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畢業生就業特征和策略

時間:2022-06-30 08:30:44

導語:藝術類畢業生就業特征和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類畢業生就業特征和策略

隨著近年來大學的逐漸擴招,高校學生的就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的普遍共識,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目前,高校的藝術類學生適逢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有利契機。文化藝術產業鏈發揮出無限潛力,成為社會經濟新的增長點,增加了社會的財富,也衍生和細化出很多新的職業和崗位。這為高校的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提供了很多新的機會。新興文化藝術市場的繁榮在給藝術類大學生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由于學科知識交叉融合發展,使得文化藝術市場更加歡迎綜合素質全面,創新能力強的優秀大學生。

一、淺析當前高校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特征

1.藝術類專業畢業生靈活就業率較高

畢業生靈活就業的概念是指未按勞動力市場規范簽訂正式勞動合同方式而獲得職業。其特征是,畢業生畢業后沒有明確地簽約接受單位,且檔案、戶口掛靠在學校或人事部門。靈活就業具體而言,又細分為有單位接收或自由職業兩種。很多畢業生畢業后在一些小型公司、藝術工作室或是私人企業等工作,沒有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與企業公司之間的約束性不強,變動性較大。而另一種靈活就業的形式則是沒有具體的工作集體,自己以“藝術個體戶”的身份承接項目獨立完成,或是自由創作,通過售賣產生價值。藝術類畢業生由于其專業的特殊性,在就業的意向上往往傾向于能夠實現獨立作業、自由發揮的工作。比如說,美術類學生當個自由畫家,攝影專業學生當個自由攝影師,或是舞蹈、音樂類學生辦一個舞蹈培訓或是音樂培訓的機構等,都有著非常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廣闊的市場需求。

2.交叉型專業素質的藝術類畢業生成為熱點緊缺人才

由于社會職業的更加細分化,一些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行業在如今發展迅猛,例如:動漫制作、影視創作、展會策展、拍賣公司、游戲內容設計和營銷、環境景觀設計、建筑設計等類人才均為緊缺人才。藝術學科內部各分支方向交叉發展,而且與其他學科的文化知識相輔相成,藝術專業正朝著多學科融合的方向發展。那些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實用藝術的人才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和更大的發揮空間。

二、藝術類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凸顯的問題

1.注重工作崗位與所學專業的對口匹配藝術類專業的培養模式強調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這種技能的培養通常來說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很多的精力練就。這種技能的特殊性成為了他們就業時的“獨門絕技”,但同時也制約了他們就業選擇的范圍。藝術類大學生一般不愿意輕易地放棄自己所學專業進行其他形勢的就業,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藝術類大學生們認為自己所學專業技能是自己興趣和優勢所在,而且花去了自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放棄則不舍;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如果不能夠選擇對口的專業,那就意味著他們需要重新去進行新的技能培訓。藝術類的很多學生從小就學專業,他們的其他文化知識普遍不過硬,各種可遷移技能訓練不夠,綜合素質不突出。對于他們來說,重新學習新的技能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很多畢業生寧可選擇一些非常不固定的自由職業模式也不放棄自身的專業技能。

2.看重工作的高收入和高回報藝術類學生的培養是一個“高投入”的過程。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學費通常高于其他的專業,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各種學習工具和用品費用都不菲。由于這種高投入,學生們都希望畢業之后能夠獲得高的回報。再加上藝術文化市場的繁榮和行業的高利潤性質,讓很多的藝術類大學生們都摩拳擦掌,希望憑借自己的努力分得一杯羹。因此,在職業的選擇上,他們首先會考慮薪資豐厚,物質待遇高的工作進行就業。

3.就業區域選擇范圍過窄大多數藝術類大學生畢業后都渴望留在大城市工作。這其中雖然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留戀大城市舒適的生活條件,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很多畢業生單純地認為在城市里有著良好的藝術氛圍和豐富的藝術資源,可以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不斷進行充電,獲得成長和進步,逐漸實現自己的藝術理想;而中小城市則藝術資源貧乏,不適合他們持續的藝術追求和他們自身藝術理想的實現。藝術類大學生畢業后扎堆于大城市就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從眾心理和攀比心理,很多人看到身邊多數人都在大城市就業,覺得回小城市工作顯得不體面,因此也勉強在大城市里獲得一個并不十分滿意的工作機會,這樣大大地限制了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范圍。實際上,在中小城市和一些西部城市,對藝術類人才的需求非常強烈,也為他們的未來發展開出了很好的條件。

4.在擇業心理上既有自信,也有焦慮一般來說,學藝術的學生往往自信心強,由于其專業本身有顯著的實用技能門檻,使得他們通常為自己的“一技之長”而顯得底氣十足,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顯得從容自如。但是他們常常會存在焦慮感,原因就是由于其全面素質缺乏,使得他們一旦接觸了社會,就會發現自己在綜合能力方面的匱乏,于是會有無所適從之感,原先建立起來的自信心也很容易就會頃刻瓦解。

5.自主意識強,不愿受工作中的制度約束藝術生普遍存在自我意識強,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愿受約束的情況。而用人單位在選擇畢業生時,除了要求畢業生的專業素質,更重要的是強調畢業生能夠服從單位管理。協作意識和全局意識是單位團體個人都必備的素質。大學生的生活相對自由輕松,他們在校園里已經習慣了“睡到自然醒”的美好生活,而對于學習藝術的同學來說,他們更加喜歡“晚上熬夜創作,白天呼呼大睡”的生活節奏。很多人甚至認為,必須要在這種自由散漫的狀態中才可能出現藝術創作的精品。這就決定了藝術類大學生在就業擇業的時候,更加希望能夠實現彈性坐班,實現時間的自由支配。另外,很多藝術類學生為了更好地接觸藝術,在入大學前就獨自多年在外地拜師求學,使得他們很早就獨立自主地生活。藝術學習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創新和創意是藝術學習的靈魂所在,而個人的天賦和靈氣也決定了藝術創作的高度,這種相對獨立的藝術學習和創作過程使得藝術類學生崇尚天才,忽視協作能力和合作精神。而這種不愿意受約束的狀態只能生存在極少數的工作崗位中,多數企業和公司強調成員的團隊的精神,要求他們必須服從管理。

三、針對目前藝術類學生就業的對策研究

1.引導學生改變觀念,提倡多種形式的靈活就業方式如今的就業市場,“崗位少人數多”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拓展多種渠道實現就業,是大學生在嚴峻的就業市場實現“突圍”的重要方式。近年來,國家通過鼓勵“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大學畢業生支教計劃”、“大學生下基層做村官”等多種形式,讓大學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實現部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雖然有些就業地區條件暫時相對艱苦,但是卻可以很好地錘煉大學生的自身能力,而且還可以得到國家在政策上的極大扶持,不失為許多大學生就業的一條出路。此外,可以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帶動更多學生就業。藝術類畢業生由于具有一技之長,適合“作坊式”的自主創業。其創業方式具備成本低,投入少,創業起點門檻低的特點,很值得初出茅廬的大學生進行嘗試。我們要通過調動學校擁有的資源為畢業生的自主創業提供各種幫助,讓畢業生勇敢跨出創業的腳步,同時幫助畢業生克服創業初期的各種心理和管理上的困難。

2.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課程教育,培養學生專業的就業技能就業指導課程體系是各個高校正在著力建設的就業工程之一。培訓出一支專業技能嫻熟,實踐經驗豐富的就業指導的教師隊伍,并在此基礎上將《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等課程納入學校的常規教學,是將高校的就業指導部門從事務性部門轉為技術性部門的關鍵。通過課程的教學,讓學生通過科學的自我探索和對外部工作環境的探索,進行科學的決策,實現理智而從容的就業。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課要提前抓,盡早開設就業指導的講座和課程,讓學生能夠慢慢認知到本專業用人市場的情況和要求,促使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整個社會的就業形勢,科學進行選擇。另外,通過專業課程的教學,可以加強對藝術類畢業生自我認知的教育和就業觀教育,逐步讓他們建立其科學而理智的就業觀,并且通過積極引導畢業生擴寬自己的就業區域和就業渠道,來實現畢業生在更廣闊的空間和地域內實現就業。

3.加大信息搜集力度,完善建立就業信息的數據庫畢業生就業最想從學校得到的幫助就是獲取有效的就業信息。學校要通過老師和校友獲得本專業領域內的重要單位信息,并且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通過企業和學校之間各種聯誼和活動,增進單位對學校培養環節和學生的了解,讓學生能夠在這些單位通過實習、見習等環節獲得經驗,實現就業。另外,學校還主動地“走出去”,將用人單位“請進來”,通過媒體、網絡和報紙等信息的收集獲得相關企業和單位的信息,并且主動邀請單位建立聯系,為學生提供信息咨詢??偟膩碚f,學校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會資源幫助畢業生獲取信息,實現就業,并積極主動保護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另外,我們還要開展多種形式的與企業和單位的合作,讓在校學生和畢業生都能夠獲得機會,通過建立“實習基地”“教學實習基地”與“畢業生就業基地”的共建等方式,讓學生獲得就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4.通過專門培訓,科學完善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和隊伍建設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就業工作,高校必須組建一支經驗豐富和素質全面的就業指導專門團隊。大學生的就業服務除了為學生提供市場調查、信息交流、政策咨詢等事務性的工作之外,還要開創性地為學生建立健全用人單位的各種信息,為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進行一系列的溝通和舉辦一些大、中、小型的招聘活動。另外,大學生在就業困難的情況下,學生個體在就業能力和心理等方面出現的危機事件需要有效的干預,因此就業工作隊伍的老師們需要具備專業的知識,于是加強這方面的建設,學校需要給就業老師進行系統而及時的培訓,以便讓老師們掌握最新的就業技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綜上所述,高校藝術類學科在近年來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也給畢業生的就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高校的就業工作者應透過分析新形勢下的藝術類高校畢業生的群體特征,有效地進行相關指導,以便幫助畢業生實現順利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