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課外實踐教學及通識教育評析
時間:2022-11-08 08:45:31
導語:大學英語課外實踐教學及通識教育評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我國對外交往活動日益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既具備專業知識,又能很好的利用英語這一國際目前通行的語言進行跨文化交流的復合型人才將更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高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時,為滿足社會發展需求與學生未來職業發展需要,在英語教學中必須注重拓展學生國際化視野、培養學生文化感知力和提升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課外實踐作為大學英語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課外實踐如何跟進,如何很好地與課堂教學接軌,并體現出課外實踐的特色與發揮應有的功能,就顯得特別重要。
2大學英語課外實踐教學存在問題及創新課外實踐體系探索
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外實踐可以為學生提供課堂以外的豐富學習手段和內容。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將學生至于語言實踐中心的位置,學生可以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全方位體驗英語、感受英美文化。然而,調查發現,高校在進行大學英語課外實踐體系建設和活動設計時還存在諸多亟待改革或解決的問題。1)實踐體系不完善,活動形式單一。有高校領導認為,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是課堂上的任務,課外實踐屬于學生興趣使然的自發行為,沒必要進行成體系的規劃和有組織的活動,導致大學英語課外實踐淪為了學生課外活動的一種可有可無的形式。2)只注重語言能力的提升,忽視通識能力的培養。由于活動設計者對課外實踐功能認識角度的差異,很多活動設計者或活動組織者認為大學英語課外實踐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語言能力,促進交際能力的發展,而對語言承載的內容和可以通過內容學習過程使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忽視,對學生可以通過語言完成活動過程提升的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也沒有引起重視,課外實踐成了語言訓練的另外一種方式,而不是思維訓練和“人”的培養手段。3)缺乏有效的課外實踐評價手段,難以吸引學生積極性。有效的評價手段是引起學生興趣,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實踐活動的前提。然而,由于課外實踐活動規模較大、參與人數較多,如果沒有有效的評價手段和評價模式體系,教師很難對每一個參與的同學進行有效的過程性形成性評價,導致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不能很滿足學生預期的期望,學生在活動中很難找到成就感。大學英語課外實踐教學是學生通過參與相關課外活動,利用相關學習資料,在與老師和他人進行交流、討論和相互幫助下獲得知識積累和能力提升的過程。這符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和學生主體性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實踐課程的要求。此外,知識積累和能力提升也是學生自我實現的過程,這符合“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實踐課程的要求。由此可見,要解決高校課外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應以合適的理論為指導,構建理論指導下的課外實踐模式和評價體系,使課外實踐跟進課堂教學,發揮應有的育人功能。
3大學英語課外實踐創新教學模式分析
課外實踐是教師依據教學理論和學生學習需求開展的有組織、多形式的實踐教育活動,旨在以活動形式配合課堂教學,完善學生語言知識與文化體系,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大學英語課外實踐活動與學生自發組織的課外活動有所不同,它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一部分,是高校英語教學資源整合的手段和提升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方式,符合高校學生英語學習客觀規律的要求,是大學英語教學育人的一種有效途徑??傮w而言,大學英語課外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應遵循以下原則:1)語言技能與通識能力配合發展原則;2)有組織、多形式原則;3)滿足不同需求與個性化發展原則;4)以學生實踐為中心的原則;5)配合課堂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原則。具體來說,要解決上述問題,滿足學生需求,實現學生通過課外實踐對知識形成深刻理解并主動建構知識體系,大學英語課外實踐體系可從以下方面開展:表1表明,課外實踐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課堂以外的豐富學習手段和內容,可有效提升英語學習空間和展示舞臺,對學生完善自身知識和文化體系,提升基于大學英語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學英語課外實踐中,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擇合適的實踐活動,老師則可以根據活動方案對學生的每一步實踐學習進行監控和指導,通過記錄學生實踐的每一步完成情況,以過程性評價對學生實踐效果進行評估,對優秀的實踐成果進行展示,提升學生參與和學習的熱情。同時,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有效指導,解決問題并鼓勵進一步實踐,從而使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都能同時實踐活動獲得能力的提升,滿足社會和自身發展需求。
4評析與啟示
《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認為通識教育的目標在于培養學生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當判斷的能力及辨別價值的能力,旨在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侗本┖娇蘸教齑髮W通識教育白皮書》指出通識課程旨在使學生深刻理解人類文明,尤其是中國文明,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文明的繼承者和傳承者。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具備卓越的文本閱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書面寫作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培養學生多學科視角、交叉學科思維、國際化視野和批判思維能力,使學生具備現代公民意識和素養,建設性地參與公民社會。學生通過通識教育課程學習可以更清楚的認識并將自己視為人文、觀念和價值傳統的產物可以對其言行的倫理角度進行理解,從而為批判性地和建設性地應對社會變革和進行公民參與做好準備。同時,《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指出,大學英語課程是高等學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是大學英語人文性教學性質的具體體現。由此可見,大學英語教學是通識教育性質的。學習英語有助于學生樹立世界眼光,培養國際意識,提高人文素養。大學英語課外實踐是大學英語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從這個角度講,大學英語課外實踐的屬性也應該是通識教育性質的。在課外實踐中,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擇合適的課外活動,完善自身知識和文化體系,促進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大學英語教師設計課外實踐活動時,不但要使學生通過使用語言在完成活動的過程提升文本閱讀能力、書面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還要培養學會利用英語學習和交流先進的科學技術或專業信息,使學生具備多學科視角、交叉學科思維、國際化視野和批判思維能力,從而增進對人類文明及不同社會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化思辨能力及判斷價值能力。實踐證明,多維度、多層次的第二課堂活動可以:1)為學生提供豐富真實的學習資源;2)為學生創建濃厚的外語學習氛圍;3)為學生拓展英語學習方式,實現學習資源共享、信息互動、學習多元;4)激發學生參與外語學習的實踐與對外語學習的信心;5)提升學生文化感知與文化批判意識;6)培養學生合作精神與創新意識;7)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終生學習能力。有意義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建構主義和人本主義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人體現,這同時表明大學英語課外實踐教學是通識教育性質的,大學英語課外實踐的開展是大學英語踐行通識教育的有效方式,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5結束語
大學英語課外實踐是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空間的延伸,是學生進行英語輸出訓練的有效方式。開展基于建構主義和人本主義的大學英語課外實踐活動可以為大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料和拓展多渠道的英語學習方式,并可以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實現,是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時可以實現信息溝通、資源共享和多元學習。學生參與實踐活動還可以塑造和發展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還可以激發和提高學生深度參與英語學習的興趣、意識和能力,為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通過英語課外實踐在實現語言能力提升的同時達成通識教育目標要求,體現大學英語課外實踐教學通識教育屬性。
參考文獻:
[1]哈佛委員會著,李曼麗譯.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英語教學指南[M].教育部最新版,2017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建設委員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識教育白皮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4]丁福聚,何敏.通識教育背景下BCL理論在大學英語中的研究與實踐[J].校園英語,2018(11).
[5]鄧琪.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建設實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
[6]黃立鶴.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創新模式之理論與構建[J].外語與教學研究,2011(3).
作者:丁福聚 單位:重慶工程學院外語教學部
- 上一篇:大學通識教育美育探索
- 下一篇:通識教育中心理學教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