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師述略與教師發展

時間:2022-02-16 03:45:20

導語:大學英語教師述略與教師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教師述略與教師發展

摘要:本文從外語課程的基礎和系統論的基礎出發闡述了大學英語CBI理念下的研究視角,提出從CBI理念研究的內外結構著手,進行創新的變化研究以及環境研究,主張大學英語教師進行實踐反思和交流,找好研究的切入點,以利于教師發展。

關鍵詞:CBI;研究視角;教師發展

CBI教學理念是西方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語言教學理念,這一理念不以語法為綱,甚至不以功能意念為綱,而是以學科內容為主,通過內容來學習語言。這一教學理念對于我國的基礎英語教學中以功能意念為綱的教材編排和教學方法有很大的挑戰性,但基于大學英語課程的特點,這一理念在高等教育語言教學中廣為流行,其具體表現為非語言課程的雙語教學,ESP課程(特殊用途英語),以及語言課程的主題教學等等。(范盛鑾,2011)由于外語教學中新的教學理念的不斷出現,對傳統的教師研究取向提出了挑戰。外語教學已經進入“后教學法時代”,在這個改革和發展的時期,文化機制中的人本因素日趨受到重視,外語教師的研究取向由行為主義轉向了人本主義,研究的視角超越了客體的方法論走向主體的學習應用,延伸到教師認知研究,教師信念研究等等。而CBI理念下的對外語教師特別是大學英語教師的研究取向也產生了巨大的不可抵擋的影響。本文討論和述略CBI教學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教師的研究視角問題,結合中國知網的文獻綜述,及針對對大學英語教師的研究困惑,闡述并關注CBI理念下的相關研究視角。以二語習得論和系統論為理論基礎,從教學理念取向,教學方法取向,課程取向等方面,從宏觀到微觀,從外部到內部的各方面的研究視角進行述略,以期對大學英語教師的科研思路有一定的啟發。

1以外語課程為基礎的研究視角概述

理念為課程提供了可能和理論支撐。以CBI理念支撐的外語課程是一種混合取向的教學組織。它的形成取決于學生的興趣和發展,又取決于社會問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它又是學科課程與經驗課程的結合,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的結合,是一個復雜的課程類型和組織結構。而CBI作為一個外語教學理念,對它的研究首先是基于內容的外語或二語的教學研究。外語教學研究視角同樣也是CBI研究的基礎。Ellis(1985)對二語習得的研究框架進行了闡述,他認為研究二語習得應從五個方面因素進行架構:(1)環境因素;(2)語言輸入;(3)學習者差異;(4)學習過程;(5)語言輸出。五個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影響。而更多的學者把外語教學圈更具體的分解為教與學,以及教與學的媒介。教學的媒介有教學內容,教師,學生,教學環境,教學評價等。教學媒介影響語言的輸入和輸出,影響語言學習過程。CBI理念是基于教學內容的外語教學理念,研究重點在于教學媒介研究,是CBI外語教學理念的微觀研究。建構在CBI理念上的大學外語課程的重心在于教學內容的選擇,大學英語的教學更靈活,可以跳出教材的限制和框架,內容和主題的選擇更靈活自主,而內容是教學媒介的靈魂和核心,不少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實踐CBI教學理念,并有不少研究文獻產生,因此討論大學英語CBI課程的研究視角更有環境基礎。筆者在CBI文獻檢索中,以CBI課程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進行檢索,共檢索到文獻933條,進一步以英語為主題的關鍵檢索詞,在933條文獻中,筆者搜索到300條以英語為主題的文獻,對這些文獻的主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歸類和整理,得出以下數據,見表一。以上的分類中,各項之間有疊加,分類沒有絕對的界限。在居于前幾位的研究視角中,英語教學實證研究視角最受關注,在搜索到的300條中,246條是有關教學研究的,其次是CBI英語課程研究,理念研究以及模式研究等主流的大眾的研究也占了很大比重。由此可見,對英語CBI的研究趨向于主流研究,已有自己的一整套理論和操作的實踐,偏重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但對于教師角色,學生的情感,思維,以及教學環境等研究較少,這些研究視角較新穎,是CBI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補充,其研究話題和內容也會比較獨特和原創,是教師發展的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2以系統論為基礎的研究視角概述

以系統論為基礎的研究跳出了語言教學圈的微觀研究,從宏觀角度對CBI理念進行系統的研究視角概述。楊忠(1995)認為外語教學-學習整體模式有四個部分組成:(1)外部結構,即大綱,教材,教法,教師;(2)內部結構,即學生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3)負反饋調節機制,即測試;(4)環境。他認為外部與內部是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統一體。因此對于CBI的研究視角的綜述,僅從一方面對其進行分析缺乏全面性。需要綜合各方面,進行綜合的分析和討論,得出可行的待開發的研究視角和領域。夏紀梅(2003)認為課程設計是一個系統運作的過程,一種從目標到行動,從行動到評價,再從評價回到目標的教學活動流程,一種動態循環。以系統論為基礎的研究視角強調系統結構的建構,歷史和現狀的探索,以及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研究等。從本文上一部分的文獻檢索可知,對英語CBI的研究中,以英語語言課程為導向的研究已比較成熟,更多趨向于大眾主流的研究,但從系統論的導向進行的研究較少,對于歷史和現狀的探索,各部分之間的相關研究還較少,對英語CBI課程的內部和外部環境的研究,如教師角色,心理,思維,情感等更是鳳毛麟角。在300條相關文獻中,相關主題的比重可見表二:根據楊忠(1995)對于英語教與學的系統論述,從上表以及與表一的對比可知,目前對CBI教學的外部結構的研究稍多于內部結構研究,負反饋調節機制和環境研究。但在外部結構的研究中,對教師的研究相對較少,只占14條。對內部結構的研究,即內環境的研究,很少,對外環境的研究和對負反饋調節機制的研究幾乎沒有。由此可見,對于CBI理念在英語教學運用的研究缺乏系統的建構,很多研究還停留在表面,更深入細致的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系統是下一步CBI研究的方向和目標。同時,以系統論為導向的CBI研究還可從以下方面進行梳理和深入。(1)角色研究。與傳統的英語教學不同的是,在CBI教學中,教師和角色和學生的角色發生較大改變,教師和學生不同的教師觀,學生觀,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的變化,由此引起不同角色定位,不同心理和情感對比,不同關系的形成等都可以作為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研究的大課題。(2)變化研究。CBI中主題的變化,材料的變化,學生的變化,環境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背景,表現形式,變化出現后的教學管理應變研究等等都將成為變化研究的切入點。(3)環境研究。跟專業,教學對象相關的小環境,以及跟整個學習過程相關的大環境都是研究的新興領域。在環境中涉及各種“溝渠”(夏繼梅,2006)研究,如文本的信息溝,教學觀點溝,閱讀選材視角溝,觀念行動溝等等會影響整個CBI環境。再者,環境真實性研究也是研究的重點,如CBI主題選擇和材料的真實性,教學行動的真實性等等。

3教師發展

對CBI英語教學研究視角的論述目的在于教師的發展。周燕(2005)曾做過一個大學英語教師發展的調查,結果顯示,高校英語教師有迫切的自我發展需求,但教師的教學理念與課堂行為之間沒有顯著相關,存在“言行不一”的嫌疑。同樣,在CBI理念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也出現這種問題。不少教師在嘗試CBI教學,認同CBI理念,對預定教材的材料和主題頗有微詞。但對CBI的研究,更多的是表面研究和主流研究,僅限于文獻概括和實踐嘗試,不能深入的系統的進行研究。但科研首先來自實踐,實踐為科研積累了大量的一手的科研素材和科學嘗試,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能。在上文的CBI研究視角論述中,筆者列舉了目前CBI研究的現狀,同時也提出了CBI研究的新的切入口和突破口,特別是以系統論為導向的英語CBI教學研究,如角色研究,變化研究以及環境研究。在教師的實踐中,只要進行實踐,反思和交流三步驟,在不斷地嘗試和碰撞中深入和創新,緩解一定的科研壓力,找到全新的研究視角進行后教學法時代的教學科研以促進大學英語教師的發展。

作者:范盛鑾 單位:浙江中醫藥大學人文社科學院

參考文獻:

[1]EllisRod.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

[2]楊忠,張邵杰.語言理論與應用研究[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3]夏紀梅.現代外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4]夏紀梅,馮芃芃.現代外語教學理念與行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范盛鑾.分級教學下的話題式大學英語CBI教學和實踐[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