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法紀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研究
時間:2022-09-22 10:45:27
導語:大學生法紀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大學生法紀教育”新常態(tài),迫切需要教師挖掘自身潛力,以深入開展創(chuàng)新法紀教育為切入點,深化法紀教育綜合創(chuàng)新。本文法紀教育創(chuàng)新結合了“改變教學方法、加強大學生法紀教育、高校法制教育觀念要與時俱進、提高法治教育師資隊伍教學水平、鼓動學生參與有關法律實踐活動”等措施,對“大學生的法紀教育創(chuàng)新”的改革迫在眉睫。
關鍵詞:大學生;法紀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
一、大學生法紀教育的社會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法制的不斷完善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大學生進入法治教育研究的嶄新階段,但受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思想的影響,仍有封建思想殘留,法治觀念取代封建思想需要一定的時間。為了確立正確的法紀價值目標,大學生需要以家庭,學校和社會為導向。在進入大學校園之前,大學生接受教育的起點是家庭。耳濡目染,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法制觀念的教育就是其中之一,中國傳統式教育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容易忽略法紀等其他方面的教育。作為家長應重視培養(yǎng)孩子思想品德規(guī)范、遵紀守法的觀念,為大學生法制教育奠定基礎。在我國全面推進法治社會的過程中,現實生活仍遺漏著司法腐敗,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有罪不罰,貪污腐敗,權錢交易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致使大學生對法律產生反感心理,對法律漠不關心,對法紀教育推廣產生抵觸,對法律沒有了敬畏之心。同時,部分大學生存有僥幸心理被動守法,感覺自己不違反法律就約束不了自己,認為自己和法律沒有任何關系;還有部分大學生不辨是非,缺乏法律信仰,受到享樂主義,利己主義和拜金主義的熏陶,不尊重法律。
二、大學生法紀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剖析
(一)偏重理論而忽略應用性知識
教科書闡述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本理論,法治思維的培養(yǎng)方式和憲法的基本內容,對于大學生了解法治進程和結果具有重要意義,在法制教育過程中發(fā)揮著良好的作用。但在民法,刑法,行政法,程序法等行業(yè)的適用中,卻存在著明顯的不足?,F實生活中,就理論法學和憲法來說,在大學生的生活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三大實體法和三大程序法。首先,通過學習三項實體法律,學生可以更多地了解法律如何將生活的各個方面系統化,如何確定自己的行為限制,以及如何更好地規(guī)劃和組織自己的生活及其權利和義務。其次,通過學習三項程序法,學生能夠學會如何行使權利,按照程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斷養(yǎng)成依法行事的良好習慣。然而,目前教育理論內容的設計往往導致學生學習,無法解決法律遇到的實際問題。
(二)偏重德育而系統性知識不完備
在高校這本《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知識》教材中,把重點放在了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法紀知識只是占了后兩章,占了本教材教學內容的一小部分比例,從教材內容中的比例可看出,法紀教育在當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不高,分量不重。盡管教材后兩章講述的是法紀教育的內容,而大多數內容偏向政治性和道德性,相對比較蒼白、寬泛,法律知識的體現不多,沒有具體地深入,課堂講述也只能蜻蜓點水。根本無法呈現所有法律知識,只體現了學習的一個框架。
(三)教學條件的限制
高校中有些法律課程被設定為選修課,課堂講解只有單純的老師、教材、黑板,導致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教師在課堂上不能結合案例講解,缺乏實踐,受教育和經驗的限制,只一味地照著課本進行講解。法律課很多設置為選修課,課堂氣氛低落導致學生沒有學習激情,學生也只是為了考試過關不掛科,只學皮毛,沒有真正地用心學,容易忽略。我國法紀教育現狀繼續(xù)整改。
三、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提高大學生法紀教育的具體路徑
(一)改變教學方法,加強大學生法紀教育
目前,許多高校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大學生進行法律教育,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舊的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新時期的要求。如今,學生不僅要學習法律課程的法律知識,還要求課堂內容豐富多彩,教學方法多樣化。所以,案例應該在課堂上使用,相結合的話不會顯得無聊。老師應該掌握一定的案例選材技巧,以探索和收集與大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如教師應該時刻關注頭條新聞,讓學生將最新社會新聞的內容作為課堂案例來學習。與此同時,法學教師還應該與學校的安全部門或學生部門建立聯系,以收集學校發(fā)生的法律事件,這些事件發(fā)生在“校友”的情況下更具教育意義。
(二)高校法制教育觀念要與時俱進
大學生是我國的新一代的接班人,必須全方面發(fā)展,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信仰,自覺遵守法律,維護法律,使學生能夠真正懂法律,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大學課堂法治教育應該滿足學生的需要。法律的核心部分是權利和義務,因此培養(yǎng)維權意識對于大學生掌握法律賦予的權利至關重要,同時,為了使大學生自覺遵守法律,應培養(yǎng)他們的法律感情。為了讓大學生更廣泛地學習法律知識,應相繼開展法律基礎課,給予其重視,也為以后學生在社會工作奠定基礎。
(三)提高法治教育師資隊伍教學水平
我國應加強大學法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目前我國高校中,部分從事法治教育的老師沒有經過專業(yè)的法律培訓,法律專業(yè)認識水平有限,受自身法律知識水平的約束,教學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法制教育的師資水平在高校法治教育工作有著直接的影響。為了培養(yǎng)大學生的法治觀念,使他們更好地了解法律,接受法律知識,教師上課應該充滿激情,調動課堂的學習氣氛,應該將之前枯燥的教育方式改進,結合案例學法和生活應用多媒體記錄短片進行教學及解說,讓學生對法律知識感興趣學,愿意接觸它,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法律的敬畏之情。
(四)鼓動學生參與有關法律實踐活動
目前教學中,單純依靠課本知識講授已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應結合實踐,鼓勵學生親身體驗社會實踐活動,身臨其境體驗所接觸知識,從中受到啟發(fā),學到書本中涉及不到的知識。例如:參加學校設立的法律社團,去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或旁聽法院審判的案例,學生參加了這些社會實踐,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責任所在,懂得法律的重要性,以便以后遵紀守法。
四、結語
依法治國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保障和基本治國方針,大學生是祖國棟梁基礎,當代大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仍和現實要求存在這一定的差距,應該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本文就大學生的法紀教育提出新的觀點,以便順應當代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福娟.依法治國視域下大學生法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6.
[2]鄧映婕.依法治國背景下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現實困境與路徑構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6.
作者:郝婷 單位: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