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金屬材料教學改革的作用

時間:2022-02-26 09:35:03

導語:信息化在金屬材料教學改革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在金屬材料教學改革的作用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但又與生產實踐聯系比較緊密。在中職學校金屬材料新課標、新課程改革理念指導下,倡導自主探究性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成為課堂教學的新標準。然而積極推進信息化手段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使用,促進信息化手段與教學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其中,任務驅動教學和創設情境教學等教學模式已成為課堂教學新模式,它改變了過去以教定學、以教師為中心的被動式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的自主創新。這是一大進步,然而,新的教學模式必然帶來新的問題,那就是:在當前的中技金屬材料課堂教學當中,我們該如何來提高金屬材料課堂教學有效性。金屬材料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它已不僅僅要求學生對當堂課知識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它還包括學生對數控專業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表達能力的培養,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利用金屬材料進行其它學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及學生自主探究、團結協作、發展創新等能力的培養。而要達到這些目標,我們無論在備課、資料收集還是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運用。

一、信息化手段與金屬材料教學的統一

信息化手段的核心是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特別是本專業所使用的一些專業軟件的使用。金屬材料教學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的認知過程,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專業教育和知識運用。1.明確目標。信息化手段與金屬材料教學的統一必須有一個明確、具體、恰當的目標,沒有明確目標的統一只是“簡單混和”。教學統一的目標主要是專業教學所應達到的目標,信息化手段主要是作為一種高效的工具而不是我們要達到的一個目標,不應該因為兩者的統一而使教學目標變得異常混亂,甚至于無從下手、不可把握。比如:《力學性能》的教學目標主要是掌握力學性能指標,會判斷材料性能的好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涉及到了拉伸實驗、硬度試驗機等多個實驗和設備的操作,但是由于我們沒有專門的設備,無法做實驗,就需要學生上網查閱資料,老師通過多媒體播放實驗視頻,利用UG、solidworks等軟件模擬實驗過程。2.有機統一。這是對統一的層次提出要求,也是對統一的軟件、硬件設施要求。要求將信息化手段自然銜接到金屬材料教學的過程中,而不只是停留在現有技術的簡單“組合”“捆綁”“拼湊”。例如,只是單純地從網上下載一些相關課件、案例、課例,通過簡單組合,再用電腦播放給學生看,之后后進行討論,這種“整合”的層次有待提高。

二、信息化手段與金屬材料教學結合的有效措施

教師應將信息化手段如何有機地整合到金屬材料教學中呢?這是個很復雜的問題。要系統地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教育、信息化手段地方面的專家們聯合進行自上向下逐步求精和教師的自下向上地逐步整合兩個過程的不懈努力,最終達到有效統一。下面我所論述的屬于一些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實踐并取得較好效果的方法和具體做法。1.多采用創設情境法。傳統的金屬材料教學上課開始是復習,然而新課程改革提倡的是用“創設情境”的方式引導來代替“復習”,目的是讓學生能進行有效的生成性學習;以往的金屬材料教學在幫助學生記憶抽象專業知識的時候都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現在采取創設情境的方式除了考驗教師的口頭表達能力外,也相當考驗學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學生的生活經驗。這種簡單的情境闡述雖然比復習來的效果較好,但是這種只憑一些單調的聽覺和視覺刺激,不僅教師講得累,學生學得也累,而且效果也不是特別理想。現在我們利用solidworks軟件開發出來的模擬車間的工作情境課件,可以輕松地在學生頭腦中繪制真實的車間環境,很好地體現了教學的直觀性原則,幫助學生個性化理解專業名稱。2.檢索、加工、開發信息。一般教學中所要用的一些圖片、圖像、聲音、音樂、視頻等素材,可以通過從互聯網下載、碟片剪輯等方式獲得。然而現在,隨著教師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的提高,除了已經通用的PPT、視頻、圖片,還可通過授課教師自主開發的基于solidworks,UG,3DVIAcomposer等專業相關軟件開發的課件等。金屬材料與生活工作是密切相關的,通過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和生活經驗的積累,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融入自己的直接經驗、現實問題,實現內容的開放化,幫助學生將書本知識化為自己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并達到三者的有機統一。

參考文獻:

[1]任長松.課程的反思與重建——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課程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7

[2]李茂業.金屬材料與熱處理[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3]教育部礎教育司組織編寫.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3

[4]靳玉樂.新教材將會給教師帶來什么——談新教材新功能[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7

作者:陸菁菁 單位:盱眙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