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英語培優探索
時間:2022-03-25 03:25:54
導語:中職英語培優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職學校的發展壯大依賴優秀中職生的引領和宣傳,英語教學在培養優秀中職生過程中起到推動作用。面對目前重慶中職生源質量情況,借助重慶市的教育政策和措施,英語教學采用了分層教學、抽考、轉考、網絡自主學習和技能大賽等方式來培養優秀中職生,從而宣傳學校,促進課程教學改革和學生良性競爭,幫助所有中職生成長于具有積極和良性競爭的英語學習教育氛圍。
關鍵詞:中職;英語;培優;技能大賽
中職學校要創品牌,發展壯大;中職生要展示才華,謀求事業成功。本文關注的是中職教育中英語教學如何實現培養優秀中職生(簡稱培優)。通過優秀中職生的引領和示范來宣傳學校辦學實力,增強學校的競爭優勢,促進課程教學改革,同時良性競爭,幫助所有中職生成長于具有積極和良性競爭的英語學習教育氛圍。
一、背景
(一)中職學生情況。中職學生來源主要是初中畢業生,年齡在16歲左右,多數來自農村家庭;重慶的中職生生源地以重慶籍、貴州籍和云南籍為主,中職生的初中學校絕大多數為鄉鎮中學。因為高校擴招,高中擴招,社會對中職學歷觀念轉變,所以中職生源在初中階段的文化成績低,學習積極性不高,自我約束管理能力不強。中職學生的英語語音、詞匯和語法基礎總體很差,學習興趣低,尤其是兩極分化嚴重。個別學生英語詞匯、口語和綜合都很棒,學習興趣很濃。(二)轉考與抽考。轉考與抽考是目前重慶市中職學校學生要通過的兩類檢測考試。轉考,即“職教高考”,是指中職學生升入高職、本科參加的考試,高職在中職單招、中職直升高職的統考科目均為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由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目前中職生有意向升入高職的比例逐年上升,因此英語教學的應試能力有待加強。以四川儀表工業學校近三年就讀中專和3+2高職學生報名分班為例,2017級升高職學生占42%,2018級升高職學生占56%,2019級升高職學生占60%。還有一種就是抽考。自2016年《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教學管理的意見》(渝教職成發〔2016〕6號)頒發后,重慶市逐步建立起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的質量抽查機制,采用每年抽查一科的方式,促進了公共基礎課程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同時也成為中職學校教學水平評估的一項標準。(三)中職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始于2008年,已經有12年之久,教育部提出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職教模式日益成熟,“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的局面也已經形成。社會支持、學校重視、學生積極,中職學校以國家級、市級的各類技能大賽為教學引領,打造自己的品牌優勢;學生以技能大賽為契機,提升專業技能;公司以技能大賽為平臺,選拔人才。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從2012年開始增加了中職組“職業英語技能賽”項目,大賽的目標是以賽促學,以賽促教,致力于為師生提供交流學習、拓展視野、展示才華的平臺,推動中職英語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方式的轉變,著力于中職學生的溝通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創新能力、思辨能力的綜合培養。這與《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一致,也符合《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
二、中職學生就業情況
中職學生在就業時既有優勢的一面,也有劣勢的一面。根據金文娟(2015)[1],中職學生就業劣勢包括家庭背景差、自身技能和素質低以及專業知識與社會需要不一致。中職學生面臨的就業優勢包括,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全國各大城市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就業市場環境途徑公開公正化。通過對中職班主任關于學生就業情況的走訪了解到,總體上中職畢業生從學校就業差距不大,多為生產一線工人和服務行業,經常會出現專業不對口的情況,以就近區域為主,渠道以學校推薦為主。班主任反映,技能比賽獲獎學生最受青睞,然后是技能強和語言表達能力好的學生最受歡迎;而在工作崗位發展比較好的是思維靈活、能吃苦和遵守紀律的畢業生;英語水平高、技能水平強的畢業生成為行業的領頭人。三、中職英語教學情況根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2],英語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修養和文化素養。要求在基礎模塊掌握單詞量1700,詞塊量200,詞匯量共計1900。2020年《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3推行,詞匯知識內容要求1800~1900,詞匯表收詞2490,含義務教育和中職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即拓展模塊詞匯。《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3]要求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職場語言溝通、思維差異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學習四個方面。《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的職場語言溝通目標是:在日常英語的基礎上,圍繞職場相關主題,能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理解不同類型語篇所傳遞的意義和情感;能以口頭或書面形式進行基本的溝通;能在職場中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和技能進行交流。根據駱宇(2017)的調查[4],重慶市內中職學校較多使用外研社出版的《英語》第一冊、第二冊,該教材包括了大綱詞匯量1695個,達到大綱要求。該教材第一冊將語法融入活動中,第二冊設置專門的語法板塊。第一冊的詞匯和語法難易程度與基礎教育初一、二相當,第二冊與初三相當。同時各個中職學校還根據專業類別和學制,增加了相應的英語教材教學,如《旅游英語》、《幼師英語》、《航空服務英語》、《機電專業英語》、《計算機專業英語》等等。英語教學方式多采用全班集體上課,由于重慶中職學校發展較快,各個學校均配置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因此課堂教學的音、視頻教學資源使用非常方便,手段多樣化。加上中職課程改革,教學方法技能的研究和交流,多數老師能熟練使用和制作PPT,也能使用和制作微課。根據專業和學制,英語開設的年限可能會1~3年,普中專可能是1年,而3+2(三年中職+兩年高職)模式就可能開設3年的英語教學,每周2~6課時。3+2模式的課時多,而旅游、航空等專業的英語課時也會增加。中職英語學生評價方式多樣,包括學習態度、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而平時成績比例高,方式有課堂口語表達,也可以是課后書面作業,可能是小組成績,也可能是個人成績,非常靈活。
四、中職英語教學培優途徑
(一)分層教學,優生引領。中職英語課堂面對的是50人左右的大班教學,學生總體基礎很差,要實現培優教育,最佳方式就是本班分層教學,優生引領推動全體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在英語單詞和文章的閱讀環節,老師教讀后,優生可以領讀,能跟老師一起分組或對困難生教讀和檢測;在口語環節,優生可以示范,能指導困難生口語練習,可以多次與困難生組隊對話,也能檢測過關情況;在書面練習環節,優生可以講解方法,解答問題,評改作業。在老師的指導和鼓勵下,優生的自信心增強,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也得到了鍛煉。(二)轉考、抽考兩類考試督促培養優生。轉考、抽考兩類考試在中職教育中屬于應試教育,需要出成績,就有對比。3+2轉考培訓針對的是要升高職的學生,學校制定了教學計劃、配備了專門的教材以及每周6節左右的課時來組織詞匯、語法、閱讀、寫作的應試,老師講解,學生練題,幫助絕大多數學生達標,幫助這些學生升入高職,學校層面就要保證較高的過關率。抽考是中職的“白領”教育,分數是以高分來衡量的。一年級在校生規模為800人及以下的學校,由學校推薦20名學生、區級抽取20名學生,共40名學生參加檢測。一年級在校生規模為800人以上的學校,由學校推薦30名學生、區級抽取30名學生,共60名學生參加檢測。抽考培訓關鍵之一是選優生,根據中考英語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來選高分學生,選100人分成兩個班,培訓測試后推薦30個參考,其余進入隨機抽取名單中;關鍵之二是培訓方案和計劃,因為抽考學生來自整個一年級,上課時間排在晚自習和周末;上課的老師來自整個年級,分兩組輪流來上課,相互溝通協調;抽考針對一年級學生,復習資料采用中考復習資料和轉段考試資料;印刷資料練習講解,同時指導學生用手機、計算機進行網上模擬練習。兩個月左右的復習培訓,鞏固了這部分學生的單詞和語法,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并鼓勵學生寫作。(三)網絡自主學習。培養中職優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非常關鍵,因為年齡、基礎知識局限,以及大鍋飯的現狀,所以優生要飛得高,飛得遠,決定因素是他的自主學習能力。利用網絡資源學習英語,是優生自主學習的一個便捷有效的途徑。網絡英語教學資源分兩個部分,一是學校建設的網上平臺,一是網絡公共資源。學校資源可以側重英語視聽的歌曲、VOA和BBC錄音、原聲電影,以及與專業相關的英語資源,還有學生作品展示與評價。學習網絡公共資源的第一步是引導他們學會搜索與選擇信息,同時介紹一些成熟的網上平臺,如喜馬拉雅、英語學習網、金山詞霸、我愛背單詞、每日英語聽力、英語流利說等等,并引導他們使用E-mail、BBS、Web、QQ等交流工具,激發他們用英語交流的熱情。(四)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英語技能大賽,打造的是中職的“精英”教育,由此打造學校的品牌教育,而要獲得這樣的殊榮,需要長期堅持系統化的教學。2012年全國中職技能大賽“職業英語技能”組重慶市獲得一個二等獎和一個三等獎,而獲獎的兩所學校歷來重視英語教學和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氛圍,同時通過英語能力大賽又廣泛地宣傳了該學校的專業特色和學校的辦學品牌。除了全國性的比賽,2014年重慶市第六屆中職學校職業技能大賽也開始開設職業英語技能賽項,分服務類和其他類兩組,參賽共30個隊,其中8隊服務類和5隊其他類獲獎。而獲獎第一名的重慶市兩所中職校都反映了學校對大賽的重視和學校的實力。2019年重慶市第12屆中職學校職業能力大賽,參賽共112個隊,服務類66隊,其他類46隊,獲獎的68個隊,三所職校獲得一等獎,其選手展現了學校的英語教學實力和大賽的指導能力。凌春芳(2017)[5]認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英語技能大賽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推動了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和教學模式的轉變。全國“職業英語技能”的比賽環節有在線測評、情景交流、職場應用和職業風采。重慶市的職業英語技能賽項分為口語測試、在線測評、情景交流和職場應用四個環節。要培養優生參加技能大賽,首先從平時的教學抓起。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增加組詞造句、角色扮演、復述、講故事、唱歌、電影欣賞,多采用任務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和交際教學法等互動式教學。合理規劃英語能力大賽,備賽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團隊建設;通過調查、觀察、考核,確定對英語有興趣、英語表達能力強、表演天賦好、心理素質硬和意志力堅定的優生作為比賽候選人,配合團隊的指導老師多角度培養,配備英語老師團隊、專業老師團隊、職業素養指導老師團隊以及心理老師團隊等等。制定培訓方案和計劃,與學生一起堅持訓練和完善。初期階段主要是在老師指導下提升英語基礎能力,布置學生增強英語聽力和閱讀的訓練,可以借助喜馬拉雅、每日英語聽力、每日英語閱讀等APP,計劃并堅持天天30分鐘,每天閱讀2篇文章,并認識和掌握文章的生詞。這個階段既是為后面的學習訓練奠定基礎,同時也是為口語訓練和在線測評環節做準備。第二階段在老師的帶領下梳理、系統化知識。首先,熟悉和熟練賽項和規程,包括流程和時間規定。針對情景交流環節的訓練,選手A、B分工,A負責描述和闡釋,B回答裁判提出的兩個問題,時間均為90秒。學會識圖和分析圖片,圖片內容是什么人、做什么事和在哪里做,什么時態,什么人稱,每張圖片的內容和圖片之間的關聯,然后得出四幅圖的主題。帶領學生熟悉掌握描述圖片的表達,如Fromthesepictures…/Inthefirstwecansee…/Thepicturestellus…/Thepicturesshowus…。針對職場應用環節的訓練,選手團隊完成一個通用職業場景中的工作任務,如選擇最佳入住酒店、招聘最合適人才。競賽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備賽室進行,選手抽取任務,在30分鐘閱讀、分析、交流和決策。第二階段在賽場內進行,選手A在3分鐘內向裁判陳述任務完成情況,選手B在2分鐘內回答裁判就任務主題及完成情況提出的相關問題。整個過程要求使用英語溝通交流。在備賽過程中,逐步讓學生理解和熟悉流程,提高信息理解與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特別是會把握時間。指導B學生擔負決策權,完成閱讀后直接傳遞有效信息,減少時間浪費,多給A留準備時間。對于這兩個階段選手B擔負回答裁判問題,往往是一個yes或no的一般疑問句,回答后進行簡單說明;然后是一到兩個特殊疑問句,就需要稍微詳細闡述。以12屆重慶市賽為例,情節交流環節90秒,兩個問題;職場應用環節2分鐘,三個問題。因此,選手B在訓練過程中,就得學會在有限的時間內聽懂問題和回答解釋。第三階段是英語能力比賽模擬賽。需要研討近幾年省賽、國賽規程,比賽樣題,然后準備兩場模擬賽,邀請整個團隊的老師和領導,以及部分學生觀摩。按照比賽流程,完成整個比賽。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都能更熟悉比賽流程,要用多少時間,回答幾個問題等,還能強化過程中語言表達,鍛煉學生心理承受力,最重要的是發現問題和不足并加以改進。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英語教學可以采用分層教學、轉考、抽考、網絡自主學習和技能大賽多種途徑來培養優秀中職生,長期堅持,促進英語教學改革,必定會幫助優生成功,也能實現學校的“創先爭優”,增強學校的生源競爭力,并實現優秀學生和優秀學校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金文娟.中職學校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研究[D].重慶:重慶理工大學,201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2020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駱宇.外研社與高教版中職英語教材詞匯語法內容設計差異對比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7.
[5]凌春芳.英語技能大賽與中職英語聽說教學的有限融合[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90-91,94.
作者:全萍 單位:四川儀表工業學校
- 上一篇:市場導向下的中職物流人才培養研究
- 下一篇:小學生美術素描學習興趣培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