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凸顯學生主體性論文

時間:2022-06-28 10:27:00

導語:體育教學凸顯學生主體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教學凸顯學生主體性論文

摘要:本文針對體育教學過程中對主體性體育教學的認識,以交往理論作為師生關系研究的理論基礎;以文獻綜述法,以前人的研究為根基,試圖以充分發展學生的主體性作為體育教學目的的主體性體育教學理論,對主體、主體性、主體性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內涵進行了界定,闡述了主體性體育教學的特征及師生關系。

關鍵詞:主體性;體育教學

對師生關系進行闡述,是由于對師生關系的研究是主體性體育教學中爭鳴的熱點中的熱點,對師生關系的研究也是對主體性教學進行研究的完善,到目前為止,對師生關系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觀點。

一、教學三體論

此觀點認為,在體育教學中要處理的是體育教師、學生和教學環境之間的“三體問題”。教師和學生在對環境的關系上都是認識的主體,但是他們又彼此發生認識論上的關系:體育教師要對學生施加影響,就要把學生當作認識客體來研究,而自己則在對學生的關系上成為認識的主體;與此同時,學生也在不斷地了解教師,這使學生就成為認識的主體,而教師則成為認識的客體。在這兩者的關系中,教師是體育教學活動中的中心人物,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處于主導地位的。體育教師要使學生能夠很好地接受自己施加的影響,就要使學生充分發揮其自主、能動作用。

二、主導主體說

這種觀點認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是教主體性體育教學研究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辯證統一。學這個主體是教主導下的主體;教這個主導是對主體的學的主導。既然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認識活動,這種認識活動必須是能動的、主動的、獨立的活動,教師包辦代替不了,那么學生作為認識主體,則需要自己做主。應該說,教師為學而存在、為學服務的。否則,教師的主導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據和意義。教師主導作用必須也必然有一個落腳點,這個落腳點只能是學生的學習。因此,單從學習這個角度來觀察,學為主體是毫無疑義的。即使把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統一起來觀察整個教學,學生也是主體。

三、復合主體論

這種觀點認為,整個體育教學過程是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方面所組成的。教師與學生雖然存在著認識與實踐水平的差異,但都是具有認識與實踐能力的人,因此共同構成教學的主體。教學主體就是由教師與學生所共同構成的復合主體。這種復合主體內部的矛盾運動體現為教與學的對立統一。對立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地位是不同的;統一是指他們都是具有認識與實踐能力的人,因而都屬教學主體。他們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各自的角色地位是相對的,而作為主體來完成這種活動則是對的、共同的,由此構成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運動,這種統一實際上是一種主體與客體的辯證統一。主體客體化,客體主體化,是體育教學活動的基本特征。人作為教學主體,無論以什么形式出現,其主體性和主體地位,并不具有絕對單一和固定不變的意義。按照不同的條件和場合,可以在主體和客體之間相互轉化,或者一身而二任。

四、雙主體論

這種觀點認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共同活動的雙邊過程,就參加者來說,教學過程的主體,不僅包括學生,而且包括教師,是雙主體而不是單主體。教師主體和學生主體兩者間并不構成此消彼長的矛盾關系。當這兩個主體間發生聯系時,其表現出來的不是兩個主體的抗衡,而是主體與客體的辯證統一。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則是教的對象、教的客體;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風格則同教學內容一樣都成為學的對象、學的客體。在對師生關系的爭鳴中,還出現過教師單主體論、學生單主體論、輪流主客說、教學主體的滑移位錯說、否定主體論等觀點,之所以出現對師生關系的主客問題爭論不休的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一下近年來發表的幾百篇、部論文及專著的論點、論據和論證,就不難發現:這些論爭是從不同的立場和出發點對同一個問題進行分析的,當然會得出不同的答案。

第一種觀點的教學三體論因其主張教師、學生和教學環境都是主體,故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錯誤的。第二種觀點是主導主體說,這一命題是對教師單一主體和學生單一主體兩種主張加以折中和修正的基礎上形成的。第三種觀點是復合主體說,這種觀點承認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雙主體,無疑是正確的。但談什么主體性和主體地位并不具有絕對單一和固定不變的意義,或者體育教學的參與者一身而二任,從而把師生關系抽象化,無法使人洞徹其深刻的內涵,更無法將其運用到體育教學中以指導教學。第四種觀點雙主體論,用分離“教”和“學”來解釋“雙主體”,則造成這樣一種局面:在教的過程中出現“教師中心”,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學生中心”,整個教學過程作為教和學的疊合,就有“兩個中心”,難免會出現,甚至是經常出現“兩極相反”的不協調現象。

教和學只能從思維上加以解析,實際上是不可能分離的。任何教學活動一開始,就不會有教和學的先后更替,而是同時發生的,教伴隨著學,學伴隨著教。這種互為主體的解釋,實際上是把教和學作為兩條平行線,而無法找到兩者的禍合點。

五、結語

在體育教學領域,對于師生關系的研究,迄今共形成以下四種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一)教學三體論(二)主導主體說(三)復合主體論(四)雙主體論。本文在對師生關系在綜述及評析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主體性體育教學是指體育教師通過引導、啟發學生內在的體育活動需求,創設民主、和諧、寬松的體育教學情境,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規范各種體育教學活動,從而把學生培養成為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進行認識與實踐的主體。到目前為止,尚未形成一種共識性的完整的主體性體育教學理論。它是一種新型的把人作為教學目的的體育教學理論;是一種凸顯學生主體性的體育教學理論;是一種使體育課成為學生最愛上的、充滿著成功和歡樂的體育教學理論。

參考文獻

[1]王道俊.關于教育主體性問題的幾點認識[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3.1

[2]洪煥珍.論體育教學中的“雙主體”.山東體育科技[J],1999.3

[3]侯槽.淺談體育教學中主體的主體性.體育科研[J],1997.2

[4]胡敏中.主體•主體性•主觀.哲學動態[M],1990.11

[5]李云龍.主體概念的歷史演變.北方論壇[J],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