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課程改革體驗式教學研究

時間:2022-11-11 03:02:43

導語:投資學課程改革體驗式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投資學課程改革體驗式教學研究

[摘要]體驗式教學是開展體驗教育的重要教學方式,實現了教學方式從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在對對體驗式教學的內涵和特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投資學》課程教學中學生缺乏真實體驗、實驗教學流于形式、缺乏本土化的案例討論等不足,從明確《投資學》教學目標,轉變教師角色定位;建立《投資學》模擬實驗室;采用案例分析教學;強化《投資學》教學實踐支撐等方面提出推進《投資學》課程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構想。

[關鍵詞]《投資學》課程;體驗式教學;教學模式

一、問題提出

在傳統時期,知識的獲取渠道狹窄,學生知識的獲取主要來源于教師的課堂講授。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知識的獲取變得相對容易,知識本身已非稀缺資源,重要的是如何應用知識,如何培養學生將知識應用到實踐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與知識的傳遞不同,單純的課堂講授往往難以達到預定的效果,在講授的同時,必須有相應的實踐和鍛煉。“《投資學》一般為高等院校經濟金融類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理論與實踐結合較緊密。”[1]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綜合性應用學科。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客觀上也要求《投資學》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的參與性、課程的互動性和實踐性。此外,互聯網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大多具有較強的信息搜集能力,傳統的課堂講授方式已很難受到學生的歡迎,他們更具探索性和懷疑精神,更喜歡在課堂中就某一知識與教師進行探討,也更渴望在交流互動中學習,以問題為導向來理解知識。反觀當前《投資學》的教學實踐,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依然占據著主導地位,忽視了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參與。因此,為契合不斷發展的信息網絡技術和不斷成長的教學對象,亟需在《投資學》課堂教學中引入體驗式教學方法,強調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和體驗。

二、體驗式教學的內涵與特征

(一)體驗式教學的內涵。“體驗學習是作為一個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體驗學習是一個適應世界的完整過程;體驗學習是個體與環境不斷交互作用過程。”[2]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的是,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學內容營造相應的情景,引導學生在親歷或直觀的學習中理解知識、并根據知識進行發散性思維,發展自身能力。體驗式教學還鼓勵學生親身體驗和實踐,強調學習是一種知識創造的過程,是學習者基于自己的直接經驗對行為進行反思的過程。體驗式學習強調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在個體經驗的基礎上不斷與外部世界相適應的過程。學生只有親身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來,從實踐中不斷的演練、模仿才能更充分地理解和掌握各種知識點,提升學習實踐能力。大衛•庫伯在研究體驗式教學時,“把學習看成經驗、感知、認知與行為四個方面整合統一的過程,一是強調學生的實際體驗,二是反思自己的體驗,三是通過反思和觀察抽象出相關的概念和理論,四是將這些概念和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3]這四個步驟是循環的過程,通過這種循環,不斷將人的認知推向更高的階段。傳統觀念把教學當作知識的傳遞,學生僅是知識的接收者。體驗式教學認為學生是知識的主動構建者,要結合自身經驗對外部信息進行處理進而轉換成自身的知識。因此,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定位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引領者、幫助者和促進者。”[4]體驗式教學通過對學生能動性的調動,可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由被動向主動轉變,由課內知識到課外實踐轉變,從而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形式也更加靈活。(二)體驗式教學的特征及優勢。1.體驗式教學的特征。一是實踐性,體驗式教學的實踐性不僅體現為學生的參與,還表現為學生內心世界的改變。要想學生真正掌握知識,模擬情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它能創造出一種能夠讓學生直接參與的學習實踐,有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二是參與性,學生是體驗式教學的主要參與主體。學生只有積極地去理解和領悟客觀知識才能內化成自己的知識。三是互動性,在體驗式教學中,不僅老師和學生之間存在互動性、學生和學生之間也存在互動性,甚至老師、學生和其他群體也存在互動性。這種互動性打破了個體的封閉,讓個體在互動中展示自我的價值。浙江大學管理學教研中心還總結了,“以學生為中心;以體驗為手段;以團隊為形式;以自主為機制”等體驗式教學的特征。[1]王學東也提出了體驗式教學的特點,即“親歷性、個體差異性和緘默性”。[5]2.體驗式教學的優勢。一是有效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體驗式學習中教師的主要作用在于為學生創造一種學習的機會和環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主動實踐,從而提升學習的效率。二是綜合提升學生的各項素質。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思考與討論,通過與教師的交流與溝通,形成了對知識的更深刻認知。

三、《投資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參與體驗匱乏。《投資學》作為金融專業的核心課程,其最大特點就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理想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每講述一個投資理論時,均能讓學生有市場體驗,理論和實踐起到互相驗證的作用,教學效果最佳。然而,目前的《投資學》課程教學中,基本上還是以傳統的理論教學為主,強調知識傳遞的完整性,缺乏市場體驗的情境。沒有真實的市場交易情景,學生就體會不到市場交易過程中的決策風險,難以樹立投資風險意識,也不利于學生財商的培養,不利于學生運用投資理念來規劃自己的人生。(二)實驗教學流于形式。“利用金融實驗室,摸擬投資實戰環境,將投資分析理論與市場的實際操作結合起來,是金融學專業學生提升實戰能力的基礎。”[3]同時也是鞏固和加深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有效途徑。反觀現實,很多大學雖設置了金融方面的實驗室,但在《投資學》的實踐課程安排方面比例較低,“相較于學生認識多元化投資產品、了解復雜交易方式和交易策略的教學時間明顯不足。”[6]實踐教學方面的形式也較為單一,往往將證券投資作為投資學的實踐,實踐也主要是以炒股為主,對投資結構、融資環境、投資的風險管理、投資組合、金融衍生工具、理財工具等缺乏系統的認識。雖然有的高校在《投資學》課程中開設了投資模擬實驗室,但在教學環節設置上模擬實驗與理論教學耦合度不高,從而難以培養學生的金融風險意識和實際的操作能力,難以達到模擬實驗的目的。(三)本土化案例討論缺失。案例討論是一種能夠讓學生參與面寬且深入交流的教學方式。案例能夠幫助學生把理論作為分析工具來解決實際中的問題,不僅能夠讓學生把握理論,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通過投資學的案例討論所獲得的知識是通過自己消化、了解后的知識,有著真實背景的知識,能夠運用到實踐中解決類似的投資問題。然而,我國投資學教材主要是對國外投資學理論和案例的引進,學生由于了解不足,往往難以參與深度的討論。而我國證券市場的快速發展又不能在教材中及時反映出來,因此,缺乏我國金融市場上的案例探討是《投資學》課堂教學上的一大不足。

四、體驗式教學在《投資學》課程中的運用

(一)明確《投資學》教學目標,轉變教師角色定位。體驗式教學方法能否得到有效的推行和實施,關鍵在于教師和學生能否認同。因此,體驗式教學在課程開設之初就需要教師首先向學生清晰地介紹,體驗式教學具有哪些優點、需要遵守哪些規則,需要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相互的配合。即明確《投資學》體驗式教學的具體目標。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教師要及時完成自身的角色轉變,體驗式教學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建構者,是體驗教學的主要參與者,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7](二)建立《投資學》模擬實驗室。投資學模擬實驗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讓學生親自模擬各種金融業務的操作。在投資模擬實驗室中學生可以進行期貨模擬交易和證券模擬交易,通過這些模擬交易,學生對資本市場、衍生工具市場的基本程序能有一個初步認識,可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主動性。在投資模擬實驗室中通過互聯網和各種投資分析軟件,對國內外證券交易進行觀察,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資學》課程的生動性,增強學生對證券市場的感性認識。在投資模擬實驗中,學生可以全程跟蹤大盤指標股,還可以隨時瀏覽全球各地的證券市場。除了在實驗室完成模擬實驗外,還可以給每個學生一個模擬證券賬號,鼓勵學生在課下自行進行模擬實驗。投資模擬實驗對開拓學生創造性、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三)采用案例分析教學。“投資學課程中,增加案例教學,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而理論教學為解決案例中的實際問題提供理論依據,從而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8]案例教學還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了解不同的投資理念,掌握不同金融衍生工具的特征。但是對于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風險中的不同作用學生難以理解。鑒此,可以采用單一案例分析與多個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教學方案,單一案例分析主要用來幫助學生理解不同金融衍生工具的特點和作用,多案例分析重點討論不同衍生工具在風險轉移中的特征與功能。在案例分析的討論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的參與,另一方面學生要發揮參與的積極性。互動討論后,教師要對案例進行總結,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不僅能增加課堂的互動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思維。需要注意的是在案例選擇上,盡量簡單明了,適合本國情境,并對我國資本市場具有針對性和解釋力。(四)強化《投資學》教學實踐。支撐教學方法的改變是實施體驗式教學的基礎,通過課程的實訓將知識與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使學生對投資學的理解不能僅局限在課本上。一定程度上講,“實踐教學環節是教學過程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9]一是,在講授具體的投資事項時,教師可邀請行業內的專業人士結合自身投資經驗來為學生講授具體投資實踐,以增強學生對具體投資的認識和理解能力。還可組織學生到證券公司去參觀,讓學生有更加真實的體驗。由工作人員逐一對證券操作的具體步驟進行介紹和實地操作,使學生對證券的市場化運行有更直觀的感受和體驗。二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注重對各種軟件和分析工具的應用,結合教材的基本內容,搜集各章節相關資料,將學生分成小組,開展實踐討論。為檢驗《投資學》教學實踐,教師應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競賽項目,“在競賽活動中,學生通過參與各平臺的仿真交易,以市場參與者的身份,親身體驗投資流程,感受與真實市場完全一致的數據信息。”[10]通過這些競賽項目,還可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調動學生學習投資知識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在模擬演練中獲得與投資相關的經驗。

五、結論

本文通過對《投資學》體驗式教學的探討,認為該方法是開展體驗教育的重要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實現教學方式從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另外,通過模擬教學實驗,案例教學以及實踐教學方式的引進等,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金融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其實踐動手能力,并最終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作者:楊寶強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