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研究

時間:2022-05-24 04:41:16

導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研究

摘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首要任務。這一重要論斷不僅抓住了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關鍵和根本,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問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文化強國是推動我國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前提條件,也關系到我們能否在全球化、現代化的世界潮流中把持住自身的文化特性,以獨立自主的主體身份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全面理解文化強國的深刻內涵,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與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聯系,是全面理解把握十八大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

關鍵詞:文化;價值;價值觀;核心價值體系

當代中國加強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需要著眼于精準地實現中國道路的價值建構與文化表達,通過持續推進中國實踐和講好中國故事,以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強健和溫暖當代中國人共有的精神家園。文化強國意味著一個國家或民族其外顯的文化體系能夠健全和發達,其內在的文化精神更要自覺和自信,有一股在國家或民族發展上的“文化自覺”與“文化擔當”的質樸的精氣神。因此,積極推進既立足于中國主體又具有世界意義的核心價值觀建設實踐,對于實現文化強國的偉大事業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一、文化與價值的概念

(一)文化與文化強國。文化因涉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極具歧異性和復雜性,迄今為止,尚未形成一個公認的明確定義。大致而言,我們可從四個方面來描述文化。第一,文化是人的整個生活方式或生活樣態,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總稱。英國著名的文化人類學的創始人———泰勒就較早地把文化歸納為人類整個生活方式的總和。中國研究學者梁漱溟所著《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在學術界影響頗大,他將文化界定為一個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主要分為三個層面。一是精神生活層面,如宗教、哲學、科學、藝術等。二是社會生活層面,如社會組織、倫理習慣、政治制度及經濟關系等。三是物質生活層面,如飲食、起居等各方面的享用。第二,文化既可以定義為人類生活外在、給定的行為規范體系,又是人內在的精神修養、性情陶冶和品德教養。任何文化系統最重要的一個部分都是關于人應當如何生活和行為的規范,這些規范對每一個人而言是外在的,不是自己制定的,而是通過學習乃至某種強制而遵循的。與此同時,文化其實更是一個人內在生命自然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人的生命不是生下來就已經充足完備,而必須要通過后天的學習和教養。這種教養當然不是要扭曲、泯滅人性,而是要保持、擴充人性中良善的方面,使人獲得健全而卓越的人生。第三,文化是人能動的自由本性和超越本性的實現。從文化與自然的關系來看,文化是人不甘于自然之子的命定身份,并不斷探索、創造意義和價值,實現“自然的人化”的過程。人雖然同其他自然物一樣具有自然的規定性、自然的機能,但是人可以合理地超越自然的限定,創造出自然中原本并不存在的東西。第四,從結構、功能的角度來看文化。我們可以把上述的文化因素簡單概括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不同層次。精神文化又可以進一步分解為知識系統、價值系統和審美系統。這些要素在功能作用上相互依存,在組織建構上相互連接,一起發揮著社會整合和社會導向的功能。

(二)價值、價值觀與核心價值體系。價值一般被理解為某種關系范疇,指主體與客體之間需求與滿足的關系。這樣理解的價值是一種建立在主體與客體相區分基礎上的相對的評判標準,是主體作出的有關客體對于主體的意義的某種判斷與抉擇。隨著評判者、價值主體與價值客體所指對象的不同,價值的含義與特征常常會發生某種變化,從而使價值問題顯得特別復雜。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是客觀的,但評判者的評判卻總是主觀的,主、客體的性質是多樣的,因而它們之間的關系也是多樣的。主、客體本身是變化的,因而它們之間的關系也是變化的。在人類文明的漫長發展進程中,人們對主客關系的多重性質和多個選項加以概括,逐漸形成價值問題的三大基本領域和三對基本選項,即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并選擇了前者,以作為思考和解決價值問題的基本立足點、出發點和歸宿。在此基礎上,人們對眾多相對價值不斷進行整合,逐漸形成了一些普遍的價值。價值本質上是指人的內在尺度。價值問題的復雜性歸根結底來自人的復雜性。像一切外在尺度一樣,人的內在尺度也具有某種客觀必然性,與一切外在尺度不同,人的內在尺度并不局限于任何單一的固定的度量方式。尤其是一群個體的人聚集在一起組成共同體時,共同的內在尺度呈現出更加復雜的特征。價值系統包含眾多層級眾多元素的價值理念,這些不同的價值理念在每一個人的頭腦中有不同的價值排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價值觀。價值觀是指對某個價值系統的經驗的直觀的認同和自覺。一個社會的主流價值體系,是或應該是對這個社會多數人的價值排序的表達。核心價值指一個價值體系中最高和較高層次的一些價值理念,其重要性和優先性足以使一個價值體系區別于其他的價值體系。因此,一個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價值可以分屬不同層次,但數量不會太多。一個社會或一個共同體,必須在價值觀上達成某種共識才可能存在,否則就會解體。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人們的價值觀也必然發生改變。這些改變有時會成為推動社會變革或進一步變革的強大動力,有時也會導致嚴重的價值沖突,以至引發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動蕩或危機。

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價值觀念走向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經歷的深刻社會經濟轉型,是在社會主義根本價值觀的指導下作出的抉擇,促進了我們的價值觀念從傳統走向現代。在這一過程中,我國的社會價值觀念的變化主要呈現出以下深層次特征:第一,人們的價值主體意識普遍覺醒,社會開始呈現從單一主體向多元主體轉化的趨勢。改革開放的實踐、從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這些變化不斷地喚醒、強化了不同價值主體的意識,使得社會整體逐漸呈現出主體多元化的格局。過去的那種脆弱的、不健全的主體意識,由于無法承受改革和轉型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逐漸演變成種種失控和失落的狀態,因此也造成了思想混亂和世風敗壞,嚴重地削弱甚至瓦解著整個社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第二,人們的價值取向開始從單一化走向多元化,從虛幻走向務實。隨著人們主體意識的普遍覺醒及價值重心的轉移,各階層主體的利益需求則普遍而多層次地展現出來,使人們的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生活顯現出本性的豐富多彩。然而,社會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多樣化也帶來許多新問題、新挑戰,那就是怎樣處理好不同價值取向之間的取舍、協調和均衡等。顯然,這也是當代中國文化建設中最為繁雜、最為艱巨、最具有挑戰性的課題。第三,社會的理想系統在不斷自我審視的同時,開始重新建立。在主體多元化、價值多維化的條件下,確立一種健康、積極、務實可行的社會理想和信念,使它成為每一個主體進行價值選擇的方向標和靈魂,這成為我國文化和價值觀領域的焦點。與此相關聯的,則是建立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大問題。理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需要通過實現市場經濟,從而達到政治、經濟、文化齊發展,齊繁榮的目標。這些都需要科學、健康、積極、文明的觀念融入其中,事實上構成了當代中國最現實的社會理想問題。第四,社會主導價值的沖突日益明朗化。我國是一個有長期的封建主義歷史的國家,開始建設社會主義,是在長期社會封閉的條件下開始搞改革開放的。這就使得多年來我們在價值觀建設領域始終面臨著三重任務,一要反對拜權主義、封建主義、家長主義泛起,二要防止個人主義、資本主義和金錢主義泛濫,三要建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匹配的核心價值體系。充分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和本位價值,不僅在理論上,更應該注重在實踐上,在社會體制、社會操作乃至社會風氣中都得以貫徹落實,這仍然是我們目前最富挑戰性和創造性的歷史性任務。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

十八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方向。”價值問題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與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是同步發生的。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和意志的表達,是國家和民族之魂,而核心價值則是文化之魂,是國家和民族的魂中之魂。從中華民族的整個歷史來看,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而核心價值觀則是民族血脈的基因,是精神家園的頂梁柱。中華民族是由多個不同的民族組合而成,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種族血緣譜系,各個民族之所以能夠結成一體,形成一個緊密的命運共同體,關鍵在于有一致的文化認同,它是維系這個命運共同體的基本紐帶。在中華文化的傳統中,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性歷來都備受尊重,這種對文化差異的尊重能夠一直追溯到中華文化的源頭。文化認同的核心,是對普遍價值的認同。這種價值的認同,隨著歷史的發展進程而不斷加深鞏固,構成了中華文化的血脈,同時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每個時代都有屬于這個時代的精神,它是這個時代人們精神上孜孜追求的出發點和歸宿處。世界上的各大文明區域大都有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它是由這些文明的原創性、傳統性文化成果奠基的,這些原創性、傳統性成果在每一個新的時代都會被重新闡釋,以便能夠在充分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同時,成為持續支撐這個文明的最深層最穩定最強大的精神之源。現代的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必然包含著中華文化中最具有原創性、經典性的成果,包含對這些成果的現代意義的重新闡發。同時也包含中華民族在現代性追求中所達成的普遍共識。精神家園中,最能給人以家的溫暖和力量的東西,就是能夠將這些原創性、經典性成果與現代共識融為一體的核心價值體系。從當代中國的急劇變革來看,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國家間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世界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期盼。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建設則是這些重要源泉、重要因素、重要支撐和熱切愿望的聚焦點。中國的變革所處的國際環境,也正在進行著一場全球性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全方位的深刻變革。世界的“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也把文化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各種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愈加頻繁,文化在國家間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迫切,而價值觀的吸引力正是文化競爭力和軟實力的核心。文化在通常情況下,為人們提供常情、常理的共識,為人們的思考、交往和活動提供決定性的前提和保障。

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一)推進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需要站到足夠的高度。惟有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我們才會對它真正重視起來。從國家層面來講,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心,就是爭奪價值制高點。爭奪價值制高點不只是一個純理論的問題,而是有關民族生存維系的精神紐帶、有關國家統一意志和統一行動的重大課題。只有占據價值制高點,我們作為執政黨才有合法性,才有號召力,才能在變革中不迷失方向,才能把中國帶向光明;只有占據價值制高點,我們才能在全球性的文明對話中獲得話語權,才能在當今世界的深刻變革中掌握主動,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正當性,才能為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提供建設性的新藍圖。價值的背后是利益,從國家的根本利益出發,向人類的根本利益提升,是建設核心價值體系、爭奪價值制高點的必由之路。(二)推進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需要達到足夠的深度。深度,主要指理論的深度。價值建設有其自身的規律。價值的理論說服力,來自理論深度。要把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以及我們的真實意圖用簡單的語言說清楚,并說得有力量,需要真正的理論思維和理論深度。需要“以中國為價值”走向的思維來深刻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中華文明的傳承性、一致性。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就要在思想上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整個中華民族和全體中國人的核心價值體系,是為了中華民族和全體中國人根本利益和福祉的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以中華民族和全體中國人為建設主體,去追求全體中國人和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的一種具體的、歷史的價值建設實踐。一方面,中國是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其核心價值體系的提煉包括我們對這種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實踐,必然要和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具有一致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無論是作為一種文化號召,還是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建設,其是否能有效運作和產生預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和自己文明的一致性。如果沒有真正地看到并建立起這種一致性,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也會遇到以往我們曾經遇到的困局。另一方面,當代中國的核心價值體系是已經蘊含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當代中國人的生產生活實踐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的卓越建構,同時也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和現代展現。中國道路的形成和發展不是靠其他力量,而是靠中國人自己的艱苦創業、努力奮斗乃至犧牲所實現的,其奠定了當代中國開展自身價值活動的社會實踐基礎。當然,也從根本上確認了整個中華民族對于形成自身的價值導向和核心價值觀,并以之為標準和根據去進行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和價值創造的權利和責任。(三)推進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尤其需要有足夠的力度。足夠的推進力度,是核心價值觀有效宣傳的保證。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主要靠教育傳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是強化教育的主渠道。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覆蓋文化的創造、生產和傳播的各方面,要覆蓋所有人群和所有時段。其中,傳媒特別是新媒體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貫穿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則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價值問題本質上是實踐的問題。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推進力度,最重要的是加大實踐的力度。雖然我們還有很多理論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但我們的價值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是確定的,即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這是我們的根本立足點,是我們黨始終堅持的價值之魂,也是價值制高點的實質內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要求我們在制度和政策的設計上和執行上都要與其相符合。價值如河流的方向,制度則是保證流向的河床。制度的安排和運行,是人們每時每刻都置身其中的現實環境,其中所透露出來的價值指向人們可以切身地直接感受到,它的說服力比空洞的說教強大一百倍。政府部門的一舉一動,都在宣講價值。而法律制度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尤其引人注目,法院的每一個判例,都在代表國家傳達著鮮明的價值取舍。制度的安排和運行都是由人來操作的,因而操作者的價值取向和操守,就成了決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成敗的關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不只是宣傳部門和文化部門的事,更是全黨乃至全民的大事,特別是黨政領導干部必須要做核心價值觀踐行的模范。要堅持從中國的歷史和國情出發,注重廣大人民群眾的選擇性和創造性實踐,注重以廣大人民群眾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體,始終堅持和保障人民群眾在價值觀建設上的權利和責任。

作者:陳楊 單位:中共中央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