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屬性及其功用探索

時間:2022-03-07 02:41:00

導語:音樂的屬性及其功用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的屬性及其功用探索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音樂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然而,音樂的本質是什么,音樂對人類社會起著怎樣的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這一系列問題著實值得我們深思和玩味。本文從音樂的屬性入手,通過表現說、形式派、形質說和審美意識形態說,探討音樂的社會功用。

【關鍵詞】音樂;屬性;功用

音樂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由古代的相對單一到近現代的復雜多變,音樂也隨著時展而不斷地提升自己。在音樂充斥著世界每一個角落的現代社會,人們已經習慣于伴著音樂的節奏生活,可以說,沒有音樂,世界將變得異常寂寞。如今,音樂對人類生活和社會變遷的影響已不言而喻,然而,生活在音樂海洋中的人們也許很少深思過音樂到底是什么,音樂對人類社會究竟起著怎樣的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的問題。本文擬從音樂的屬性入手,探討音樂的社會功用。

1音樂屬性概說

關于音樂的屬性,古今中外一直存在著不同的說法,甚至出現過激烈的爭論。在眾多的流派中,主要有兩種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但在本文中,我們認為音樂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是審美意識形態的一種。

1.1音樂是人的情感的表現:表現說認為,音樂家和詩人一樣,心中都有一種需要表達的情感,只是所用的表達工具不同而已,詩人用文字,音樂家用音調。音樂表現說的代表在中國古代有荀子。荀子在其名作《樂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無樂。樂則必發于聲音,形于動靜,而人之道,聲音動靜,性術之變盡是矣?!避髯铀^的“夫樂者,樂也”是指音樂是人的一種喜悅情感,這雖失之偏頗,但其對音樂是對人的外在聲音動靜、內在思想感情變化的一種表現的觀點無疑是準確而深刻的。關于音樂的本質,《樂記》也有著精辟的論述,肯定音樂是表達情感的藝術,它認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也。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可以看出,關于音樂表現情感的理論在中國很早就存在并一直在不斷地完善中延續。近代以來,在西方思想史中,音樂表現說也比較盛行。最杰出的代表是德國音樂家瓦格納,他因受到叔本華哲學的影響而竭力提倡音樂表情之說。在他看來,凡是可以用音樂來表現的東西都可以用文字來表達,在這一思想的主導下,他開創了音樂劇的先河。持此類似觀點的論者還有英國的斯賓塞,他認為音樂跟語言同源,“音樂是光彩化的語言”。

1.2音樂的美在于其形式:在表現派正在流行之時,出現了一種對其極富挑戰性的流派——形式派。音樂表現情感的理論看似合乎常理,無懈可擊,然而卻受到了后起的形式派兇猛而有力的攻擊。從某種意義來說,形式派的出現就是沖著表現派而來,其領軍人物德國的漢斯力克,為了反駁瓦格納的表現說,特意出了一部專著叫做《音樂的美》,認為音樂的美完全是一種形式的美,音樂就是用各種各樣的音階砌成的一種很美的形式。要感受音樂的美,只需要把一串串音符,一首首樂曲懸掛于心眼之前,仔細玩味每個部分之間的結構組合關系,就如我們欣賞一座建筑物一樣,只專注于其自身的形式美就算是達到了目的。

1.3音樂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不論是荀子、《樂記》、瓦格納、斯賓塞等的表現說,還是漢斯力克的形式說,雖都有其合理性,但都不是很全面。表現派立足于音樂創作的角度,看到了音樂之所以成為音樂的關鍵性因素是人的內心情感,但卻忽視了借以表達情感的形式;形式派雖然認識到了形式的重要性,但卻忽略了形式所要表達的實質內容。從經驗美學的角度講,任何藝術都是抒情的表現,都是實質和形式完美結合的產物?!坝袑嵸|而無形式,則顯得粗疏,有形式而無實質則顯得空洞”,而作為藝術的音樂自然也難以例外,只有情感,沒有恰當的形式來表現,則不成其為音樂,只靠形式而存在,單在形式上下功夫卻沒有表現任何情感的音樂也絕不是好的音樂作品。因此,真正的音樂作品是實質和形式的完美結合。

1.4音樂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我們說真正優秀的音樂作品是實質和形式的完美結合,這只是從整體上對構成音樂的基本因素的一種概括。事實上,音樂作品的構成還存在著諸多復雜的因素,比如說,都是優秀的音樂作品,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音樂就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風格和不同的主題思想,這除了同音樂創作者個人的經歷、情感、才能、風格等因素有關外,還與其所處的人類群體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文化背景等密切相關。這就涉及到意識形態的問題。音樂跟文學、繪畫、雕刻、戲劇等一樣,都是一種審美的形態,人們雖然對音樂的本質存在著不同的態度,但在音樂能給人一種美感這一點上是共通的,所以音樂首先是審美的。又因為音樂不僅僅給人一種單純的審美效果,而且滲透著社會生活以及其他意識形態的因子,與他們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在審美表現過程中審美存在著與社會生活狀況相互浸透”的情形。因此,音樂跟文學一樣,是審美意識形態的一種。

2音樂的社會功能

性質決定用途,音樂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也就決定了音樂在社會生活中的有著與其屬性相應的功用。

2.1音樂能給人一種精神享受:這里所說的精神享受,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在勞動之后的安靜和休息。人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腦力勞動或體力勞動之后,通過欣賞音樂就可以得到精神和肌肉的放松,緩解一身的疲勞和疲憊,從而達到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有研究證明,音樂的感動力是極原始極普遍的,不但人類,連動物都有音樂的嗜好。美國音樂心理學者休恩曾在動物園里奏提琴,結果每一種動物都和著音樂的節奏做出各不相同的動作。這是音樂影響情緒的典型例證。

音樂給人的精神享受都是通過改變人的情緒而實現的。不同樂調的音樂會讓人產生不同的情緒。比如,聽一首雄壯的音樂能夠讓人精神振奮,低沉的音樂讓人心情低落,憂傷的曲調會讓人心生悲涼,平緩的音調會讓人感到靜謐?!稑氛摗氛f:“故齊衰之服,哭泣之聲,使人之心悲;帶甲嬰,歌于行伍,使人之心傷;姚冶之容,鄭、衛之音,使人之心淫;紳端章甫,舞《韶》歌《武》,使人之心莊。”荀子在這里指出不同的樂會激起人們不同的心理反應。

為何不同的音樂會給人不同的心理情緒呢?這跟音樂的樂調有關。古希臘人經過分析當時所流行的其中樂調之后認為:E調安定,F調淫蕩,D調熱烈,G調浮躁,A調發揚,C調和藹,B調哀怨,近代英國的鮑威爾在此基礎上也做過同樣的研究,得出了更加細致的結論:A大調——自信,希望,和悅,最能表現真摯的情感;G小調——有時憂愁,有時欣喜;降A大調——夢境的情感……

2.2音樂可以凈化人的心靈:凈化的本意是清除不好的或不需要的,使純凈。凈化一詞原來在希臘文字里具醫學和宗教兩方面的含義,后來由亞里士多德首次引入文藝問題領域,表述文藝的一種特殊的接受狀態。事實上,亞里士多德在論述音樂的功用時,其中有一種就是凈化。亞里士多德說:“有些人受宗教狂熱支配時,一聽到宗教的樂調,就卷入迷狂狀態,隨后就安靜下來,仿佛受到了一種治療和凈化。這種情形當然也適用于哀憐、恐懼以及其他類似情緒影響的人。某些人特別容易受某種情緒的影響,他們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受到音樂的激動,受到凈化,因而心里感到一種輕松舒暢的快感。因此具有凈化作用的歌曲可以產生一種無害的快感?!保ā墩螌W》卷)在亞里士多德看來,音樂的凈化作用就是“使人的某種過分強烈的情緒得到宣泄之后而達到平靜”。這跟文學上凈化是讀者在文學接受的高潮階段繼共鳴之后而不由自主地達到的精神調節一樣,受到音樂凈化的人,摒除了原來某種錯綜復雜的緊張的或者受了某種情緒影響的情緒,在與音樂達到了共鳴之后,進入到了一種新的狀態,而這種新的心理狀況的特征恰恰就是“舒暢的松弛”、“無害的快感”。HTtP//:

2.3音樂的教化作用:關于音樂的教化作用,《樂論》中也有明確的論述:“樂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前面我們談到過不同的音樂會引起不同心理反應,不同的心理反應會起到不同的社會效果,這一理論在此又一次得到了體現?!胺布槁暩腥硕鏆鈶?,逆氣成象而亂生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治生焉。唱和有應,善惡相象,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也……”在此荀子指出了“奸聲”“正聲”所產生的截然相反的社會效果,所以,他主張圣人、君子要非常慎重地對待樂,要以中正平和的樂去感化人,而排斥、摒棄那些美麗但不平和,使人心流蕩的俗樂。正因為樂有著明顯的“善民心”、“感人深”和“移風易俗”的作用,所以,歷代統治著都很重視樂的社會功用,盡量將其向著有利于鞏固統治政權,穩定社會的方向引導:“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夫民有好惡之情而無喜怒之應則亂。先王惡其亂也,故修其行,正其樂,而天下順焉?!?/p>

樂不僅有著教化作用,有著或正面或反面的社會效應,同時我們還可以從一時一地的聲樂中看出整個時代、社會的面貌,《樂論》最后一段明確告訴我們:“亂世之征,其服組,其容婦,其俗淫,其志利,其行雜,其聲樂險,其文章匿而采,其養生無度,其送死瘠墨,賤禮義而貴勇力,貧則為盜,富則為賊。治世反是也。”

綜上,我們得出結論,音樂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它不僅為我們帶來審美的愉悅感,而且可以起到調節情緒、凈化靈魂和陶冶化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1

[2]王運熙.中國文學批評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27

[3]朱光潛.文藝心理學[M].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2005:313

[4]朱光潛.文藝心理學[M].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2005:316

[5]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8

[6]朱光潛.西方美學史[M].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07:41

[7]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