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價值觀的品德修養
時間:2022-01-04 11:35:22
導語:當代價值觀的品德修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揭家新工作單位:中南民族大學
把社會主義道德對“三德”的要求作為大學生個人品德修養的核心內容
一個人的品行和道德修養,總會在他的社會公共生活、職業生活、家庭生活中體現出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與其個人品德是一個有機的、不可分割的整體,二者是一體兩面的關系。大學生個人品德修養的核心任務是把社會主義道德對“三德”的具體要求落實到個人品德修養之中。社會公德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是維護社會成員之間基本的社會關系秩序,保證社會和諧穩定的最起碼的道德要求;也是整個社會道德體系中最堅實的基礎和支柱。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指出,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每個社會成員都應遵守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對于高校而言,就需要引導大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公德做起,從小節改起,文明修身,知行合一,養成良好的公德習慣。如做文明的大學生、合格的公民,言談舉止禮貌得體,講究儀容儀表和個人形象,生活中與人為善,作風正派,遵紀守法,不因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于細微處實踐個人文明行為,在舉手投足間慢慢升華自己的社會公德境界。同時,大學生要積極參加社會服務和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爭做踐行社會公德和遵守公共生活秩序的模范,努力推動我國社會公德建設。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生活中應當遵循的具有職業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準則,也是一切工作人員必須遵守的道德底線。《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對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有20個字的基本要求,即“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從目前社會尤其是用人單位的反映看,對大學生入職后詬病最多的問題:一是敬業精神欠缺,服務奉獻意識不足,功利思想嚴重。二是在職業生活中合作意識淡薄,缺少大局觀念,組織紀律性不強。三是背信違約,誠信精神缺失。少數大學生在校期間學業上抄襲舞弊,求職時偽造各種證書欺騙用人單位,隨意簽約毀約,缺乏起碼的誠信意識,等等[3]。這些說明對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刻不容緩,一定要用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進行正確的引導。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可以從擇業觀念、職業精神、職業態度、職業行為等方面入手,幫助他們掌握正確處理職業內部、職業之間、職業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職業道德準則,并把奉獻社會、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觀念奉為自己的職業操守。這其中要抓好兩個重點:一是通過教育,使大學生明確自己將要擔任的職業角色,自覺認識自己將來所從事職業的社會價值,深刻領悟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和使命,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和擇業取向。二是抓住大學生將要從事的職業行為,通過教育使他們形成專業道德素質,鍛煉好專業能力。當他們熱愛所學專業并學有專長之后,一定能夠激發出對本職工作的熱愛,樂于合作,形成較強的敬業精神和奉獻意識,踐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家庭美德,是調節家庭內部成員以及與家庭生活密切相關的人際關系的行為規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對大學生家庭美德的教育和引導,重點應該放在感恩觀和婚戀觀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一直講究尊老愛幼,父輩對社會作出了貢獻,又為撫養和教育下一代付出了心血和大量財力,大學生要尊敬、關心、體貼父母及長輩,懂得感恩和回報。社會主義道德在大學生的戀愛和婚姻觀上必須得到體現,忠貞專一、志同道合和責任仍是構成愛情的三個基本要素。那種公共場合“曬親密”、隨便玩玩、朝婚夕離、甚至以肉體換金錢的婚戀觀,是與社會主義婚戀道德格格不入的,必須予以堅決抵制。
個人品德是一個綜合性范疇,是由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構成的統一體;它們內部各因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特定的道德品質[4]。根據品德形成的內化規律,結合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從上述四個方面進行個人品德修養,把社會主義價值觀、道德觀的要求納入這一過程并進行教育引導,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1.提高道德認知,形成道德認同。所謂道德認同,是指個人的道德認識要與一定社會的道德要求趨同或一致;它是個人品德形成的前提和基礎。從個人品德形成的外部環境看,能否達到道德要求的認同,取決于社會道德環境對個人道德認識的影響;就其內在因素而言,道德要求的認同主要取決于個人的道德認識能力,取決于對社會道德要求的認識、理解和接受程度。這就要求我們在大學生的個人道德品質修養過程中,一方面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認知,通過各種途徑加深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意義、地位、作用、要求的理解和掌握,并開展廣泛、深入、持久的社會主義道德教育與宣傳,營造道德教育和引導的良好外部環境。另一方面,更要在大學生道德要求的認同上下功夫,做好教育和引導工作。大學生正處于智力發展的高峰期,思維能力有了明顯發展,已逐漸從經驗性抽象思維向理論型抽象邏輯思維轉化,表現出思維的敏銳性、獨立性、深刻性、全面性等品質。大學生思維品質的優化為他們的道德認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我們要順勢引導他們完成對社會道德現象、行為準則及其意義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質的飛躍。2.升華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個人品德形成的必要條件。道德情感是人們依據一定的道德認識對現實生活中的道德關系和道德行為所產生的愛憎、好惡的心理體驗和態度傾向,是個人品德形成的內部動力。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5]沒有道德情感的升華,就沒有良好道德品質的生成。“道德情感的發展,是由初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易變到比較穩定。”[6]我們在大學生個人品德修養過程中,一定要引導他們把個人道德的感性經驗和理性認識結合在一起,按照社會主導道德觀去衡量、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進而產生一種對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和意義有較深刻的認識的自覺的道德情感體驗。同時,要引導大學生把個人品德修養與我們所處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時代、社會主義制度結合起來,積極進行道德實踐體驗,升華自己的道德情感,形成對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穩固信念,并最終外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道德意志是人們在履行道德義務和進行道德行為的過程中,克服內部障礙和外部困難時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品質;缺乏道德意志,道德動機就無法轉化為道德行為。大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既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在進行道德抉擇和行動時總會碰到各種矛盾和困難,這就要教育和引導他們學會運用道德意志的力量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行動,專注于完成所確定的道德行為。大學生鍛煉道德意志,一方面要激發自己鍛煉道德意志的愿望,向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涌現出來的具有堅強意志力的道德榜樣和先進人物學習,增強自己進行道德品質修養的信心。另一方面,在個人道德品質修養過程中,樹立代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的高遠的道德理想追求,抗拒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誘惑,使道德動機戰勝其他非道德動機,專注于自己的道德行為。3.強化道德行為,養成道德習慣。道德行為是人們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所表現出來的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及社會的行為;它是個人品德的外在結果。如果說道德的知情意屬于道德“知”的范疇,那么道德行為習慣則是屬于道德“行”的范疇,它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沒有道德行為也就不存在道德品質。目前社會對大學生道德問題的研究,較多地指出他們知行脫節或只知不行,這說明他們在道德踐行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足。亞里士多德說:“德性是用了才有”,“品質正是以現實活動的性質來決定的”[7]。在大學生個人品德修養過程中,要在實踐中引導他們通過自律強化道德行為:一是注意培養社會主義道德需要,讓道德行為變成自己內心的道德需要,那么道德行為就會隨時隨地貫穿在他們的日常行動中。二是面對道德選擇的困境時,能根據社會主義道德準則選擇道德行為,并在實踐中身體力行。三是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長期堅持,必有所獲。相信經過堅持和強化訓練,大學生的道德行為會由一種不經常、不穩定、有條件的初級水平,逐漸過渡到一種經常的、無條件的、比較固定的高級水平,也就是養成了良好的道德習慣。根據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具備了良好道德習慣的大學生,一定能成為一個真正道德品質高尚的人。
- 上一篇:當前思想品德教育探究
- 下一篇:初中品德教學的魅力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