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危機意識與安全教育探討

時間:2022-08-24 09:11:22

導語:大學生危機意識與安全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危機意識與安全教育探討

一、當前大學生危機意識缺乏的表現

1、大學生失聯事件頻頻發生

2014年全國多地發生多起女大學生失聯、囚禁、遇害事件。江蘇吳江19歲女大學生高秋曦在失聯半個月后被確認遭搶劫并殺害、20歲的女大學生高渝在重慶“搭錯車”不幸遇害、22歲的女大學生小金在濟南被黑車司機綁架,囚禁四天,并慘遭毆打、性虐。這一例例的侵害事件不僅令人對受害者感到憐憫,對犯罪嫌疑人的惡劣行徑感到憤慨,更在社會及高校引發了一場對大學生自我防范意識的大討論,引發了社會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擔憂。

2、大學生對公共危機缺乏警覺與防范

公共危機的禍因主要有六種,分別是自然災害(包括火災、風暴、地震、洪水)、公共安全突發事故、惡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疾病傳播(即公共衛生問題)、自然環境惡化等。公共性危機的實質是危及公共安全,破壞社會秩序和生存空間,侵犯公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社會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無法根除這六種禍因,難免就會遭遇公共性危機。當前大學生對公共性危機缺乏警覺與防范意識,缺乏面對突發事件的心理承受力,掌握的應急知識與求生技能較為薄弱。通過相關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學生根本不懂得我國公共危機發生的情況,對身邊潛藏的危機普遍缺乏警惕。只有極少一部分學生參加過類似危機事件的應急辦法培訓,具備基本的應急常識和處理技能。危機來臨時,不能保證學生順利脫離危險。

3、大學生對各種詐騙行為的甄別能力差

詐騙是危害公民財產安全的一種違法犯罪行為,隨著科學技術的變化發展,詐騙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斷更新、升級。詐騙的技術含量也在日益增強。除了傳統的面對面行騙之外,網絡詐騙、電信詐騙等新形式不斷涌現。同時,花樣繁多的騙人行為也已走進了大學校園。針對學生特點的校園詐騙案件頻頻被曝光。如:每年秋季獎助學金評比期間常見的電話詐騙,學生從事兼職活動受騙,學生參加各類培訓受騙等等。詐騙的形式手段無論怎么變化,目的都是一樣,為了掘取錢財,但大學生對此類騙術缺乏必要的甄別能力,常常因為貪圖騙子承諾的利益而收到更大的經濟損失。

二、大學生危機應對意識缺乏的原因

1、思想過于單純

大學時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代,大學生活的無憂無慮、豐富多彩,與社會實踐的脫離使得大學生自身的思想過于單純。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他們很少有人主動思考隱藏的危機,對發生的事情也缺乏必要的思索,思想的單純導致了面對危機事件時表現出的茫然不知所措、無以應對;對于騙局很難甄別,容易走進圈套。

2、教育體制的缺陷

我國教育體制重基礎理論培養這一模式已經存在數年,隨著社會發展變化,教育也在不斷改革以求適用于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但高等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教育輕人格情商教育的缺陷一直未曾有著徹底變化。傳統的教育模式導致了大學生面對危機時缺乏應有的判斷能力、分析能力、解決能力。使得大學生在各種危機、騙局面前顯得無所適從。

3、安全問題認識與防范意識不足

目前,存在于大學生中間的安全隱患主要集中在人際交往、寢室的安全管理、休閑娛樂等方面。從學生管理的角度看,學生選擇的休閑娛樂方式是影響其安全穩定的重要因素。倘若大多學生選擇通宵上網、暴力游戲、賭博等消極的娛樂方式,那在學生中間出現打架斗毆、對網絡交友的疏于防范等等則在所難免。寢室內私拉電線、隨處吸煙、違規使用大功率用電器等已經成為火災等人為公共危機的直接源頭。學生對于安全隱患的認識不足普遍存在于各個高校,更談不上防范與技術性的處理。

4、缺乏適當的教育機制

安全教育應當作為一項基礎教育長期開展,當前我國教育的現狀是安全教育還處在宣傳階段,還未形成具有全局規劃的、目標發展的層次,有的學校認為安全教育應當作為學生工作的常態化來抓,還有的學校認為安全教育可做可不做。雖然近年來,結合國家文件要求,各高校也相應出來了一些具體的政策要求,如:學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網絡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校園治安管理制度等等,但在開展效果上并不明顯。在根本上并未解決當前大學生危機應對意識缺乏、安全防范意識薄弱的現狀。究其原因,在于當前的教育體制缺乏適當的安全教育策略與實施辦法。

三、大學生安全教育應對策略

1、充分利用移動新媒體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移動新媒體在高校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已經得到了師生的普遍認可,其對教學效果的積極效用非常明顯。目前,我們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采取的主要方式方法還是集中在主題班會、各種管理規定的解讀、實踐活動等等。但是取得的效果略見一斑。歸其原因,由于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層次不齊,自覺意識存在差異,價值觀念不同等等,使得這項工作的開展存在諸多被動之處。為此,我們想要更好的在學生中間進行安全教育,就必須尋找適合學生自身需要,能夠對其產生心理滿足的方式途徑。移動新媒體就應對被視為一個重要手段。將相關的安全規章制度、公共危機發生與處理辦法、宿舍安全隱患、人際交往陷阱、網絡電信詐騙等系列知識作為專題通過網絡平臺、手機通訊平臺予以傳播。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宣傳的范圍與幅度。其次,結合傳統教育方式,將典型案列產生的后果利用新媒體給學生做生動、深刻的展示,使其在心理上真正承認并樂于接受這項教育。

2、加強學生危機應對技能的培養與訓練

針對學生中間普遍存在的危機應對技能缺乏問題,學校可以根據個案形式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擬定可能發生的各類突發事件的模式,設計制定標準作業程序,安排學生扮演不同角色,摸仿情境,加以演練。后通過突發事件處理小組的總結讓老師、學生都能親身參與,進而強化自身的危機感。在實際操作中也能檢驗出學生對危機事件的綜合處理能力。

3、強化校園安全文化建設

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對人的思維模式的影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園文化不僅代表著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層次,更深刻影響著學生的行為模式。大學生安全教育離不開校園安全文化建設。一方面,我們要將校園的安全設施等硬件建設與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培養相結合,另一方面,我們還必須將校園的文化軟環境作為安全教育的長效機制來做。

作者:李蓉 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前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