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機械專業優秀教學團隊建設研究
時間:2022-06-22 11:01:17
導語:中職機械專業優秀教學團隊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職學校的機械專業要想獲得長期性的發展,就離不開一批同時具有深厚的專業基礎知識以及優異的實踐操練能力的“雙師型”教師的帶領。因此,在此背景下,中職學校機械專業是否能夠打造出一個兼具這兩大能力和素養的優秀教學團隊,將會對其最終的教學水平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本文以此為出發點就雙師型視域下機械專業優秀教學團隊的建設路徑展開論述。
【關鍵詞】雙師型;中職機械專業;優秀教學團隊;實踐能力
“雙師型”視域下優秀教學團隊的培養,既要注重以學校課程為基礎的理論教學能力的塑造,又不能夠忽視這些理論在實踐當中的遷移。為此中職學校必須致力于為其機械專業的教師打造一個校企共建的實踐平臺,使其教學水平能夠獲得相應的優化。除此之外,還應當為教師提供相互交流、學習的空間,如校本培訓等等。與此同時,一個良好的評估機制的建立,也會發揮出不容小覷的作用。
一、采用校企聯合的方式培養“雙師型”機械專業教師
機械專業的教師和其他專業的教師相比,更應當具備高水平的實踐操作能力,才能夠以此來為中職學校培育相應的具有靈活的實操能力的機械人才[1]。而當前許多中職學校都由于沒有為其教師提供足夠的鍛煉機會,令其缺乏足以支撐理論教學的實踐經驗,因而無法將其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較高的層面上。為此,中職學校就必須積極順應政府的引導,與當地的機械行業、企業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機制,為其機械專業教師搭建一個終身性的學習平臺。培訓的內容可以涵蓋該領域內各項技術的更新內容,也可以包括諸多重要技術的反復教學和實操等等。而培訓的機制必須以貫穿教師終身為目標來進行設計。可以采取長、中、短期培養模式相結合的方法。對于某些近期更新的機械技術知識,可以采取短期集訓的方式,來為教師提供即時性的知識補充。而在培養教師的終身機械實踐能力方面,則要搭建起中長期的平臺,最好令教師能夠保持每學期一個月左右的脫產學習時間。如此一來,他們才能夠心無旁騖地投入到這一機械實踐的過程當中去,不斷地深化對于相應的崗位規范的理解,提高對于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優化對于崗位職責的掌握水平,并以此來為其日后教學質量的優化和提升打下不容小覷的基礎[1]。除此之外,培訓方還必須始終圍繞著提升教師實踐能力這一中心,來開展相應的培訓活動,并建立起一套實時評估機制,用于給予教師相應的學習反饋,從而促進他們不斷地進行自我的反思和成長。
二、積極開展校本培訓活動,促進教師發展
“校本培訓”指的是立足于當前學校本身存在于機械專業教學過程當中的各類問題而展開的培訓活動[2]。之所以要開展這一活動,是為了給老教師和新教師以充分的學習交流空間,令他們能夠各抒己見地表達對于教學問題的理解,并在這個過程之中,設想出更多的解決當前這些教學障礙的方式。而學校領導也能夠在這個參與的過程當中,獲得更多改革教學模式的思路以及靈感。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校本培訓平臺的搭建,原本諸多教師存在于頭腦當中的各種想法都能夠呈現出來,而許多原本存在于不同領域、不同資歷的教師之間的壁壘也能夠逐步得以打破[2]。而在這個相互交流教學困惑,并借助他人的視角來審視自身問題的過程之中,不管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都能夠獲得相應的教學啟迪,從而促進這一“雙師型”優秀機械教學團隊的搭建。
三、制定嚴格的教師水平評估制度,提升教師自我發展動力
教師是當前社會當中最需要進行不間斷的自我成長的一類人,因為他們自身的成長水平,也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反過來作用于他們所培養的人才身上。為此,中職學校也必須致力于搭建一個嚴格的教師水平評估制度,以此來作為評估教師是否吸收了行業內最新的知識和技術的依據。而對于那些處在不斷的自我成長和學習狀態當中的教師,中職學校也必須根據其水平和積極性,來予以其相應的物質回報,令其能夠獲得足夠的尊重,進而將這種外界的評價和反饋,作為自身不斷成長的內驅力量[3]。
近年來,機械專業人才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越來越不容忽視,而與此同時,中職學校是否能夠搭建起相應的優秀教學團隊,來作為機械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則將會對其最終的人才輸出質量產生不容小覷的影響。因此,本文深刻地探討了建立“雙師型”優秀教學團隊的策略,希望能夠以此來為中職學校機械專業教學資源的不斷優化貢獻自身微薄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盧亞蓮.教師個性化培養視野中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研究[J].職教論壇,2012(22):65-68.
[2]龍克儉.中職學校機械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4.
[3]張運珍,高俊鳳.中職機械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8):172-173.
作者:楊燕青 單位:余姚市職成教中心學校
- 上一篇:高職院校輔導員團隊建設探討
- 下一篇:新型染料課程內容及教學團隊建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