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自主學習策略落實

時間:2022-09-06 11:30:00

導語:課堂自主學習策略落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堂自主學習策略落實

摘要:在數學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學生“能學”“樂學”“會學”“堅持學”的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從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能,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素質。

關鍵詞:數學課堂,自主學習,實踐思考

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初中數學教學現狀也亟需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自主學習因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被普遍關注,數學教師指導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充分自由的、主動積極的創造勞動獲得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數學素質。

一、精選自主學習內容,使學生“能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進行指導,教師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時,應根據課程要求、教學實際和學生自學能力的真實水平,選擇宜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靈活多樣的自主學習方法,讓學生做起來難度不大而有趣,費時不多而收獲大,這樣學生就樂于自學、精于自學。例如教學“菱形”時,一位教師創造性地運用教材的內容,為學生設計了不同的實踐活動:

1.做一做,把兩張等寬的紙條交叉重疊在一起,重疊部分ABCD是菱形嗎?

2.說一說,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線,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請問四邊形AEFD是什么四邊形?并說明理由。

3.剪一剪,給你一張長方形的紙,你能剪出一個菱形嗎?你有幾種方法?

這些形式新穎且難度適中的練習題,使原本枯燥的數學練習充滿活力,既增大了練習面,又使全體學生變被動做題為主動參與,提高了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教師可以參與學生的討論,但不輕易下結論,更不能把自己的結論強加給學生。只有課堂教學的民主化,課堂氛圍的寬松和諧,教師熱情愛護、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對學生自始至終都充滿期望,充分相信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能行;對學習困難者則備加關心,適時加以啟發點撥,而不損害其自信心和自尊心,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二、激發自主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引發學生的求知欲,這是進行自主學習的前提。比如:在學習《直線、射線、線段》一節中,我出示了如下問題:如果一條直線上有三個點,這條直線上有幾條線段?如果有4個點呢?n個點呢?然后讓學生探討解決。再把知識進行遷移拓展:客車往返A、B兩地,中途停靠三個車站,有多少種不同的票價?又應準備多少種不同的車票?把數學引入學生生活,使學生產生親近感,認為數學離自己這么近,自然轉移為濃厚的探究興趣。解決這些問題,不但達到了鞏固本節知識的目的,而且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無處不在”。

在初中各科教學中,數學是一門知識性、邏輯性、科學性較高的學科之一。數學中的概念、公式、法則等是比較枯燥的,如果課堂教學中,教師再機械地照本宣科,必定使教學變得更加乏味,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將日漸消退,學習效果可想而知。要改變這種局面,教師就必須充分挖掘初中數學的內在魅力,這樣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才被激發。

三、構建自主學習策略,使學生“會學”

初中學生的心智正在健全,因此教師對他們的自主學習要求要適中。學生首先要善于提出問題,碰到一個命題,要習慣于問一問:“它是否是真命題;某個條件可以得出哪些結論;從某種特殊情況中總結出的規律,推廣到其他情況還能成立嗎?”等等,從而使教學由教師問學生變為學生問教師、問同學、問自己,最終使學生發現問題,初步解決問題。例如,數學習題:“求二次函數y=x2-x-6的圖像與x軸的兩個交點坐標。”學生基本上沒有困難,但是我在課堂教學中是采用如下方式進行引導的:(1)同時給出三個二次函數y=x2-x-6,y=x2-2x+1,y=x2-x+2,分別求它們的圖像與x軸的交點坐標;(2)引導學生思考現象,有的有兩個交點,有的有一個交點,而有的卻好像不存在交點;(3)進而引出如下話題,怎樣的二次函數圖像與x軸有交點呢?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情境,探究分析的方法、難度適中,綜合性強,思維多樣,大部分同學首先嘗試直觀分析,似乎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Δ有關,并且提出了初步結論:“當Δ>0時,與x軸有兩個交點;當Δ=0時,與x軸有一個交點;當Δ<0時,與x軸無交點。”這時我進一步加以點撥,由此優化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層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要會總結歸納,對所學內容進行分析、比較、整理、提煉、發展,通過這些思維活動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認知結構,把新知識同化于其中。最后要“溫故而知新”,科學地復習,不但可以使已學過的知識得到鞏固提高,而且可以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復習過程中要盡量通過知識間的聯系進行回憶,提高對知識的理解,逐漸縮短復習所占用的時間。

四、培養自主學習習慣,使學生“堅持學”

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使學生終身受益,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可以說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首要措施。我們要在初中數學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拋棄傳統數學教學中的教師包辦一切的教學模式,大力宣傳、倡導、實踐學生的自主學習,向學生講解自主學習的重要意義,要讓學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自主學習,教師也要在教學過程中安排出專門的時間和教學環節,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得以真正實施,并且鼓勵學生之間交流自學經驗,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又有利于形成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在數學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學生“能學”“樂學”“會學”“堅持學”的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從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能,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