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貿易產生畢業論文

時間:2022-03-31 03:25:00

導語:戰略性貿易產生畢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戰略性貿易產生畢業論文

新貿易理論不僅對傳統貿易理論進行了補充和發展,為貿易政策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論分析工具,它還從理論上動搖了在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條件下自由貿易政策的最優性,證明了政府干預貿易活動的某些合理性。正是這種理論上的創新與現實需要的結合,摧發了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出臺。

一、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產生的直接原因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產生除了得益于新貿易理論之外,還有兩個直接的社會經濟原因:

第一,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發生變化。

在過去幾十年中,美國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最重要變化是貿易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統計顯示,從1960—1980年,美國制造業中進出口的份額增加了一倍以上。在1960年,美國制造業的廠商基本上是面對本國消費者銷售并與本國廠商競爭,出口通常是次要的活動,并且面臨外國競爭的壓力很小。而到了八十年代,大多數廠商要么嚴重依賴出口銷售,要么在國內市場上遇到外國競爭者的有力競爭,因而國際考慮就成為一個重要因素。

這一變化使得一些傳統上的國內問題變成了影響貿易政策的因素,特別是諸如市場力量和超額收益率、創新和技術變化等問題,再也不能不認真考慮它們對貿易政策的影響了。首先看市場力量問題。美國政策傳統上所關心的一直是限制集中產業廠商以消費者利益為代價而提高價格和獲得超額利潤的能力。然而,隨著美國逐步成為這樣一個貿易大國,其政策目標就會變得更為復雜。保護國內消費者免受剝削是一個問題,但為了維持高收益,還必須保持或擴大國內廠商獲得的市場份額。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壟斷性產業中,貿易政策通常能在促進國內廠商利益,反對外國競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或者至少我們應當關注在這些產業中,外國政府利用貿易政策以促進其本國廠商利益的可能性。再看創新和技術變化問題。美國政策傳統上所關心的一直是促進活動,例如促進對經濟產生有價值的外溢(Spillover)的基礎研究。但現在美國僅僅是許多促進產生這種外溢活動的國家之一。這里就產生了貿易政策問題,因為貿易政策是決定技術變化速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外國通過補貼或保護國內市場來對高技術部門進行“瞄準”(targeting),就可能使對經濟產生有價值外溢的美國產業萎縮,這就必然會產生對外國產業政策進行國際反應的可能性。

第二,新分析工具的出現。

貿易政策分析變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將經濟學其它領域的新思想應用到國際經濟學中來。在七十年代,由于發現了對少數廠商相互競爭的寡頭產業的新分析方法,產業組織理論取得重大創新。

許多傳統經濟分析都是以市場近似于完全競爭為假設的,在那里有許多生產者,每個生產者都很小以致于不能影響價格,也不能影響其競爭對手的未來行為。但現在,許多貿易都是由大規模生產的優勢、積累經驗的優勢以及由創新帶來的短期優勢所引起的。在許多這些因素起重要作用的產業中,我們看不到許多小廠商間進行的原子狀競爭。象波音(Boeing)或卡多畢拉(Catepillar)這樣的大出口商,以及許多較小的廠商,它們面臨著與小麥農場主或服裝制造商不同的競爭,即面臨著與少數相同的競爭對手。它們擁有某種直接影響價格的能力,它們會采取戰略性行動以便影響其競爭對手的行為。

這種不完全競爭市場并不意味著競爭不激烈,或是廠商是采取某種錯誤的行動,而意味著這些市場所發生的情況是完全不同和更為復雜的。對此,一些重要的著作已經解釋了廠商的戰略性選擇是如何受市場結構的影響,以及它又是怎樣反過來影響市場結構的〔1〕。新的研究正在考慮諸如反托拉斯、管制和創新政策等國內問題。這證明,國內與國際問題之間的界限已經被打破。由于在不完全競爭產業方面研究的貢獻,國際經濟學家已經能夠借助一組擴大了的工具來分析由變化著的環境所產生的各種貿易政策問題。

二、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產生

在現實經濟需要的條件下,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應運而生。1981年,伯蘭特和斯本塞發表了一篇題為《潛在進入條件下的關稅與外國壟斷租金的提取》的論文〔2〕,率先提出了在面臨外國寡頭壟斷的條件下,進口國政府可以利用征收關稅的方法,從外國寡頭廠商那里提取部分壟斷租金的觀點。這篇論文被多數學者認為是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開端。

1983年,伯蘭特和斯本塞,針對許多國家為爭奪國際市場而對國內廠商的研究與開發進行補貼的情況,提出了一種解釋在不完全競爭國際市場上用研究與開發補貼、或出口補貼等“產業戰略”政策進行政策干預的論點〔3〕。他們認為,一個謀求使國內福利最大化目標的政府,擁有使用這些補貼的刺激;由于直接的出口補貼受到關貿總協定的嚴格限制,政府傾向于補貼研究與開發;如果在私人企業作出研究與開發補貼的決策之前政府能夠可信地承諾給予研究與開發(或產量)補貼的話,則政府政策就可產生效力,在這里,政府成為一個多階段博弈(multi-stagegame)中的第一個參與者,并能夠通過改變其對廠商的補貼,來影響由私人機構參與的博弈的均衡結果;盡管這種補貼支持的非合作國際均衡都是次優選擇,但通過掠取租金獲得產業的更大產量份額,是能夠改進本國凈福利的。

同樣是在1984年,克魯格曼提出了在市場由寡頭壟斷并可分隔,存在規模經濟效應的前提下,一國政府通過貿易保護(關稅或配額)全部或部分地關閉本國市場,賦予本國廠商在特定市場上的特權地位,受保護廠商的銷售會增加,邊際成本會下降,而外國企業的銷售會減少,邊際成本會上升,這樣本國的保護措施會增強本國廠商在第三國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擴大本國出口的論點〔4〕。克魯格曼的模型在戰略性貿易政策發生作用的條件、機理和后果等方面,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

1985年,伯蘭特和斯本塞發表另一篇有影響的論文〔5〕,對不完全競爭條件下出口補貼為什么會成為一種有吸引力的政策進行了分析。文章認為,由于出口補貼能夠改善本國廠商在同外國廠商的非合作競爭中的相對地位,從而能夠擴大它的市場份額,盡管這樣可能使貿易條件會向補貼國不利方向變動,但由于這時的價格仍然超過出口的邊際資源成本,從而使出口的擴大能提高本國福利水平。

這些論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證明,在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市場的某些條件下,一國政府可以通過關稅、配額等進口保護政策和出口補貼、研究與開發補貼等出口促進政策,來加強本國廠商的競爭地位,擴大本國廠商的國際市場份額,從而實現壟斷利潤由外國向本國的轉移,增加本國的國民凈福利。在上述情況下,是政府的貿易政策影響了本國廠商及其外國競爭對手的決策行動,從而改變了競爭格局,使不完全競爭產業特別是寡頭產業中的超額利潤向本國發生了轉移,政府的貿易政策起到了與寡頭廠商的戰略性行動(如投資于超額生產能力或研究與開發等)相同的作用,故被稱之為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由于在這里貿易政策的直接目的是為了從外國向本國轉移利潤,故又被稱為“利潤轉移”理論。由于這種貿易政策理論證明了貿易干預的合理性,又能夠較好地滿足一國政府單獨背離自由貿易的需要,因而它一出臺就受到廣泛關注,也引發了隨之而來的爭論。盡管研究的結果證明,這種貿易政策理論的可行性值得懷疑,但它對市場結構的關注和倡導、對貿易政策戰略運用的觀點卻受到了相當的重視,它的部分內容已經被編入新版的國際經濟學教科書〔6〕。由于這種“利潤轉移”理論對市場結構和廠商(包括政府)行為性質的有著較嚴格的限制,它能夠應用的情況非常有限,故本文將它稱為“狹義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

與“利潤轉移”理論所受到了關注相比,另一種以外部經濟為基礎的貿易政策理論——“外部經濟”理論則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粗略地說,外部經濟就是廠商(或個人、社會)從某種社會經濟活動中所獲得的有利影響,受益者原則上不必為此而付費。對廠商來說,外部經濟來源于廠商間的物質流動,特別是創新廠商不能完全占有它所創造的知識財富。一般說來,任何經濟活動都可能產生外部經濟,但有大有小。那么,對政府來說,背離自由貿易原則,以鼓勵產生顯著外部經濟的產業,就是符合社會需要和合理的。因此,外部經濟提供了政府干預貿易活動的依據。以外部經濟為基礎進行貿易干預是一種較老的觀點,它至少在格雷厄姆(Graham)時代就已出現,并被用來作為保護幼稚產業的依據。然而,由于傳統的完全競爭貿易理論既沒有認識到市場規模的作用,也沒有認識到國際間的外部經濟的重要性,因此也就不能對以外部經濟為基礎的貿易政策有充分的認識。直到本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新貿易理論的產生,在不完全競爭貿易模型中才可以較好地考慮市場規模和收益遞增的作用,才較好地從理論上證明了外部經濟在國際專業化分工中的重要性和針對外部經濟的貿易政策的合理性。盡管以外部經濟為依據進行干預的論點產生較早,但它真正得到理論上的支持則是在新貿易理論產生之后。新貿易理論所支持的“外部經濟”政策理論認為,政府應當對那些能夠產生巨大外部經濟的產業給予適當的保護和促進,使之能夠在外部經濟的作用下迅速形成國際競爭能力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由于那些能夠產生巨大外部經濟的產業主要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戰略性產業”(如高科技產業),促進這些產業發展的貿易政策也是發揮著戰略性變量的作用,故本文將這種貿易政策也歸入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范疇。由于實行這種貿易政策的產業對象和約束條件比在“利潤轉移”理論那里寬泛一些,本文又將其稱為“廣義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

三、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體系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知,從新貿易理論中衍生出了兩種不同的貿易政策理論,一種是主要以內部規模經濟為基礎的“利潤轉移”理論,另一種是主要以外部規模經濟為基礎的“外部經濟”理論。

“利潤轉移”理論主要包括三個論點:

第一,用出口補貼為本國寡頭廠商奪取市場份額。這種論點認為,向在第三國市場上同外國競爭者進行古諾雙頭博弈的國內廠商提供補貼,可以幫助國內廠商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增加本國福利。古諾博弈的特征是,均衡產量水平由兩個廠商反應曲線的交叉點所決定,這一水平對這兩個廠商來說是最優的,在國家層次來說是次優。因此,通過補貼降低國內廠商的邊際成本,使廠商有更高的反應曲線,獲得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增加國內利潤而減少國外利潤。由于利潤更高,國家福利減去補貼以后也有所增加,而補貼本身只不過是一種轉移支付。這一論點的關鍵在于這樣一種信念:補貼使國內廠商采取進取性市場戰略,從而迫使外國競爭對手做出相應的讓步。這是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中影響最大、也是被引證最多的一種論點。

第二,用關稅來抽取外國寡頭廠商壟斷利潤。這種論點認為,在存在潛在進入的情況下,使用關稅來抽取一家外國寡頭廠商正在享受的壟斷利潤是合理的。如果沒有任何潛在的進入,關稅只會擴大國內價格與國外價格的差距,是一項使福利惡化的措施。但如果存在國內廠商的潛在進入,則這種進入的威脅限制了外國廠商的定價反應,使它們執行一種吸收部分關稅的定價,以阻止這類進入的戰略。只要關稅被部分地吸收,價格上漲的幅度就會低于關稅的幅度,消費者剩余的損失就會遠遠被征收到的關稅所抵銷而有余。在特殊情況下,如果外國公司將關稅全部吸收,則既可以拿走經濟租金,又不會造成額外的扭曲。但這里有一個重要的質的差異,即提取租金的理論不要求一個國家是能夠對貿易條件產生影響的大國,而最優關稅理論卻有這一要求。只要有外國寡頭供應商在國內市場上,即使是一個貿易小國也可以利用進口關稅來改善國家福利。這種結果在最優關稅理論中是不可能的。

第三,以進口保護作為出口促進的手段。這種觀點認為,一個受保護的國內市場,為具有規模經濟特征的本國廠商提供了一種相對于外國廠商的規模優勢,使其能夠增加在國內市場和沒有保護的外國市場的份額,從而把利潤從外國廠商轉移到本國廠商,使本國福利增加。這一理論以靜態的規模經濟為依據,將暫時的進口保護變成了出口促進的機制,它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國內市場大,足以實現所需要的規模經濟。這一論點被認為是對傳統幼稚產業論的發展。

“外部經濟”理論的論點則較為集中。該理論認為,某些產業或廠商能夠產生巨大的外部經濟,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出口擴張,但由于這些外部經濟不能夠完全被有關廠商所占有,這些產業或廠商就不能發展到社會最優狀態,如果政府能夠對這些產業或廠商提供適當的支持和保護,則能夠促進這些產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提高其國際競爭優勢,獲得長遠的戰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