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教學狀況及策略

時間:2022-06-27 04:25:49

導語:藝術設計教學狀況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設計教學狀況及策略

近些年,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使得我國絕大部分藝術院校都開設了藝術設計專業,隨著教學不斷深入探索,推出了一批較高質量的設計教材,例如尹少淳的《美術教育學新編》《美術教學研究與案例》,錢初熹的《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等。另外,還有一些專業人士出版、發表眾多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文章和科研項目,對基礎課教學進行探索和研究,使藝術設計基礎教學日趨完善。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試分析如下。

一、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大部分非藝術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基礎課程還處在純美術教育向藝術設計教育體系的轉型階段,在一部分專業美術院校中,設計教學基礎課程通過改革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打破了過去封閉、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尤其是在素描和色彩的教學探索中,利用瑞士巴塞爾設計學校的“結構分析素描”[1]和后印象派的色彩成果進行創新改革,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訓練模式,加大了設計意識和表現因素,使設計專業的基礎教學很大程度上有別于繪畫類專業的基礎教學。而一些實力較強、辦學意識超前的院校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教學進行過改革,嘗試探索一條與國際同類院校接軌的新路子時獲得了相應的成效。譬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院設計分院等已經開始實行工作室或研究室制度。第一學年不分專業共同進行專業基礎教育,第二學年實行專業預報,第三學年進入工作室進行專業學習,第四學年下單位實踐等等。這些探索和實踐在基礎教學上取得了較好效果,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缺乏統一規范的教學內容,也沒有一套成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定標準,師資力量也不盡合理。另外,各高校設計教育的基礎課程設置也不完善,有些側重專業技能的傳授,忽略理論教育和思維訓練,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等等。這些因素直接導致現代設計教育的混亂,也造成了學生能力的參差不齊。

二、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大部分藝術設計基礎教學屬傳統的目標式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妨礙了學生感性認知的發生、發展,導致在教學中出現很多問題。

(一)課程之間缺乏連貫性,影響教學的效果

課程之間的連貫性是課程與課程間的縱橫連貫,是課程設置必備的條件。當今一些高校藝術設計的基礎課程由于每門課程時間安排較短,課程與課程之間又缺乏內在的聯系,加之教師的設計基礎教學經驗欠缺和學生基礎底子薄弱等因素,設計專業的學生每次學完各門基礎課都留有很多的遺憾,造成學生對學習失去興奮度和興趣,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影響了學生后期各門課程的學習,以致于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在實踐就業中問題層出不斷。

(二)學生視覺修養、文化素質不高,設計藝術

美不能充分體現現在的設計基礎專業學生在入學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絕大部分美術基礎薄弱,只知道簡單的考學要求和技能,專業知識面相對狹窄,尤其在視覺修養、文化素質方面十分匱乏。因此,藝術設計的考生在升入大學后,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視覺修養的培養和文化素質的提高。

(三)教學中重技能輕實踐現象嚴重

重技能輕實踐是目前大部分藝術院校在基礎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雖然部分高校為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加大實驗室的擴建,增加教學儀器、教學實訓產地的投資建設[2],緩解了實踐教學難的矛盾。但大部分高校仍然缺乏實踐教學的平臺,任課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匱乏,只能依靠理論教學、電腦等方式來傳授,導致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設計能力偏低、設計經驗不足等問題甚為突出。由此可見,當前高校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妨礙了學生個性表現力、創新能力及較高文化藝術素養的發展,影響了設計人才能力的發揮。

三、提高藝術設計基礎教學水平的對策

為使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不斷改進和完善,挖掘出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所能承載的全部教學功能。首先,要改變傳統的基礎教學結構,注重課程之間的縱橫連貫性。根據自身地方特色,建立合理的教學結構,在課程安排上相互呼應,讓學生在進入校門后感覺到對所學課程的興趣。有針對性地安排設計教學內容的同時,突出專業特點,使設計理論和設計實踐有機結合。其次,注重視覺修養的培養和文化修養的提高。視覺修養的培養也就是審美能力的培養,在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可以以講座或選修課的形式,傳授一些視覺理論及美術欣賞知識,引導學生發現美、創造美,以提高學生綜合審美素質。同時注重文化修養的提高。要培養素質型的設計師,必須改變現有的重技能而忽略文化教育的現狀。重文化傳承是美術教育的根基,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關鍵,是培養素質型設計師的必要條件。在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應注重人文素質的教育,把人文素質教育穿插在課程教學中,使學生在學到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視覺修養和文化素質的培養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教師平時要多引導學生學會用藝術審美的眼光去觀察、去體驗,設計出符合不同層次需求的藝術作品。同時,教師除傳授專業知識外,還要在課堂和課外對學生講解與此相關的人物傳記及哲理知識,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為培養素質型設計師而服務。最后,培養“雙師型”綜合人才。教師既要具備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實踐教學的素質?,F在從事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知識面相對狹窄,缺乏對本專業高深度的研究和實踐,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層面及技能的理論層面,學生在學習上又缺乏主動性。針對此種狀況,調整設計基礎專業教師的知識結構,加強師生實踐性教學互動,學校為教師、學生提供每堂課的實踐條件,完善實踐硬件,改變設計基礎教學現狀,倡導師生走出校門,成為“雙師型”綜合人才。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和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未來設計師的要求會更加多樣化。因此,提高藝術設計基礎教學水平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三者共同努力,才能最終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