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課的學習對策探討論文
時間:2022-12-21 10:30:00
導語:高中思想課的學習對策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能夠培養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在選題策略上要從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確定研究目標、分析指導等方面入手,通過課題的實施、成果的交流和展示等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和愛好,使課程內容與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達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思想政治課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指出“本課程要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人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一、研究性學習在中學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的選題策略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思想政治課的選題工作,是中學思想政治學科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選題的恰當與否是研究性學習開展成敗的關鍵。因此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在引導學生選題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轉變觀念,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是研究性學習的第一個基本目標。高中思想政治課要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就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即培養他們發現問題、明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1.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
中學生的思維發展還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發展階段,他們對課題研究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礎上的。在中學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創設研究性學習,如果一開始便從概念、原理、法則等人手,往往因其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使學生感到高、難、空,影響其研究情緒。因此,可把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相聯系起來,激發他們的研究欲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尋找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從中發現問題.形成研究課題。這樣的研究課題。是變“要我研究”為“我要研究”,變“任務”為“興趣”,從而提高研究的積極性和思維的活躍性。
2.從社會生活中發現問題
學生在社會生活中也會對某些現象產生探究的欲望.從而發現問題。主要可從時政的熱門話題中提出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學生感興趣的,而且具有新穎性和實用性。時政熱點在時間上和空間上與學生距離比較近、可信度高、感染力強、影響深遠。學生喜歡在課外談論,但由于原有的知識的限制和認識的局限,常常過于片面。可見,學生對時政熱點有豐富感性認識,能激活學生思維。時政熱點中的材料分析的觀點叉往往涉及到中學政治課中的知識,這就為時政引進政治課創造了必要條件。由此可見,時政熱點是學生自己要選擇的內容.把時政熱點引入思想政治課,更能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
3.從學科學習或閱讀中發現問題。
學生在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和閱讀中,有許多現象只要善于與學科間知識內容加強聯系,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分析.就可以從中發現問題。如“WT0與高中教育”問題,教師就可以從經濟學、政治學、哲學等的知識,多角度去引導學生.對中國加入WT0的相關問題進行剖析,讓學生提出問題,從而達到中學思想政治課發現問題階段的選題策略要求。
(二)明確問題.確定研究目標。
教師在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后,學生的研究積極性已被激發。但要正確、適當地選好題目,就必須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合理的引導,使學生明確問題。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問題意識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意識到的問題,也就是把問題上升到主體的自覺意識水平上來;另一方面是明確問題。即從自己的困惑中努力找到問題的關鍵點,使問題逐漸清晰、明朗起來,從而使接下去的研究活動目標更明確。中學生由于其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明確問題上有一定的難度。在思想政治學科的研究性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明確問題時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其問題明確在一個可操作的范圍.而不是“泛”而“空”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所要研究的問題的方向或目標得以明確.學生則按照既定的這一目標去進行有效的研究性學習。
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通過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有關研究題目的知識水平,該題目中隱含的爭議性的問題,使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組,共同討論和確定具體的研究方案,包括確定合適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獲得的信息、準備調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動和可能得到的結果。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反思所確定的研究問題是否合適.是否須要改變問題等。
(三)分析指導,確立選題。
學生明確問題、確定研究目標后,學生提出的問題并不是都可以形成研究課題.對于中學生來講,他們受到研究能力和一些客觀因素的制約,教師必須對其問題進行分析指導。才能確立可操作性的課題。教師在分析指導、確立課題時,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1.分析、區別問題的真假。
問題有真假之分。真問題是可以從各個方面進行細化、分解并加以研究的.而假問題則無法展開深入研究。假問題有時也是以問題的形式呈現的,但它沒有可行性,即不能深入地探討和研究。如思想政治課中對經濟學、政治學、哲學原理的常識性問題的研究,是沒有必要的。一方面,這些常識性的問題可以通過查閱資料所得,是現成的;另一方面,有的太深太廣.學生的研究能力和知識水平都還不能達到相應的要求,故不能研究。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確立課題時,一定要幫助他們判定課題研究的可行性,不光要從學生本身的研究能力和智力水平去分析,還要從社會環境和滿足的條件等多方面去分析。
2.分析問題的研究價值。
問題有真假之分.同時也存在有無研究價值之分。研究性學習從本質上講,仍屬于教學范疇.不屬于科學研究范疇,它是通過探究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發展的。因此,在確定研究課題時的一個首要的判定標準就是該課題是否對學生的發展有價值。學生的課題不一定要有多大的創新性或學術性,只要它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索能力,就可以說是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學生課題的選擇,教師充當的是“把關人”的角色。在對學生課題的審核中,切忌選擇那些大而空,或者是多而繁的題目。同時,也要注重課題的研究價值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相符合。這樣才能選出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現實價值性的課題。
二、研究性學習在中學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的實施與交流策略
(一)課題的實施策略。
由于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活動具有開放性、時間周期較長等特征.思想政治學科的研究性學習就更需要教師或學校創設有利的條件,充分利用起校內外的各種資源,合理地引導和挖掘學生的潛能
1.營造良好的研究性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研究熱情。
第一,改變教學空間的組織形式。通常把學生分成小組,實行小組合作研究;或者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共同完成研究任務。這種空間布置,有利于學生敢說敢想.無拘無束,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學們交流自己對議題的所感、所疑,并聽取大家的意見,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二,創設良好的研究情景。作為情景的創設者,思想政治課教師應向學生展示充分的信息渠道平臺,提供有針對性的信息內容或信息來源,從而實現學生的“同化”過程。主要包括科普講座、參觀訪問、調查問卷、上網搜索等形式進行.這其中既可以是直接的信息提供,也可以是信息渠道獲得的講授,亦可以是二者的同時進行,關鍵在于信息獲得的客觀性、全面性與針對性。問題的選擇上,既可以是教師自身專業問題的延伸,又可是多學科的綜合;既可是人文歷史藝術.也可是時事熱點。但應注意問題的實用性。
第三,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如果教師缺乏平等意識和民主作風,也就難以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現能力真正落到實處。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和首創精神,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發表自已的不同見解.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只有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才談得上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根本轉變。在實施“研究性學習”課程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應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教學相長的關系:要學會合作,善于協調;要能自主開發利用社會教育資源,構建符合本校本班特色的“研究性學習”課程體系。
2.注重研究過程的設計.挖掘學生的研究潛能。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引導學生對教材的研究。在中學思想政治課中,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去研讀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的目錄、序言和課堂小結,對教材有一個系統的認識。然后,在逐課、節、框、段進行分析,理順其中的結構、脈絡,把內在的聯系,學會圍繞“黑體字”,鉆研“宋體字”,了解“楷體字”。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及實際經驗.去進一步思考和學習,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新見解。讓學生通過自己讀研教材,掌握課本知識。
第二,加強學科之間的“內聯”,拓寬學生的眼界。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時.不光要注意本學科內容之間的聯系.還要注意本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結合和滲透,實行“跨學科”研究。在思想政治課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教師應鼓勵學生把思想政治課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指導其他學科的學習實踐中,以此增強學生濃厚的研究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把知識能力“整合”起來。
第三,開展專題講座、進行實地調查,增強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邀請從事實際工作的人員來給學生做專題講座,并與學生展開交流,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到增強。教師還可以選擇合適的場所或機會讓學生深入實地調查研究,把學生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做到學有所用,這是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關鍵,也是思想政治學科研究性學習所采用的重要研究過程。
(二)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展示——“班級共享”與“年級共享”相結合的策略。
讓學生通過交流、研討與同學們分享成果。這也是研究性學習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在交流、研討中.不但有利于學生學會理解和寬容、贊美與分享,而且有利于學生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論地思考,敢于和善于申辯,更重要的是可以實現成果共享。研究性學習一般都是以課題組的形式進行的,各組之間研究的內容各不相同,采用的形式也不同,獲得的研究成果也不同,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共享同伴的研究成果,在交流階段,我們采取先班級交流,然后評選出成果顯著的課題組再進行年級交流,年級交流時可采取集會式.也可采取電視交流式等。公務員之家
對于一些比較有價值和現實意義的研究成果,還可以推薦到其他學校甚至是政府、工廠中進行交流和一些中學生的刊物上發表。所以,研究成果的交流與展示,不但可以有力地鞏固學生的研究熱情,也能使學生感到一種通過自身的努力奮斗而獲得成功的成就感,更可以激發學生以后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動力和欲望力。
總之,在中學思想政治學科中實行研究性學習.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實現了學生的“學歷成長”與“人格成長”的雙重使命,使學生的“智育”與“德育”相互協調地、平衡地發展
- 上一篇:探究我國證人人身安全保護完善研究論文
- 下一篇:我國保險企業再造工程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