現使農民獲得了應有的土地資源,極大的調動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使城鄉之間的差距不斷的縮小。但是這種制度對土地資源造成嚴重的浪費,生產效率還需要進一步的提升,所以還需要對土地制度進一步改革。

3改進農村,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3.1將土地所有權交給國家,將土地承包權交給農民。目前,我國不斷提出新的土地管理體系,對土地進行統一的管理,然后將土地的承包權交給農民,這樣的管理體系能夠對管理成本進行有效的減少,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然而,我國的農村社保制度相對來說比較脆弱,而農村的土地社保制度又比較強,所以,非常有必要對農民的土地承包權進行穩定,一方面能夠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還能夠對農村社會的穩定發展進行維護。目前,我國農村的土地承包界限還不夠明確,還需要對農民的土地承包權以及使用權進行明確的規定。從法律法規上來規定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旦對該法律法規進行制定后,就必須要嚴格遵守,除了政府征地以外的任何一個機構想對土地進行使用就必須嚴格的按照操作流程以及法律法規來進行實施。此外,對于政府征地用地也必須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嚴禁政府進行濫用征地的現象發生,避免政府中出現腐敗的現象,對土地進行濫征濫用。將土地權交給國家政府能夠很好的對農民的生存條件進行保障,并且能夠有效的促進農村經營方向的轉變,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穩步發展。3.2完善農村土地市場運營機制。對農村的土地市場運營機制進行不斷地完善,能夠使農村經濟的得到快速的發展,與此同時還能有效解決農業發展緩慢的問題,所以建立完善的土地市場運行機制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對于土地所有權的主體問題需要進行明確,并且對于土地流轉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以及對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為農民取得最佳利益都需要創建一個健康的法律環境。同時還需要對土地的使用權進行全面的評估。目前,我國的土地分級制度和評估環節還處在剛剛發展的階段,這對于我國的農村土地制度的市場化的流轉非常不利,需要我國政府建立一個完整的土地定價體系,從而保證整個土地管理制度定級和評估的順利完成。此外,還需要對建土地市場中介的建設進行加強。目前,我國的土地中介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就是缺乏相關金融機構的支持,其組織機構發展不夠完善,所以往往會伴隨著很多糾紛問題的出現,造成土地流轉的頻率緩慢。對土地交易中介組織的建設也就極其重要,國家必須要對一級市場進行壟斷,并對二三級市場進行開放,實現公平公正的競價交易,在國家和政府的監督下,實現公平公正的招商引資。而對于農村中一些沒有具體人員進行耕種和管理的土地來說,政府就需要對這些土地進行合理的規劃儲備,對土地進行儲備管理,進行合理有效的監督,保證土地管理制度的有序進行,組建一支具有絕對專業水準的土地監管隊伍,堅決抵制土地非法交易行為,使土地市場能夠健康有序發展。3.3健全農村的社保體系。對于我國的農村土地制度來說,其社會保障制度過強,但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卻相對較弱,這就對農村土地制度的創新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其中土地社會保障制度的強大則會使絕大多數的農民都認為承包土地就是自己的福利保障,不會對土地進行輕易的放棄,即使農民之間發展著第二產業,但是土地依舊被他們當作最基礎的社會保障。所以,必須對農村的社保體系進行健全才能保證農村土地制度的創新的有序發展,將社保作為農民的基礎保障,建立完善的社會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從根本上對農民的基本生存問題進解決。此外,對于不同的地區來說,其自身的發展水平和實際情況也都各不相同,所以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合適的農村社保體系,極大提高了農村土地的利用率,對農村的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斷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主要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農村土地制度,該制度極大的推動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使我國的農業生產力不斷的提高和進步。但與此同時,我國的國民經濟在飛速的發展和進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因此,我國政府要對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改革,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制定一個符合時展需要和市場需求的農村土地制度,對農村社保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使農村經濟的發展不斷提高,并且對農民的基本生活水平進行有力的保障,縮小城鄉差距。

綜上所述,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狀況來說,我國必須要結合我國的國情,對農村的土地制度進行不斷的改革完善,保證農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極大縮小城鄉差距,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宇.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J].吉林農業,2018(10):64.

[2]佚名.淺析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J].法制與社會,2018(35):165-166.

[3]任俊滿.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與農村經濟發展討論[J].農家致富顧問,2017(2):82-82.

[4]劉楊.加快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創新土地經濟發展[J].中外企業家,2017(32):223-224.

[5]秦勤.淺談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與農村經濟發展[J].山西農經,2017(10):8-9.

[6]高春華.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與農村經濟發展[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4):58-59.

作者:丁艷 單位:吉林省洮南市呼和車力蒙古族鄉農村經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