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范文

時間:2023-10-27 17:50: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篇1

關鍵詞:心理問題中職學生對策

何謂健康,健康有兩個方面: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個終生相隨的人生課題,在未來人才的綜合素質結構中,心理素質越來越重要,人的樂觀開朗、積極進取等個性心理品質對人的健康成長和事業的成功起著重要作用。

一、中職學校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1.自卑心理

“自卑”又稱“自我否定意識”,表現為消極的自我評價。大部分中職學生能夠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而且也有想學好的愿望,但是他們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對學習缺乏動力和毅力,所以成績不理想。這些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普遍就被認為“成績差、沒出息”。老師的陽光不會照射到他們那個角落。家長也普遍認為孩子成績這么差,考不上高中給自己“丟了臉”。學生自己也認為自己“腦子笨”,這使學生看不到自己的長處,而放大自己的不足,產生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什么是逆反心理呢.通俗的說就是:你要我這樣做,我偏要那樣做;你不準我做的事,我非做不可。我所教的商貿班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任課老師在下課鈴響后沒有及時下課,班里一名學生大聲喊“下課了”,見老師沒理他就又大聲喊“下課了”。老師讓他站起來,他不但不站反而和老師頂撞起來。事后,這名學生表示他其實不想這樣,但每次都很煩,想發火,甚至把事情鬧大才痛快,但事后又總后悔。像他這種明顯有沖動性、敵對性特點的行為,即青春期逆反心理所引發的行為。中職學生普遍都處在17~20歲之間,這個年齡段正處在青春期,有易沖動和易焦慮的特點,從而導致某些逆反行為的發生。

3.缺乏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自己相信自己的理想一定能夠實現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在我教學的幾年時間里,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學生。如果我叫其回答問題,他必定會低著頭站起來小聲說句“我不會”。如果我一步一步的啟發他、誘導他,他也能一步步的解決問題。但下次再叫他回答問題時還會出現“我不會”的情況。其實,他不是不會,而是對自己的學習不自信。

在學習過程中,這樣的學生常常懷疑自己實現學習目標的能力,在學習結果尚未出現之時就抱有負面的期待,總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即使再努力也無濟于事,有的干脆放棄努力,躲避學習行為,使學業更加落后,失敗的結果出現后又進一步的催生了他們的厭學思想,從而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4.適應性差,情緒不穩定,情緒自控能力差

對于習慣了應試教育環境的學生來說,職業學校是一種新的教學管理模式。

學習方法、生活方式較以前更加寬松靈活。面對新生活、新環境,有的同學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樣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有的由此產生厭倦和煩悶情緒;有的則表現出偏激情緒和極端的行為方式。

二、積極尋找解決心理問題的對策

1.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科學評價自我

人生中困難是不可避免的,要勇敢迎接挫折和困難帶來的挑戰,成為生活的強者。要學會科學的評價自己,尤其要揚其所長,消除不良情結,換個角度看待自身。雖然我們不少職專生學習成績不好,但卻有自己的愛好和特長。社會需要的是各種各樣的人才,只要努力發掘自身優勢,同樣能做出驚人的貢獻。

2.轉變觀念,加強交往,密切感情

首先教師要摘掉有色眼鏡,主動與學生親近,用親情喚起學生的信任。其次,家長要轉變思想,要明白學生上中職學校不是丟父母的面子,事實上只是分工不同,并無地位的差異。再次,還要逐漸轉變社會上的偏見。上中職的孩子并不差,他們可能在語數外上成績差,但并不代表他們在其他方面也遜色于其他孩子。每個學生都有值得人們去認可、去贊許的地方,人們應該去做些什么來支持、鼓勵他們。我們應該學會體會每個人心中那份渴望被關注、被呵護的心情。

3.正確認識逆反,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要使學生認識到逆反心理是青春期自我意識增強和追求獨立意識的一種表現,是青少年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程。但是也要看到逆反心理有明顯的缺陷,如不分是非,盲目沖動等。如果逆反心理過重,而自己又不善于處理和自我調節,會給自身帶來心理壓力,引起心理障礙,還容易造成與家長、教師、親朋好友感情疏遠,關系僵化,甚至對立。因此,對于逆反,我們中職學生要學會接納,但又要學會調節,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將其化為成長的動力。我們所有的家長和教師也要努力為青春期的青少年提供一個寬松、接納的成長環境,幫助其順利走過“疾風驟雨”的青春期。

4.在職校開設專門的心理教育課程,建立心理咨詢與調解室

在職校開設的心理教育課程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知識理論課,讓學生在心理知識的學習中明確認識,矯正觀念,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心理沖突。另一部分為活動課,在活動中讓學生掌握一些如轉移情緒、宣泄痛苦等心理調節手段,防患于未然。近年來,我校非常重視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不但增設了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由我校心理專業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而且還從醫院聘請了心理醫師定期來我校針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治療。

5.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樹立學生自信心

學生學習成績差是造成學生自卑、缺乏自信心等心理問題的一個直接原因。所以我們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應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入手,切實抓好學生的基礎,培養學習興趣,讓他們逐漸嘗到成功的喜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于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其治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們要“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要如春風化雨一般,不著痕跡的、用無私的愛去感化學生、激發學生,融化他們內心的堅冰,使他們最終走出心理問題的陰霾。

參考文獻:

篇2

一、中職學生青春期心理問題

(一)厭學問題厭學心理是中職生最常見、最普遍的心理問題,由于中學階段的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不強,而產生學習無成就感的心理,情緒消極、自卑。主要表現在:

1.缺乏學習動機,一些中職生對學習認知的動力不足, 目標不明確,且不重視文化基礎和思想道德課的學習。

2.學習情趣不濃, 不管是專業課還是基礎理論課,因內容增加、難度加大、抽象等,使得中職生學習興趣缺乏。

(二)人際問題人際關系是中職生主要的問題, 許多學生因不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而引起不良的情緒,主要表現在:

1.親子關系存在一定的隔閡。

2.師生間的信任感缺乏, 朋友關系不能良好處理;

3.異性間的交往存在一定的誤區。

4.網絡關系不能正確對待。

(三)情感問題情緒和情感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發展, 良好的情感和情緒是中職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志, 而當前中職生青春期的情感問題主要有:

1.情感心理趨于穩定,但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不良影響。

2.感情較為冷淡,缺乏應用的朝氣和熱情。

3.情感壓抑,但不懂得如何正確宣泄。

4.異性間親密度增強,容易產生早戀。 同時,對兩性不能正確看待,而產生性心理問題。

(四)個性問題積極向上的個性是中職學生心理正常發展的關鍵, 但是中職生因自身和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其性格心理存在這樣的問題:一是缺乏興趣特長和愛好,使得他們上進心不強。二是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不強。

二、 中職生青春期心理問題的教育管理對策

(一)加強心理教育,普及心理知識應設立心理咨詢和教育中心, 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跟蹤監測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并開設心理課程,要重視心理教育。 首先,應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日常教學中, 每學期安排心理教育的課程,并要強化心理課程教育的師資建設;其次,要根據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安排相應的心理課程,不同年級的側重點不同,一年級進行適應心理教學,包括中職校園生活、學習;二年級則開展人際關系、學習方法、情緒調控等;三年級則以就業指導和社會能力培養為主, 讓學生建立良好的就業心理, 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人生觀。

(二)組織心理課堂,加強團體輔導團體輔導是中職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 根據中職學生的年齡、知識基礎、認知水平及身心發展規律等要適時的開展心理課堂,實現團體性的心理輔導,比如,青春期心理知識講座,讓學生能夠正確的了解自身的特點,以建立良好的方式平穩度過青春期; 組織開展關于親子關系、師生關系、異性關系等人際關系的講座、網絡健康教育講座、職業生涯規范講座等,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各種人際關系,促進他們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開展團體活動,強化心理訓練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及技能培養為基礎,積極開展各種心理訓練的團體活動。根據中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可從適應能力訓練--人際關系、學習動力及情感引導--就業指導這一過程來進行。每個階段進行相應的心理訓練活動,比如,心理知識專題講座、成長小組及團體心理游戲等,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指導和訓練;同時,還應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 讓師生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廣播等形式進行心理教育的指導。

(四)結合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效率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 離不開家庭的教育, 因此應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 首先,父母應營造溫馨、有愛、融洽的家庭環境,讓子女能夠感受家庭的關愛。其次,價值應以身作則, 調整自我態度, 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性格水平,因為家長的態度、性格和素質對子女有著極大的感染作用,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子女的心理。最后,要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端正教育態度,不能采取粗暴、打罵等形式來教育,應建立一個民主、科學的教育模式。

篇3

【關鍵詞】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影響中職學生心理健康主要問題

1、人際關系焦慮問題

中職生有夢想也有期待,對于家長來說。把孩子送進學校是把教育管理的責任交給學校和教師,對于學生自己來說,一邊急于得到成人社會的認可,時刻模仿成人的行為習慣,一邊卻還未擺脫孩童的天真心態,加上沒有升學考試的巨大壓力,“混”的氣氛很容易在中職生中蔓延。另外,學生的交往需要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斷增強,但如果得不到正確的指導,就會因為交往不當而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例如矛盾不能及時處理解決,就容易形成暴力對抗、封閉孤獨、派別流動等不良心理。

2、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問題

吸煙、泡網吧、早戀是當今中職生的三大癖疾,雖然這種情況只存在于少數,但家長為此揪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心理受到客觀環境(家庭、社會、學校)的不良影響,部分學生因此而出現心理問題,例如家庭糾紛、父母離異造成孩子抑郁和焦慮;社會不良風氣、復雜的人際關系造成內心矛盾沖突與困惑疑慮:學校不得法的教育與嚴厲或放任,造成孩子對抗情緒或退縮畏懼等心理問題。

3、學習中挫折與焦慮問題

由于從小沒有科學或者說是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學習也就成為心理上一個沉重的包袱,學校自覺或不自覺地剝奪了孩子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阻礙了學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的發展,影響了他們創造力的發揮,學生把學習視為畏途,恐學、厭學的心理加劇。

二、解決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心理健康教育課它是對學生系統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還要面向全體學生,作預防性輔導。為此,應牢牢抓住課堂這個主渠道,對全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誘發學生心理問題的內心因素,使其處于心態平和、情緒穩定、思維靈活,愛憎分明、舉止適度這樣一種有利于健康成長的環境之中。同時各學科教師都要認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質教育內容的因素,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和訓練,對學生心理出現的“癥結”,如學習焦慮、人際關系焦慮、情緒沖動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暴力傾向等,及時疏導。

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在寓心理健康于有益的活動之中,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如社會實踐活動、科技文體活動、主題班會、藝術活動等來戒除學習不良的生活習慣,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使學生發揮才智,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良好品質,增強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質。

3、建立網絡心理教育平臺

由于網絡具有隱蔽、虛擬性,學生處在一個寬松無需戒備的交流環境中,便于把自己的壓抑、苦悶、困惑傾訴出來,也便于學生就一些敏感的問題與教師和同學溝通。如利用學校已有網絡資源,開設資源共享的心理網站,向學生介紹心理健康知識、緩解或調適心理壓力的技巧以及提供心理健康測試等;開通網絡咨詢熱線實現師生心靈互動。學生不用擔心和害怕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會暴露在大家面前,能真實地表述自己的問題和期望,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

4、開展個別心理咨詢活動

學生的煩惱、焦慮、緊張等因人而異,要消除這些心理障礙,僅僅通過上課、團體輔導等形式難以收到最佳效果,而要通過個別咨詢,針對學生個體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采用個別與小團體咨詢。個別心理咨詢以其較強的針對性,能有效地解決學生許多心理問題。學校應設立心理咨詢室(或稱心理輔導室)。這里的小團體咨詢有別于班級心理輔導,它在人數上要比班級少得多,對象上指有共同的發展課題或共有的心理障礙,由于其表現出相似性,為提高效率,克服專業輔導人員不足的矛盾,可采取的一種通過共同商討、訓練、引導的咨詢形式。

5、實現學校心理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形成教育合力

心理教育作為系統工程,它有賴于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在學校、家庭、社會這三位一體的心理教育網絡中,學校與家庭對中職生的教育與影響極為深遠。所以,學校在對中職生進行心理教育的過程中,應加強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形成心理教育合力。學校在積極開展心理教育的同時,應主動密切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定期召開家長會,讓學生家長全面了解其子女在校表現情況,針對學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主動與家長協商溝通。通過校訊通等網絡管理平臺與家長及時保持溝通,主動向家長介紹一些心理學知識、教育知識和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子觀,使家長清楚地知道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要保持一個適當的度,愛不能發展成溺愛,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自理、自立、自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三、結束語

篇4

【關鍵詞】中職語文 心理學知識 心理問題 心理素質

中職語文是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培養中職學生的文化與專業素質具有很大的輔助、影響作用。在職業高中教育中語文擔負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現實教學過程中,中職學生對中職語文的學習卻產生了“厭學”情緒。究其原因,既有考試制度、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客觀原因,也有學生本身的行為、性格等原因,最根本的影響因素還是學生的心理認識。因此,我們分析中職語文學習中所存在的心理誤區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并創新運用心理學知識作用于中職語文教學中去。

一、我國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1.學習心理問題

學習心理問題更是職校生最普遍、最常見、最突出的心理問題。大多中職生都因曾經學習的失利而對學習缺乏應有的興趣,習慣于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他們缺少學習的目標,缺少成功的體驗,也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與策略,更缺乏必要的自信。因此,他們對學習逐漸失去了信心,從而產生了厭學情緒。目前在我國,中職生中存在比較嚴重的厭學問題。有研究表明,三分之一以上的中職生有厭學現象,通常表現為情緒上厭倦學習,態度上消極甚至對抗學習,行為上被動應付或逃避W習,在具體行為上通常表現為上課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無所謂自己的學習成績,無所謂家長、老師的批評,成績不斷下降。嚴重的厭學會導致逃學、學習適應癥、學??植腊Y等。

2.情感、個性心理問題

受年齡與生理心理的影響,不少中職生的情緒變化異常,時常還出現偏激的情緒和極端的行為方式。面對世俗、學校及家庭的偏見或歧視,他們感情壓抑且極為消極,對人對事近乎“冷酷無情”,對集體活動冷眼旁觀,置之度外。不愿與人交流,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且受挫能力差,稍遇挫折,就會產生逃避心理甚至“生不如死”的厭世心理:或出走、或打架、或斗毆、或自殘、或輕生,極易走向另一個極端。在個性心理方面,不少職校生總把自己當成是“失敗者”,沒有理想與追求,懷疑自己在將來的出息與事業上的作為。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不求進步,學習不思進取,生活自由散漫。因為從小受家庭中“自我中心”的影響,所以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對自己缺乏清醒的定位,同時對社會現象缺乏理智的判斷。面對快速多變、紛繁復雜的社會與行業,他們顯得更加困惑與無所適從。因而呈現出狹隘、妒忌、暴躁、依賴、孤僻、抑郁、怯懦等不良性格特征和神經質、偏執性、攻擊性等不健全人格特征。

3.就業、擇業心理問題

職業教育,從本質上講是就業教育,因為擇業、就業是中職生人生道路上的一項重要抉擇,伴隨著這種抉擇而來的往往是興奮、緊張、憂慮混雜于一體的矛盾心態。

中職生在就業擇業心理方面,常常表現為依賴退縮、緊張焦慮、思維定勢等不良心理狀態。缺乏必要的就業、擇業的心理準備。沒有清醒的學生與職場人的角色區分意識,或不全面剖析自我,一味地好高騖遠,或攀比心理特別強,沒有一個準確的角色定位,一味地希望找到有社會地位的、體面輕松的、收入高待遇好的理想的就業崗位,當正試面對行業時,時常又顯得無所適從,心理極度矛盾。

中職生普遍存在的以上心理問題,其核心還是中職生的人格、個性、情感、自我意識上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所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認知、情感、意志及個性品質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是首要任務。

二、形成中職語文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自覺進取健康心態

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學科滲透的關鍵。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要使課堂氣氛和諧寬松,中職語文教師要縮小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把微笑帶進語文課堂,把激勵帶進語文課堂。教師走上講臺的時候,如果精神煥發、情緒飽滿,口授和板書都有板有眼,鏗鏘有力,學生聽課的情緒也會為之一振,并會以高度的注意力,愉快的心情聽課。反之,若教師無精打采、隨隨便便,學生也會情緒低落、心不在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的特點,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在群體活動中主動交流,尋找時機進行自我表現,同時充分利用多媒體、電視、投影儀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圖像、圖表、音響內容的了解,以及色彩的烘托等手段,激發學生主動地探求知識。

總之,教師應努力營造活躍的學習氣氛,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之間的那種積極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這種情感交流中,學生表現出對教師充滿期望和信任感,學生就較容易把這種潛在的情感意識轉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內容上,從而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情緒,產生一種自覺進取的健康心態,個性品質也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三、優化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1.進行合作式學習,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目前在校的中職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因為不正確的家庭教育和不健康的社會因素的影響,許多學生養成自私,我行我素,唯我獨尊的不良性格,在語文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采取合作式學習,鼓勵學生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合作,不僅能促進知識技能的學習,還有利于目標分享,信任與責任感等方面的社會學習,形成競爭與合作并存的人際關系。

2.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種可貴的心理品質,它能將人的一切潛能充分調動起來,可以激發較高的水平,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并達到最佳狀態。在語文教學中應給學生多一點理解和尊重,多一點關愛和信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使他們覺得“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行”,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四、如何創新運用心理學知識滲透中職語文教育

1.用心靈觸摸教材,挖掘心理教育滲透點

整體把握教材,挖掘心理教育滲透點是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中職語文教材中不少課文滲透著心理教育的因素?!耙磺芯罢Z皆情語也”,語文課本上精選的文章,也是歷史積淀的人類情感載體,其字里行間或隱藏著作者淡淡的憂傷,或回蕩著作者的吶喊與激情。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樓閣》中傳神的詞語,優美的語句,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界中的美好景物。畢淑敏在《離太陽最近的樹》中,活靈活現地描繪了紅柳傲然不屈的形象,字里行間熔鑄著對千年樹神紅柳的贊美,對保護生存環境、讓生命自然流淌的呼喚。語文教學就應充分利用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學作品,因勢利導,深入挖掘文中豐富的生活情態、文學意境和文學形象,使學生從中得到美的陶冶、情的感悟、境的共鳴。

2.發揮作文寫作平臺強化心理健康教育

挖掘中職學生作文的優點,正確引導學生心理,追求成功首先,針對中職學校學生的寫作文水平普遍較差的現狀,作為語文教師就必須挖空心思捕捉其每一個亮點加以贊許,讓中職學生在肯定中得到尊重、認可與理解,讓學生在感受到努力的成果時收獲喜悅,這是推動中職學生對寫作文產生d趣的動力,學生會在老師販認可中一步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其次,教師要在作文中善于發現學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一些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對有些學生處理問題的偏激,對社會、學校的不正確看法,對生活的玩世不恭,以及與同學們交往上的障礙,等等心理方面的問題,作為中職語文教師要及時適時地加以正確的疏導;不僅要引導其努力寫好作文,更要讓其樹立正確對待他人、對待社會、對待生活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3.實施情感教育,埋藏愛的種子

情感是構成人格穩定而獨特的心理因素。中職學生的情感正處于急劇變化時期,良好的情緒狀態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賦予的人物的積極情感因素,引導學生體驗、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教學中善于審時度勢,挖掘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傳授知識,啟迪心靈?!案腥诵恼吣群跚椤?,情感是教學語言的血肉。教師要善于以真摯的感情,動人的語言去扣擊學生的心弦,感染學生,引起共鳴。

4.利用心理學知識強化中職生綜合實踐活動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強化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中職語文教師除了要關心語文能力的提高外,還應當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實踐教學活動中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動腦、動口、動手、動筆的機會,使學生的學習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滲透,相互促進,通過學生自身活動、實踐、鍛煉轉化為學生內在的精神,在實踐活動中優化中職學生的個性,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針對中職學生有早戀的現象就舉辦《中職學生早戀的影響》辯論比賽,讓學生明確早戀的危害性,正確疏導中職學生青春期的正常心理,指導男女同學的正確人際交往方式方法;開展模擬招聘會,讓學生逐步掌握應聘技巧,合理應運口語交際能力,展現自己、推銷自己,提長能力。組織中職學生深入社會調查《當地民俗風情調查》、《認識家鄉的橋》、《考察家鄉的河流》等等主題實踐活動,參與社區志愿者服務活動,撰寫調查報告,從活動中得到與他人交往,與社會交流,鍛煉能力,提高素質。開辦“開心周末”才藝大展示等活動,創造中職生們可以展示自己優勢的平臺,讓有的中職學生雖然文化課學習成績不好,但他們的舞蹈、街舞等等相當好的同學展示自己的才華;有的平時沉默寡言,不善于交往,缺乏自信,可是臺上歌喉、樂器卻非常棒;平時讓人覺得玩世不恭、自由散漫,可他們在舞臺上卻是讓人刮目相看,他們能自編、自導、自演,節目精彩,博得陣陣掌聲。如深圳沙鷗人力資源培訓公司在永安職專舉辦的大型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路,就在你的腳下》和《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引起強烈的反響,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生活、感受溫暖、感受愛與理解,激發中職學生

對自己的自信、對生活的信心、對未來的憧憬。

五、總結

總之,創新運用心理學知識對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滲透,不僅融洽了師生關系,增進了師生之間的理解,拉進了兩者的距離,讓中職學生不良的心理現象得以逐步糾正,更是能讓中職的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學效率;讓中職學生在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中大聲地表現“我能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2]朱小曼:《育德是教育的靈魂,動情是德育的關鍵》,《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3]孫月娟.對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中等職業教育,2006.(16).

篇5

【關鍵詞】中職生;心理健康;教師;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指一個人在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吸引人的力量,是一個人整體精神面貌的表現。工作魄力是指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膽識和果斷的作風。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必定是受學生歡迎的人、是學生崇敬的人、是學生佩服的人、也是最能感染學生的人。教師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它具有深入性、持久性的特點,是一種深刻的非權力性影響力。因此,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運用常規的教育措施外,更應通過教育者自身的人格魅力這個重要的教育資源,深入到學生的靈魂深處,塑造他們的美好心靈,促進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

一、當前中職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中職生心理特點決定了中職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成長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困惑與矛盾,當前,中職生在學習、成長、生活以及擇業與求職等方面表現出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缺乏自信心

目前,我國中職生大都是因升學考試失敗或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由于社會上存在的對中職生的偏見與歧視,往往使中職生在理想與現實發生矛盾時,不能正確地認識自我,對自身能力缺乏信心,從而喪失努力學習的動力,加之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面對陌生的專業理論與技能訓練難免感到束手無策,久而久之,便產生自卑心理。

2.逆反消極心理強烈

在中等職業學校,部分學生由于受家庭、社會、親友的影響,過多或過早目睹社會陰暗面,內心深處不自覺地形成一種心理定勢,對學習與班規校紀抱有嚴重的逆反消極心理,對教師的批評教育置若罔聞,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自棄,得過且過。

3.人際交往障礙

中職生自跨入校門起,所面對的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全新的環境,內心迫切渴望與人交往、宣泄情感,但主動性不強,且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識和技巧,在實際交往中,存在著以自己的價值觀和是非觀念去要求他人的情況,對他人的優點難以認同,對他人的缺點又難以容忍,往往容易引發人際沖突。

4.情緒控制能力較低

情緒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正處于青春期的中職生,情感豐富,情緒富于變化,對事物充滿好奇心,易感情用事,但缺乏冷靜,不能明辨是非;情緒波動大,兩極化現象明顯,快樂時常興奮過頭,挫折悲傷時常抑郁消沉;情緒控制能力差,易沖動。

5.盲目追求個性發展

這部分中職生由于對學習無興趣、無目標、無動力,對所學專業冷淡,精神無所寄托,其行為由緊張、壓抑轉向標新立異,盲目追求個性發展,主要表現在奇裝異服,嘴叼香煙,尋求刺激,蠻橫任性,目空一切,爭強好斗。

鑒于中職生以上的主要心理問題,作為教育工作者,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長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教師的人格魅力、氣質影響主要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入手。

二、教師人格魅力的主要體現

1.愛的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人類需要層次理論中指出,愛的需要是人類五大心理需要之一。進入學校以后,學生期望自己的老師關心照料他們,體貼愛護他們,教師就成了學生成長的重要影響。 特別是在單親家庭、不和諧家庭中,對于這些孩子,他們在內心深處由于一種愛的缺失而在學習生活中表現出的內向、不合群、不信任、自卑、妒忌等,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心理的成長,此時,教師的關愛便顯得十分重要。

2.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作為一種鼓勵性教育已成為備受教育界推崇的一種教育模式,也是當今教育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中職生的心理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多重壓力作用下而形成的,所以自卑心理在中職生當中是比較常見的心理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把握賞識教育的時機因材施教,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潛能,使學生樹立自信。

3.激勵教育

中職生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時期,他們以后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是以這個時期的感悟為基礎的。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也許他們會感到迷茫,受挫心理也較為薄弱。教師自身的行為示范對學生最具感染力。教師在言行舉止上起表率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勵著學生。

篇6

關鍵詞:中職學校貧困生 心理問題 現狀及調適

近年來,隨著中職學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貧困生的比例也在逐年加大。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中約有30%是貧困生,而這其中5%-7%是特困生。這些貧困生由于經濟上的貧困,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在面對激烈競爭的時候,一方面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同時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成為產生心理問題的高發群體。雖然在2006年和2007年,教育部、財政部相繼出臺了《關于完善中職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的若干意見》、《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兩個文件,初步建立了中職學校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體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貧困生的學習和生活問題。但經濟狀況的好轉并沒有同時帶來心理問題的解決。調查表明,70%以上的貧困生認為自己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和生活壓力,這些壓力對他們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困擾,而中職學校的貧困生大部分還未成年,還不懂得如何去化解自己的心理困擾。因此,有必要在這一群體中深入、全面地去了解他們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及成因,以制定相應的調適辦法。

一、中職學校貧困學生的心理問題表現

從中職學校貧困學生現狀來看,他們的年齡大都在15-18歲之間,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青春期的幼稚、好沖動、逆反心理強等特點比較明顯,再加上他們本身的貧困身份更突出了這個群體的心理問題。他們總是感覺自己已經長大了,能夠獨自承擔一些責任,但實際上還需要別人的幫助和指導,所以他們中的許多人表里不一也就是正常的表現了;一部分貧困學生為了不給家里增加負擔,偷偷省吃儉用,但由于虛榮心較強,表面還要裝做和其他同學一樣;有些人想和更多的同學交往,開闊自己的視野但又怕別人嫌自己窮,沒見過世面,和別人相處總是有些過于敏感多疑;還有一些人想在學習上取得更好的成績,讓父母放心,但自己的學習壓力過大,成績往往并沒有想象中的理想,有時甚至還想通過考試作弊的方式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達到自己的目的等等。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情緒情感上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貧困生最為突出的心理問題,由于自卑從而導致自我封閉、自我鄙視,對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態度和情感體驗,缺乏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經過調查發現,大多數貧困學生生在貧窮的家庭,長期受到外界的嘲笑欺侮,因此想要有一天出人頭地,獲得體面和財富;擔心同學鄙視、瞧不起自己;面對經濟貧困、生活困難的現實,常常會感到自己無能為力,從而喪失挑戰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縮的應對方式。

2、人際交往中的敏感多疑

目前的中職學校絕大多數為寄宿制學校,學生之間在一起相處的時間較長,絕大多數貧困學生對自己窘迫的經濟狀況很敏感,家庭經濟困難使他們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和加入學生組織,往往容易自我封閉,很少與同學交流,導致交往面狹窄。在日常生活中也變的多疑,總覺得別人在議論自己,從而用消極的態度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既不敢在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表現自己,又不愿過多的與同學交往,大大影響了人際交往能力的鍛煉和培養。

3、面對就業時的迷茫和無助

隨著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便是就業。然而,由于對社會的了解不多,加之貧困的家庭對他們的擇業無法提供任何的幫助,所以他們始終處在一種茫然和無助的心態中,甚至對即將進入社會懷有一種恐懼感。既擔心自己所學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又擔心自己無法適應社會而被社會所淘汰。加之社會上的一些不正之風,使有些學生對社會產生了片面的認識,對社會感到不滿、失望,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心理負擔。同時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還有一個愿望,就是自己脫貧的同時,還要幫助家庭脫貧,這無形中也給他們帶來了現實的壓力。

4、嫉妒心理和極端行為相伴而生

中職學校的貧困學生因為經濟上的貧困而帶來的生活上的貧困,很容易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嫉妒心理。而嫉妒心實際上來自于自卑感,嫉妒心又導致了很多貧困學生做出極端的行為,使他們喪失了法律意識和道德標準。有些貧困學生不能正視自己家庭的貧困,而將所有的一切不公平歸結于社會或者生活富裕的同學,形成了極端的人生觀、價值觀,破罐子破摔,部分學生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如偷竊、破壞公共財務等違法和違規行為的發生在中職學校屢見不鮮。

5、依賴心理和過度自尊同時存在

中職學校的貧困生因為年齡尚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形成了較強的依賴心理,他們把改變貧窮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社會和學校的資助上,很少想到通過勤工儉學等方式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還有一些貧困學生認為,自己家庭貧困,別人就應當資助自己。逐漸形成了一種依賴性格。與此同時,還有一部分貧困學生表現的過度自尊,他們盡量隱瞞自己的貧困事實,不愿接受任何形式的資助,即使學校為照顧經濟困難的學生,將他們統一安排到收費低廉的宿舍,他們往往也不領情。生怕接受了別人的資助,會降低了自己的人格。而這樣一來,往往會導致其更大的心理壓力和痛苦。

二、影響中職學校貧困生心理的因素

中職學校貧困學生作為一種特殊的群體,其心理特點往往要受到來自其先天的、內在的和后天的、外界的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他們自身的先天內在因素是特定的,但后天的外界因素的影響,也很重要。

1、家庭因素

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因素。絕大多數貧困生來自偏遠貧困地區或城市低保家庭,他們更多的看到社會的世態炎涼,再加上沉重的學費負擔,使得家庭長期處于心理壓抑狀態。家長由于總是忙于賺錢養家糊口而忽視了對孩子成長中的心理關心和教育,導致有些貧困生存在嚴重的自卑感,不敢說話、不敢做事,怕被人笑話。

2、學校因素

目前在中職學校當中往往對貧困學生關注還不夠。許多學校已經響應國家的號召,給所有的貧困學生發放了國家助學金,但應該怎樣發放,對于用什么樣的形式幫助貧困生從生活、學習等方面脫貧想得還不全面。導致許多中專貧困學生在生活上有可能已經脫貧,但在心理上還是會處于貧困狀態。有的學校甚至認為他們的年齡已經到了形成初步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通過職業教育已經不能從根本上扭轉。有的中職學校還沒有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沒有專職的心理咨詢老師,更沒有為貧困學生專設的獎學金制度,讓他們更加感覺到無助,導致自我封閉。

3、社會和政府因素

社會綜合環境對中職貧困學生心理的制約與影響作用極大。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的一些陳腐觀念對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造成了很大的沖擊。“拜金主義”、“金錢萬能” 加上精彩紛呈的校園生活與貧困生經濟承受力之間的巨大反差,使得貧困生很容易提升“金錢”在他們心中的價值,加重他們對金錢的依賴性,從而使他們的人際關系也變得冷漠、勢利和虛偽。拜金主義傾向加劇了一部分貧困生對物質享受的渴求,使他們在人生追求方面更加急功近利,思想觀念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遏止,給在校貧困學生造成的沖擊尤甚,使他們產生某種錯覺和迷茫、甚至錯誤的認識,這些都給他們的心理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常常因此而荒廢學業。與此同時,政府有關部門雖然現在對中等職業學校的貧困學生有一定的重視,但僅僅通過給這些貧困家庭學生一年1500元補助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其實這種輸血形式沒有起到造血的功能。學生的心理問題還是不能很好的解決。

三、中職學校貧困生心理問題的調適方法

貧困生的心理問題,除了物質上的幫助之外,更重要的是還要給予他們心靈的慰籍,并給予具體的方法、技巧的指導,學會一定的調試方法,才能使之擺脫心理與經濟上的雙重貧困。

1、進一步加大貧困生資助力度,創新資助辦法,完善資助體系

雖然自2007年5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后,各中職學校的貧困生都享受到了國家助學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習和生活的壓力,但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加大貧困生資助力度,創新資助辦法,完善資助體系。在資助方法上,除了把“助、獎、勤、免、補、捐、貸”幾種方法統籌結合運用好外,還可以嘗試 “零學費”制度,即讓那些家庭貧寒,交不起學費的學生先入學,再通過在工廠或實習單位頂崗實習所獲的報酬解決學費,讓這些貧困家庭的孩子有機會讀書、學到技術。通過這樣的方法,幫助那些貧困學生度過學習和生活上的難關,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順利完成學業。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貧困學生的自我調適能力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部分還未成年,還處在青春期當中,心理的自我調適能力較差,而貧困生由于經濟的困境帶來的心理落差,調適起來就更困難。因此,學校承擔著重要的責任,應大力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課程和講座,幫助貧困學生了解其自身的心理狀況,讓他們知道自己需要改變的心理特點以及引起這些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學會調適自己的不良情緒,培養自己堅強的意志品質和抗挫折能力,塑造自己完整的人格。

學校還應該設置心理咨詢室和心理信箱,有針對性的對問題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尤其對于班主任更應該加強心理學知識的輔導,他們接觸本班學生最多,也最了解自己的學生,能夠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把團體輔導和個別輔導結合起來,讓貧困生學會接納自我,不斷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既不苛求完美,也不抱怨身世,而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先完成心理脫貧,再完成經濟脫貧,使自己成為適應于社會,服務于社會的合格人才。

3、創建和諧的校園環境,為貧困生提供寬松的學習和生活空間

和諧的校園環境,離不開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首先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學校要下大力倡導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組織開展各種技能比賽和二課活動,為貧困生提供展示他們才能的各種平臺,形成一種比學習、比技能、比貢獻的良好校風,讓那種比吃、比穿、比享受,不思進取、游手好閑的學生自感慚愧,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

其次在班級建設、宿舍管理上,要大力倡導同學間的平等、尊重和關愛的人際關系導向,使貧困生生活在一種互幫互助、溫暖友愛的氛圍中,有利于他們丟掉自卑的包袱,卸除敏感多疑的心防,真正融入到同學們中間,大膽自如地去交往,這對于貧困生的個人成長、成才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4、加強對貧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貧困觀

要正確處理好對貧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在對貧困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還要重視對他們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職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的關鍵時期,要引導他們理解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如何度過自己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學會積極地看待貧困。同時指導學生多看一些關于人生修養方面的書籍。有時與書交流是一個人拋卻煩惱,沉淀自己的最好方式。幫助學生增強勇氣,走出因經濟困難帶來的心理陰影,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和社會實踐中去,用自己的勤奮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參考文獻:

1、秦世虎、崔繼萍 中職學校貧困生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 《文教資料》2007年13期

2、王 枚.關注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J]心理世界,2000(02)

3、史廣江.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與教育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

篇7

關鍵詞:中職學生 心理問題 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8-0245-01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年齡一般在十五六歲至十八九歲,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這一時期是人的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也是產生心理困惑、心理沖突最多的時期。而從實際情況看,隨著普通高校熱的升溫,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社會地位日見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學生進了職業學校,學習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為上的差生成為現階段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構成的主要成份。職校生中的大多數是基礎教育中經常被忽視的弱勢群體,這也決定了他們的心理問題多發易發而且日益復雜,是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特殊群體。

1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心理問題

1.1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

學習是學生第一要務和主導活動,職校生的身心發展也主要是通過學習來實現的。職校教育階段是職校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時期、黃金時期,而學生心理問題也是職校生最普遍、最常見、最突出的心理問題:(1)學習目標不夠明確。(2)學習動機層次不高。(3)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習慣不良。(4)學習的認知能力水平較低。(5)學習焦慮現象比較普遍。

1.2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情感心理問題

一般認為,情緒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一種反映,是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生的體驗。職校生的內心世界是五彩繽紛、各具特色的,而情緒情感最能體現他們內心世界的豐富多彩和復雜多變。(1)情緒不穩定,情緒自控能力較弱。(2)社會性情感表現冷漠。(3)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4)情感嚴重壓抑,情緒體驗消極。

2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心理問題對策

中職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盡管十分復雜,但由于他們正處于由不成熟向成熟過渡階段,其心理具有可變性、可塑性、過渡性、動蕩性等特點,因此只要老師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確地引導、扶持、幫助和教育,這些學生的心理問題是能夠得以糾正與調整的。

2.1把校園、班級營造成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圍

心理氛圍就是對人的心理發展有實際影響的氣氛和環境。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圍可以使學生心理放松、自在,在一定程度上情感可以自然流露,思想可以任意馳騁,不必受太多的拘束。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應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圍。要放下教師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學生,細心觀察,了解學生的真實思想,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你。教師的工作方式要民主,任何強迫命令、簡單生硬、粗涉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做學生思想工作時,要反復耐心地幫助教育,因勢利導,切不可操之過急。尤其對一些差生,不要一味訓斥、責怪,而要在學習中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以增強他們對學習的自信心。

2.2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大課堂,它能使學生在活動中消除心理障礙,相互溝通,它能使師生在互動中產生潛在的積極影響,同時它還有利于教師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學校學生管理部門、學生會、共青團組織要在課余時間,有針對性地給學生組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主題教育活動和團日活動等。班級也可根據本班同學的實際開展集體活動。如各種球類比賽、主題演講、主題討論會、主題班會、學習、生活類評比活動、知識競賽、辯論會、唱歌比賽等。這些寓教于樂的活動在使學生增強知識、提高能力的同時,也能使他們進入特定的心理氛圍,在不經意間加強與同學和老師間的交流與溝通,心理得到凈化,受到感染。

2.3開展個人心理輔導

常言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班主任要隨時隨地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個別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要弄清產生的起因,事情的經過,找他交談,開展個人心理輔導。教師親切、真誠、自然的表情,語重心長的話語,能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和對立情緒,使學生感到關懷與愛護。

班主任開展心理輔導時,要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并且要有耐心,不能操之過急,要反復多次做工作。

個人心理輔導的形式可以多樣,可以私下當面談心,或者采取寫信筆談、手機短信談心、網上聊天等形式。學生的性格、心理狀態不同,采取輔導的形式也要不同,這樣才能保證效果。

2.4其他

班主任在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時,除以上幾種主要工作對策外,還要注意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取得家長的配合。另外,我們在為學生創造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圍時,又要督促學生養成接受行為規范、遵章守紀的良好習慣。學校、班級要完善各類規章制度,并狠抓落實,形成凡事有章可循、有章必依、遵章守紀的良好風氣。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立心理咨詢室,專門安排心理老師為學生答疑解惑?;蛘咴趯W生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學校正常的教學中。

參考文獻:

[1] 楊啟亮.困惑與抉擇———20世紀的新教學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

[2] ]范才生.素質教育:中國基礎教育的使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篇8

本文從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宣傳心理衛生知識、借助校園文化活動平臺、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四方面闡述了中職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引導,以期能發揮班主任的角色優勢,及時的為學生指點迷津、撥正方向,形成堅實的工作基礎和運行機制。

【關鍵詞】

中職生 班主任 心理健康教育

在學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占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作為與中職生朝夕相處、最熟悉學生的班主任來說,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將自己的工作和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為一體、相互結合,及時的為學生指點迷津、撥正方向,才能形成堅實的工作基礎和運行機制。

一、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建立情感交流的渠道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導,首先是要與學生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在融洽的氛圍中才能打開雙方情感交流的渠道,這正是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新課改下,班主任既要做學生學習上的良師,更要成為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益友,放下身段與學生一起成為班集體中的一員。

在組建新班集體時,身為班主任要留心摸清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為日常有的放矢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做好準備工作。在平時的日常教學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常去學生宿舍,多關心、多了解學生平常的生活和思想動態,多與學生交流、談心。在處理問題時,多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多顧及學生的心理感受,避免生硬的口氣,使學生能夠容易接受。此外,班級管理事務繁多且瑣碎,光憑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班主任還應重視民主力量的發揮,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團結和睦的人際關系,讓學生感覺到安全和溫暖。另一方面,學生民主選舉的班干部也能成為班主任的“耳目”,幫助班主任能夠及時洞察班內學生的一些不良心理狀態。良好的班級氛圍和健康的集體輿論,有利于抑制學生中的不良心理與行為。

二、宣傳心理衛生知識,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素質教育下,宣傳心理衛生知識,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也是作為班主任的一項根本任務。中職學生是一群不同于普高的較為特殊的群體,很多學生都存在自卑、人際關系障礙、自控能力不足等心理問題。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助人自助,幫助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獨立冷靜地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因此,班主任應自覺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自己的工作計劃中,采取各種形式宣傳心理衛生知識,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例如,可以開設有關心理健康課程的專題講座、主題班會,向學生宣傳和普及各類心理衛生知識,尤其是針對中職學生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等方面容易遇到的困惑及問題進行講解和開導;建立心理咨詢室、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加強家校聯系,形成心理教育網絡體系。讓學生在遇到挫折和困難時,學會利用身邊的資源去傾訴和尋求合理的排解途徑,緩解內心的壓抑。同時也懂的善于向同伴、老師、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去求助,使學生能夠對自己的認識、情感和行為及時的調整和改變。

三、借助校園文化活動平臺,在實踐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新課程也提出教學要聯系生活。因此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班主任也可借助校園文化活動平臺,帶領學生去參與、去發現、去學習,增強學生的積極體驗,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進而借助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積極情緒,發展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

例如,中職學校開展的校園文體周、五采展、文明禮儀大賽、青年志愿者等活動,這些學校資源都可以成為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豐富的課外活動能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在活動中施展自己的才華。在活動中,班主任要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多鼓勵學生之間溝通與合作,引導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再比如學校每年舉辦的職業技能大賽,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樹立良性競爭意識,在活動中形成積極的自我觀念和健康人格,為今后進入生產實習和工作崗位儲備下堅實的心理基礎。

四、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樹立健康的成才觀

中職學生大都處于15-18周歲,正是學習知識的大好時期。雖然他們大多是中考的失敗者,但是他們依然是可塑造的,只要教師不對他們放棄,他們一樣能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才。因此,班主任應該幫助學生科學全面的認識自我,了解自身的能力,并根據自己的能力設置合理的學習目標,這樣的目標更能促使學生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去努力,一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同時,班主任應積極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的養成。有的放矢的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使學生意識到只要自己努力,一樣可以對口升學,繼續深造。即使不能深造,只要自己能夠“學一行,愛一行,鉆一行”,一樣可以讓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技能型人才,從而引導學生能夠在平時的學習中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找準目標,不懈奮斗,具有良好的學習心理素質,增強自我效能感,形成“I can do”的信念。

素質教育下,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已然成為社會的共識。作為中職班主任,更應提高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針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及時并有針對性的指點迷津,利用自己與學生朝夕相處、接觸最多的機會,開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實現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篇9

[論文關鍵詞]中職學校 心理健康 教育方法 措施

近年來;我國中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逐漸展現出來,社會對于技能人才的高需求使中職教育呈現出勃勃生機。而高節奏、高風險、高競爭、高壓力的社會發展變化也對中職學校培養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教育突出強調人格的全面發展,不僅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而且注重學生的情感、興趣、態度、需要、信念等情感目標的實現,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穩定的情緒及調控能力,完善的意志品質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完善的個性特征及創造能力等心理品質,以滿足企業對中職人才的全方位要求。中職學生從初中而來,學習和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和復雜的社會競爭環境,往往在心理上產生諸多心理困惑問題,因此,中職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顯得更為迫切。

我校是典型的農村特色學校,學生全部是農村孩子,社會環境的影響甚大,學生的厭學障礙和人際關系問題相當突出,存在個性偏差、厭學、網隱、早戀、逆反心理嚴重等心理問題。因此,對中職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得不重視起來。

造成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來自社會影響、家庭環境、教師的教育方法和中職生自身等因素:

1、社會影響。社會上種種不良因素的干擾以及人們對中職生的偏見,使得中職生出現了許多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

2、家庭影響。家庭教育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一些家長文化素質較低,沒有科學的教育方法或家庭關系緊張,缺少溫暖和愛,使學生性格畸變。而溺愛造成的危害則日趨嚴重,更成為一個重要因素。

3、學校教育不當。除了中職教育體制不能適應教育形勢的發展,普遍存在以普教方式管理職教的情況外,一些教師忽視學生心理特點,在教育學生時采用不當的方法,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學生產生孤獨、自卑的心理。有些后進生,被教師所嫌棄,失去上進心而自暴自棄。

4、學生自身心理因素。由于學習基礎不扎實,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松散,動力不足等因素影響,不斷地誘發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

5、已進入社會的同齡人的間接影響。看到許多同齡人過早的進入社會就業掙錢,也使在校生產生心理負擔,導致無心學習。

以上幾方面原因從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中職學生的性格畸變,難于管理,從某種意義來說,制約了中職教育的發展。然而,普遍的情況是,中職學校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專業技能素質的培養,對中職學生心理素質的關注較少,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勢比較嚴峻。本文通過剖析中職學校的現實狀況,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和措施,為中職學校有效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參考。

一、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應有現實針對性。

1、分階段有針對性的展開心理教育。

新生主要是適應性教育,應幫助新生盡量多地了解學校的方方面面,盡快適應新環境,根據新的環境特點使其快速地調整個人行為,培養樂觀思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許多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根源在早的時期,因此,在新生入學之際先進行心理狀況普查,給他們建立新生心理檔案,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重點登記備案,堅持追蹤調查。另外,可針對新生開設心理衛生保健課,提高學生自我評價、自我調控和自我激勵的能力,以便使他們盡快適應新環境,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之中。

二年級學生主要是突出人際交往教育。二年級的學生心理波動小,這時應激發他們主動樹立良好心理品質的積極性,克服交往障礙,提高交往藝術,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正確處理與異性之間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樂觀豁達,積極進取。可以向學生傳授心理發展類的課程,如《性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等,供不同需要的學生選擇學習,側重心理發展引導,激發他們的內在驅動力。

畢業生主要進行崗前心里導向教育。大多數學生隨著畢業的臨近會出現心理焦慮和心理危機,學校應加強畢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導向工作,引導學生求職時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擺正自己的位置,調整好自己的期望值。學校應成立專門科室,開設《擇業心理》、《社會心理學》等,目標是幫助學生調整心態,積極應對,努力爭取,良性發展。

2、針對學生性別特點,開展青春期心理教育。

針對中職生的性別和心理特點,采取講座、輔導等形式對他們重點傳授一些心理知識、心理調試方法,并進行專門的心理訓練,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學習、交往中出現的心理問題,學會自己妥善地解決。如了解一些青春發育中的性心理衛生問題,了解青春期常見疾病的防治,學會正確對待性角色,學會保護自己。幫助他們清楚男女的生理差異和心理差異,明白男女智力互有特點,但總體發展沒有高低之分,要自尊、自強和自信,使心理教育更為細致周到,講究教育策略。

二、以德育教育為主線,健全學生人格。

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應符合德育的大方向,通過健全人格的建構與培養,把思想道德所規范的一切內容統一協調起來,完善每個學生的人格素養。當前中職學生的人格障礙主要表現在沒有遠大的理想,缺乏社會責任感,自私自利,承受挫折能力差等。由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缺乏全面理解,大多數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落后,甚至一片空白。有的學校將工作重點放在少數個別學生心理問題的輔導、咨詢和診治上,忽視大多數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的需要,導致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主動性,難以達到目的,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發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首先著眼于發展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建立起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開拓教育效果的前瞻性,有的放矢的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應從維護心理健康逐步轉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自我意識與能力的培養?,F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心理潛能的發展程度制約著人格的發展。盡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能,但每個人的潛能得到發展的方向可能是不同的。一旦學生生而有之的心理潛能被充分發掘出來時,就會成為一個具有很強的獨立民主意識、很強的創造性、智力充分發展和品德十分高尚的人,這也是心理高度健康以及人格全面和諧發展的標志。

三、中職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應體現職教特色,打好進入職場的心理基礎。

由中職學校本身的培養目標所決定,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應以職業

心理教育為主要內容,學校要注重引導學生樹立增強自身素質、積極參與競爭的觀念,既要有參與競爭的勇氣,又要有做好參與競爭的準備,提高自身的素質,鍛煉心理的承載量,使自己擁有競爭的實力,在競爭中提高。因此,在職業心理教育中應根據學生的能力、氣質、性格、興趣等個性特點,結合社會需要和有關職業信息,對學生進行職業心理教育,使學生了解自己的氣質,在職業選擇時,盡量要考慮所選職業和崗位與自己氣質特點的適應性。通過職業心理教育,使學生懂得人的性格都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在求職擇業以及今后的職業生涯中,應努力克服消極的性格品質。發揚積極的性格品質。

開展職業心理教育時還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職業心理教育是一個過程,滲透與整個中職教育中,而不僅僅是畢業時的就業指導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綜合性、持久性的育人工程,要靠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應把它自然地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教師要善于挖掘一些顯性的或隱性的心理教育內容,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施加影響,逐步提高學生認識品質、意志品質、個性情感品質。二是職業心理教育重在促進學生的職業成熟,重視為學生選擇就業方向提供良好的指導和服務,促進其提高職業認識、職業興趣和職業決策等方面的能力。

四、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引導職能。

在教育實踐中,特別是班主任的日常班級管理中,更應準確的了解、把握學生心理障礙的度,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并有的放矢的進行糾正。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對清除學生的自閉心理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為中職生大部分在初中階段都有過后進生經歷,平時經常遭受嘲諷和譏笑,自卑心很強,不敢面對同學和老師,同時又渴望被關懷,因此,班主任應對他們特別關愛,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和他們交朋友,幫他們樹立信心。另外,班主任應善于使用表揚藝術,對待每一位學生都應一視同仁,絕對不能挖苦諷刺學生,以一顆寬容慈愛之心關心學生。對學生的贊揚要體現在具體細微處,一點點的進步,也要非常鄭重的予以夸獎,讓學生不斷地從中得到鼓勵。

五、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以活動課為主,引導學生健康發展。

心理學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的以發展和預防為主的教育,方式方法宜多樣化、靈活化。教師根據心理知識并圍繞學生特點組織相應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心理體驗,提高心理素質。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學生可參與制訂計劃,參與設計活動,參與自由討論,充分開放自己的心靈,在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互助、他助活動中實現學生心理互助的目的。

著名的心理學家克洛捷茨指出:人的活動是多種多樣的,人在活動中認識周圍的環境。中職生由于特殊的心理特征,更需要在活動中形成和改變自己的意志、性格和能力。因此,采用多種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誘導和調適,使他們以積極的心態適應環境,學會生存,提高自信自強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活動中要注重三方面內容:一是要注重問題與經驗相結合,讓學生通過自主話動獲得豐富的直接經驗和即時信息,然后引導學生將這種經驗與自己面臨的問題聯系起來。二要注重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教師做學生平等的朋友熱心的參與者,忠實的旁聽者,不妄加評價,不草率否定等,但也不等于教師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三是要注意把校內與校外相結合,把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延伸到課外和校外,形成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活動課程網絡,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效性。開展活動課程就是使學生能及時發現自身問題,并找出解決的方法。

此外,學校還要施行以下措施來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進行:

1、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

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F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沖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恰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

其次教師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特征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始終處于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最后要對教師廣泛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培訓。培養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學專業知識,掌握心理輔導技能和心理訓練方法的教師隊伍,這是對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的。同時應對學校進行整體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學方法,融洽師生關系,創設一個使學生心情愉快的學習生活環境。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

為了保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正規有序地開展,中職學校要配備專職教師承擔心理輔導課或承擔少數學生的心理咨詢。這種心理咨詢在形式上有別于班主任、任課教師找學生談話。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主動找教師尋求幫助,教師則有的放矢的給予科學有效的咨詢和輔導。在方法上,教師要充分接納學生、了解學生,與學生一起尋求可行的良策。

3、創設有利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環境

學校在環境布置上要精心的設計與構建。尤其在學校內部環境的建設上,以“美”、“特”、“新:’來裝點布置。校園內教室、宿舍、走廊、話動室都能做到美觀潔凈,而各式宣傳櫥窗、畫廊黑板報上豐富多彩的內容能使學生流連忘返。教師、學生的一些文藝作品的展示,增添了學校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圍,更給全校師生帶來了一個探索世界、捕捉信息、展示才藝的廣闊空間。

4、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篇10

【關鍵詞】 中職學生;心理測驗;學困生;心理輔導

在現今大學擴招的大環境下,造成了中等職業學生學習心理的特殊性。首先,大部分的學生基礎文化知識薄弱。在進入職業學校后,很大一部分仍然跟不上學習的進度,存在一定的學習困難。其次,由于很多學生在入校之前已經形成了許多不良的學習習慣和不當的學習方法,嚴重影響了他們學習的效果。因此,加強中職學生學習的心理輔導是極為重要的。

一、心理測驗的價值

在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學校需要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進行測試。心理測量工具的恰當使用對于了解學生情況,搜集學生信息,及早發現心理異常及進行心理干預都有著重要的貢獻和意義。毫無疑問,心理測量工具的介入會使中等職業學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日趨專業化和科學化。為了解學生的一些內隱的或在當時當地不能表現出來的人格特點和行為特征,就需要對之進行心理測驗,從而獲得一個客觀的數量化指標,了解其相關心理因素的大致概貌。心理測驗是通過觀察人們少數有代表性的行為,對貫穿在人的全部行為領域中的心理特點做出推論和數量化分析的一種科學手段?,F在心理測驗法被廣泛地應用于學校心理咨詢中,成為學校進行科學評估的重要手段。通過測試,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自我,進而增強心理素質,完善自我。使用心理測驗系統收集、整理、建立中職學生的心理檔案,可以有意識地將測驗結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歸納分類,特別是一些共性問題,可通過講座、櫥窗、廣播臺、宣傳專刊等形式加強普及教育,對個別突出問題,可通過電話預約、信函解答、同學互助等形式及時提供幫助,并做好跟蹤服務,將不良心理情緒消滅在萌芽之中,這樣充分地體現學校心理健康的普及和預防功能。

二、利用心理測驗科學開展學習心理輔導

心理輔導本質上是在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之后對其進行的一種干預手段。與其在產生心理問題之后進行補救,還不如在問題暴露之前就進行疏導。比較而言,教育是事先的預防手段,而咨詢則是事后的彌補手段。相對于產生心理問題后的補救,暴露問題之前的疏導會顯得更有力。在對中職學生進行學習心理輔導時引入心理測驗,使傳統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發生了變化,從說教型、命令型轉變到針對學生個性心理特征,科學地運用心理教育的規律,多途徑、多方法地開展教育的局面上來,從而優化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學生在學校發生轉學等。這些方法只對一部分學生有效,但很多時候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適得其反,從而導致了親子關系、師生關系緊張,學生叛逆、厭學等問題的出現。因此,開展學習心理輔導及其必要。所謂學習心理問題輔導,是一種由學習問題引起情緒緊張和心理壓力,主要表現在缺乏學習動機,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害怕考試等方面。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基礎往往比較差,學習的方法也存在不少問題,加上中職學生以學習專業技能為主要方向,學生容易產生學習焦慮。因此,學習心理問題輔導很重要,具體的內容有:

1、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學習的潛質

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個性,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尤其需要引導技校生了解職業教育的特點和培養目標,樹立起職業理想。

2、學習動機、興趣、態度的輔導

協助學生了解學習的社會意義和個人意義,培養探索求知的欲望,發展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建立認真的、自覺的、自主的、創造性的學習態度。

3、學習志向以及專業定位

幫助學生確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專業,增強學生學習的動機以及成功的機會。

4、學習習慣的培養

幫助學生改變不科學、不適合的學習習慣。培養有組織學習與工作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5、學習方法和策略的輔導

指導學生刻苦鉆研專業知識,正確地認識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發展出一套適合自己偏差(或學習困難),常見的解決方法只是針對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環境,比如禁止看電視(或閑書)、延長學習時間、請家教的獨特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6、學習計劃與計劃監控的輔導

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選擇學習內容、分清學習主次、科學地安排學習和實踐時間,使其具備監控計劃執行的方法和能力。

7、考試心理輔導

指導學生正確地復習和應對考試,幫助學生消除考試心理障礙等。學習心理輔導工作不僅屬于專職輔導員的工作任務,應該由班主任、科任教師共同完成這項工作。

使用心理測驗是一項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首先,中職學校在運用心理測驗時,要注意心理測驗的針對性。比如把心理測驗應用于學校心理咨詢、升學就業、生涯設計、應試面試等專門領域中,借助于各種形式的心理測驗來考察人的個性品質、心理特征、個性缺陷及潛在的需要和潛在能力等,從而為特定目的服務。因而,學校測驗者應慎重選擇測驗量表,所選量表必須為其目的服務,防止為測量而測量,亂加使用,這是心理測驗的大忌。其次,學校要加強對參與測驗教師的培訓,最好是受過專業培養的心理學老師,減少測量誤差。測驗不是人人都能做的,由于測驗中對控制誤差、測驗結果的解釋都有嚴格的技術要求,而心理測驗的操作和結果解釋要求具有科學性、嚴謹性的特點。再次,在學校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施心理測驗,其所獲測驗資料的內容和結果仍要遵從咨詢師行業的要求,嚴格保密,那是因標準化的心理測驗對信度和效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而測驗結果本身是具有個人檔案機密性的資料,受測者的各項能力、人格特征和興趣特征屬于學生的個人隱私,在未征得學生同意之前,是絕對不能公布于眾的。由此看來,規范和有針對性的使用心理測驗,特別是在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學正規運用,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從而也進一步促使技工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化發展。

三、結語

總之,在對中職學生進行學習心理輔導時,要學會科學利用心理測驗,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改善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這樣才能做到專業技能知識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輔相成,才能達到為國家、社會培養高素質綜合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李成義.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總結和發展構想[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