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比較閱讀探索
時間:2022-10-23 03:26:46
導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比較閱讀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閱讀教學始終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組成部分,教材中蘊含的多數文章文質兼美,是學生學習漢語言的典范,能夠使其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更多的文化傳統內容,拓寬自身的知識視野,同時也可以熏染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化涵養,甚至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對自身的閱讀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引入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推進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基于此,主要以比較閱讀法為例,探討其與高中語文教學相結合的重要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比較閱讀;文質兼美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學內容都是以文字為媒介,向閱讀者傳達其特定的情感。為了構建一個高效的高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師應該要認識到具有實用價值的閱讀技法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也要認識到新課程改革下要求的新型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融合發展的必要性。而比較閱讀教學法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頗受關注,高中語文教師如何在當前的閱讀教學中將比較閱讀法整合運用,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語文教學中比較閱讀的基本概述
比較閱讀法主要是對兩種存在一定差異的對象展開對比與分析,進而提高人們對其的感知能力,有利于激起人們對這一對象的探究興趣。在比較閱讀教學法的實際應用中,若是學生能夠在其引導之下深化理解文本內容,并且加深對文本內容的記憶,則可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等。歸根結底,比較閱讀法就是要對存在異同關系的語文知識進行深入又細致的觀察與分析,直到找到微妙之處,再進行深入的閱讀與理解。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若是采用比較閱讀教學法來展開語文教學,則可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并且使其在腦海中構建起“類”的信息群,對學生以后分析不同的對象時,就可以提高其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比較閱讀法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比較閱讀法是當前比較新型的教學方法,將其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相整合,其教學作用可以體現在:首先,在比較閱讀法之下,學生需要發揮比較思維,對不同內容或者不同形式的文章進行對比,然后對其文章內容進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比較思維能力,使其在足夠的思維空間里發散思維,細致入微地尋找可以將不同內容或形式的文章區分開來的重要方法。這對學生來說,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其次,在對比閱讀下,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現學的課文與另外一篇與之相比較的文章之間的對比,而這會建立在學生理解現有課文的基礎之上,才能找出這篇文章與其他文章的不同之處。若是教師能夠采用對比閱讀法,則可挖掘學生的潛力,使其可以發揮創新能力,提高自身對課文的理解能力。最后,現如今的高考考點也蘊含了比較閱讀的元素,意味著教育領域愈發重視比較閱讀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為了提高高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教師應該將比較閱讀法與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
三、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比較閱讀法的運用
(一)基于相同主題的比較閱讀法。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具有相同的主題。在實際閱讀過程中,若是教師能夠將兩者整合起來,對其進行比較閱讀,則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在相同主題的閱讀教學中,學生也適當地拓寬了自身的視野。因此,教師要注重對相同主題的文章進行有效的整合,展開比較閱讀。比如在高中語文《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與之相同主題的《想北平》這篇文章。兩篇文章的作者都采用了相同的主題來展開論述,都體現了“想念”的這個主題。只是在同一主題下,兩篇文章卻存在較大的差異。而學生理解這一差異的同時,就能夠掌握好課文內容的學習。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達夫主要描述了自己對古都(北平)的秋天景況的想念,而且他是站在外鄉人的角度來對古都之秋進行品味。“我的不遠千里……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這些句子就體現了這一點,他在描寫故都之秋的時候,選擇了可以觸動人們對秋天的情感的景象,比如“槐樹”“秋蟬”“秋雨”等,而且還特別強調了一些比較特殊的景色,如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以及西山的“蟲唱”等。而且郁達夫在描寫“北國”之時,將其與“南國”相提并論。但是在老舍所寫的《想北平》這篇文章中,他卻讓倫敦、巴黎、君士坦丁堡以及羅馬四城來為北平做嫁衣,這兩篇文章的襯托手法的意境存在差異。而且老舍是北平之人,他主要結合生活中平常的細節來進行描寫,選擇的景物是老城墻、院子的花草、蔬菜等意象,更多的是發揮了老舍的思鄉之情。通過這樣的對比閱讀,學生可以有效地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二)基于相同要素的比較閱讀法。具有相同要素的文章實際上就是兩篇不同的作品,針對同一事物展開了論述,表達了各自或相同或不同的個人情感與個人觀點。對這種文章進行比較閱讀,也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比如在高中語文《荷塘月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清塘荷韻》這篇文章引進來,進行對比閱讀。這兩篇文章都具有相同的要素,即是“荷塘”。兩個作者都以荷花為題來進行闡述,而且他們的文章內容都透著荷花的贊美。但不同的是,《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是作者在充滿憂愁情緒的情況下,在月色環境中看景而獲得的感悟,朱自清先以“月色”這個景象來突顯自己心情的沉郁,后以荷花為主,抒發自己的彷徨矛盾。比如“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這句話就充分展現了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的沉郁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幻想超脫現實卻無法超脫的復雜心情。而《清塘荷韻》這篇文章比較長,主要是沿著“想荷→種荷→盼荷→賞荷贊荷”這一寫作思路來展開。作者將蓮子和荷花的生存狀態與自己的愛好、心境、情緒都相互融合,將其作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這一點與《荷塘月色》是截然相反的。在這兩篇課文的整合比較閱讀中,學生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閱讀文本,體會同一要素的不同作品之間描繪的情感內涵,領悟不同的思想情感。這樣的閱讀課堂,會讓學生受益匪淺。(三)基于相同作者的比較閱讀法。同一作者的作品也可以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表達方式,教師針對同一作者的作品,引導學生進行賞析與閱讀,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這位作者的寫作方式。在這樣的比較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效地拓寬知識量。而且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比如在高中語文《沁園春•長沙》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其與同志的其他作品相對比,展開系統的閱讀。他所創作的詩詞內容大多數是革命詩詞,充分突顯其豪邁氣概,但是也有少數部分詩詞存在不同之處。如《賀新郎•贈》這篇文章與他以往的豪邁氣概相反,帶著綿軟柔情,這反差會讓學生產生較大的好奇心,激起學生探究課文和拓展閱讀的興趣。因此,比較閱讀法是可以構建高效閱讀課堂的有效手段,教師可將其充分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總而言之,一個人往往會將新舊事物或者相類似的事物進行對比,希望可以找出其中的內在聯系與區別,在對比的過程中迅速了解事物的內外本質。而在語文閱讀中,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與研究,實際上就是將新舊知識相聯系的重要過程,也是對相似知識進行本質的理解與認識的過程。高中語文教師要注重比較閱讀法在課堂上的整合運用,以比較閱讀法來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陶傳京.比較式閱讀用于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128.
[2]李倩.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設置與比較閱讀整合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24):319.
[3]金葉.高中語文比較閱讀教學實施的要點[J].現代語文,2017,(10):124.
作者:楊再思 單位:廣西百色市凌云縣中學
- 上一篇: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語感培養
- 下一篇: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