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民創業教育改革探討
時間:2022-07-29 03:17:21
導語:新型農民創業教育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型農民工創業教育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對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目前,農民工創業教育在創業培訓內容、創業教育的意愿與技能以及創業培訓時間和后續服務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分析互聯網對農民創業教育的優勢和劣勢,發現“互聯網+”教育能促進創業教育深度發展。因此,構建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民創業教育模型,促進形成農民創業發展合力,形成創業帶動效應,促進經濟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新型農民;創業教育
一、新型農民工創業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農民工對政府開辦的創業培訓并不感興趣,培訓內容以經營管理層面的理論知識為主,實踐性較差,政府創業培訓往往是為完成任務而培訓且目標單一,與農民工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創業是有風險的,很多農民工是初次創業,對創業風險準備不夠充分,對風險估計不足,以至于很多農民工在創業和就業之間猶豫不決。由于農民工長期處于低端工作崗位,因此,他們參加創業培訓更多地關注初級操作技能,他們很多知識都是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的,他們更關注就業教育,對創業培訓教育并沒有那么重視。年齡在25-35歲之間的新生代農民工有著強烈的創業愿望,對新生事物,特別是對互聯網知識比較感興趣,這種創業意識對創業者來說是一種寶貴財富。因此,需借助互聯網,加強對農民工創業知識培訓,培育農民工開拓創新能力和把握市場信息能力,但目前的創業知識培訓顯然不能滿足這種需求。創業教育需要不間斷進行,需在一段時間內多次強化培訓,培訓時間需要滿足要求。然而,由于經費問題和農民工自身比較看重眼前利益等原因,大部分參加創業培訓的農民工僅參加過一次培訓,培訓時間較短。培訓機構對于農民工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及時提供幫助,培訓缺乏連續性。創業教育方式不能滿足農民工多樣化需求。課堂教學沒有針對性,創業教育涉及農業、教育、勞動和鄉鎮等多個部門,各個部門之間分工不明確,且單個部門的資源有限,未能對多個部門資源進行整合。創業需要對行業、部門和社會力量等各方資源進行整合,然而,各個部門之間缺乏統一規劃,相關部門各自為戰,沒有相應的組織管理機構對農民工創業教育進行統一指導和培訓,加上農民工手里沒有項目和信息平臺,以至于農民工在創業方向上很迷惑。政府在農民工創業方面的導向出現錯誤,政府部門往往急功近利,注重眼前利益,希望農民工能做大、做強,成為農民企業家。因而,培訓也陷入精英教育誤區。農民工創業教育需要有相應的教育基地,但目前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不強,場地等教育基礎設施不全,純粹針對農民創業教育基地非常少。
二、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民創業教育ST分析
(一)基于“互聯網+”對新型農民創業教育的優勢(S)分析
1.及時有效對創業需求做出客觀分析
把創業信息及時、有效地通過互聯網出來,農民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在網上有針對性地查詢收集產品信息,比如,產品價格、產銷走勢以及所需技術等信息,互聯網可以使農民主動地獲取相關信息,減少創業的盲目性。同時,農民自身的創業需求信息也可以借助互聯網表達出來,借助互聯網農民工可以快速把握自身需要的商機。商機和其他創業信息有助于農民工對創業是否可行進行全面分析,使整個創業項目更具有前瞻性。農民創業信息主要集中在產品供求關系和生產該產品所需的實用技術這兩個方面,體現農民工對創業信息需求的針對性,而互聯網恰好能滿足農民工這一需求。借助互聯網農民工可以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地建立通暢的信息渠道,多渠道反映市場供需情況,以此解決創業信息不對稱問題。傳統獲取創業信息渠道主要有兩個:一是人際關系傳播;二是政府機構相關信息。前一種傳播信息渠道主要受到個人人際范圍影響,真實性和可靠性也受到影響,并且具有不穩定性;后一種傳播渠道的速度較慢,信息相對于市場變化顯得滯后。
2.基于“互聯網+”的創業教育能有效打破時間、地點限制,方便交流
創業教育是個持續過程,需要對創業教育持續跟蹤才能有效解決農民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保證創業教育質量,提高農民創業熱情,發揮創業吸收勞動力的作用。傳統創業教育受到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想創業的農民不能隨時參與創業教育活動,只能寄希望于政府能多舉辦幾次創業教育培訓、延長培訓時間以及對創業教育培訓后的后續指導。借助互聯網進行創業教育可以充分發揮互聯網實時性和隨時性的特點,既打破教與學受到的時空限制,也使得后續交流指導有了保障。農民可以通過互聯網直接與專家進行交流,專家通過互聯網對農民進行創業前、創業中的各項指導服務,及時解決農民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農民通過互聯網實時關注產品市場行情,從而對創業生產決策進行策劃,并通過與其他農民之間實現資源共享,共同創業。
3.借助互聯網整合農村市場,拓寬創業教育范圍
面對廣大農村市場,農民對整個市場信息把控不完全,需要進行整合,而各個地方的農村市場主體需求是不同的,具有階段性和個性化特點,因此,借助互聯網整合農村市場相關資源,通過對當地農民生產經營活動相關信息主動搜集,完善創業信息搜集和渠道,只有農業信息規范、標準,才能對農民需求做出正確分析,從而篩選出符合當地特色的創業信息供創業者選擇,并進一步完善農村勞動力市場信息流動機制。“借助互聯網對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功能,創業教育信息、服務和技術指導都能通過互聯網實現,形成信息收集和制度,為農民創業提供有效信息服務,并加強引導服務,從而拓展創業教育范圍”。
(二)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民創業教育的劣勢(T)分析
1.借助互聯網對農民創業教育受到地域限制
在前文所說的借助互聯網可以打破創業教育的地域限制主要是從后續跟蹤指導的角度來論述的。而這里所說的地域限制主要是基于互聯網對農民創業教育受到網絡硬軟件水平影響。借助互聯網對農民實施創業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實現網絡“村村通”。但這對我國很多沒有通網絡的貧困地區來說,想借助互聯網對農民創業教育受到地域限制。在同一地區,創業教育也受到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影響,創業教育大多針對城市人口,對農民工就業培訓已經較少,針對農民工創業培訓更為薄弱,以至于農民創業培訓經費明顯不足,進而導致農民創業教育基礎設施和培訓手段都跟不上需求。不同地區,創業教育的經費、師資、創業信息等不同,造成我國很多農村地區創業教育環境差,特別是我國中西部地區網絡覆蓋率還有待提高。
2.借助互聯網對農民進行創業教育需要一些輔助方式
借助互聯網對農民進行創業教育的前提是受教農民都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但農民的信息素養往往不夠,這種完全脫離傳統課堂形式的教育對農民有一定難度。所以,借助互聯網開展創業教育不僅需要網絡覆蓋率較高的基礎設施建設,更需要提高農民的信息素養,這需要一定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需要傳統授課方式輔助創業教育,傳統授課方式有著時間短、見效快的特點,因此,通過面授方式讓農民具備一定的信息處理技能,促進其在互聯網環境下自主學習。
3.借助互聯網開展創業教育缺乏激勵和監督機制
傳統方式對農民開展創業培訓主要選擇在農閑時,以集中培訓為主。但由于現實原因,農民基本上沒有太多的閑暇時間,在現代社會條件下,農民的流動性增強,愿意接受創業教育往往也是因為正在從事某項工作,但時間上無法保證,由于自身各種原因往往不能完整地接受創業教育,因而無法保證創業教育質量。借助互聯網開展創業教育有著傳統教育無法比擬的優勢,但需要將創業教育與激勵和監督教育相結合。需要設計和實施相應的激勵措施,激發農民學習動機和積極性。同時,承擔農民創業教育的培訓機構也需要有較大靈活性,設計出更接近農村實際的培訓機制。
三、構建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民創業教育發展模型
(一)構建農民創業教育發展模型的前置條件及相關要素
隨著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現代化不斷深化推進,我國農村大部分地區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地區的很多家庭已經有互聯網接入,為廣大想創業的農民提供技術保障。農遠工程項目使得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作為新型農民有了市場意識,也有了通過網絡來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意識,逐步提高農民的信息素養。以上條件是構建基于“互聯網+”的創業教育發展的前置條件。在前置條件得以滿足的條件下,互聯網視角下的農民創業教育模型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一是信息資源的獲取;二是信息資源交流;三是根據獲取的資源和交流信息進行在線學習;四是對學習過程的反饋評價。基于“互聯網+”的創業教育模型有三個主體:一是新型農民;二是互聯網;三是創業教育專家。創業教育的目標是使農民具備創業知識和技能,滿足創業者創業需求。模型中的新型農民主體主要是指接受過基礎教育的初高中應屆畢業生和城市返鄉農民工以及農村其他剩余勞動力。創業教育專家主要指高校教師、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所以及已經創業成功的農民,主要是對創業教育過程進行指導,對創業教育實施結果進行評價,完善創業教育過程,促進教育目標得以實現。創業教育四個組成部分構成一個整體的創業教育過程,農民通過互聯網提供的信息自主學習,并與專家相互交流,得到專家的反饋后再次學習。在前文已經分析到利用互聯網進行創業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模型需考慮面授輔導、廣播電視等多種輔助教育手段來保障創業教育得以實施。
(二)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民創業教育模型的闡釋
1.新型農民通過互聯網信息進行自主學習
網絡信息資源是利用互聯網進行創業教育必備資源,這些可以自由獲取的互聯網信息資源將被學習者主動獲取。農民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及時、全面特點,獲取產品供求信息并結合自身所掌握的資源和興趣篩選符合自身需要的創業信息,這些最新市場資訊、行業創業信息,讓農民及時準確了解市場情況,滿足個性創業需求,減少創業風險。農民在利用互聯網獲取相關創業信息后,便進入自主學習環節。農民利用互聯網平臺自主地接收信息進行學習,與傳統自主學習相比,利用互聯網進行自主學習是一種手段。互聯網為農民學習提供符合本地創業特色的教程、多媒體、視頻等形象、生動的創業信息資源,讓農民能掌握每一次學習內容,把握學習重難點。“農民可以通過觀看視頻,查看課件等方式開展自主學習,并通過網絡資源的及時性實現同步學習,使學習更加靈活和自主”。農民在學到優質教學資源的同時,也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應用水平。
2.新型農民借助互聯網與專家和他人進行異地交流
農民與他人進行互動交流對于互聯網視角下的創業教育至關重要。互聯網的實時性使教學突破時空限制,促使創業教育后續跟蹤更有保障。創業教育模型設置交流信息平臺為農民與專家交流提供條件,幫助農民及時解決農民在學習和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農民利用互聯網平臺與專家進行異地交流方式分為實時和非實時。實時交流指農民隨時提問,專家及時做出相應的回答;非實時交流是指農民提出問題后,專家集中時間給予回答。專家在回答農民遇到的問題除了直接解答,還可以提供相關參考資料。利用互聯網建立論壇,讓農民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論壇中,等待他人和專家回復,方便對問題長期深入地探討。利用互聯網進行創業教育,方便農民之間相互交流,互聯網為農民之間相互交流提供協作平臺。農民之間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他們之間借助互聯網提供的文本、視頻傳輸與共享等形式多樣協作方式,共同學習、群體溝通,以團體成員角色開展多項交流,比如,農民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創業成功經驗,以此提高農民自身的生產經營水平。
3.專家借助互聯網對農民創業學習效果進行反饋評價
反饋和評價具有導向功能,通過對參與者的反饋和評價可以促進參與者改進活動設置。通過反饋評價功能促進農民反思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改善網絡環境,從而促進農民自主學習。在整個反饋評價過程中,專家是主導。首先,專家對農民自主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反饋,并對問題進行分類反饋給農民,為農民提供更為全面的供求信息,利用互聯網對農民評價反饋功能設置,優化互聯網對創業信息分類管理,促進創業教育資源更新,及時更新市場咨詢,進而優化互聯網服務。通過互聯網評價及反饋功能促進創業教育更能接近當地農民生產經營活動,推動農業信息標準化發展,并結合各地特色信息為農民創業服務,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創業教育機制。
4.利用其他手段輔助互聯網創業教育
“互聯網+教育”對于促進教育,特別是創業教育發展有著巨大優勢。但傳統教學仍然有著其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對于信息素養不高的農民來說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為此,通過農村以及普及的廣播、電視作為創業教育的補充,非常適合農村創業教育實際情況。對于想獲取一技之長的農民來說,傳統廣播、電視教育以及面授教育更具有優勢。因此,在一些條件成熟地區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實施創業教育;但在我國中西部貧困、落后地區,以及不能利用互聯網進行創業教育的農村地區,可以通過傳統教育方式引導農民認識互聯網,并學習使用互聯網。
作者:張理暉 單位: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彭希林.新農村建設中培養新型農民問題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18.
[2]張秀華,張秀娥.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新生代農民工返鄉創業教育與培訓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4(6):168-169.
[3]嵇蘭蘭.基于網絡的新型農民創業教育研究———以嘉興“紅船網”農民創業教育為例[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36-39.
[4]黃兆信,曾紀瑞,曾爾雷.新生代農民工城市創業的職業教育初探[J].東南學術,2012(6):317-322.
- 上一篇:大學生創業教育創新理路探究
- 下一篇:新形勢下高校創業教育的著力點
精品范文
10新型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