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時間:2022-12-05 10:24:04

導語:高中歷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摘要: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高中歷史課程是高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歷史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發揮創新思維能力的作用,在目前教育背景下應該把創新思維能力的價值作用融入高中歷史課程日常教育中。本文研究了高中歷史教育過程中創新思維能力方面的價值體現,以期在高中歷史教育中使創新思維能力的價值得到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創新思維能力;高中歷史教育;價值應用

隨著目前經濟的深入發展,科技水平與信息水平隨之快速發展起來,對經濟建設及教育事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創新人才的培養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經濟建設的進行,而其中重要的培養點就是在學生階段加強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應當對此進行充分的運用[1]。在目前新時代背景下創新人才指的是具有全面綜合性知識并能夠對于知識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性與創造力的處理,并在其中凸顯出個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與意識。創新人才的培養要求在對于知識全面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創新處理。在目前時代背景下對人才進行信息技術培養適應時展的需要,既是人才目前學習的重要需要,又是日后走上工作崗位的需求。信息搜索及處理能力已經成了現代生活中人們進行生活的重要能力之一,既是新課標對人才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又是高中歷史課程人才創新培養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創新思維能力在高中學科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1.創新思維能力為人才的培養提供了素材。創新本質上是一種知識的整合與再運用。創新行為的發生不是無緣無故的,總要依托于一定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經驗的基礎之上,信息技術知識能夠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素材。創新思維能力的進行需要教師對歷史學科知識進行充分的整合與分析,這是歷史學科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通過這樣一種對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人才的培養提供素材。2.創新思維能力為歷史學科教學營造了一種創新教育的氛圍。人才創新思維的培養是一種學習活動再創造的過程。創新教育以創新教育活動為主,為人才的學習活動營造創新教育的氛圍。借助于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充分整合加強人才對于不同學科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之間的相互轉化,促使人才創造性地分析與解決問題,這是高中歷史學科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2]。3.創新思維能力增加了創造教育的可能性。借助于現代便利的信息技術教育,人才在進行創作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加強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能力,使得人才在學習過程中發散思維,提升創造教育的可能性。高中歷史課程具有模塊化的特點,能夠根據學習基礎與學習接受能力的不同進行課程環節的設置,促進人才個性化學習需求的發展,最終促使其創新思維的提升。創新思維的發展需要人們進行綜合能力培養與提升,在學習過程中充分融進學習智慧與感受能力,把個人生活經驗與情感意志在其中充分體現,為最終學習交流與創新活動的產生提供可能性。4.創新思維能力為人才學習效果的評價提供了導向性。學習效果的考核是對人才學習階段內學習情況的綜合評價,對于人才下一階段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促進與激勵作用。學習過程的發生與學習效果的實施都具有一定的創新性,為了對這一創新性進行評價可以采用信息技術的組織方式加強對人才學習效果的綜合評定,最終促進人才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地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社會前進的重要動力,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加強創新教育的實行能夠加強人才的信息素養,具有重要的價值作用,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發展的重要素材與發展環境[3]。

二、目前在高中歷史課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途徑分析

1.運用創新思維能力的要求對高中歷史課程進行創新與整合。根據創新思維能力教育理念,對于高中不同學科體系進行充分的整合與研究,在充分發揮各自學科特點的基礎上形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在課程設計上采用了學科有效整合的教學模式。這是對原有學科設計的一種有效補充,保留了原有的學科界限,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加強了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這對于歷史學科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還可以對原有學科之間的界限進行有效徹底的推翻與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理念是把知識作為核心開發課程,把原有知識結構整合到新的學科體系之中,最終形成結構化的課程知識結構。通過對學科的整合激發學生對不同學科之間的創作力,加強歷史課程知識的觸類旁通與融會貫通。基于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模式,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設計教學活動、教學問題及教學項目。目前我國教育體系中,已經廣泛設置了基于問題與項目的課程實踐方式,但是結構化項目設計方式比較缺乏,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有限,教學效果比較低下,不利于學生創新型思維能力的提升與培養。針對我國目前教育中的這種問題,可以充分利用創新思維能力教育模式中的項目設計原則對高中歷史課程設計進行改進,在課程教學之前對課程目標進行解析與分解,對問題與項目加以明確,從而在項目與問題的指導下對教學工具與教學資源進行設計,以及設計具體的學習活動過程與教學支架,最后對教學整體情況進行評價教學,對知識的結構化加強練習與實踐,這是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4]。2.通過啟發和引導,加強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養成。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時,為了充分促進教學質量提升,應當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找出隱藏問題的本質,及時引導。例如在《戰后歐洲革命運動的高漲》這一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同學們如此提問,社會與共產黨合并了,但是建立的匈牙利共和國還是無產階級性質,這是為什么呢?通過這一問題的思考,引導學生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這一問題的答案是兩黨合并雖然是社會提出的,但是共產黨提出的建議就是建立匈利亞共和國。社會為什么會答應共產黨這一要求呢,并把政權交出來呢?由此引導學生了解匈利亞革命特點,開動思維,最終發現如下原因:社會并沒有能力獨立支撐而武裝力量掌握在共產黨人的手上。通過這樣引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開動腦筋,從而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這是在教師設計的思維訓練計劃之內,同時應考慮到各種可能出現的現象,從而把學生的思維帶進歷史課程學習過程之中,為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3.發揮歷史資料的作用,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目前高中歷史教材中多使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教學內容,包括一些歷史思考素材與有關的歷史信息,這些歷史素材對學生對相關歷史知識的理解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其充分運用,從不同角度運用歷史信息,從而對相關歷史問題進行討論與論證,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有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學生歷史學科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與方式之一。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有關教學問題與教學情境,通過對經典案例的講解與分析,促使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與分析問題。在歷史學科教學中歷史資料往往包含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人物與時間等不同歷史元素,這也是歷史課程學習的重要途徑與方式之一。為此在高中歷史學科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此次歷史教學內容進行充分分析,為學生分析歷史問題與解決歷史問題創造充分的機會,這是歷史教材的重要教學目標,也是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步驟之一。4.通過疑問的設置,培養同學們的創新思維能力。任何學科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都需要教師有效設置疑問與師生之間的討論。創新思維的火花需要在疑問之中產生并有效發展,提供問題與疑問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一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學可以如此對同學們提問,當不發生薩拉熱窩事件,還會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嗎?通過這樣一種疑問的有效設置把學生的思維聚集點集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上,并在同學們之間進行相應討論,通過討論學生會明白,一戰產生的根源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發展不平衡,其借口是薩拉熱窩事件,即使沒有這一事件還會發生其他事件促使一戰的爆發。如此設疑與思考,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歷史學科的教學是一個綜合性、全面性的教育過程,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在高中歷史教育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空間,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西方文明的沖擊,高中歷史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在這種形勢下應當尤其重視創新思維能力的教養作用,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應當高度重視高中生群體的創新思維能力與歷史素養的提升,把創新思維能力教育融入高中歷史教學中。

作者:劉向東 單位:北方民族大學附屬中學

參考文獻:

[1]劉娜.淺析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文理導航,2017(01):63.

[2]詹運碧.淺談高中歷史教學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小作家選刊,2015(25).

[3]唐芳.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2017(10):73.

[4]魏偉.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旬刊,201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