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保護主義形成論文
時間:2022-08-02 06:01:00
導語:貿易保護主義形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貿易保護伴隨國際貿易的產生而出現,只要有國際貿易,各國為保護本國市場和相關產業,就必然有貿易保護存在。傳統的貿易保護主義,由于受到WTO規則的約束,其作用大為削弱。自20世紀70年代起,新的貿易保護主義開始興起并且愈演愈烈。所謂新貿易保護主義,是指20世紀70年代以后國際貿易領域中形成的以非關稅壁壘為主,以關稅壁壘為輔的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手段。當前全球新貿易保護主義迅速發展,嚴重威脅世界公平貿易,影響了廣大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我國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形成背景
20世紀70年代以后,傳統的貿易保護手段受到國際貿易規則的限制,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結束及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國際貿易趨向自由化,各種關稅壁壘被逐步削減、非關稅壁壘逐步被取消,傳統的貿易保護手段越來越受到國際貿易規則的限制和約束。突破傳統的貿易保護手段,尋求新的貿易保護措施已成為必然。新貿易保護主義在此背景下誕生,它是一種新式貿易保護主義,其目的仍是鼓勵出口,限制進口。新貿易保護主義是在新的全球貿易條件下,尋求以新的形式規避多邊貿易制度的約束,實施貿易保護,以保護本國就業,維持本國在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中的支配地位。新貿易保護主義方式從獎勵出口和限制進口向支持和保護國內產業延伸,保護范圍從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知識產權等領域延伸。與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相比,新貿易保護主義具有保護的隱蔽性、范圍的廣泛性、影響的雙刃性、手段的多樣性、技術的復雜性等特點。它與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的不同之處,主要在于它主要以綠色壁壘、技術壁壘、反傾銷和知識產權保護等非關稅壁壘措施為表現形式,通過貿易保護,達到規避多邊貿易制度約束,適應本國政治目標,保護本國經濟和就業增長,維持在國際競爭中的支配地位。
2008年由美國金融海嘯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使得當下的新貿易保護主義之風有愈演愈烈之勢,對經濟對出口有很大依賴性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產生了巨大的不利影響。
2009年3月16日,澳大利亞外商投資審核委員會(ForeignInvestmentReviewBoard)公告稱:就中國鋁業公司195億美元增資力拓的交易案,審查期限將再延長90天。3月27日,澳大利亞財長韋恩·斯萬(WayneSwan)表示,出于國家安全方面因素的考慮,中國五礦集團對OZ礦業的收購若包含ProminentHill銅金礦資產,交易將不予以通過。一樁普通的商業收購最終以國防安全的理由被否,中國五礦集團對澳大利亞礦業巨頭OZMinerals公司高達18億美元(26億澳元)的收購遭澳大利亞政府否決。澳大利亞財長韋恩·斯萬的聲明再度重燃了目前在全球逐步升級和加劇的貿易保護主義紛爭。在美國眾議院2009年2月份通過的《2009美國復蘇與再投資議案》,“buyAmerican”(買美國貨)這一條款赫然在列。新貿易保護的手段林林總總,但其特征卻有跡可循。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特點
新貿易保護主義主要興起于發達國家,以高新技術的發展為載體,以技術壁壘為核心,體現出更復雜、更隱蔽、更歧視、范圍更廣的新特征和健康、安全、環保等新內容向著多邊貿易規則發展的動態趨勢。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引發的經濟危機,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斷陷入其中,時至今日,金融海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加深了經濟危機的深度和廣度,全球進入經濟衰退的國家名單越拉越長。這次經濟危機引發的貿易保護主義與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點。
涉及范圍廣。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新貿易保護主義具有全球性。在市場經濟體制共識基礎上的經濟全球化,通過金融、貿易、服務把世界各國結合在一起,國內外市場日益融合,經濟發展正傳遞和經濟危機的負傳遞加快。在美國帶有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的“買美國貨”條款的示范下,可能引燃全球性的貿易保護主義之火,幾乎所有國家都不能置身局外。保護商品的范圍日益擴大。傳統貿易保護主義保護的是幼稚工業、弱小的新興工業或與國內就業密切相關的行業,主要涉及傳統貨物與農產品。新貿易保護主義除了堅持對傳統的幼稚工業、弱小的新興工業的保護,還把保護范圍擴大到新興服務業、高技術產業以及知識產權等領域,而且實施貿易保護的國家由以前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為當下的以發達國家為主的世界大部分國家。目前,可以說受到保護的商品已經涉及各個行業,被保護的商品不斷增加。
區域化和集團化。新貿易保護主義正逐步向區域化和集團化方向發展,隨著國際經濟競爭的日益加劇,一些國家紛紛結成各式各樣的經濟貿易組織,區域化和集團化趨勢加強。新貿易保護主義不再以國家貿易壁壘為基礎,而趨向區域性貿易壁壘,即由一國貿易保護演變為區域性貿易保護。顯而易見,區域化和集團組織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和貿易保護性,組建區域性經貿集團一方面可以實行內部自由貿易以促進內部經貿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外構筑貿易壁壘,抵制貿易對手的入侵,保護成員國的市場。同時可以憑借組建經貿集團力量抗衡和抵制外部國家的報復與競爭。在當今世界上,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安第斯條約組織、東盟、西非共同體等經貿集團遍布全球。據世界銀行統計,截至2004年,全球已有174個國家(地區)至少參加了一個區域貿易協定(RTA),只有12個島國(地區)沒參加任何RTA。它們幾乎無一例外地在內部實行自由貿易而對外實行嚴格的保護,從而嚴重削弱了世界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
利弊雙刃性。新貿易保護主義是一把雙刃劍。由于科學技術、資金和檢驗能力的相對落后,在興起的新貿易保護主義面前,發展中國家將處于被動和弱勢地位。無論是反傾銷、反補貼還是技術性貿易壁壘,都不同程度存在著發達國家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產品歧視問題,有時公然違背了發展中國家加入WTO法律文件中有關措施啟動的前提條件,嚴重違反WTO一貫倡導的公平貿易原則。比如我國一些日常用品進人美國市場時,美國常常夸大事實,認為對其構成市場威脅,單邊采取反傾銷措施。而且在多邊貿易體制內部,形成了發達國家一直控制和操縱多邊貿易體制,對多邊貿易談判規定自己的目標,強迫發展中國家接受對其不利的條件。正在興起的貿易保護主義將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蔓延,使發展中國家受到重創,但在經濟全球化傳遞機制加速的情況下,又會出現反向作用,成為發達國家的“飛去歸來器”,陷入誰都保護不了的局面。
形式隱蔽性。傳統貿易保護無論是數量限制還是價格規范,相對較為透明,人們比較容易掌握和應對。而新貿易保護主義則不同,其隱蔽性極強。以經常被使用的貿易保護手段技術性貿易壁壘為例,它的隱蔽性在于國際貿易規則上沒有被禁止,為了保護環境、人類和動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護國家基本安全、防止欺詐行為等合法目的,WTO賦予了成員國可以制定和實施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的權利。成員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利用這項權利制定各項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技術性貿易措施來保護其國內產業和市場,以形式上的合法性掩蓋其貿易保護之實。
方法復雜性。新貿易保護主義涉及的多是技術法規、標準及國內政策法規,它比傳統貿易保護主義中的關稅、許可證和配額復雜得多,涉及的商品非常廣泛,評定程序更加復雜。比如,發達國家采用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形式多樣,每一種形式本身都經歷了一個發展的過程,并形成一個復雜的體系。以產品質量認證為例,產品質量認證包括安全質量認證、性能質量認證、衛生環境質量認證。產品質量認證是國際上通行的用于產品質量評價、監督產品質量管理的有效手段。出口產品只要加貼了這種標記、標志,就等于獲得了產品安全質量信譽卡,就容易被海關、進口商、經銷商和各國的消費者接受。而以產品質量認證為形式的貿易保護手段則很難被分辨或指責。難于判斷名義繁多的貿易保護主義手段難于判斷正當還是不正當。
面對新貿易保護主義
我國政府應采取的對策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盛行加大了我國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難度,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國外貿發展外部環境的惡化。來自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信息顯示,截至2006年,我國已連續13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和被實施反傾銷措施數量最多的國家。可以說,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陰云下,我國已成為世界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為應對新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的影響,我們可以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分別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建立,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構建以我國為中心的區域經濟集團。在世界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強化的今天,完全靠單打獨斗已很難適應,我國應充分利用作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重要成員和東盟的主要對話國,應實質性地發展同成員國間的經貿關系,加快同東盟一體化進程,提高本國的競爭實力和在國際談判中的地位。同時,我國應最大限度的團結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用一切可能的公開場合,積極開展維護自身利益的活動。
增強環保意識,運用環保壁壘維護我國正當利益。為了保護我國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必須采取措施,一方面,從自我做起,增強環保意識、緊跟國際標準發展綠色市場、提高產品競爭力,團結國際力量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抵制發達國家利用綠色壁壘采取歧視政策,減少綠色壁壘對我國出口帶來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我們要充分利用綠色壁壘保護國內市場,對從外國進口的產品進行適度的限制。要制定一套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環保法規和標準,嚴禁國外不符合我國環保法規和標準的商品流入我國。
充分利用WTO協商機制,維護我國(企業)合法權益。堅決反對任何國家針對我國實施的歧視性政策,一旦發生貿易摩擦,政府應充分利用WTO解決雙邊和多邊貿易糾紛的協商機制,幫助國內企業維護正當權益。面對一些國家對我國反傾銷和采用保障措施調查,有的國家濫用技術標準、環保標準、衛生標準、勞工標準限制我國產品出口,甚至個別國家利用“特殊條款”對我國制造麻煩等情況,要掌握運用國際通行規則處理貿易摩擦和貿易糾紛的能力,改善貿易環境,規范市場秩序,增強產業、企業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迎接國際競爭的壓力和挑戰。盡快建立反傾銷訴訟基金,鼓勵企業積極應對國外對我國的反傾銷訴訟,改變我國遭遇國外反傾銷訴訟時無人應訴或應訴者寥寥的被動局面。
加強對西方國家貿易保護政策、法規及技術性貿易壁壘等的研究,及時向相關企業通報有關信息,引導企業避開貿易壁壘。政府應組織專門的人力和物力,加強對發達國家貿易保護政策和法規的研究。研究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體系、反傾銷調查體系和綠色壁壘體系,認真總結國內外企業突破貿易保護的經驗和教訓,建立國外貿易保護的數據庫。及時搜集世界各國的技術標準法規的變動信息,動態監控及預測出口商品遭受技術壁壘的狀況,建立相應的國外貿易技術壁壘數據庫,并及時向相關企業通報并預警信息,幫助、指導國內企業突破國外新貿易保護主義的障礙。
統一國家標準,建立健全適合WTO規則的法律制度和壁壘體系。針對我國產品質量標準種類多、門檻低、不規范的事實,政府應借著入世有關法規大調整的有利時機,盡快調整、制定與國際標準相一致的國家標準。積極借鑒學習歐美發達國家的法律法規,認真研究歐盟和加拿大等國反傾銷、環保條例,建立健全適合WTO規則的法律制度和有中國特色的壁壘體系。作為發展中國家,在不違反WTO規則的條件下,充分利用傳統的關稅,特別是新興的貿易保護手段來保護我國市場,求得貿易領域的持續、穩定發展。
采取的對策
加強學習,掌握規則。我國企業特別是出口企業應全面、準確的學習理解WTO規則,只有全面了解了國際上通行的貿易程序和法律規則,才能面對不同的貿易保護主義有的放矢,泰然處之。在國外對我國產品的反傾銷案件裁定結果中,我國企業是“輸多勝少”,就是因為沒有熟練掌握運用WTO游戲規則、國際貿易規則等。所以企業要參與國際競爭首先要學習、了解透《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反傾銷協議》等文件和協議,把握各種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實質,以便在國際競爭中合理、合法地保護自身權益。
注重創新,以質取勝。企業要牢固樹立以質取勝的戰略意識,廣泛推廣國際認證標準和發達國家的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按照國際標準安排生產,以更好的攻破技術性貿易壁壘。企業應全力提高自身技術、管理水平和品牌營銷能力,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強化創新意識,提高產品的技術和品牌附加值。我國企業特別是出口企業應注重品牌的培養,跳出惡性價格競爭的怪圈,追求產品的差異化和自主創新品牌的建立,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根本上解決產品的質量問題。同時,企業也可根據自身發展需要,繞開貿易壁壘,到海外投資設廠,特別是到保護主義嚴重的國家去投資設廠,就地生產和銷售。
協同作戰,積極應訴。同行業企業應積極團結起來,充分發揮各種行業協會和商會的協調組織作用,避免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惡性競爭”,同時積極應訴,直面各種新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當前我國企業單獨作戰的思想較為嚴重,在國外市場“互相殘殺”的情況屢有發生。在遭受反傾銷指控時,只有很少一部分企業勇于應訴,雖然應訴率逐年遞增,但難以讓人滿意。而實際上,在應訴中只要團結一致,準備充分,據理力爭,即使官司打輸也會減輕“處罰”,減少損失。所有這些,既需要行業協會、商會的協調,也需要企業投入相應的人力、財力予以配合。-
- 上一篇:貿易金融與虛擬金融分析論文
- 下一篇:國際貿易渠道暢通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