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06:25: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初中生物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初中生物論文

農村初中生物論文

一、利用課堂主陣地,幫助學生形成正確概念,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

1.以游戲教學強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農村中學教學設備相對較差,從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所學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我將游戲教學與學生生物學習進行巧妙結合,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如在對“人體血液循環”的教學中,諸如體循環、肺循環、血液成分的變化等內容比較抽象,單純地借助掛圖和模型教學,學生不僅不容易理解,且學完也就忘了,為加深學生對這些概念的理解,我采用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課前指導學生預習,并指導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操場上畫出人體血液循環模式圖(用藍色粉筆畫流靜脈血的血管和腔,用紅色粉筆畫流動脈血的血管和腔)。上課時,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血液成分發生變化的地方放上紅色小球或藍色小球,讓學生拿著小球沿著循環路徑跑,規定學生跑到流動脈血的血管和腔的地方要拿紅色小球,流靜脈血的血管和腔的地方要拿藍色小球。在一個小組的同學跑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同學就當“裁判”,最后看哪個小組跑得又快又準確,就頒發一份獎品給他們。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體循環、肺循環等抽象的生物學知識,還培養了同學之間競爭、團結、合作的精神。

2.利用學生積累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加強課堂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新課程理念———“課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機組成,而不是孤立于世界的抽象存在”的表現之一,因為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是學生自身發展的主要基礎。學生們絕大多數都生活在農村,與之相關的信息會潤物細無聲般地進入學生的腦海。如在學習“植物的嫁接”之前,我先讓學生思考并回答兩個問題:“你們親自嫁接或見父母嫁接過哪些果樹?如何嫁接的?”然后引入新課的學習,最后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要拘泥于教材中的嫁接方法,還要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嫁接。這些生活經驗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奮劑和催化劑,在課堂中合理利用這些素材,會使學生覺得生物知識不是空中樓閣,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有效地激發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主動的觀察、探究周圍的生命現象,這樣就可以將原來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3.教學中應注意及時排除生活經驗對學習的干擾

查看全文

生物實驗初中生物論文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的教學方式致使學生的學習

主動性不高。雖然我國實施素質教育已有多年,但受現行教育體制的影響,初中生物教學仍然延續的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知識,學生被動地聽講、記憶的模式。這樣被動的學習方式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致使學習成果不佳。

2.師生間缺乏有效的交流與溝通。

應試教育下的課堂教學往往墨守成規,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都被教師所控制,師生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即使有交流也僅限于短暫的上課時間,這樣不利于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就無法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同時,學生即使有疑難問題,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在課堂上請教教師,長期積累會導致學習效率下降。

二、改進初中生物教學的措施

查看全文

實驗教學初中生物論文

1明確實驗要求

確保實驗有序進行初中階段生物實驗旨在幫助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提高動手能力。為此,我們應該根據初中生物的新課程標準和具體班級里學生的知識基礎,制訂實驗要求,對學生實驗的引導要講究藝術,不能蠻橫地向學生灌輸生物學的知識。從而真正發揮現代生物實驗教學的作用。在實驗開始前必須為生物實驗作基礎知識的準備。在指導學生實驗之前,我們要根據實驗的內容,了解與該實驗有關基礎的知識,并對學生進行必要復習,讓學生具備完成實驗的基本知識,學生掌握了相關基礎知識后,不僅能順利地完成實驗,還能為實驗中進行創新活動創造有利的條件。

必須強調的是,這里所說的復習,并不是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常常是在學生實驗前作一些知識的提問和講解,要圍繞該實驗的相關知識內容進行復習,不能展開來、全面的復習,那樣的話,就會消耗很多時間。會耽誤學生順利完成實驗的。比如,在引導學生做植物莖的輸導功能實驗時,我們在實驗前和學生一起回憶一下莖結構的知識即可,沒必要復習更多的知識。在實驗過程中要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在新課程的生物教學中,我們要發揚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效地參與到課堂上來。讓每個學生充分地動腦、動手地去操作實驗,是全面發展每個學生的教學要求,也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比如。在引導學生做綠葉在陽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中,在課堂上,我們可以按教材的安排,讓學生動手實驗,由此來鍛煉學生的操作技能。

課后我們可以對此實驗的一些現象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動腦思考,從而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其實一節優質的實驗課堂需要我們學生準備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耐心的指導學生,合理有序地開展實驗教學,方能真正的發揮實驗優勢,提高學生掌握生物知識的能力。

2明確自身責任

發揮指導職能一節優質的生物實驗課不僅僅需要學生們的充分準備,作為教師同樣義不容辭。新時期,教師要精心指導關鍵實驗環節。對于生物實驗中一些直接影響實驗效果的關鍵環節、教師要密切注意的環節以及技巧較強的操作,都需教師精心指導。同時反復指導生物實驗常用儀器的使用。例如,顯微鏡是生物實驗中使用最多的儀器之一,必須熟練掌握使用方法,只有掌握了使用方法,才會在使用顯微鏡時有充裕的時間觀察相應的標本,從而提高探究實驗效果。

查看全文

自主合作模式中的初中生物論文

一、自作合作模式的概念及其特點

首先其具有主體對象的特點,它注重的是教學主體對象是學生,而不是有關教師;教師起引導作用來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其次,自主合作模式包含有自由探索的特點,在教學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相互合作,探索知識等方式來達到教學效果。更進一步地來講,在課堂上教師通過讓學生進行自由闡述、開放提問、合作探索、相互分析討論等行為來達到完美教學的目的,還可以提示他們以個人或者組建小組的方式解決有關學科知識的問題,這樣學生通過自我探索總結歸納所學知識,經教師點撥,能夠自主解決相關學科題目,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再次,自主合作模式具有活動參與性與相互合作的特點。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對象,在教學過程中不只是按部就班地聽教師講課,被動地接受學科知識,其效率也不強,所以對于教學活動他們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經過相互探索合作才能容易掌握相關課堂的知識。最后,自主合作模式表現為開放性,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應是自由開放的,而不是壓抑沉悶的;在問題題目的編排上面,其問題答案不是死的,要讓學生進行開放思維,表達他們的想法疑問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自主合作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措施

(一)題目引導措施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大綱,把生物學科知識編排成一些列讓學生開放解決的生物問題題目,激發他們的學習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想法,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如果只是照搬教材內容,一層不變去講解,那么整個生物課堂就會變得沉悶、壓抑,在加上理論知識的枯燥乏味,學生就沒有心思去學習。經過詳細地編排題目,可以生物知識要點很好地融入其中,降低學生學習以及理解知識難點的難度,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如光合作用、生物演變、新陳代謝等,進而解決相關生物問題。

(二)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措施

查看全文

概念圖與初中生物論文

一、概念圖的概述

關于概念圖的研究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末西方國家對于兒童是否能理解抽象概念的大討論[4],直到1984年諾瓦克等人才首次提出了“概念圖”及其相關理論。此后,各國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概念圖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概念圖”作為一種組織和表示知識的工具[5],通過由若干概念名詞串聯為命題的形式來顯示它們之間的內在關系,從而將某一范圍內不同層次的概念整合成知識網絡。如圖1所示,“綠色植物”、“氧氣”、“二氧化碳”等概念名詞通過彼此間可形成命題的連接詞相連,介紹了氧氣與二氧化碳在生態系統中的流通狀態,形成了如“綠色植物制造氧氣供自身或讀物呼吸”等生物學命題。

二、基于概念圖策略的重要概念教學

1.運用概念圖凸顯教學中的重要概念,準確把握學習重點。

重要概念是初中生物學科的靈魂和骨架,在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以及提高學習效率方面有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在每一節新課中都會根據學習目標強調教學重點,而運用概念策略凸顯教學中的重要概念,可以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學習重點,有的放矢。例如,在“生物圈中的人”這一主題下,“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除廢物和多余的水”[3]是重要概念。為了使學生對關于“泌尿系統”的重要概念進行整體把握,教師可以運用如圖2所示的概念圖,強調各個器官之間的關系和功能,而且為廢物和多余水(即尿液)的排除過程作了鋪墊。利用此概念圖能夠凸顯出這一重要概念,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具主題性,在準確把握學習重點的基礎上提高學習的針對性。

2.運用概念圖優化教學中重要概念的傳遞方式,深入理解重要概念。

查看全文

探究式教學初中生物論文

一、讓學生自主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針對上述缺陷,我們應當改變傳統以老師演示為主的實驗方式,積極推廣探究式實驗教學方法。探究式實驗教學方法有以下優點:第一,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式實驗教學法要求將實驗課堂交給學生自己去操作,老師只是進行適當的引導,這樣學生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培養了動手能力;第二,培養學生的動口能力。探究式實驗中學生可以與他人和老師進行探討,這樣有利于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第三,探究式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探究式實驗教學中,老師布置任務讓學生自主設計去完成,這樣創造思維被充分地激發出來,有利于他們創新意識的培養。例如,教師在講解種子呼吸會產生二氧化碳這一實驗時,如果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則可以讓他們去認真思考。當然在讓學生自主實驗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知識面有限,教師必須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講解中必須注意適當的方法,不能全部一五一十地教給學生,教師可以先進行提示,讓學生自己先思考。例如,在檢測是否存在二氧化碳時,教師可以提示用石灰水來檢測。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不僅讓他們充分掌握了相關知識,而且還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在探究式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設置問題、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解決問題。另外,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分清主次輕重,對于重點知識要重點講解,對于次要知識可以一筆帶過。

二、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除了上文提到的設置相關問題之外,還可以通過布置教室環境等方式來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好的學習環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還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自己主動去思考。生物課與其他課程不一樣,它需要學生在實踐中去學習和認識,例如,關于青蛙的結構,如果老師只是一味地在講臺上進行講解,學生肯定也只是知道一點皮毛,如果教師能夠將學生帶到野外,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可想而知,學生對青蛙的認識必定能更加全面。老師在課堂上要創設一定的情境以使提出的問題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得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比如,老師在講解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識時,可以先詳細地向學生講解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安靜思考一會。然后,教師再提出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這樣,學生的探索精神得到了提高。另外,老師的教學積極性也將更高。

三、設置探究空間,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依據新的課程要求,探究式教學一方面要讓學生充分掌握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還要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必須具備探究精神,探究精神的培養非常關鍵,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采取適當的方法。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時,不必拘泥于教室這個固定的空間,有條件的情況下要帶領學生去郊區進行實地觀察,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知識,在實踐中培養探究能力。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定期讓學生互相交流學習心得,讓他們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查看全文

任務型教學初中生物論文

一、通過分組合作,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師平時可以多給學生講一些分組合作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的重要性,讓學生懂得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自己在小組中所扮演的角色,告訴他們每個人在小組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解決問題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在小組中做一些較難操作的工作;幽默的學生,可以適時調節小組中的工作氣氛,讓小組成員疲勞的神經得以舒緩;沉默耐勞的學生,可以多為小組成員做一些具體的服務工作;組織能力強、善于掌控大局的學生可以擔當組長,給其他小組成員分配工作。教師在分組時,盡量讓每個小組同時具有不同性別、性格、個性特征、學習成績的學生,優化小組組合。讓學生明白分組合作、合理分配任務可以有效彌補每個學生自身的弱點,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強項,在小組中共同協作,有效提升任務的完成效率。教師可以在分組前把生物實驗所需要的各種能力都列舉出來,做成表格,分發給每個學生,讓學生在自己具備的能力上面畫對號,教師再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例如,在講授蘇科版教材“昆蟲”一節課時,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分別選出一個學生擔當“觀察員”,觀察實驗過程中昆蟲出現的相應反應;然后選出一個擅長書寫的學生擔當“記錄員”,把與實驗相關的數據記錄下來;最后選出一個分析能力強的學生擔當“分析員”,分析出實驗數據所反應的本質情況。在這個分組分工的協作中,學生不但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還可以從其他學生身上學習到自身欠缺的東西,這顯然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例如,在研究“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制定出一套實驗方案,讓不同的小組分別以空氣、溫度、陽光、土壤為控制變量,來觀察種子的萌發情況,最后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并把結果寫在實驗報告上。

二、選準分組合作的時機,注意課堂秩序

教師只有正確把握分組合作的時機,分組任務型教學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學教學內容都適合分組合作這一方法,需要教師在課堂講解傳授的知識,教師還是要詳細地給學生講解;需要用實驗來證實的知識,教師再讓學生分組合作來完成,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盲目的分組教學,大大提升分組任務型教學的積極意義。教師應該把生物課中值得探討研究的教學內容作為分組任務的課題,讓學生針對這些內容進行研究探討,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例如,在講解“食物鏈”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食物鏈的每一級所具有的特點,把每個食物鏈用正確的表達方式寫到紙上,研究其中的規律。有的學生在小組討論時會大聲說話,有的學生甚至會擾亂課堂秩序,這就需要教師在分組合作時注意保持課堂秩序,教師可以給學生出幾個思考題,讓學生邊討論邊思考,也可以讓每個小組的組長擔當起維持各自小組秩序的任務,教師則適時到各個小組中巡視,及時給予指導,這樣既保證了課堂的活躍氛圍,又保持了良好的課堂秩序。

三、獨立測驗,檢測分組學習的效果

為了檢測學生在分組合作中對生物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在分組學習之后,對每個學生進行單獨的測驗,并讓學生分別總結出自己所在小組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的優化建議。教師還可以把每個學生的分數以及小組的總分數統計出來,進行小組間評比,對于表現最佳的小組進行表揚。這樣可以讓學生認清自身的差距,激發小組的團隊合作榮譽感,讓他們在以后的合作中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的潛在優勢,為自己的小組做出更大貢獻。

查看全文

學生科學探究初中生物論文

一、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在某種程度上,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難。主要原因有:(1)人們的日常活動總是依照原有的生活經驗或是社會常識進行,這些經驗和常識都是在問題基礎上進行驗證的,一般不會輕易出現問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很難發現問題。(2)人們在生活的過程中,總是過多地依賴過去的經驗進行日常活動。因此,原有的經驗意識掩蓋了對發現新問題的意識,導致人們不會主動尋找問題。同時,還有一些問題具有一定的隱蔽性,隱藏在事物的背后,極不容易被人輕易地發現。除了隱蔽性外,問題還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不知道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在哪一個環節問題就出現了,尋找問題沒有具體的方向。如果問題一旦被提出,那么就有了解決問題的方向,因此,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樣也是科學探究能力的一種重要體現。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就必須培養學生對問題進行質疑的能力。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要給學生發現問題的機會,使他們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吸取和總結經驗教訓,讓學生不斷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針對某些知識點故意留下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發現探究。如在人教版生物教材“植物的光合作用”這一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首先進行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的研究,調查光合作用產生的條件、原料以及產物。通過研究表明,植物的生存需要陽光、水、空氣和無機鹽。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根據這些概念,我們可以進行相應的實驗活動。在進行實驗活動之前,我們首先根據概念提出問題,例如,“不同條件下植物的生長情況是否相同”“植物生長如果缺少了其中一個條件會產生什么后果”等問題。

二、重視研究計劃的制訂

科學探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進行研究計劃制訂,提出問題并做出假設后就需要我們制訂一個實施計劃,然后按照計劃一步步地實施,最終會得到預想的結果。而且研究計劃的制訂難度是非常大的,它需要制訂者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科學探究經驗,還要有快速的應變能力。因此,要加大對制訂研究計劃人才的培養力度。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首先,加強對生物基礎知識的了解,只有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才能在這些基礎上進行拓展;然后,要經常組織學生進行生物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究,仔細了解和掌握制訂科學探究計劃的思路和方法;接著教師要有充分的設計探究計劃意識,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學和教育;最后,可以進行專業的講座,加強學生的認識并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結束語

本文主要對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進行分析,提出加強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對策。

查看全文

有效教學初中生物論文

1.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

處于身心發展重要時期的初中生,他們對有趣事物的好奇心非常強。因此,教師應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生理衛生和人體結構”這一教學內容一直以來都是廣大生物教師最為頭疼的教學內容。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知識太過于抽象和籠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些知識太過于敏感。教師在這一章節的講述過程中可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如在講“精子與卵子結合”時,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大家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都像許多小蝌蚪一樣在進行賽跑,而生命力頑強的那個就會最先到達終點,成功獲得第一名。”這樣委婉而有趣的情境教學無形之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通過有趣的教學情境,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和認識一些較為抽象的內容。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學習注意力也會不斷提升,這樣學生能更好地投入到生物學的學習中去。

2.通過生活事例的引入使得教學更加生活化

教學一定不能離開生活,拋棄了生活這個充滿事例和素材的環境,教學便會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學生對生活事例更熟悉,在教學中引用生活事例更加具有說服力,也可以使得整體的教學環境更加生活化。如,在教學遺傳學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實例———“雙胞胎”現象,將雙胞胎是一種遺傳告訴給學生。當然,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與父母進行相貌和行為方式的比較,得出遺傳的特點。這樣,通過切身感受和生活實例分析,教學目標就很容易實現,學生對遺傳這一現象也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

3.通過現代手段對素材和內容進行呈現

利用現代化的手段進行教學,可以很好地對素材進行展現,如將一些圖片、文字、視頻、音樂等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受到良好的視聽影響。學生在對這些素材有了直觀的認識后,能對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物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人體結構”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圖片、視頻等為學生呈現出一些人體結構。而視頻或者圖片直觀且一目了然,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容易。與此同時,利用多媒體進行課件的制作,可以展現一些平時書本和課堂教學無法表現出來的生物之間的聯系和一些生物現象,這種方式不僅僅可以吸引學生,同時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多感性的認識,保障教學的順利開展。

查看全文

生活化的初中生物論文

一、生活化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主動求知欲望

對于初中學生來講,因著一定的生活積累和認知能力,他們對于新知識的學習有著一定的期待,也有著自己的個性理解和看法.這也就是說,基于學生以往的學習基礎和他們對身邊的生物現象的理解和看法,在新課開始之前,學生對生物教師新一節課的教學活動總會有這樣或是那樣的期待,期待教師能夠讓他們的學習在變得輕松的同時,更好地解決他們在預習中發現的問題.這也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備課的過程中能夠精心設計新課導入環節,以便能夠促使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利用已有的對于生活現象和情境的洞察和想象,積極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那么,如何才能在新課的課堂導入環節,更好地激發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呢?我認為,我們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新課的導語是非常重要的,但新課的課堂導入方式也要講求技術和方法.對于初中生物課來講,教師要向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必須設計靈活多樣的課堂導入方式.如教師可以在備課時,搜集一些與新課有關的圖片、詩文和音樂,在新課開始時,想學生展示鮮活的圖片,讓學生朗誦一些詩文,并播放應時的音樂,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深刻感知新課將會呈現的無窮奧妙,以便能夠牽引學生的思維脈搏,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去探求知識.

二、生活化情境的教學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對于一節課來講,課堂導入只是題引,而重中之重則在于教學過程.也就是說教學過程的成敗攸關一節課是否能夠更好地實現它的教學目標.如何設計富有生活化情境的教學過程體現一個生物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相對于其他學科,生物課的課堂教學更容易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景,教學過程中更容易以直觀、形象、直接的方式給學生以知識,觸發學生思維上的共鳴,以便他們更主動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針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生物學內容,教師則要給予學生一個生活化的知識模型,以便使自己的教學思路更接近學生的學習狀態,更易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以便在主動認知中完成對知識的掌握,結合現實生活實際加深對抽象的知識的理解.此外,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情境的創設,還需要教師能夠精心備課,在新課中更多地融入生活化的生物教學資源,以便教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都能夠更多地接觸現實生活實際,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生物學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這樣一來,學生也就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學習生物的價值所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

三、給學生創設生活化的自由學習空間

新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這也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能夠轉變傳統以來知識的傳授者的角色,更多地在教學中給學生以指導和點撥,以便學生能夠自主地探究知識,去找尋適合自己知識增長和能力提升的學習資源.對于生物課程來說,教師則要更多地引導學生去現實生活中找尋生物學習資源,主動思考生活中的生物學現象,以便能夠在眾多的生物現象中發現本質的、規律性的東西,更多地從個體現象中總結出共性的生物學知識和理論,得到更高層次的能力提升和生活體驗.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學生不再是簡單地從教師那里接受知識,死記硬背地掌握一些枯燥的理論,而是要主動地將自己探究的知識,有效地融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識框架和體系中去,從而提高自己的知識理論修養,以便進行更多角度地思維,富有創新意識,提高創造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