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研究論文

時間:2022-02-28 08:03:00

導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研究論文

1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不利影響開始得到進一步釋放,11月份出現2000年以來進出口各項指標首次同時負增長的狀況。進入2009年,外貿形勢繼續嚴峻,2月份出口達到最大降幅25.73%,雖然受出口退稅等扶持政策的影響,出口快速下降的勢頭在3月份得到明顯減緩降幅為17.1%,但4、5月份又擴大到22.6%、26.4%,單月進出口各項指標已連續7個月出現負增長。目前,受世界經濟增長前景仍不明朗、世界貿易形勢依然嚴峻以及近期世界各國采取防范甲型H1N1流感措施將會導致全球貿易進一步萎縮等影響,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我國外貿將難改下降趨勢,進出口可能繼續呈負增長。

受此影響,2008年1-12月份,我國來料加工裝配貿易出口額為1105.2億美元,同比下降4.8%,比2007年回落27.6個百分點,進料加工貿易出口額為5646.6億美元,同比增長12.6%,比2007年回落8個百分點。我國加工貿易企業附加值低、缺乏核心技術、自有品牌缺失,容易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另外加上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增加,我國加工貿易企業面臨巨大的壓力。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我國加工貿易自身存在的問題更加突出,眾多出口加工企業在這次危機面前泥足深陷。因而,我國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2影響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制約因素

2.1產業技術水平落后

目前我國加工貿易企業技術水平普遍不高,近1/4的企業技術水平屬于國內一般水平。在企業類型上,內資加工貿易企業的技術水平落后于外資企業,國有企業是我國內資企業中技術整體實力最強的群體,國有企業的技術實力沒有顯現,是加工貿易發展中的一大不足。

與國外同行業企業相比,我國加工貿易企業的競爭優勢依次排列為:滿足客戶需要提供生產和服務能力強,勞動力成本低,質量一流,技術先進。其中,勞動力成本優勢位于第二位,表明勞動力價格低廉仍是我國加工貿易的強項。技術要素在四項選擇中居末位,并且比重遠遠低于其他三項選擇。這表明我國加工貿易出口總體來看并不具備技術優勢,勞動力優勢仍是競爭取勝的決定因素。

這些現象表明:我國加工貿易產業的技術水平仍然很落后。在加工貿易中,通常情況下跨國公司技術水平等同于或略高于東道國國內先進技術水平,從而使我國加工貿易的中間產品供應能力增長緩慢。并且跨國公司將我國的加工貿易置于技術含量較低的鏈條,從技術上阻礙了加工貿易配套產業的發展,妨礙了我國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2.2國內產品缺乏競爭力

首先,我國國內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技術含量低。有許多國內企業目前仍然存在著管理水平、生產技術落后的狀況,大部分企業沒有自己的研發機構、缺乏創新能力,從而導致產品質量的不穩定,無法達到加工貿易企業的要求。其次,我國并沒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引導機制,很多企業并不了解國際標準,所生產的產品與進口品在質量上、技術含量以及價格上仍存在差異,不能完全替代。再次,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國際市場營銷渠道不暢,使我國許多產品的國際知名度很低。而我國加工貿易企業的研發、設計等環節大多在海外進行,外資加工貿易企業更傾向采用國外生產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同時,許多國內產品存在著價格偏高、交貨延誤、運輸缺乏保障等缺陷,因而削弱了其競爭能力。

2.3勞動力素質低且數目龐大

勞動力優勢是我國在國際競爭中最大的比較優勢,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在我國仍然將有較長的生命周期。但是根據加工貿易“微笑曲線”原理,那些人力資本(體現為知識技能的豐富而非人員數量的多少)比較豐裕的國家可以在產業鏈中做增值率的高端部分,由于我國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并不高,人力資本供給不足,能夠大量供給的主要是未接受過良好教育的簡單熟練勞動力(人力資源),因此我國的加工貿易只能做產業鏈中增長率較低的低端部分,缺乏處于國際分工產業鏈高端和中端領域里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力。即使在低端部分的中間加工制造環節,我國的勞動生產率也僅為日本的4.1%,美國的4.4%。

“微笑曲線”理論是我國臺灣省著名的電腦專家、宏基集團的創始人施振榮先生根據他從事電腦信息技術行業的多年經驗,在波特模型的基礎上率先提出的,如圖1所示。其基本含義是:某一產業的微笑曲線由上、中、下游部分不同附加值而產生,在中游的生產制造部分,其附加價值最低、利潤空間也最小,在上游的研究開發與設計或下游的營銷與售后服務,則附加值較高,利潤空間也較大。

2.4相關政策不健全

首先,我國的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背離:我國的產業政策鼓勵“進口替代”,促進資本密集型的產業發展;而貿易政策則提倡“出口導向”,刺激技術密集型加工出口的增長。而我國加工貿易中,資本、技術密集度較高的大型跨國公司投資的加工貿易企業,一方面,享受著貿易保護和產業傾斜政策,另一方面,卻由于我國處于加工貿易低技術環節,技術的外溢效應不明顯,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不強,導致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能力不高,“進口替代”在低水平上不斷重復。其次,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法規體系不健全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方面存在著缺陷對加工貿易的發展存在很大的制約。此外,對境外投資較為嚴格的外匯管理既造成了企業開展境外加工貿易缺乏充足的外匯資金,又降低了境外加工貿易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以上這些因素制約著我國加工貿易的順利轉型升級,要掃清這些障礙,就必須對癥下藥找出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

3促進我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途徑

3.1提升我國在全球生產價值鏈中的地位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產品的價值環節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總體而言,發達國家占據了研發、技術與資本密集的零部件生產以及品牌、分銷等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環節,而發展中國家主要從事成品組裝、簡單的零部件加工等低附加價值的產業活動。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多數行業的技術密集度有所提高,紡織、服裝和家電等消費品行業在國際市場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總體來看,中國產業的技術水平仍與發達國家存在著較大的懸殊,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地位仍然處于低端產業層次。要使我國的加工貿易從全球價值鏈上不斷升級。就要從“簡單的組裝—復雜的組裝—零部件制造—零部件研發—最終產品研發—自有品牌產品的研發、設計和生產”等逐步做起。

3.2調整加工貿易產業結構,促進加工貿易向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首先,我國在加工貿易領域突出的問題是缺乏核心技術的研究、開發和生產能力,在國際高新技術產業中沒有形成水平分工的格局。對此,我國需設立具有標志性的國家級研究開發中心,制定高新技術產業加工貿易的扶持性政策。同時強化產業政策對加工貿易的引導,實行加工貿易產業評估制度,向高端產業環節升級,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和環保型高新技術產業,著力吸引跨國公司把更高技術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環節和研發機構轉移到我國,以促進加工貿易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其次,為加工貿易科研開發成果商業化生產創造基礎,是提高我國加工貿易產業結構升級換代能力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環節。

3.3延長加工貿易在國內的產業鏈條

3.3.1向產業鏈上游發展,提高技術開發和產品設計能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漸弱化,而資金、技術等優勢將不斷加強。因此,我國應向具有研發、設計功能以及營銷等高附加值環節邁進。要加強本地的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在我國設立研發、設計中心,加強與本地大學和科技中心合作,提高自主開發能力和創新能力;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加快對國外先進生產的技術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創新,提升企業從事OEM(委托制造)配套能力,努力向ODM(委托設計制造)和OBM(自主品牌加工制造)發展,逐步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具有廣泛知名度的自有品牌。

3.3.2向產業鏈下游延伸,積極發展國際物流和配送業務

在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我國加工企業不僅要提升加工制造、裝配、檢測、包裝等非核心價值環節的能力,還需具備應用性研發、工藝、外觀設計、物流、供應鏈管理以及附加服務等更加系統化的功能。加工貿易價值鏈向下游產業延伸是今后我國加工貿易發展的重要方向,這有利于提高加工貿易的附加價值,也有利于提高我國加工貿易出口競爭力。

3.4鼓勵本土企業積極開展加工貿易,調整加工貿易的主體結構

據前所述,目前我國加工貿易中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所占比重小,且處于國際分工與產品價值鏈的低端,我國加工貿易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的主動權被外資企業所掌握,其發展規劃受到外資企業戰略目標的影響。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加強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在加工貿易中的主導權。為此,要加大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的力度,提高其適應市場的能力,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加工貿易;要賦予內資企業平等的競爭機會,營造有利于內資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為內資企業提供有關技術服務、市場開發、信息咨詢、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支持與服務;逐步取消對外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特別是糾正一些地方政府長期以來奉行的“外資優于內資”的觀念,避免“內資給外資讓道”的現象;鼓勵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識產權型民營企業進入跨國公司的產業鏈,提高同國外企業的產業配套能力,促進我國內資企業生產能力和自主開發能力的提高。

3.5發揮政府部門管理效能,著力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制定長期發展戰略

加工貿易管理涉及到貿易政策、產業政策、財稅政策的綜合平衡,涉及到區域經濟發展以及利用外資、增加就業等。要做好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及其監管工作,有賴于國務院各部門的協調配合,有賴于商會、行業協會、報關行、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機構的積極參與。必須積極、有效、充分、合理地發揮綜合協調的整體效能,實現制度創新和手段創新,形成促進與監管的整體合力,使加工貿易與國內工業體系融為一體,著力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真正把我國發展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世界制造業基地。

參考文獻

[1]王懷民.產業轉移、產業升級與內地貿易中心的建立[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6,(3).

[2]鄔關榮.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研究―以服裝產業為例[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3]王懷民.市場分割、比較優勢與加工貿易[J].世界經濟研究,2005,(1).

[4]李少華.產品內分工視角下我國加工貿易升級探論[J].經濟前沿,2009,(1).

[5]隆國強.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之探討[J].國際貿易,2008,(12).

[6]ChingyuanLin.EastAsiaandLatinAmericaasContrastingModels[J].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eChange,1988.

摘要: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機之下我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緊迫性,在此基礎上,從產業技術水平、產品競爭力、勞動力情況及相關政策等四個方面詳細分析了制約我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因素,最后,針對促進我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途徑提出建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