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的培養
時間:2022-12-24 04:08:31
導語: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道路交通事業的迅猛發展,交通安全事故也隨之頻發。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相關數據分析,交通安全事故是10~24歲的年輕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幾年來,我國高等院校大學生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率逐年增加,這引起了國家交通部門的高度重視。大學生正值人生中的黃金時期,在性格特征上天性喜歡追求刺激、容易沖動,并且大學生普遍存在著不良的日常行為習慣,如在馬路上嬉戲打鬧、習慣于邊走路邊聽音樂或者看書等行為。這些性格和行為習慣都成為提高大學生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率的主要因素。鑒于此,本文將圍繞“如何加強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的培養”這一問題,分析了當前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高校在校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現狀,基于此,提出幾點強化在校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現狀;途徑
所謂“交通安全教育”指的是通過運用各種宣傳教育手段對包括機動車駕駛員、乘車人員、道路行人等所有交通參與者的意識形態發生作用,促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交通行為,從而盡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各類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就當前對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而言,存在很多的教學薄弱環節,這與整個社會的發展狀況極不相稱。準確分析當前高校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現狀,在此基礎上盡快制定出強化在校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的有效途徑已成為時下教育界廣為關注的問題。
一、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大學生交通規則意識差,漠視交通規則。漠視交通規則是我國民眾的通病,即便是受到過高等教育的在校大學生也是如此。根據最近在某地區幾所高等院校隨機發放的500份調查問卷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參與問卷調查的500名調查對象中,約有96.7%的受調查者曾經都有過闖紅燈的經歷,其中他們闖紅燈的原因大都是為了節省時間,不愿意長時間等待。在有闖紅燈經歷的調查對象中,約占23.3%的調查對象對自己的闖紅燈行為不以為然,約有46.7%的調查對象則是跟隨大家,貪圖便捷而闖紅燈,只有30%左右的大學生認為應當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應該闖紅燈。這說明,很多大學生的潛意識里根本沒有正確意識到交通規則的重要性,認為闖紅燈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情,不足掛齒。而現實的案例告訴我們,很多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其本質原因大都是由于大家忽視了交通規則,沒有重視一些小意外。2.大學生普遍存在不良的日常行為習慣。筆者根據調查發現,現階段很多大學生都存在不良的行為習慣。第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移動電子設備成為大學生群體中必備的生活電子用品,加之大學生自控能力相對較差和盲目從眾心理的影響,很多大學生都成了所謂的“低頭族”。不少大學生往往在走路的時候,還在專心致志地低頭看手機,這無疑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第二,不少大學生認為,校園內部車輛較少,道路寬闊,一般不會發生交通安全事故,于是,就徹底放松警惕,甚至出現在校園內快速奔跑、追逐、打鬧、進行球類活動的情況,這種不良行為習慣和淡泊的交通安全意識著實讓人擔憂。第三,仍有一部分學生習慣于在走路時戴上耳機聽音樂,或者是邊走路邊看書,由于讀書和聽音樂往往會牢牢吸引人的注意力,會使大學生完完全全地沉浸其中。即便是迎面有車輛出現,在車輛多次鳴笛、反復提示的情況下,甚至都會出現“聽不到”的情況,如果遇到車流量較大的時段或區段,便很容易釀成交通安全事故。3.大學生性格易沖動,愛追求刺激。大學生正值人生中的黃金時期,特別是一些男同學,天性上容易沖動,熱衷于追求刺激。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很多在校大學生也都有條件拿到了自己的駕照。受個人性格和駕車技能水平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在行車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得十分急切、暴躁,相當一部分學生容易意氣用事,患有“路怒癥”,特別是在遇到了“堵車”“多車并行”的交通情況時,很多人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往往由于一時沖動做出違法行為或其他危險性行為。例如,中國江蘇網2014年1月20日的報道中,有5名江蘇如皋籍在校大學生在駕車返回如皋途中,在淮安境內發生嚴重的交通事故,事故導致五名大學生當場死亡。
二、高校在校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現狀
近幾年來,導致高等院校大學生交通安全事故頻發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由于大學生本人自身的性格、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等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向我們傳遞出這樣一個信息:當前社會、家庭及各個高校在對在校大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方面還存在很多漏洞與不足之處。具體而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社會、高校、家庭對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教育不夠重視。目前在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尚未建立完備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規系統的支持。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各個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教育納入高等教育階段的法制教育體系中。但這只是從法律的角度對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教育做出規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和執行辦法上還存在很多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同時也缺乏必要的獎懲措施,這直接導致其執行效果很差。除此之外,社會和高等院校對于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教育存在很大的誤區,社會和學校普遍認為大學生群體中絕大多數都處于成年階段,加之受到過高等教育,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能夠自主辨別是非,特別是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高校大學生完全可以通過網絡、媒體和課外社會實踐活動進行自我交通安全意識教育。基于上述錯誤的認知判斷,學校、社會、家庭方面會見交通安全教育的重心投放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從而忽略了對高校大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2.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資源相對短缺。從高校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資源的角度來看,目前高校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依舊處于“三無”狀態。第一,無專業的道路交通安全師資隊伍。由于高等院校校園內沒有專門負責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專職教師或研究部門,很多高校都是通過輔導員或者校園內保衛處工作人員向學生傳授基本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識,這些校內人員由于缺乏專業的經驗與扎實的理論基礎,授課效果并不明顯。第二,缺少系統的、規范的交通安全教材和專門的課程體系。教材是教學活動的理論指導,是系統化教學的本質,課堂則是開展各項教學活動的主要渠道。當前國內各高校在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方面都還沒有專門開設課程,也沒有專門的教材。第三,無必要的實踐環節。目前各高等院校對大學生進行的交通安全教育大都停留在口頭傳播、引導參觀的層面上,屬于知識性的教學,還沒有徹底落實到學生的行動上。這將不能對學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教學效果較差。
三、強化在校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的途徑
1.培養大學生對生命的敬畏之心。提高大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其目的就在于教育高校大學生學會尊重與敬畏生命。要讓大學生意識到淡泊的交通安全意識和不良的行為習慣既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也是對他人生命安全的漠視。并輔之以案例教學,使之意識到生命的可貴。2.提高安全教育內容的針對性。信息時代下,社會的發展形態是開放、多元、包容的,特別是對于當下的大學生群體而言,他們個性張揚、熱衷于新鮮事物,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思維觀念的變化直接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認知方式和行為習慣。當下的大學生在信息獲取上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信息化特征,也就是說,他們更習慣于通過信息化手段獲取知識、進行各項學習活動。這實際上就其實我們強化對在校大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教育可以著眼于教育的創新性建設和信息化建設。首先,從教學內容上來看,對大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意識教育,要注重所教內容的時效性和實用性,而不應該停留在純粹的理論教學上。從教學形式來看,改變以往貼橫幅、拉標語、發傳單的方式,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電影、微信公眾號等形式進行宣傳講解,增強教學的趣味性。3.整合現下高校教學資源,形成完備的教學體系。相對于社會上的其他組織機構,高等院校在教學方面有著更加適宜的教學環境、更系統的教學體系、更豐富的教學手段以及更加優良的學習氛圍。結合大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特點,通過整合現有的教學資源,有助于形成完備的交通安全教學體系。第一,各個高校可以將交通安全教育課程納入通識課程基本教考體系中,安排一定的學時,選聘專業的教師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意識教育,并將最終的考評成績納入學生的學業管理系統中。第二,可以利用校內互聯互通的教學平臺輔助交通安全教育,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形成“人人重安全,人人懂規則”的氛圍。4.廣泛開展相關的安全實踐活動。以往的高校交通安全意識教學由于過多地拘泥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在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上都夠用呆板僵硬,完全起不到提高學生交通安全意識的作用,甚至還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鑒于此,各個高校要注重依托課外活動或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優化高效交通安全教學模式。例如,可以定期開展交通安全知識競賽、交通安全知識宣傳周等課外活動,并將其納入“第二課堂”學分系統中。此外,還應該聯合當地的公安部門開展,如交通安全志愿者、上崗指揮交通等社會實踐活動。大學時期正值學生個人發展的關鍵時期,正是學生風華正茂的年代,做好大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是對學生的負責,也是對生命的尊重,理應成為現代高教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江涌.高校交通安全文化的構建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21).
[2]郭薇薇,成俊杰,楊正民.淺談高校交通安全文化的構建[J].法制與社會.2015(7).
[3]肖敏敏,艾輝林.道路交通安全工程課程教學創新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42).
[8]劉波.校園交通安全管理研究[J].智庫時代.2019(10).
作者:丁玉梅 單位:江陰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藝術類培訓機構市場調查分析
- 下一篇:班級文化作用增強學生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