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自主探究能力培養論文
時間:2022-03-30 03:39:00
導語:課堂教學自主探究能力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數學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下面我就結合我在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簡單談談在新課程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
一、轉變學習方式,突出主體地位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著與合作者。”倡導學生自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注重發展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強調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因此,在新課程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改變學習方式,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大膽地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等多項感官獨立自主地去參與探究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取知識與技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充分體現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內驅力,也是學生進行創新學習,形成創新意識的主要條件。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求知欲往往是從“疑”開始的,同時,學生的思想活動又在“解疑”過程中得到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努力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利用學生好奇的心理來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使探索知識成為他們迫切的需要。例如:在教學《異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時,在復習同分母、同分子分數大小比較的基礎上,可以創設以下的問題情境:如果分子分母都不同,你會比較它們的大小嗎?你認為每組的兩個分數,哪個比較大?你是怎么知道的?會用哪些方法來比較?通過這些問題來鼓勵學生大膽猜想,主動探索,得出結論,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通過畫圖、舉例或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的意義、通分等不同的方法來比較分數的大小。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遷移,同時也能在經歷數學問題的全過程中加強數學意識。
三、關注知識經驗,創設探究空間
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也是學生后續學習的基礎。《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已有的知識經驗與生活經驗,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努力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探究活動中獲得新知,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態諸方面得到反展。例如:在教學《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時,可以讓小數通過看、說商品的標價,再現學生已有的小數知識,并借助元、角、分之間的進率關系引出十進分數。接著,再精心安排回憶所學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和測量物體長度的活動。結合生活實例復習舊知識及測量活動,從知識基礎和心理準備兩方面為學生探討小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然后,再運用熟悉的米尺直觀認識,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和了解,認識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通過猜測、驗證,認識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通過思考、交流發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直到總結概括出小數的意義。這樣就實實在在地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并讓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和發展。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環境和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探究、交流、總結等方式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既鍛煉了實踐能力,又積累了從事數學活動的經驗,并實際感受到探索數學知識的意義和領悟數學的價值。
- 上一篇:肉牛發展調研報告
- 下一篇:市紀檢監察干部業務培訓班講話
精品范文
10課堂常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