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新教材教法論文
時間:2022-05-20 10:31:00
導語:語文課堂新教材教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把音樂與文字相結合,作用于學生的聽覺與視覺,會起到相互補充,相互強化的作用。只要選取的音樂,與教材語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是在整個基調上,意境上,以及情節的發展上二者和諧、協調,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達到以音樂渲染特定情境的目的。而將音樂運用于語文課堂并不是一個全新的話題,不少教師曾有過成功的嘗試。本文立足于人教版最新實驗教材(周正逵先生主編《文言讀本》),淺探優美的旋律在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優美旋律、音樂、語文教學
自古以來,音樂與文學有著不解之緣。西晉的嵇康、唐代的王維、宋代的柳永、清代的曹雪芹……他們不僅是詩文高手,同時也是精通音律的音樂家。音樂絕不是僅供人們消遣的一門藝術,唯有走近音樂,我們才會真正領悟那深厚積淀下的博大與深邃。健康的音樂能夠陶冶情操、凈化靈魂,也能夠啟迪人們的智慧。文學家常常在音樂中捕捉靈感,為自己構筑精神家園。教學中,音樂有其舉足輕重的作用。高中教材的頻繁修訂,使教師們不得不針對新的課文內容進行教學方法的再探索。我校是一所省級示范性高中,所用教材是最新的人教版實驗教材,(周正逵先生主編)據了解,此教材在貴州省僅在遵義一中和我校進行試用,“全書擺脫‘文選系統’、‘文體循環’、‘講讀中心’的傳統模式,建立以‘能力系統’、‘能級遞進’、‘自學指導’為基本特征的新模式,在高中語文教材體系的改革上有較大突破。”(《文言讀本》前言語)本書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大的難點在于:每課都是文言文(包括練習都是文言內容)。學生老師高一一年的時間都要面對文言文,其枯燥乏味可想而知,針對我校所選教材的特點,將優美的旋律恰當地運用在語文教學中,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習激情就顯得尤為必要,以下是幾年來將音樂運用于語文課堂的粗略探索:
一、以音樂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上課伊始,教師可通過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音樂將學生的思維聚攏起來,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在教學《赤壁懷古》的過程中,首先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歌,那深沉、渾厚的樂曲將學生帶入萬馬奔騰、驚心動魄的戰爭氣氛之中,戰爭的激烈、緊張、驚險,各戰團間斗智斗勇的情形以及主要人物諸葛亮羽扇綸巾、運籌帷幄的鮮活形象歷歷在目。強勁的旋律帶領學生感受雄厚的歷史,學生學習情趣高漲,精神飽滿地期待著新課的開始。
當然,使用音樂輔助課堂教學要符合課文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心理。營造或寧謐、幽深、肅穆、悲壯;或幽默、輕松、凝重、哀婉;或熱烈、冷峻、活潑、歡快的課堂氛圍。如《長江三峽》的雄壯,《我的空中樓閣》的靜謐,《荷塘月色》的寧靜,《祝福》的哀婉,《孔雀東南飛》的纏綿凄楚氣氛等等。以音樂導入新課,音樂運用恰當與否,是這堂課是否成功的關鍵。
二、以樂曲烘托朗誦,激情隨之飛揚
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它能用音樂本身的力量,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理解作品描繪的千情萬態和感情基調。把這種活動長期運用于語文課堂,能使學生的藝術修養不斷提高,從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美的境界,提高創造能力。實踐中,配樂朗誦是使用得最多的教學手段,使用得好,對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如朗誦《故都的秋》,可配上班德瑞的輕音樂,朗誦《我的空中樓閣》配上《寂靜之音》,朗誦《琵琶行》,配上古箏樂曲《十面埋伏》,朗誦《釵頭鳳》,可配上《漁譙問答》……音樂藝術是情感藝術。當我們走進課堂,用智慧和情感營造藝術情景,使學生的心態從課堂的觀眾角色向課堂主人公角色逐漸轉變,學生的情感就會和我們產生共鳴,這正是師生交流過程的最佳切入口。
三、以音樂渲染情景,深入理解課文
借助音樂形象烘托渲染課文內容,不僅能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還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課堂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作一番心靈的游歷,充分感受美的魅力,對提高課堂效果無疑是大有益處的。音樂這個媒介可以使學生快速的進入想象的天空,給學生充分的享受,讓學生感受文學的藝術魅力。分析完《虞美人.春花秋月》(《文言讀本》復背課文)這首詞時,為了使學生深刻體會李煜凄楚無比、痛今追昔的苦悶心情,我播放了配樂而唱的《虞美人》,學生沉浸在音樂聲中,將心比心,從而加深了對作品的理解。用音樂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現成的樂曲、歌曲,在教學必需時,教師可以自己彈奏、清唱,學生也可以自己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上蘇軾的詞《水調歌頭》(《文言讀本》復背課文),就可以用播放唱詞或教師清唱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的思維馳騁想象開去,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以音樂輔助背誦,生動展現情景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規定:“要注意引導學生加強積累”“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語感的培養”(2004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修訂)。考查古詩文的背誦,僅是第一、第二冊《文言讀本》就包含誦讀課文40篇,古詩詞40首,瀏覽課文40篇。再加上第三冊《文學讀本》中部分古體詩和現代詩(周正逵先生主編)。學生背誦任務可謂重矣,要想讓學生輕而易舉全背可謂難矣。為了減輕學生的背誦難度,本人在教學中引入古詩詞歌曲演唱,直接用“以唱代教”,“以唱抒感”,“以唱帶背”的方法進行教學。歌唱熟了,詩詞自然也背熟了。
五、以樂曲引導寫作,展開豐富想象
羅丹說:“藝術就是感情”(羅丹遺囑)。音樂,是一種特殊的情感表達方式。繪畫,是凝固的文學;而音樂,則是流動的文學。其中的美妙,我們可以流瀉于筆端。不同風格的音樂,都可以使人們的內心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動,只要細心聆聽,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們同樣可以使文字在音樂中飛翔。在學習《琵琶行》后,我們發現,課文中作者對琵琶聲的描繪,可謂絕唱。受此啟發,課后我曾嘗試讓學生聽樂曲作片斷文:先播放古箏名曲《十面埋伏》、《高山流水》,讓學生聽后將感受付于筆端,十分鐘后讓學生上臺交流作品,很多學生都能任思緒馳騁,寫出比較理想的片斷來。
音樂,使語文教學變得“有趣”了、“美”了、“活”了,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我們的課堂,不是舞臺,不是畫室,不能把舞臺藝術、繪畫藝術硬搬進課堂。藝術與教育畢竟是兩個不同的范疇,但兩者卻是相通的。教育應該探究藝術,將藝術引進教育,使教育成為學習者主動地、樂于參與的活動。在語文教學中,應該讓健康優美的旋律飄進課堂,應該讓語文教學中多一點樂音飛揚的時刻。
- 上一篇:建設廳政風行風評議工作意見
- 下一篇:建設廳黨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