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論文4篇
時間:2022-06-27 02:31:34
導語:高中歷史教學論文4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一、對教學案進行改革
教學案的出現是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標志,它引導課堂教學從“教中心”向“學中心”的過渡。但遺憾的是,教學案在一些學校的具體操作中發生了嚴重的“異化”,即“淪落”為應試教育的捕獸“陷阱”。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出現,我經過認真的反思,對教學案的設計和使用進行了重新的定位,實現了幾個轉變。即教學案的編寫由教師編寫到學生編寫;教學案的練習由教師出題到學生出題;教學案的批改由教師批改到學生批改。這就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做到了尊重差異性,實現了開放性、互動性、創新性的結合。
二、讓學生擔任教師助理
如何進行新課改,在教學中如何體現以人為本,如何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通過不斷的探索,我提出讓學生擔任教師助理的大膽設想,并付諸了實施。在所任教的班級里我把每六人分為一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經過民主推選和教師考核的辦法,選出一名能力強、有責任心、成績優秀的學生作為教師助理,教師舉辦培訓會,并為每位教師助理頒發聘書。在學期即將結束時對教師助理進行考核,并給優秀的教師助理頒發榮譽證書。教師助理的出現,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也極大地解放了教師。學生通過他們的代表———教師助理,全程參與到學習的每一個環節,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貫徹了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理念。學生教師助理的出現,使學生朝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管理的方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實行開放課堂
從“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論述3篇”得出結論: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打造積極、歡樂、高效的課堂。真正把以往教學中主要依靠教師的教,轉變為主要依靠學生的學,教師的作用和價值體現在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上。具體步驟是:
1.課前分發教學案。學生自主完成“我的歸納”部分,理清思路,找出疑難點,記錄在學案“我的疑問”部分。
2.學生自己編制預習反饋練習,組內兩兩合作,交換檢測,然后交換批閱。
3.課中前15分鐘,組內討論。教師助理負責組織本組學生討論,主要是解決在預習中不懂的問題,把討論的結果記錄在教學案“我的疑問”部分。對于本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實行組間開放課堂討論。
4.課中15分鐘,組間討論,實行開放式課堂。學生可以在教室隨意走動,到其他組討論本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在討論后仍解決不了的問題,由每組教師助理匯總,填寫學生疑問匯總案。
5.教師用5分鐘總結。主要解答本課各組記錄的疑問匯總案的問題,即全班解決不了的問題。
6.最后5分鐘進行鞏固練習。練習由學生自己編制,兩兩交換答題,交換批改,每組找出較好的問題在全班展示,共同解答。
7.教師助理每節課要對本組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點評、記錄。課下,教師助理收繳學案,并填寫學生自主學習評價記錄,反饋本組學生的信息,教師下節課進行講解。通過這樣的課堂改革,教師講授的時間不足10分鐘,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開始是組內討論,然后是組間討論,教師講解的只是全班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學習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主動探索、解疑的過程。這樣的課堂教學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生本教育理念,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讓課堂真正“動”了起來,真正確立了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促進者的地位。通過這樣的教學,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的探究與解疑,課后積極做好下節課學習的準備,形成了一套學生全員、全程、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的以生為本的3A(All-Activate-Actively)教學法。
作者:韓昌盛工作單位:安徽宿州市泗縣第三中學
第二篇
1.優化作業模式
校本作業設計為兩個模塊,即自主學習與能力提升。自主學習能幫助學生將預習落到實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升閱讀教材、識別關鍵詞能力的重要載體,也是指導學生自我學習的提綱,最能凸顯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力提升包括兩大題型,即選擇題與材料題,突破教學重難點,充實教學內容。在實施過程中,堅持校本作業一課一練,扎實地為后面的教學打好雙基。
2.優化作業內容
(1)目標性原則
參編教師應仔細研究考綱、課標要求,研究重慶新教材高考命題特點,把握規律(選修教材在高考中所占分數、比例情況),從而確定教學內容及策略,明確教學目標。研究高考題發現,選修教材內容涉及20分,且三本選修均有所涉及。其中選修一(改革)占10分,選修三(戰爭)占4分,知識相對比較孤立,選修四(人物)占6分??荚嚪较蚋鼈戎赜诳陀^題,因此,教學中應注意落實基礎知識,而且千萬不要舍棄孤立的知識點。這一點尤其是在后期復習中尤為重要。
(2)層次性原則
學生是課程學習的主體,校本作業的編寫應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校本作業的編寫應注意基礎性與拓展性相結合,在落實基礎的同時提升學生能力。因此,在編寫過程中我們應該仔細對學情進行分析,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試題的難易程度應該有梯度性的體現,既要落實基礎,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要體現新課程對學生閱讀材料,分析材料能力的要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凸顯學生水平。例如,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七課“啟蒙運動”能力提升模塊第一題: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為近代歐洲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對二者的共同點表述正確的是()A.反對宗反對封建制度,倡導人民主權B.反對封建制度,倡導人民主權C.反對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D.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答案選C。本題以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比較異同點切入,考查比較分析的能力。此考點也可從人文主義內涵的聯系與區別的角度來考查比較分析、理解能力。
(3)聯系性原則
校本作業應是課堂的補充深化而非附庸,因此在校本作業的編寫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兩個關系,一是正確處理教材與校本作業的關系,既能鞏固強化基礎知識,又能彌補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學的不足,千萬不能割裂開來;二是注意新舊知識、古今中外知識之間的聯系,不能僅僅局限于某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校本作業的編寫要從宏觀上去把握,為學生勾勒出歷史發展的脈絡。例如,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五課“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能力提升模塊第六題:材料一“:仁者,愛人?!啊逼渌『?!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啊狈蛉收撸河⒍⑷?,己欲達而達人。”———《論語》材料二“:未受考驗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啊庇兴枷肓Φ娜耸侨f物的尺度”?!叭绻R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們認為美德即知識就將是對的?!薄K格拉底該題從中西思想角度對比考查孔子和蘇格拉底思想的內容及其不同影響,學生應注意從材料中獲取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4)適量性原則
校本作業的設計既要提高教學質量,又要減輕學生負擔,因此題量的設置應適中,不能過于泛濫,關鍵是少而精,試題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夠幫助學生總結出做歷史試題的規律和方法。如:做選擇題時常用的“排除法”,有三種情況:一是排“錯”法,對有絕對的副詞或者時間的副詞的選項,要特別敏感,要特別慎重;二是排“正”法,把說法正確的排除掉即可;三是選項與考查內容無關,故意轉移話題。在校本作業中應當適當加強這方面的練習。例如,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五單元第十五課“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能力提升模塊:第六題詩人徐志摩(1896—1931年)說:“在24歲以前,我對于詩的興味,遠不如我對于相對論或民約論(社會契約論)的興味”這段經歷可以作為個案反映()A.當時“文學革命”的影響還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賽先生”C.當時的青年知識分子并不重理輕文D.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答案選B。選項A、C中的“還不大“”并不”屬于含絕對副詞選項,可排除,且選項C、D與本題主旨不符,亦可排除。綜上所述,筆者以為校本作業的編寫一定要符合新課改的理念———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高效地提升學習效率。校本作業的編寫也只有落實目標性、層次性、聯系性、適量性等原則,其實施才會真正具備實效性,從而實現校本作業量的積累、質的飛躍。
作者:楊嬌工作單位:重慶市長壽中學校
第三篇
一、三維目標之間是什么關系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實現上述課程目標(即歷史課程的三維目標)是一個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連續過程和有機整體。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既有能力的訓練,也有對史學方法的了解和運用,更有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體驗與培養?!保?]根據這段表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四個推論:“知識”“能力”“方法”“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是并列的關系;“過程”只是作為工具或手段的過程,而非期望的結果(即目標);方法目標是指(或主要是指)史學方法而非一般學科通用的方法;三維目標不可分割,緊密聯系。什么是知識?歷來就是眾說紛紜?!吨袊蟀倏迫珪ň獗荆氛J為知識包括事實、規則、規律、方法和理論。[2](1836)認知心理學把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按照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知識即美德”的觀點,最高的知識是關于人們內心深處的美德,即“對真正自我的洞見”,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非常類似。可見,知識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知識涵蓋了“知識”“能力”“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而《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中的知識,應該是指狹義的知識,是與“能力”“方法”“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相并列的概念。所謂方法,既指方法論,也指具體的方法。方法論包括哲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法論和具體科學方法論。歷史學科的方法論主要包括歷史的方法和邏輯的方法。歷史唯物主義屬于歷史的方法,辯證唯物主義屬于邏輯的方法。從具體的方法來講,史學方法包括歷史比較方法、計量史學方法、心理史學方法、階級分析方法、田野工作法等;文明史觀、全球史觀、整體史觀、近代化史觀等似乎也可以納入其中;再等而下之,史論結合法、二重證據法等也屬于具體的方法。當然,歷史研究中的史學方法過于專業,不必要也不可能全部為中學生所學習。《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中的方法,應該是指歷史教育中的史學方法,與歷史研究中的史學方法有關,但絕不能完全等同。具體的探討我們留在第三個問題中進行。三維目標是一體的,強調這一點,可突出教學的整體性。但是,三維目標又是有區別的,否則一維即可,不遑多事。那么,三維目標究竟如何體現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呢?筆者把“知識”界定為歷史本體論的范疇,解決“歷史是什么”的問題。舉凡歷史事實以及歷史認識,如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制度、歷史人物、歷史概念、歷史線索、歷史分期、歷史規律等,均可歸結為歷史知識。它反映的是人類對“歷史是什么”的認識,這種認識無限地接近真實客觀的歷史,卻難以與之完全一致。人類對歷史的認識,是通過思維進行的。舉凡與歷史思維相關的,如思維過程、思維方法、思維能力,均可歸結為歷史認識論的范疇。它所要解決的,是認識如何成為可能、如何有效認識歷史的問題。將歷史本體論與歷史認識論區分開,是人類主體意識覺醒的重大表現,能促使人類更加有意識地去把握客體、認識自我。學生學習歷史,不同于歷史學家研究歷史。歷史教育的本質是人格教育(側重個體的角度)和公民教育(側重社會的角度)。通過對歷史的學習,學生最終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學會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因此,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所要解決的,是現今學生借著過去事跡為媒介的自我認識。如果說知識目標是“求諸外”,那么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就是“返諸內”,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則是橋梁。三維目標的達成過程,就是學生通過把握客體、完善主體而達成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和諧與平衡。需要注意的是,作為本體存在的能力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作為目標存在的能力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不是一回事。作為本體存在的能力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主語是歷史人物。他們為人處世的能力與方法,對人類、國家、民族和個體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歷史本體的組成部分,因此可歸屬于“知識”目標的層次。作為目標存在的能力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學生通過歷史學習,需要形成的能力與方法,對人類、國家、民族和個體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分別屬于“能力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歷史人物為人處世的能力與方法,對人類、國家和民族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于年輕的學子們來說不無鑒戒之功效,可作為學生達成“能力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材料與基礎,但是它們自身并不能等同于“能力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二、如何構建“方法”目標體系
如前所述,方法可以成為目標?!镀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實驗)》也明確指出此“方法”為史學方法。也就是說,一般意義上的學習方法,如閱讀教科書的方法、復習的方法、記憶的方法、觀察的方法,雖然對于學生而言非常重要,也是歷史教師應該關注并予以實施的,但從理論上講不應作為歷史教育中的方法目標而出現。歷史教育中的方法目標,也不能完全照搬專業的史學方法,而應該結合中學歷史教學的實際,從中篩選出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來,構建出中學歷史教育的方法目標體系。這種方法目標體系,不必如史家成一家之言,而應吃百家飯、著百衲衣,采眾家之長;不必邏輯嚴密如金箍鐵桶,而應切實為學生成長之所需且有實踐之可能。依據這樣的原則,在借鑒美國國家歷史課程標準的基礎上[3],左半部分為能力,右半部分為方法。能力是“掌握和運用知識技能的條件并決定活動效率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征”。[2](1046)方法則是“解決思想、說話、行為等問題的門路、程序等”。[4]能力較為抽象,方法比較具體。根據我們的常識,如果學生善于用具體的方法來攻克難題,那我們也就常??梢耘袛嗥浣鉀Q問題的能力比較強。因此,筆者將能力與方法關聯起來,以使能力不至于失之空疏,方法不至于淪為技巧。在能力與方法的分類上,筆者提出了三種能力和十四種方法,依據的標準是學生思維的對象———史料、史實、結論。毋庸諱言,史料是歷史學習的重要載體。對于史料的理解是否充分、是否得當,關系到后人能否從歷史的痕跡中勾勒出歷史的脈絡,品嗅出歷史的氣息。因此,學生應該懂得處理史料的基本方法:如史料的分類,不同史料的特點及在應用中的陷阱,區分事實與觀點,挖掘顯性信息與隱性信息。至于對史實的解釋,當然也是歷史學習的魅力所在。在當今的歷史教學中,一些歷史教師變身為史料講解員,沒有史料就不會講課。因此,如何富有想象力、富有邏輯力、富有感染力地解釋史實,理應成為教學目標之一。解釋的方法多樣化,如歷史主義、形式邏輯、辯證邏輯、歷史唯物主義、各種史觀。至于構建結論的方法,是希望學生懂得做出結論要慎重并有一定之規,能做到史論結合、史論統一,能對歷史問題提出自己的合理認識。
三、“過程”能否成為目標
有的學者認為,我國新課程改革提倡的“過程與方法”就是生成性目標。這種說法其實是值得商榷的。生成性目標(evolvingpurposes)最早是由英國學者斯滕豪斯提出的。所謂生成性目標,是指過程取向的目標,關注的不是預先規定的目標,而是強調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提出的相應目標。斯滕豪斯認為,教育由四個不同的過程構成。它們分別是技能的掌握、知識的獲取、社會價值和規范的確立、思想體系的形成。如果說前兩個過程尚能用行為目標陳述的話,那么后兩個過程則是無法用行為目標表述的。他認為,設計教育活動時不應以事先規定的目標為中心,而要以過程為中心加以展開。“生成性目標”強調過程的不可預測性,強調師生在互動過程中不斷產生教學的目標。生成性目標要求教學是開放的,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生成性目標因為不是預設的,因此事先無法規定,也就無法陳述。但是,生成性目標要求教師設計出開放的教學活動,以便能夠有足夠的教育空間產生出有意義的教學目標。由此可知,在斯滕豪斯的本意中,生成性目標強調的是目標的生成性,即目標是在教學過程中生成的而非預設的,至于目標自身,仍然是價值觀和方法論,而不是“過程”。換言之,過程中能達成某種價值觀或方法論,這不足以論證過程本身即目標,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過程只是工具和手段;只有當過程自身蘊含某種價值且必須為學生所學得時,過程才能成為目標?,F代心理學把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其中,程序性知識是“怎樣做”的知識,以產生式來表征一套辦事的操作步驟。所謂產生式(production),是一種“條件—行動”的規則,“如果怎么樣,就怎么樣”。在歷史學習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程序性知識是必要的,是其恰當運用陳述性知識、靈活選擇策略性知識所必需的。歷史真相的發現雖是歷史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但絕非唯一目的。從歷史學習中獲得思考問題的程序與策略,也是不可或缺的。所謂過程,是指“事情進行或事物發展所經過的程序。”[4](525)在歷史學習中,歷史思維所經過的一般程序,亦即歷史思維過程,應該成為目標。也就是說,教學過程不是目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習得的程序性知識才是目標。
比如說,在分析一項歷史文獻時,教師可要求學生考慮以下六個問題:(1)該文獻的主要內容是什么?(2)作者是誰?(3)寫于何時?(4)寫于何地?(5)寫作緣由?(6)為什么該文獻在整個歷史背景中占有重要地位?筆者將之概括為“歷史文獻分析六步法”,這種分析方法應該為學生所熟練掌握,這樣學生才不至于淪為歷史文獻的奴隸,而成為駕馭歷史文獻的主人。很多教師在講《》時,喜歡引用這段材料:人人封章,得直達于上。舉國鼓舞歡蹈,爭求上書,民間疾苦,悉達天聽。每日每署,封章皆數十,上雞鳴而起,日哺乃罷。———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在分析史料時,教師將文言文變為白話文,歸納中心大意,最終引導學生得出“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這個結論。如果我們按照“歷史文獻分析六步法”來分析,卻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內容:變法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普遍支持;光緒皇帝勤政、民主。作者:梁啟超,當事人之一。何時:戊戌政變結束后的兩三個月內。何地:梁啟超等人流亡海外時而作。緣由:海內外的輿論大多指責康、梁(康有為、梁啟超———編者按)誤國??怠⒘阂獮樽约旱男袨檗q護,而且,他們還力圖爭取海外輿論的支持,以解救光緒皇帝。地位:這樣特定的寫作背景和目的,決定我們不能完全相信梁啟超的話。變法是否真的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光緒皇帝是否真正勤政和民主,僅憑這段材料我們還無法下定論。和同時期的其他材料作比較,我們會發現,的群眾基礎比較薄弱,這也是學術界公認的觀點??偠灾?,梁啟超的敘述夸大其詞。對此,梁啟超自己也是承認的,他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說:“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變記》,后之作清史者記戊戌事,誰不認為可貴之史料?然謂所記悉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則?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將真跡放大也。”[5]后代學者也認為:“《戊戌政變記》實為康梁應急的政治宣傳品,而非紀實的信史。梁啟超介紹的有關史事時,不僅僅關心歷史的真實,也考慮自身所屬的政治派別的現實利害。這種動機使得《戊戌政變記》的描述帶有康梁固有的黨派色彩和偏見,也使以其為藍本的史的基本敘述框架潛藏著一定的風險,研究者的視野與價值標準可能為康梁所左右。”[6]
既然如此,我們學習這段歷史,是不是就要完全拋棄這段史料呢?不是的。現代史學理論認為,史料中的主觀性也是有價值的。以梁啟超的這段史料而言,梁啟超寫《戊戌政變記》時的心態,本身就已經成為不可更改的客觀歷史。從上述案例我們可以得知,在分析史料時遵循一定的程序是有價值的,是學生學會批判思維、不為史料所惑之所需,因此理應成為歷史教學的目標之一。再比如,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如何獨立思考?要不要有一個基本的、學生能操作的思維過程?比如,面對一種新穎的觀點(或材料),學生該怎么辦?從哪一步入手?如何得出自己的結論?筆者試著提出“批判思考四步法”:(1)該觀點(或材料)的作者、背景與動機是什么?(2)有無與之相反的觀點(或材料)?(3)有無與之類似的觀點(或材料)?(4)比較、歸納你所搜集到的觀點(或材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以上內容,僅限于論證歷史思維過程可以成為目標。由于歷史思維過程的開放性與復雜性,筆者難以一一列舉可以成為目標的歷史思維過程。在課程標準中,也沒有這個必要羅列歷史思維過程目標。筆者只是提出一個原則:要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必須從具體的思維過程與思維方法入手。過程(程序性知識)即規則與步驟,無規矩不成方圓;而方法(策略性知識)則是固定程序的靈活變通。高中歷史教育目標是一個大問題,以上只是筆者的一孔之見,因學識所限,粗漏之處必不會少。之所以不揣淺陋提出來,是因為歷史教育中急切需要將過程目標明確化、能力目標體系化、方法目標具體化。如果這篇小文能對高中歷史教育目標的探討有所裨益,余愿已足。
作者:張漢林工作單位: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
第四篇
一、給予充分的閱讀時間
在進行歷史教材的自主閱讀的時候,首先要給予一定的時間保障。時間不宜過長,閱讀的內容也不宜過多,最好是和教師教學的內容同步,在教師講解之前先進行一次通透的閱讀,教師講解過之后,再進行第二次閱讀,這次閱讀要讀兩遍左右,經過作業練習之后還要再進行一次閱讀,這次閱讀也要讀兩遍左右,對出錯的地方要加深記憶,同時鞏固已掌握的知識。最后,就是在學習過一段時間后的復習閱讀。
二、對教材的閱讀要做到精讀
在學習任何一門課程的時候,精讀都是學好這門課程的捷徑。精讀就是要對教材的每一個段落都進行閱讀,閱讀之后要按照從主到次的順序對知識進行整理和歸納。對于重要的歷史人物,包括事件發生的地點、原因、過程以及結果和給后人的影響與啟示等都要分別歸納出來。同時,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歷史知識和其他的學科進行結合和參照,從而更加全面地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三、教師要做一個良好的指引者
教師的指引作用是發生在多方面的,既包括指引學生走上良好的閱讀習慣之路,也包括及時地糾正學生出現的問題。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時候,教師就要給學生指明正確的閱讀方法,即對每一章節引言的閱讀。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引言,其實是富含了豐富的內容的。既能夠說明本章知識所涵蓋的重點,也能說明這些知識所涉及的和各個國家有關的內容。通過對引言的閱讀,能夠基本上了解這個章節在內容上的安排,然后根據自身的時間和理解能力,恰當地安排自主閱讀的時間,從而達到提高自主閱讀能力的目的。總而言之,歷史知識的學習對于高中的整個學習以及個人綜合素養的培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善于運用歷史教材本身的特點,加強培養高中生的歷史自主閱讀能力。
作者:劉冬紅工作單位: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學
- 上一篇:班級管理工作論文7篇
- 下一篇:普高歷史教學設計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