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育思考

時間:2022-05-07 11:01:52

導語:城市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育思考

1生物多樣性對于城市建設的重要性

1.1生物多樣性是城市賴以生存的基礎

在城市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與城市環境的結構與功能緊密聯系,共同構成了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基礎;同時生物多樣性與城市社會經濟體系的運行方式直接聯系,為城市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大量的生物資源,如生產資料、生活物品、新型能源等,是城市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另外,生物多樣性以其自身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2]等影響著城市價值觀體系,構成了城市發展與文化內涵提升的精神基礎。

1.2生物多樣性是城市永續發展的保障

生態城市是一類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聚居地[4]。生物多樣性能構建優良的生態系統,良好的生態系統具有復雜多樣的循環路徑、豐富的物種資源和較高的自產能力,使其對外界的抗干擾能力較強,能在自我發展中趨于穩定,加之生物多樣性能發揮城市生態系統的生態功能,可提高城市的自我調控能力。這對維持城市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提升城市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實現城市的永續發展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1.3生物多樣性是城市綠化、景觀化的標志

城市景觀由自然景觀、文化景觀和建筑景觀構成[8]。自然景觀是城市景觀的本底,也是城市景觀得以存在的基礎。城市中的各種生物擁有其各自的生態特征和獨特的生活習性,可形成多種景觀格局與景觀形態,并表現出一定的功能特性,如防護林、景觀帶、生態綠網等。在城市的綠地系統和景觀的建設中融入生物多樣性建設,對提高城市景觀的異質性、增加城市的自然度均有著重要的意義。

1.4生物多樣性是城市文化內涵的體現

城市景觀作為城市文化影響下的人造產物,是地域文化特征的物化形式和外在體現,同時也是城市文化內涵的表達形式。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是否豐富、城市文明建設是否成功均與生物多樣性是否豐富有著密切的關系[4]。

2國內外城市建設中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實例分析

以英國城市和我國深圳經濟特區為例,對其成功經驗及措施進行簡要分析。

2.1英國的城市建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

2.1.1制定科學性的綠地系統規劃

英國政府把綠地作為城市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一個重要的綠地空間來進行規劃安排,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并且規劃多具有基礎性、前瞻性、民主性等特點。在城市綠地空間布局上,城市中心多依托大面積的綠地建設城市公園,合理規劃街旁綠地、住宅綠地等;在郊區建立森林公園或植物園,以科普教育和保存物種為主要任務;城市遠郊則建立國家自然公園[5],并以生態綠廊的形式將城內、城郊、遠郊的綠地進行連接,構成廣義的城市綠色開敞空間。

2.1.2以生態理念為設計指導

英國政府倡導“將森林引入城市,讓城市歸回自然”的建設理念,在城市景觀建設中模擬自然環境狀態,遵循自然界群落的生長模式,建立多維度的物種生存空間和多層次的生物群落,使城市與周邊的自然環境充分融合,真正做到讓城市回歸自然。

2.1.3構建完善的法律體系

英國的城市規劃與綠地建設編制工作均由政府來主持,擁有一套完整的法定程序和步驟,并設有專門機構對其進行法制監管,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規劃建設條例一但經過審批就進入法制監管程序,任何人都不能隨意更改。對一些具有較高保護價值的自然地還設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和監督部門,如倫敦的海德公園在湖濱建立了禁獵區、攝政公園建立了禁獵的蒼鷺棲息地,一旦有人違反將嚴格依法懲戒。

2.1.4重視植物園的建設

在歐洲,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收集的植物種類最多,擁有活植物5.5萬種,并建立了以野生植物種子為主的基因銀行,于1987年成立專門從事研究并利用本國野生花卉資源的“英國研究保護野花協會”[6-7],同時向國際推薦本國新種,介紹栽植方法。

2.2深圳城市建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功經驗

經過33年的風雨歷程,深圳由昔日的邊陲漁村變成了如今的國際化大都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成果也令世界矚目。截至2011年底,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5.0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6.5m2,均超過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標準要求。在進行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礎上,深圳政府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從城市的規劃、法制的保障、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提升等方面協調城市發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系。

2.2.1制定科學的城市發展規劃

為保護城市中稀有的綠地資源,深圳推出了建設“公園之城”的目標,對城市中較具規模的綠地以建立公園的形式其進行科學規劃、管理與保護。深圳以“生態園林”“景觀生態”的設計理念引導全市風景園林建設,全面提高單位綠地面積的綠量,豐富物種多樣性。從2010年起,深圳市依托《珠三角綠道網總體規劃綱要》開啟城市綠道建設之旅,完善了城市綠網,優化了綠地空間格局。

2.2.2制定城市綠化地方標準

從1999起,深圳市城市管理局與質量技術監督局著手進行城市園林綠化地方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工作。截至2005年,已有《園林綠化管養規范》、《深圳城市園林綠化技術標準體系》、《立交橋懸掛綠化技術規程》等多項地方標準正式,并在實踐中得到廣泛運用。其中《深圳城市園林綠化技術標準體系》現已成為制定深圳市園林綠化行業技術標準的重要指引[8]。

2.2.3重視本地植物資源的調查與野生植物的引種馴化

從20世紀90年代起,深圳園林植物科研人員就已開始對深圳市內的植物資源進行摸底調查并編制《深圳植物志》,共5卷,預計2014年全部完成。目前已完成的《深圳植物志》收錄植物種類約2800余種[9]。同時,深圳市積極開展野生觀賞植物引種馴化的課題研究,收集、馴化觀賞價值較高且擁有良好的生態適應性的野生植物品種,并在城市綠化中推廣運用。

3當前我國城市建設中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問題

3.1原生態環境的不斷破壞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規模也在不斷擴張,加之在城鎮化過程中存在盲目建設的現象,忽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如非法占用農地、侵占濕地、大規模開挖山坡地等,造成農田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的破壞,生物多樣性嚴重喪失。

3.2城市規劃理念落后

我國的城市規劃普遍追求集中式的規模化發展,往往讓城市變成自然環境中的隔離區,又因城市中缺乏生態廊道的建設,使得城市中的綠地斑塊也獨自隔離成片,減弱了彼此間的物種遷移與能量交換,破壞了城市整體的生態系統,城市中的生物多樣性也難以持續發展。

3.3綠化樹種單一

在我國的城市綠化中,普遍存在園林樹種單一的現象,種植模式也較為簡單,多為“喬—草”“灌—草”種植模式。部分城市為滿足其對形式上的美學追求,改變植物的原生形態,如對綠化樹種的過度修剪、草坪上單一植物組成的模紋花壇等,導致了生物多樣性的下降,增加了因物種單一引發病蟲害的幾率。

3.4科研資金投入少

我國對城市中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側重于政策的制定,科研資金投入相對較少,研究范圍也相對狹窄,加之植物園建設薄弱,未能較好地發揮其在生物資源的收集、保護、研究以及對外科普方面的作用。

3.5公眾生物多樣性意識薄弱

生物多樣性對于城市建設的重要性目前還尚未在城市人群產生充分的共識,部分人群依舊未能較好地理解城市建設中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及內涵。公民保護意識薄弱,破壞自然、侵擾城市生物生存環境的現象時有發生,直接威脅到城市中生物的安全。

4城市建設中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對策

4.1以景觀生態學理念為設計指導

為提高城市的自然度,為城市的生物提供豐富穩定的生存環境,需要以生態學理念為景觀設計指導,遵循地帶性植被群落生長模式,豐富城市綠化空間及層次,營造多種生境,提高城市的生物多樣性,發揮城市生態系統高效的生產力和抗逆能力,減少因人工群落所帶來的管護的成本,提高城市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本文來自于《中國城市林業》雜志。《中國城市林業》雜志簡介詳見.)

4.2以科學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為前提

對城市綠地系統進行科學的規劃與建設,將有利于整合城市中較分散的斑塊,并與城郊的天然綠地如森林公園、苗圃等,通過生態綠廊、水廊連接起來,形成點網相連、廓帶相通的環網式[10]城市綠網,以恢復生物的棲息地,便利城市內部各綠地之間以及與城郊之間的物種遷徙,從而增加城市的物種多樣性。

4.3以保護和引種相結合為途徑

4.3.1開展城市生物摸底調查,建立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

在城市建設中,首先應對城市生物多樣性進行摸底調查、分析并編目,結合城市各類生態環境特征,如地理位置、面積、現狀、管理模式等,建立城市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并建立檢測網點進行長期監測[2],實時跟蹤并掌握城市物種多樣性的變動趨勢,對其進行統籌規劃與信息管理,以維系城市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

4.3.2采取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相結合的方式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

就地保護是指針對城市中具有典型地帶性特征的物種群落或承載豐富的動、植物或野生生物種類棲息的荒廢地、濕地、沙地、自然河湖等生態脆弱地建立保護地,并針對保護區中各類生態因子的生存狀態劃定核心保護區、實驗區和緩沖區,保護城市生物及其基本的生存環境。遷地保護是指依托城市的植物園、動物園、專類園、苗木基地和基因庫等對珍惜動植物、瀕危生物或具有較大開發潛力的生物資源進行遷地保護和科學研究,發揮其科普教育、觀賞功能,借助基地的科技人員、技術和研發平臺等,有力促進珍惜生物資源的移地保護、優勢種馴化與應用實驗等工作的開展[4]。

4.3.3開發并引入當地的野生植物種類

開發和利用野生植物對豐富生物多樣性、提高城市的景觀度、發揮城市綠地的生態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對此,我國已開展了部分地區、省市的野生花卉資源調查工作。據調查,福建省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并可供城市園林綠化的野生植物有171科669屬1506種[11]。另外,福建、海南、湖南等地還開展了對野生蘭科植物資源的專項調查等。據統計,福建省現有野生蘭科植物65屬151種。有關部門已啟動“千種新花卉計劃”等工作,這將有力促進我國野生植物資源的開發與應用進程。

4.4以完善的法律法規為保障

從總體來看,我國城市建設中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在制定的相關法規中主要側重于規劃與編制,對城市規劃的約束力不強,執行力較低,且缺少明確的獎懲制度。今后應繼續加強與完善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法制建設,為城市生物多樣性提供良好的法律環境。

4.5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中國作為快速發展中的大國,應當優先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學習他們先進的管理和技術,取其精華為我所用。例如,在野生花卉開發與應用方面,發達國家已具備較成熟的技術與理論支持,并已成功引種許多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城市綠化樹種。對此,我國可借鑒與學習他國的技術與經驗,并適當引入應用較成熟的城市新物種,以豐富我國的物種多樣性。

作者:蘭思仁李霄鶴彭東輝余韻工作單位:福建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