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教育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5 04:10:2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開放教育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開放教育論文

開放性思維與繼續教育論文

一、用開放性思維拓寬繼續教育空間和渠道

隨著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主要特征就是知識更新快、信息交流頻繁。因此,武警院校教員迫切需要與一切與之有聯系的單位和個體進行知識的交流和信息的溝通。這就要求武警院校教員不能再搞“近親繁殖”式的繼續教育,要創新性地實施“請進來,走出去”戰略,采取靈活、有效、多樣化的措施,堅持向武警部隊開放、向地方開放、向國際開放,從根本上提高教員的能力素質。

一是完善教員交流、輪換機制。抓緊建立武警院校教員與部隊干部交流政策機制,暢通教員與部隊干部交叉任職渠道。加大中青年教員到一線部隊代職鍛煉或進行調研的力度,加深他們對部隊裝備、人員及訓練情況的了解,掌握部隊建設的現狀。同時,要從一線部隊重點引進責任心強、信息素質高、治學嚴謹的指揮或技術警官擔任教員,把部隊建設的經驗和待解決的問題傳遞給院校,在教員的交流、輪換中豐富工作經歷,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是充分利用軍隊(武警)院校教育資源培養教員。由于軍隊院校擁有共同的使命,各軍校擁有諸多共性;又由于各軍校間定位不同,它們又各具特色和優勢,這種特點決定了軍校之務必“敞開心扉”,實施兄弟般的交流與合作。可以通過各種靈活的方式、方法實施教員的繼續教育。比如,開設全軍通用的電子圖書館、網絡資料柜、網絡精品課程、電子教學成果展示廳、網上虛擬實驗室等,讓每個教員都能輕松自如地在網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源。利用各院校網絡終端建立網絡視頻會議室,組織全軍或地區性的教學科研會議,共同探討辦學治校的特點和規律。組織各種類型的教學成果展,讓教員在觀摩、講座、討論中交流教學經驗,探索和解決新形勢下軍事人才培養的各種問題。

三是依托地方資源建設師資隊伍。信息時代教員知識結構的基礎內容是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武警院校要根據本校開設的課程和教員的實際業務情況,每年選派一定數量的教員到地方院校深造,主要學習現代信息技術知識、教育科學知識和學科前沿知識,提高教學能力。武警院校與地方高校聯合舉辦師資培訓班,為武警院校培養信息技術、外語、軍事教育學、心理學等急需的師資力量。根據學歷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院結構,有計劃地選派教員到軍內外科研院所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拓展知識,深化專業理論,提高文化素質和學歷層次。

四是借國際力量提升教員素質。在堅持國內培養武警院校教員這個主渠道的同時,要貫徹“按需派遣、保證質量、學用一致”的方針,選派重點學科和主干專業急需的、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員,到國外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技術、教學管理方法。選派教員考察國外名校、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參與雙邊或多邊重大課題的研究,參與中外聯合演習等,全方位、多層次開闊教員國際視野,掌握外軍院校教育的發展動態。

查看全文

信息技術建設工作總結

一、信息技術教學和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新進展

目前全市中小學有信息技術教師54人,年齡在35至40歲之間,達到了40人,教師隊伍相對比較年輕。通過加強信息技術課程建設來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研究活動,舉辦網絡備課活動,通過從教學設計到教學設計的實施(上課)的教學案例課,以快樂學習、合作學習和項目學習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能力和上課能力,突破信息技術課重視操作的教學局限,引領信息技術教師改變原有封閉、固守的課堂教學方式,創設民主、和諧、科學、快樂的教學氣氛。

通過教研、培訓、網絡研修等方式全面加強了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市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白山市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吉林省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使信息技術教師隊伍素質在整體上有一個跨越式的提高。

二、教育科研課題引領教師開展網絡研修

基于吉林省教育社區門戶網站(*),以教育信息化為切入點,整合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結合我校確立的《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課題研究方案》,引領信息技術教師深入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網絡研修促進教師研修能力提高”子課題研究。開展吉林省教育資源庫試點——信息技術課教研(××市)工作(*?action-mygroup-gid-220和××市教師研修論壇板塊*),上傳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教案)500多課時。全面規劃××市中小學教師網絡研修技術框架,組建××教育區域性教師網絡研修模塊(*),規劃48個學校或教研圈子,注重網絡研修的技術管理,組織9名信息技術教師申報吉林省教育信息網信息員并得到聘用,對吉林省教育社區網站進行全面管理,在技術上保障我市各校深入開展網絡研修工作,為課題結題做好材料收集與過程管理工作。

為加強我市中小學教師網絡研修工作,舉辦了全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遠程建立網絡空間技術培訓班。培訓的主要技術規范是:依托吉林省教育社區門戶網站(*,注冊個人空間、管理個人空間、在空間信息、建立并管理學校圈子(博客群組)、在吉林省教育論壇主題信息等網絡技術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遠程網絡技術能力,為各校開展網絡研修提供技術支持,目前全市有1330多名教師建立了自己的個人空間(博客),自主開展網絡研修活動。

查看全文

社區教育建設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年社區教育工作以鄧小平理論、“”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充分發揮社區教育促進人的發展和服務經濟社會的兩大功能,確立“人文化、數字化、多元化、優質化”社區教育發展目標,把握“豐富內涵,創新載體、提升層次,打造品牌”社區教育發展主線,努力構建與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服務型社區教育體系,著力提高人民群眾對社區教育的滿意度,為打造“三大中心”,構建和諧發揮應有作用。

二、主要工作

(一)抓宣傳工作,夯實社區教育宣傳平臺建設

1、拓展社區教育網功能。依托區社區教育網,進一步做好社會各種學習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在區社區教育網新開辟培訓機構欄目,使培訓機構的教育資源成為社區教育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進一步及時更新社區教育網各大欄目的信息內容,及時增添“網上課堂”的學習內容,把社區教育的新理論、市民普遍關心的新政策以及其他各類知識放在網上,特別要把市民喜聞樂見的生活常識放在網上,供市民隨時點播學習,使其成為開放、靈活、方便的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平臺。進一步拓展區社區教育網宣傳功能,廣泛宣傳開展社區教育的積極意義,宣傳社區教育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典型和豐碩成果,引導市民重視學習,使學習成為單位和個人內在需求和自覺行動。

2、辦好兩月一期的社區教育報。對現有社區教育報進行改版,在原有版面基礎上,增加市民生活常識新版面,同時每期有選擇地介紹我區辦學較規范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在確保各類信息實效性的同時,進一步擴大社區教育報的信息量和發行量,增加報紙可讀性,吸引更多人關注社區教育報,讓社區教育報成為對普通市民進行普及社區教育常識、推廣社區教育好的做法的又一個有效窗口。

查看全文

信息技術學科建設工作總結

××市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和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基于為教學和培訓工作服務的理念有效的開展活動,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建設,提高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整體隊伍能力;充分應用網絡技術開展教師網絡研修教育科研工作,以教育技術層面為切入點,整體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網絡研修水平,形成以信息素養為特質的現代教師專業素質。

一、信息技術教學和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新進展

目前全市中小學有信息技術教師54人,年齡在35至40歲之間,達到了40人,教師隊伍相對比較年輕。通過加強信息技術課程建設來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研究活動,舉辦網絡備課活動,通過從教學設計到教學設計的實施(上課)的教學案例課,以快樂學習、合作學習和項目學習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能力和上課能力,突破信息技術課重視操作的教學局限,引領信息技術教師改變原有封閉、固守的課堂教學方式,創設民主、和諧、科學、快樂的教學氣氛。

通過教研、培訓、網絡研修等方式全面加強了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市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白山市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吉林省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使信息技術教師隊伍素質在整體上有一個跨越式的提高。

二、教育科研課題引領教師開展網絡研修

基于吉林省教育社區門戶網站*,以教育信息化為切入點,整合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結合我校確立的《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課題研究方案》,引領信息技術教師深入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網絡研修促進教師研修能力提高”子課題研究。開展吉林省教育資源庫試點——信息技術課教研(××市)工作(研修圈子*和××市教師研修論壇板塊*,上傳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教案)500多課時。全面規劃××市中小學教師網絡研修技術框架,組建××教育區域性教師網絡研修模塊*,規劃48個學校或教研圈子,注重網絡研修的技術管理,組織9名信息技術教師申報吉林省教育信息網信息員并得到聘用,對吉林省教育社區網站進行全面管理,在技術上保障我市各校深入開展網絡研修工作,為課題結題做好材料收集與過程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信息技術學科建設工作總結

××市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和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基于為教學和培訓工作服務的理念有效的開展活動,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建設,提高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整體隊伍能力;充分應用網絡技術開展教師網絡研修教育科研工作,以教育技術層面為切入點,整體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網絡研修水平,形成以信息素養為特質的現代教師專業素質。

一、信息技術教學和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新進展

目前全市中小學有信息技術教師54人,年齡在35至40歲之間,達到了40人,教師隊伍相對比較年輕。通過加強信息技術課程建設來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研究活動,舉辦網絡備課活動,通過從教學設計到教學設計的實施(上課)的教學案例課,以快樂學習、合作學習和項目學習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能力和上課能力,突破信息技術課重視操作的教學局限,引領信息技術教師改變原有封閉、固守的課堂教學方式,創設民主、和諧、科學、快樂的教學氣氛。

通過教研、培訓、網絡研修等方式全面加強了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市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白山市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吉林省信息技術學科骨干教師,使信息技術教師隊伍素質在整體上有一個跨越式的提高。

二、教育科研課題引領教師開展網絡研修

基于吉林省教育社區門戶網站(),以教育信息化為切入點,整合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結合我校確立的《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課題研究方案》,引領信息技術教師深入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網絡研修促進教師研修能力提高”子課題研究。開展吉林省教育資源庫試點——信息技術課教研(××市)工作(研修圈子/?action-mygroup-gid-220和××市教師研修論壇板塊/bbs/forumdisplay.php?fid=45),上傳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教案)500多課時。全面規劃××市中小學教師網絡研修技術框架,組建××教育區域性教師網絡研修模塊(/?action-category-catid-176),規劃48個學校或教研圈子,注重網絡研修的技術管理,組織9名信息技術教師申報吉林省教育信息網信息員并得到聘用,對吉林省教育社區網站進行全面管理,在技術上保障我市各校深入開展網絡研修工作,為課題結題做好材料收集與過程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語文學術遠程教育探討學習論文

摘要:提高質量,同國際研究水平接軌,并力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選擇1997和1998年我國和英國、美國5份著名的開放與遠程教育的學術雜志中的638篇論文為樣本,分析比較我國和英美在論文的格式、研究方法、數據處理、研究主題、論文撰寫方面的不同,進而對如何提高我國的教育研究水平提出建議,同時探討我國目前在開放與遠程教育中亟待加強的研究課題。

一、研究目的

學術雜志的文章往往反映著此學術領域的研究現狀,在開放與遠程教育領域亦是如此,從以下幾份著名的開放與遠程教育雜志的宗旨可以證明這一點。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主辦的《中國電大教育》雜志,首要宗旨就是廣泛深入地展示遠程教育理論、教學研究的新成果,全面迅速地反映全國各級電大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新舉措、新經驗,探討新問題。由上海電視大學主辦的《開放教育研究》,其主要目的是為各級各類開放與遠程教育系統的理論研究人員、實際工作者和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學術交流園地,為展示我國開放與遠程教育的成就和發展動態提供一個窗口,推動開放與遠程教育在國內與國際的交流和協作,促進我國開放教育和遠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遠程教育研究中心主辦的《美國遠程教育》的目的有二:一是遠程教育的研究和實踐的信息,二是為遠程教育的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一個討論和爭鳴的場地。

隨著我國開放與遠程教育的研究在國際上聲譽的提高,隨著我國公開發行的開放與遠程教育雜志不斷受到國內外專家的肯定,如何使我國的開放與遠程教育的研究水平“更上一層樓”,這是我們目前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本文的目的是通過對我國和英國、美國5份著名的開放與遠程教育的學術雜志中的論文進行分析比較,包括論文的格式、研究方法、數據處理、研究主題、論文撰寫等方面,進而探討如何提高我國的教育研究水平,以及我國目前在開放與遠程教育中亟待加強的研究課題。

二、樣本

查看全文

剖析電大開放教育的畢業論文選題

擴大開放與提高質量是廣播電視大學立校的兩大支柱。要提高教育質量,涉及到教學管理的全過程,其中畢業論文實踐性環節是整個質量保證體系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相對薄弱的環節。由于畢業論文寫作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專業性,加之開放教育這種獨特的辦學形式和教學體制,使畢業論文實踐性環節成為教學中的難點。畢業論文的撰寫是從選題開始的,選題是選擇和確定畢業論文的研究范圍、研究方向,確定論文題目的過程,“題好文一半”,選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畢業論文的成敗。筆者多年從事開放教育小教專業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為保證論文質量、使學生受到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訓練進行了積極地探索和實踐,在這方面有一些心得與體會。

一、畢業論文選題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上不重視,導致選題簡單化,隨意性大

在畢業論文寫作實踐中,有不少學員思想上不重視,認為找些資料拼湊一下就能過關,存在一種應付心理,不愿意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沒有認識到畢業論文實踐環節的重要性。思想上的不重視直接導致選題簡單化、形式化等現象,表現在:選題隨意性大,出現題目不新穎,內容陳舊;題目范圍過窄或過大;選題超出了學員現有的知識和能力;題目聯系實際少,缺乏現實意義;選題偏離專業方向等方面。如“淺談美育教育與素質教育”,對于電大學員來說,這個題目太大,重點不易把握,論述難以深入。由于選題不認真,到撰寫論文時,就會出現沒有東西可寫,文章難以繼續完成,臨時更換題目等問題,使論文的整體質量受到影響。

(二)專業基礎知識和綜合應用能力較差,缺乏問題意識,導致選題困難

畢業論文寫作是對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能力的考察,學好專業知識是做好畢業論文的基礎性要求。但部分學員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既不來參加面授課,也不主動瀏覽網上資源,專業知識掌握的廣度和深度都不夠,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基礎理論知識都不懂,更談不上綜合應用,融會貫通,這就直接導致了論文選題的困難。另一方面,開放教育學員受傳統的知識灌輸型教學的影響,問題意識淡薄,再加上本身寫作水平不高,寫作技巧和操作知識的空白,導致在提取已有知識確定論文題目方面存在困難。因此模仿、照搬他人的題目也就成為學員主要的選題方式。

查看全文

德育思想現代化分析論文

一、有關現代德育思想理論的著述

現代德育思想具體體現在有關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對外開放,在德育思想建設方面沖破了原來的“封閉”狀態,出版了一批西方國家德育理論的譯著和國內學者有關現代德育思想的編著,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翻譯出版了當代西方德育論著作,除80年代初傅統先、陸有銓翻譯出版了皮亞杰的《兒童的道德判斷》(1984)外,有陳欣銀、李伯黍翻譯出版了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論》(1989),博維利翻譯出版了美國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還有瞿葆奎先生主編的《教育學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數量的德育譯著。我們不敢說翻譯出版的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們所需要的現代德育思想,但我們首先要了解國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論成果,然后才談得上對其進行分析。第二,許多學者出版了介紹西方德育思想理論的著作,如馮增俊的《當代西方學校道德教育》(1993),魏賢超的《現代德育原理》(1993)、《現代德育理論與實踐》(1994)、《道德心理學與道德教育學》(1995),戚萬學的《沖擊與整合——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理論》(1995),袁桂林的《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1995),詹萬生主編的《中國德育全書》(1996)中也較為系統地介紹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道德教育理論與實踐。第三,國內學者還編著了一定數量的有關現代德育論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論綱》(1993),張志勇著《情感教育論》(1993),戚萬學著《活動道德教育論》(1994),魯潔、王逢賢主編的《德育新論》(1994),班華主編的《心育論》(1994),詹萬生著《德育新論》(1996),班華主編的《現代德育論》(1996),戚萬學、杜時忠編著的《現代德育論》(1997)等。這些編著是近五年來的成果。

二、現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對德育思想現代化或現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現代德育論》“緒論”和拙文《世界之交論德育現代化建設》中已有闡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慮到現時代的社會發展、人的發展,強調了“以促進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現代化為中心”。但未拓寬到生態空間考慮,這是一個不小的缺陷。現代德育不能僅從時間意義上理解,主要應從現時代性質方面理解。“促進人的德性現代化”,這是對現代德育最簡捷的表述,也是關于現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為道德主體培養,促進人的德性發展。這是現代德育的本質規定,是區別于傳統德育的根本標志,以致在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說,現代德育是主體性、發展性德育,即主體—發展性德育。柯爾伯格繼承了杜威發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認知—發展性德育”。相對于無視兒童自己思維方式的傳統德育而言,柯氏強調“認知—發展性”把兒童看作“道德哲學家”是德育觀上的飛躍。但忽視了道德情感與道德行為問題,“認知—發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體—發展性”德育培養現代道德主體,發展的內容包括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主體—發展性”可以看作是現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體現了現代德育目標要求,即培養21世紀道德主體,促使其德性的現代化發展;2、體現了現代德育的個體發展功能,亦即現代德育的本體功能;3、體現了現代德育的內在價值,即現代德育滿足受教育者的需要:發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說,“主體—發展性”集中地表現了現代德育與傳統德育的區別。

三、關于現代德育性質與功能的探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人們對現代德育性質與功能問題的認識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從德育是“階級斗爭工具”轉向德育是促進人的德性現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發展作為德育的根本。王逢賢教授對德育本質屬性、德育實體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統論述。德育本質是德育理論的最高問題,多年來的一種觀點即對德育本質的認識包括兩個基本方面即德育與社會的關系,德育與人的關系。然而隨著生態倫理學的產生,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對德育應在社會、人、自然這個更為廣闊的背景上認識。現代德育性質是德育本質在現時代的具體展現。在認識德育與社會與人的發展關系方面,我以為有兩點值得重視:一是把德育、社會、人作為三位一體的對象進行綜合考察,即始終聯系社會與人的發展認識德育,而不是脫離社會與人孤立地就德育論德育。二是動態地即在德育、社會、人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分析三者關系,闡明德育現代化問題。用系統整體的思維對德育發生、發展,德育現代化作綜合的動態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們沒有把自然生態作為整體的一個部分、一個方面,這是一個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專業委員會的年會上,易連云提交了關于德育生態環境的論文,似乎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在人、社會、自然廣闊的背景上思考德育問題,才是更好地體現現代德育思想的。

查看全文

開放教育畢業論文寫作-準備階段教學模式的構建

【摘要】畢業論文是開放教育試點各專業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畢業論文的教學不應只是集中在對學生寫作過程的指導上,而應貫穿于從入學教育開始的各個教學環節中;從平時的積累和準備入手,從根本上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才能真正把這一教學環節落到實處。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心理、知識、技能、選題和材料四個方面,對構建開放教育畢業論文寫作準備階段的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開放教育畢業論文準備階段教學模式

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各專業的教學環節之一,是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達到專業培養目標的必要步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從開放教育學生畢業論文的總體情況來看,令人難以樂觀。如何加強指導教師的指導作用,提高論文質量,減少并杜絕抄襲、剽竊現象,是困擾我們的大難題。如果不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就很難保證畢業論文寫作這一教學環節的真正落實。

結合幾年來畢業論文工作的實踐,我們對在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條件下如何保證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探索,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認識和做法。我們認為,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上,而應該把這項工作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要克服目前畢業論文寫作中的弊端,切實提高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水平,必須抓好四個環節:一是平時的積累和準備;二是寫前的輔導和引導;三是寫中的指導和反饋;四是寫后的監控和管理。這四個環節構成了畢業論文寫作的完整的教學模式,本文僅集中探討第一個環節的教學模式構建問題。

一篇畢業論文是學生對某一個問題研究的總結和成果的表達,論文的寫作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古人寫詩崇尚“功夫在詩外”,寫論文也是同樣的道理,論文的“詩外功夫”,包括論文寫作本身之外的更多的東西!其中平時的積累與準備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有沒有平時的積累與準備,對最后能不能順利地、高質量地完成畢業論文是大不一樣的,在一定程度上說,平時的積累與準備比論文寫作本身更重要。所以,談論文的寫作,應該首先著眼于平時的積累與準備。

一、使學生及早建立畢業論文的概念,為畢業論文寫作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查看全文

新時期大學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探討論文

關鍵詞:德育教育;有效性;思考

摘要:我國歷來重視德育教育,但是顯而易見的是,我們的德育教育實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原因固然是復雜的。在德育的內容和目標上,存在著“重大節,輕小德”傾向,缺乏層次性與可操作性。因此,新的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視德育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點,讓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實效性。人的良好道德品質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現代德育把人類在千百年來所形成的傳統美德作為道德內容傳授給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必須引導人們自覺地加強德育養成。下面,本人談一談新時期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

一、德育教育要適應時代的需要,與時俱進

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進入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碰撞的時代,當代大學生作為對社會反映最敏感的群體,他們的道德現狀必然要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著徹頭徹尾的主觀性和純粹的利己性的時候,把利益提升為人類的紐帶,就必然會造成普遍的分散狀態,必然會使人們只管自己,彼此隔絕,使人類變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會這個大環境的影響,大學生也難以抵御社會中的各種負面影響,難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從而導致與社會主流道德的背離現象。如果我們的德育教育論文還是過去的老一套,那是適應不了時展的。

而德育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必須推進德育教學改革,豐富和完善德育教學方式。在講授德育課時,要正面教學為主,同時聯系社會實際,提出問題,在學生中展開討論。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網絡技術等形式圖文并茂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攝取較多的知識和信息。例如,高校一直在教育學生要做到“明禮誠信”,但觸目所及的誠信缺失現象比比皆是:考試作弊,畢業后不按時歸還助學貸款,人際關系虛假。

大學生誠信缺失不僅指其經濟失信行為。還包括在生活、學習中違反道德或犯有嚴重過錯的行為。利用課堂教學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政治經濟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誠信”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行為規范,是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基本素質要求,也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