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探索
時間:2022-02-18 03:43:43
導語:特殊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思想品德課是一個社會大課堂,它是搭建聽障學生與社會的有效橋梁,是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認識自我、了解他人與社會的一個重要窗口。有效的思想品德課不僅能使聽障學生掌握知識、鍛煉能力,還能實現特教學校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學生;思想品德課
思想品德課是我國基礎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是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教育部制訂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思想品德課和初中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系統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以及有關于社會科學常識教育的必修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我國學校教育社會主義性質的標志。”然而,聽障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相當長的時期里一直處在被冷落狀態,相當多特教學校的思品課都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師兼任,加上聽障學生由于語言障礙,閱歷淺,涉世比健全學生更加淺薄,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上存在著許多不足,心理也更加敏感脆弱,比健全人更易出現各種思想道德問題。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聽障學生接觸到的新鮮事物與日俱增,很多非專業老師所教授的內容已無法適應當代聽障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如何讓思想品德課在特教學校教學中有效地開展,顯得尤為必要。
一、靈活處理教材內容
教材在實際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實現教學活動的基本手段和依據,也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條件。我校高中聽障學生的思想品德課選用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初一至初三的教材。聽障學生身體的特殊性,使其對現實社會生活的接觸機會大大減少,因此,聽障學生的思想品德課絕不能不切實際地談理論。教師應靈活運用教材所給的內容,把教材內容看作基礎而非唯一的學習資料,并對其進行合理重組、開發、整合、利用。通過對教學內容的遷移拓展,使教材真正成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有效工具,從而完善特教學校思想品德的課堂教學。例如講到自尊自信,教師要從殘疾學生入手,把課本教學與典型事例結合起來。譬如可例舉《千手觀音》中的聾啞舞者邰麗華和“加油!好男兒”中的聾啞選手宋曉波的成功經歷,讓學生通過同類人的事例感受自尊自信,使他們認識到,只有通過不懈努力,殘疾人同樣能獲得成功。
二、準確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師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的指南針。教師必須以課程標準作為依據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規定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三維目標,教師要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必須全面考慮這三個目標,缺一不可。教師在課前,應對聽障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操作實踐能力及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調查了解,制定出符合聽障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避免出現紙上談兵。譬如在制定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走向自立人生》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時,由于聽障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長期寄宿學校,經過九年的學校生活,他們在日常生活上的獨立能力已遠勝于同齡的正常學生,因此教師要把原有的能力目標再提升一些,把重點放在聽障學生學習及社會生活的獨立性上,有意識地培養其學習獨立性及社會適應能力。
三、合理備課導入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備課時,教師必須把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課堂的導入是否吸引學生,問題的設計是否激發學生的思考,教學方法是否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教學情境和活動的設計是否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這些都是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考慮到的。一堂課的切入點是導課,對于聽障學生來說,最直觀、最有效的導課形式不外乎圖片、視頻、故事等。教師可結合當前學生最關心的社會話題、時政熱點,通過照片、漫畫、小品、電影、新聞等形式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對導入問題的設計中,教師應在聽障學生已有經驗或現有知識和思維能力所能達到的范圍內創設疑問。同時注意導入的材料和問題必須與教學內容有直接聯系,這樣才能自然地過渡到教學內容上。
四、精心安排教學活動與情境
教學活動開展的精彩有效,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通過親身體驗,主動思考,學會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設計各種教學活動,比如:時政搜索、課堂辯論、小品表演、小組討論、視頻播放、小組競賽、角色互換等。通過開展多樣的教學活動,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鍛煉了能力,體驗了情感,從而達到人格的完善。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情境的創設又是分不開的,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圖片、漫畫、動畫情境、故事情境、事例情境、表演情境等,使學生以境生情,更加深刻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來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例如在設計《禮儀展風采》這一課時,我請學生找一找人在一天中會遇到哪些禮儀,并上臺演示。學生對日常禮儀比較熟悉,發言十分積極,都爭先恐后上臺示范,如果示范的學生做的不夠標準,其他同學及時上臺糾正。在活動中,很多平時被學生忽視的禮儀都被找出來,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完全調動。學生在活動中不僅體驗到禮儀的快樂,而且情感也得到了升華。
五、有效設置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聽障學生由于聽力和語言障礙,導致他們的思維不連貫,對學習內容的分析和歸納能力較弱,缺乏系統性和條理性。因此,教師的提問方式必須符合聽障學生的思維,提問必須由簡到難,由具體到抽象,并且使學生不斷地處于自主思考中。教師通過與學生展開面對面對話,并根據提問效果及時地對課堂內容作出適當調整。這樣,聽障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還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真正實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六、合理選擇教學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選擇的是否合理、恰當,是能否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便于把學生帶入樂學思學的境界。對于聽障學生來說,直觀演示的教學方法是最能達到教學效果的。除此之外,教師還可根據學生的學情及課堂情況的變化,采取討論法、辯論法、對話法、合作探究法等其他教學方法。
七、重視課外延伸
一堂有效的思想品德課能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得到升華。但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內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短短的一節課中不會迅速形成,必須在平時的學習生活及社會實踐中加以鞏固。正所謂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思品課的課堂教學必須延伸至課外,這一點對社會閱歷不足的聽障學生尤為重要。教師在課后可適當組織有意義的社會實踐,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系,教會學生不僅要用眼睛去觀察,用腦子去思考,用雙手去操作,還要親身去經歷,用心靈去感悟,通過理論聯系實際、課堂聯系課外,實現思想品德課的內化。例如教師可以重陽節、助殘日等重大節日為契機,組織聽障學生外出參加各種公益活動,通過進社區、服務孤寡老人、愛心義賣、環保從我做起、慈善一日捐等活動,加強聽障學生于社會的聯系,讓學生從活動中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從實踐中不斷完善人格。
總之,一堂有效的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從教材和課堂出發,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注重學法指導,理論聯系實際,讓聽障學生不僅能感受到多彩紛呈的課堂藝術,而且使他們的聽力和語言在思品課中取長補短,得到補償,實現情感的升華和人格的完善。
參考文獻:
[1]楊茹.論特殊教育學校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J].現代特殊教育,2017(20):77-80.
[2]何林.淺談特殊教育思想品德課中的教師角色定位[N].黔南日報,2015-06-03(003).
作者:胡海靜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
- 上一篇:萊索托特殊教育師資研究
- 下一篇:試論特殊教育學?!八徒躺祥T”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