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競賽課程改革論文

時間:2022-08-26 10:38:28

導語:學科競賽課程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科競賽課程改革論文

一、課程結構與學科競賽

目前各大院校出臺了鼓勵學生參加學科競賽,提高創新能力的相關文件,但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的次數仍然不如預期,存在著一定差距。分析其原因除了有教育資源的匱乏、軟件及硬件資源不足、宣傳力度不夠等因素,還存在對學生意識上引導不足的情況,很多學生對比賽結果看得很重,將沒有取得成績的比賽看作失敗,這種現象與教育部鼓勵學生參與競賽的初衷是相背離的,教師應該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1.學科競賽。學科競賽由賽事組織者給出競賽題目,學生單一或組隊,在一定時間內以競賽的方式,用課內外知識解決問題,完成賽程目標任務的活動[2]。大學生學科競賽側重于實踐能力、運用理論知識進行技術創新,作為課程分目標可以將學生放在接近真實職業項目的環境中,學習目標更加明確。2.課程結構。課程目標是各門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優化結合部,是教育實踐活動的直接目標[3]。各門任課教師了解自己所任課程在課程總體系中的具體位置,從整體優化的觀點出發來安排本課程,將課程體系內的單項目標達成一致才能使整體目標最優化。國家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出動手能力強、職業素養高、創新能力好的專業人才。但傳統的藝術設計課程目標過于強調學科,使學生無法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知識,無法融會貫通各門課程所學,課程目標比較模糊,難以適應社會需要。課程結構與PDCA管理模式相似。PDCA指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改進(action),通過計劃、執行、檢查、改進四個步驟的循環來保證質量的現代管理方法。學科競賽機制應用在課程改革中,具體可分為計劃、實施改進、考核、四個階段步驟。

二、學科競賽機制在高職高專公共雕塑課程PD-CA中的運用

1.學科競賽為課程項目構建計劃。在制訂課程計劃時,將項目課程中管理、研發、培訓的具體機制與學科競賽內容、要求、賽程相結合。課程中,學科競賽作為課程項目,教師和學生在具體理實一體化的教學中,通過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實施一個完整的學科競賽。這種授課計劃,改變了課程實踐內容固化、缺乏實際創新及設計能力培養的現狀,增加了互助學習、團隊協作意識的培養內容。課程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可以利用“四化長效機制”中的平臺化、體系化機制,如學校、院系的競賽保障制度及激勵機制,激發學生對此門課程的熱情。在課程設計時應選擇合適的學科競賽,在企業深度合作的基礎上,理解用人單位的用工需求。根據學生本身的特點選擇符合市場需求的學科競賽融入課程設計中去。2.學科競賽運用于課程實施和檢查。學科競賽運用于課程,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對學科競賽的執行過程進行兩方面的檢查,首先是檢查學生的執行情況,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生提出的疑問及時糾正、解答。其次,保證學科競賽過程中的公平公正與競賽組織方經常溝通。實施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堅持完成項目內容,同時以學科競賽為平臺,在同類院校之間對同類課程進行交流和切磋,交換經驗。加強學科比賽的宣傳,讓學生了解競賽對職業能力及就業的好處,激勵學生進行個人或組成參賽團隊參加比賽。3.學科競賽運用于課程考核。學科競賽運用在課程中,在課程進入到最后階段時,教師需要嚴格執行“四化長效機制”中的“學分化機制”,根據學分化要求、獎勵學分化、過程學分化機制的具體內容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學分上的激勵。同時與相關競賽組織規則,按照預定標準和競賽規則對課程結果進行考核,公布競賽結果,并針對考核結果以獎金或證書、公開表彰、學分等方式進行獎勵。另一方面將考核結果與課程分數與評價掛鉤,同時,表現優秀、參賽積極的學生即使沒有取得名次,也應給予相應的考核分數,提供物質獎勵。課程結束時,讓較好的學生有信心進一步參與競賽,表現不佳的學生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才能激勵他們更好地參與今后的競賽項目。對于課程計劃,也應在課程結束時做好數據管理。將數據錄入數據庫,便于數據的技術分析、比較、總結。4.實施應用效果。以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公共雕塑課程為例,將學科競賽運用到課程前后,如表1學生參與比賽的次數及人數迅速擴大,學生藝術設計創新的參與度得以提升。在實施競賽與課程相結合的過程中,課堂發生了翻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創新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有了很大提高。同時,學生自己嘗試分析資料,總結專業技能經驗,提出針對目標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對課程的知識內容進行了總結并靈活運用在競賽項目中。競賽結果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競賽過程培養了學生溝通交流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協作精神。5.課程設計方法。學科競賽與課程結合,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應注意時間的把控、課程內容與精彩內容的匹配、競賽難度與學生學情水平相適應。專業課程教學時常與學科競賽持續時間往往是不一致的,教師應關注有固定周期的比賽,在選擇競賽時以課程開展的時間為準,選擇與開課日期接近的比賽,提前做好教學與競賽結合的課程計劃。比賽應與課程教學目標一致,每個工藝美術、設計比賽側重的專業知識與重點是不一樣的,因此在課程計劃中要選擇有針對性、競賽目標與教學目標一致的比賽,競賽應作為課程實踐結合的項目驅動,為了教學目標服務。競賽難度與學生學情相匹配。目前專業競賽可分為以下幾類:政府和下屬部門、協會舉辦的比賽規模大,競爭激烈,水平高;國內外知名企業舉辦的比賽應用性較強;教育部門、院校舉辦的比賽規模較小,以培養學生認知能力為主。教師在選擇比賽規模時,應以學生的學情為參考,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為主要目標。

三、總結

經過實際驗證,競賽與課程體系相互結合的教學改革方式可以應用在公共雕塑這門課程中,通過市場及競賽的需要確定培養目標,有助于使大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對比改革前后的教學成果,可以看出,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學科競賽,激發了綜合思維能力,提高了團隊協作、交流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實訓課程的教學目標實現。經過實踐,在今后的教改中,我們將根據不同的學情,考慮一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將學科基礎競賽機制引入課程改革中。

參考文獻:

[1]王鳳蓮,王邦倫.基于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高校學科競賽的激勵機制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7:101-104.

[2]李國鋒,張世英.基于學科競賽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J].實驗技術與理,2013,(03):24-26.

[3]胡弼成.高等學校課程體系的三種形態及其設計[J].大學教育科學,2007:23-27.

作者:呂文靜 宋佳 單位: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