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高考備考策略

時間:2022-06-07 04:34:06

導語:高中歷史高考備考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高考備考策略

一、夯實基礎

1.打好高三通史復習的基礎。首先,要立足于通史的整體要求確定復習目標。明確通史之大體,立足于“通”的目標,圍繞揭示特征和演變線索兩大主題,努力體現每個歷史階段前后迭連間的異同,突出階段性的標志,把握每時期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特征。其次,要從構建扎實的通史知識基礎角度復習。復習目標確定后,認真梳理每一個歷史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深入挖掘每一個階段歷史間的縱橫聯系,緊緊圍繞階段特征和發展線索整合這個時期的重要歷史知識,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教學實踐表明,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浮夸空洞的通史復習,提高高三通史復習實效。

2.掌握正確的歷史觀是高三復習的關鍵。現行高三岳鹿版教材,必修ⅠⅡⅢ就是從人類文明史觀分為《政治文明歷程》、《經濟發展歷程》、《文化發展歷史》三大部分,有助于把握文明觀,正確掌握教材脈絡,構建歷史整體結構,亦是當今高考的試題特色。此外,在學世界史時還應把握整體史觀(全球史)和現代史觀。

二、注重歷史知識的縱橫聯系

縱向聯系:就是從時間推移的角度考查歷史事件的過程及因果關系,從而探索歷史,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在資本主義發展階段中居于重要地位,涉及國家多、波及范圍廣,同時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使學生正確全面地認識、準確掌握這段內容,最好按照背景、原因、經過、結果、意義等方面進行縱向比較,分析概括各自的特點,才能找到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通過縱向聯系、比較,得出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生產的發展大大促進生產關系的變革,資本主義工廠制度向壟斷(企業制度)過渡。橫向聯系:通過空間拓展的方式將某一歷史現象與同一時間其他類似或相反的現象進行類(對)比分析,吃透教材。如中國明清批判思想與歐洲啟蒙運動;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與古希臘先哲們的人文精神起源;二十世紀蘇俄的新經濟政策、三十年代美國羅斯福新政與中國改革開放。

三、加強時序性教學

針對歷史新教材的編寫體例和結構,強調時序性教學不是指以前的通史模式,時序性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從宏觀和整體角度分析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思維模式。如何進行時序性教學?筆者經過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解讀,在吸收傳統歷史教學精華的基礎上,結合多年教學實踐進行了初步反思,認為時序性教學應該從宏觀和微觀等方面進行滲透教學。

1.微觀時序性教學是指以單元或某個專題為單位進行的教學。以必修二有關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為例,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通過圖表法展示民族資本主義的每一個階段,在圖表法中分析其成因、現狀及對中國民主化進程產生的影響,按照時序性原則對這一內容加以整合,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很好。

2.宏觀時序性教學,基于高中歷史新教材的結構特點,筆者認為宏觀時序性教學應該立足于整個歷史課程或者整個模塊。立足歷史這門課程,在進行歷史教學時,將古今中外的歷史內容按照歷史先后順序進行整體規劃,注重必修各個模塊之間的相互聯系,幫助學生樹立大歷史觀、文明史觀、整體史觀和全球史觀。在中國近代史教學中,高三教師可幫助學生樹立兩條基本線索,即: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另一條線索是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抗爭與探索史,從宏觀上把握近代(政治民主化、經濟工業化、思想文化先進化)的過程,形成完整的近代歷史思維。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加強歷史的時序性教學已經引起了一些專家和部分一線教師的關注。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歷史的時序性教學意識不僅是歷史學科本身的客觀要求,還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必要途徑之一,筆者借此拋磚引玉,希望廣大高三歷史教師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高中歷史教學方法。

四、培養學生的歷史遷移能力

1.挖掘教材隱性知識,讓學生學會遷移。歷史教材一般以專題或章節體為主,教材編寫時設計了很多隱性知識,這就需要我們挖掘隱性知識,解決問題。如必修三專題六的《啟蒙運動》,教材沒有專門講啟蒙運動的影響,我們在復習時就要通過知識遷移方法把這一隱性知識找出來:先讓學生回憶必修一中香港澳門回歸的意義,學生理清思路:對港澳、中國、世界等三個方面的影響,然后引導學生對啟蒙運動影響進行分析:第一層面是對當時法國的影響,第二層面是對當時歐洲的影響,第三層面是對世界的影響。還可以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學藝術、科學等方面加以分析。上述例子讓我們明白知識遷移的作用很大,如何培養這種能力對我們提高成績、掌握應試技巧很有幫助。只有加強對教材知識的整合并注重挖掘隱性知識,才能提高遷移能力。如何整合和挖掘教材知識呢?可按縱向和橫向方法整理教材知識,從歷史構成要素角度整理知識,按照重要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歷史階段整理教材知識,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絡。注重規律性知識的總結,注重共性知識的總結,注重結論性知識的總結,注重方法性知識的總結,只有這樣才能熟悉知識、遷移知識。在總結教材知識時,譬如,我們熟知的主觀和客觀的關系、經濟與政治的辯證關系、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等,在解決問題時就可以利用這些原理感知和體會分析問題的角度,進而提高知識遷移能力。

2.加強知識的歸類和概括,讓學生學會遷移。凡是學生掌握的知識經驗都是概括了的,能從一個情境向另一個情境遷移。對知識經驗的概括性水平越高,就越容易產生遷移作用,因為概括化水平越高的知識,越能反映同類事物間的共同性特點和規律性聯系,與具體事物的聯系就越廣,遷移的相對性就越大。提高學生概括、分析能力是促進學習遷移的突破口。在高三歷史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概括,從而促進遷移的發生。比如,中國近現代史是每年高考的“重頭戲”,在學習時我們可以根據“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發展史”四條線索及其內在實質性聯系構建一個概括性的、清晰的、縱橫交錯的知識結構網絡。這樣,無論從哪個角度命題,學生均可將該問題納入、同化到這個網絡中。2010年高考江蘇卷中有一道題要求回答舊民主革命時期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變化,即是一道典型的知識遷移題,部分考生對該問題的回答不夠完整和準確,其實如果能夠按照上面要求構建起一個知識網絡結構,此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3.變更問題情境,將問題類化,實現知識遷移。教師應將知識歸類任務交給學生,指導學生自己整理歸類。在課堂中,教師把解題技巧、解題策略、審題和檢查方法通過習題教給學生,培養學生解題思路和技巧,使書本知識得以活學活用,從而學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依據問題與認知結構間的共同因素,將問題進行“類化”,將問題與知識結構、新知與舊知、未知與已知相“鏈接”,利用構建的知識結構“類化”這個新問題。必修Ⅰ第三單元西方資本主義的確立的復習過程中,讓學生自行對各國政體的建立、特點及對其本國及世界的影響進行歸納“類化”。教師在教學中有意引導學生對各國的崛起過程進行知識遷移,變更問題情境,從而實現知識遷移。在高考歷史復習中,教師應注意創設和利用有利于知識遷移的條件和契機,注意知識間的相互聯系,精選有針對性的例題和練習,讓學生對知識形成正確的遷移,最終形成正確的思維模式,提高復習效率,在高考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陳文工作單位:南雄市黃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