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基礎會計》教學運用研究

時間:2022-04-17 02:45:41

導語:中職《基礎會計》教學運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基礎會計》教學運用研究

【摘要】針對中職學生特點,任務驅動教學法具有針對性、適應性優勢。將其應用于中職會計專業基礎課程《基礎會計教學中,貫穿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讓學生在任務引領下,有針對性地搜集資料,養成自主學習習慣;在任務驅動下,通過小組分工,養成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該教學方法可操作性強。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基礎會計;運用

1任務驅動教學法運用于中職《基礎會計》教學的必要性

中職教育的對象以初中畢業生為主,該類學生無專業理論基礎及專業社會認知,年齡普遍在15--19歲之間,可塑性較強。而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以任務為引領,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解決問題,掌握技能,效果凸顯。由此可見,任務驅動教學法針對中職學生特點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任務驅動教學法適合中職教學。《基礎會計》作為中職會計專業專業的基礎課程,是會計專業的基礎入門課程,是后續專業核心課程的基礎,在整個中職會計專業體系中承擔脊梁和根基的地位,由此,該門課程也是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引領課程。新入學學生,在對會計專業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需要任務的引領和驅動,才能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進而讓學生在目標任務引領下,有目的地搜自資料、掌握理論、學會操作技能。

2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運用流程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基于建構主義的一種應用型教學方法。該方法以任務為引領,讓學生課前帶著任務去準備教學資料,帶著任務課堂上完成教師的課堂任務,通過團體協作,合作探究中完成任務,進而解決問題,掌握對應專業技能的過程。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貫穿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讓學生在自主準備、合作探究中,以任務為引領,掌握對應知識和技能。任務驅動教學法具體運用流程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2.1課前任務。課前,教師通過教學平臺或手機學生端口任務。一般該任務以理論知識整理、教學資料搜集為主。學生在明確任務的前提下,通過網絡資源及圖書館資源和現有教材資料等,整理出任務所需資料,并形成個人課前小成果,可以是電子檔也可以是紙質檔材料。由課代表收集資料并交給教師,教師檢查個人課前小成果資料,并給予評價,評價形式可以上教學平臺打分也可以是紙質分數。2.2課中任務驅動。學生按照事先分組安排分組就坐。課堂上,首先,教師通過情境導入或者通過案例直接拋出問題,引出本次課主體。其次,教師根據事先備課安排,下發小組任務單,小組組織領取任務。在任務指引下,小組組長分工,小組成員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任務要求。再次,小組代表展示成果,同時進行組間評價和教師評價。最后,教師點評小組成果,并就主題內容加以總結歸納,梳理出任務要點及操作技巧。2.3課后任務啟發。課后,讓學生在作業任務的引導下,課后讓學生鞏固反思,總結要點,進而掌握此次主題內容的核心知識及操作技巧。整個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運用,是以教師的任務為引領,讓學生圍繞任務,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主動探究知識要點,探索解決任務的方法技巧,最終領會該課程對應知識點的教學過程。

3任務驅動教學法運用于中職《基礎會計》教學的實踐運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的具體運用,以應收款項的壞賬核算為例。應收款項的壞賬核算是中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核心專業技能之一,也是《基礎會計》課程標準中的重點、難點知識,以此為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國對應收款項的壞賬核算采用備抵法,通過“壞賬準備”科目進行核算。具體業務流程有四個。分別是計提壞賬準備、確認壞賬、收回壞賬和補提壞賬準備。3.1教學設計。按照任務驅動教學法流程,應用于應收款項壞賬核算教學的流程設計如下。3.1.1課前環節。教師設計任務單,并下發給學生,要求學生準備資料。如:搜集應收款項壞賬核算的理論界定、查找對應會計賬戶;整理壞賬準備的核算范圍及科目的具體運用。教師在教學平臺上提前一周下發教學任務單。學生按照任務單要求,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圖書館資源及教學平臺等資源,搜集應收款項壞賬核算方法,以及賬務處理流程中的會計分錄。此環節教師要點是,評價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主要包括:知識點歸納情況;嚴謹、認真態度;完成質量(書寫認真程度、業務流程總結的正確性)。3.1.2課中環節。1)情境設計,導入主題。教師通過案例,導入壞賬核算主題。將課前準備的案例導入課堂,啟發學生對壞賬核算的探知欲。學生仔細觀察案例,并自主思考。2)教師下發課堂任務,小組領取任務。教師將精心設計的案例分發給各小組,并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在任務引領和驅動下,主動探究壞賬核算的要點。教師按照課前的班級分組要求,將班級成員按照7人一組進行分組,并下發小組任務。學生分組領取任務,明確小組任務。3)小組分工,團結協作。小組組長領取任務,按照任務單要求,分給組內成員各子任務,培養學生分工協作,團結互助的學習習慣。教師指導小組分工協作。學生按組內分工,將實訓案例分解為1人負責理論梳理、4人分別負責實訓的1個業務處理,1人負責復合具體7個子任務。此環節組內評價。要求組內互打分數,由組長進行匯總。主要從參與任務的積極性、處理問題的真確性、分析思路是否恰當等層面打分。4)分組匯報,自評、組間互評。小組在組內團結協作下,按時完成任務,并選派代表進行小組成果匯報,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求知欲。教師聽取小組代表匯報實訓結果及分析要點。以此鍛煉學生團結協作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學中做、做中學,實現理實一體化。小組選派代表按小組順序匯報小組成果。其他成員負責補充。同時完成小組之間評價。此環節為組間評。對其他小組成員的成果匯報情況進行打分。主要側重成果的正確性,匯報的全面性,小組團結協作過程的效率等層面進行評價。5)教師點評,總結歸納。教師在教學平臺上對對各小組進行打分并給予點評。讓小組成員明確自身的優勢和處理問題的誤區,進而提升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讓學生掌握對應壞賬核算技巧。教師總結壞賬核算的要點,梳理實訓賬務處理。學生聽取評價及總結。此環節針對小組成果匯報及小組分工協作過程中的具體觀察,對各小組進行總體打分,對個別表現凸顯的學生進行個別加分或減分。3.1.3課后環節。教師總結要點,緊貼主題,下發拓展任務要求。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熟練掌握壞賬核算的知識點及操作技巧。教師下發課后任務。學生領取任務,完成課后鞏固任務。3.2教學成效。1)實現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通過課前準備評價、組內評價、組建評價、教師評價等系統評價環節,過程性評價學生在不同教學環節中的具體情況,進而綜合評價學生的具體情況。評價的要點分為:參與任務的積極性、任務完成的準確率、團隊協作的主動性等。2)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課前任務及課中小組分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習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3)凸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過任務驅動,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實現真正的教師“教”與學生“學”相融合的教學過程。體現教師與學生雙主體的同時,凸顯學生“學”的主體地位。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又提升學生的團體協作能力,進而改善學習習慣,提升學習效率。4)有效轉變教師角色。傳統教學方法中,課堂教學以教師“教”為主,教學重點一般放在理論傳授、案例設計、歸納總結等環節,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任務驅動教學法有效利用任務引領,帶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通過任務下發,讓學生自主完成自行整理簡單理論及業務操作,課堂上教師通過任務驅動讓學生在團結協作中完成核心任務,進而轉變教師角色,從執行者轉變為教學導演。

4任務驅動教學法運用于中職《基礎會計》教學的注意事項

4.1注重任務設計要有可行性。任務驅動教學法以任務為引領,要取得對應的課堂教學效果,任務設計至關重要,所以教師在任務設計時要注重任務的可行性。制定可行性任務,要結合學生學情分析,了解學生認知規律和學習習慣,正確設計切實可行的任務,讓學生在現有基礎上,結合建構主義理論的最近學習區,搭建可行的支架任務,讓學生得以通過自身努力完成既定任務,且培養其學習自信心和主動性,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4.2注重任務設計的銜接性。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任務設計分為課前資料準備任務、課上驅動任務及課下復習鞏固任務。教師在不同環節的任務設計時,要注重任務設計的前后遞進性、銜接性,進而實現學生對知識技能認知的螺旋上升,進而由量變引起質變。一般來說,課前任務設計以資料搜集和整理為主,注重理論準備,課堂上任務設計注重可操作性,以實訓案例為主,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而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提升專業技能。4.3注重任務實施的可控性。任務驅動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讓學生在任務引領下,同坐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完成對應任務,掌握對應知識和技能。在整個任務實施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以“導演”為主,以任務為主線,引導學生層層遞進,完成對知識的認知和技能的領悟,所以在整個任務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注重任務實施的可控性,不是任由學生發揮,而是在教師相應的引導及控制下,按照任務,逐層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曹秋實,丘素莉.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商務交際課程中的實踐與分析[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65-67.

[2]淡艷茹.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旅游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J].智庫時代,2018,165(49):280+282.

[3]譚琦.《網頁設計與制作》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踐與研究[J].國際公關,2019(7):250-254.

作者:吳曉偉 單位:江蘇省揚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