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創新
時間:2022-03-16 10:44:00
導語: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原因分析
中小企業資產規模較小、經營靈活、變化快捷,造成其資金需求在時間和數量上具有較大不確定性,一次性融資的量較小但頻率較高,使得融資復雜性加大,融資成本較高,而最終又體現在融資難上面。當前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局面,可從兩方面來分析:(1)外部融資環境方面。首先,缺乏完整的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近年來,針對中小企業貸款難、擔保難的問題,國家雖然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體系,導致大多數社會資源和銀行貸款都流向大企業。其次,缺乏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國有商業銀行是我國現行金融體系的主體,主要是為大中型企業服務,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不大,以致弱化了金融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第三,缺乏有效的信用擔保體系。由于政府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運營直接干預過多,加上信用體系的補償機制仍然是按照計劃經濟的方法進行一次性補償,沒有根據不同信用擔保機構的運營效率、業績進行連續激勵性補償,導致擔保機構運營的效率低下。第四,直接融資渠道狹窄。眾所周知,我國的證券市場是以國有企業改革為宗旨,重點扶持國有企業上市融資,加上證券融資時間長、費用大、門檻高等原因,造成股權融資、債券融資目前尚不能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主渠道。(2)中小企業自身方面。首先,基礎比較差,內部管理混亂。中小企業規模相對比較小,組織結構變化快,財務管理相對不規范、不穩定。其次,信用觀念淡薄。我國中小企業資信等級普遍不高,50%以上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不健全,資信等級60%以上都是3B或者3B以下,風險抵御能力弱。第三,規模小、實力弱,抵押與擔保受到限制。中小企業資信較差,若要獲得貸款,需提供信用抵押或信用擔保,在中小企業由于既無合適的抵押資產,也無擔保人,自身資信又很低的情況下,獲得金融機構的信用貸款是困難的。
二、中小企業融資方式比較與分析
現實經濟活動中,企業融資方式較多,分類方法也五花八門,下面就以企業與資金供給者的關系——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來分類分析。
1.直接融資方式分析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企業的融資方式趨于多元化,許多中小企業開始利用直接融資來獲取資金,但目前直接融資占中小企業融資的比例較低,可見,我國資本市場在直接融資方面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常見的直接融資方式有股權融資與債券融資,但在當前的中國使用股權或債券融資的中小企業并不多,除自身原因外,更多的是融資環境、政策等宏觀方面的原因。
不少國家在主板以外開設二板,為極具發展潛力的中小型成長企業提供股權融資的渠道。國際經驗表明,同間接融資方式相比,二板市場股權融資這種直接融資方式能更好地促進中小企業特別是高科技、高風險、高成長性企業的發展。此外,在主板之外設立一些地方性的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也不失為中小企業融資一種良好方式,讓暫時不能上市的眾多中小企業有機會從資本市場獲得資金。然而,對于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二板市場還是可望不可及的,即使是高科技、成長型的企業,也會由于種種原因不可能在二板上市融資。正因如此,我國有1000萬家中小企業,能上市融資的也只是少數。對于一些資信較好、發展穩步的中小企業,我們推薦采用私募的方式向特定的投資者發行債券,也可以公開發行債券直接融資。但目前我國的集中管理、分級審批的債券發行制度似乎并不怎么支持企業發行債券,這從目前我國債券市場的情況可以看出。參照國外成熟資本市場的情況,有必要轉變目前債券發行的管理機制,以拓寬債券融資渠道,只要發行債券主體資本結構健全、具備償還能力、財務信息披露充分,就應當允許其登記發債。
2.間接融資方式分析
相對于直接融資,中小企業的間接融資方式似乎更加有效,事實也證明,中小企業發展過程的融資更多的是借助金融中介機構,而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資格審查又相對較嚴,從而使中小企業陷入發展的困境。目前資本市場上常見的間接融資方式有:綜合授信、動產托管、票據貼現融資、無形資產擔保貸款、金融租賃、典當融資、銀行貸款,可見間接融資方式還是比較多,但真正使用的卻不多。在各種間接融資方式中,由于商業信用和票據市場不發達,中小企業通過票據貼現來融資的量還很小,企業金融知識的匱乏又使得其他融資方式難以利用,致使目前我國中小企業間接融資方式還是以銀行貸款為主。
對比金融機構貸款,本段將簡要分析典當融資和金融租賃兩種較為適合中小企業的間接融資方式。對于我國中小企業來說,采用典當融資是一種便利的融資渠道,它集合了以下幾個優勢:(1)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要求幾乎為零,只注重典當物品是否貨真價實;(2)典當物品的起點低,價值不限,千元、百元的物品均可以典當;(3)典當融資手續簡便,融資速度快,效率較高,即使是不動產抵押,也比銀行便捷許多;(4)不問貸款用途,資金使用十分自由,周而復始,可大大提高資金使用率。它比較適合資金需求不是很大,急需使用資金的中小企業的融資,典當融資已成為緩解企業短期資金困難的救命稻草,但從中小企業長遠發展來看,金融租賃則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融資方式。金融租賃自從上世紀在美國誕生以來,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規模不斷發展壯大。對中小企業而言,金融租賃有以下好處:(1)任何經濟活動都要經過復蘇、擴張、收縮和蕭條四個時期,但經濟周期性波動,對金融租賃業影響不大。當經濟處于擴張時期,中小企業急缺資金時,金融租賃能充分發揮其融資的功效。當經濟處于蕭條時期,為了刺激消費、緩解市場疲軟壓力,金融租賃能夠發揮促銷功能。(2)金融租賃有利于中小企業實現表外融資。中小企業承租設備獲得的是其使用權,因而在資產負債表中并不列為負債,不改變企業的資本結構,增強了企業的借款能力,實現表外融資。(3)金融租賃手續簡便,能使中小企業迅速獲得所需的資金,盡快形成生產能力。金融租賃一般要比單純的依賴借貸購置設備的速度快得多,還可以有效的避免因設備過時而承擔風險。(4)金融租賃運作靈活,對承租人的資信及擔保要求不高。中小企業所要投資的項目只要現金流量較充足,一般都能通過金融租賃方式取得所需設備,但由于我國企業信用度不高,租金拖欠現象嚴重,致使目前租賃額偏低,加之租賃行業的不規范及缺乏政策的支持,嚴重制約了金融租賃的發展。
3.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比較分析
通常,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方式選擇時會對融資期限、融資成本、融資風險、資金使用自由度、資金的到位率和融資主體的自由度等因素進行考慮。在我國中小企業目前融資的方式中,有48.41%的中小企業選擇利用企業積累的自有資金,38.89%的中小企業選擇通過銀行信貸來擴大生產規模,而選擇通過其它形式來籌資的中小企業不足13%,其中僅有2.38%的中小企業首選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進行融資。這表明相對于發行股票或債券等直接融資方式來說,間接融資仍然是我國中小企業的首選融資方式;同時也表明對中小企業來說發行股票或債券等直接融資方式的難度依然很大。
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我國的融資制度不太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比例極不協調,在企業整體自我積累很弱的情況下,中小企業過分依賴銀行信貸的間接融資,結果只會加劇銀行風險,因此要適當提高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比例。合理的調整中小企業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比率,使資本結構與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相適應,從而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的發展。
三、中小企業融資創新思路分析
中小企業為中國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經濟組織,然而,這一經濟角色與其在整個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地位是十分不匹配的,這種不匹配的狀況既反應在中小企業自身融資結構的不合理,又表現為中小企業獲取資金的渠道狹窄,來源匱乏,方式單一。傳統的融資方式不僅不能改變中小企業資金渠道狹窄、資金來源匱乏的局面,反而使中小企業的有效資金需求得不到可靠資金來源保障的矛盾更加激化,異化了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經營業績,也直接降低了資本市場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功能性作用。中小企業融資結構不合理、融資方式單一的問題,已經成為轉變增長模式和調整產業結構的焦點,實際上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制度安排和金融市場資源配置面臨的挑戰。至此,我們可從資本市場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層面,研究資本市場制度安排,創新融資方式,推進資本市場與中小企業的共同發展。
從中小企業融資來源統計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還是所有者權益、保留盈余和非正式股權,因此,中小企業轉向民間資本、商業信用以及非正式信貸等方式進行融資也就不足為奇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理想融資方式至少應滿足三大條件:資金供給主體比傳統金融機構有著天然的優勢,能夠獲得更高的回報,因而敢于承擔更大的風險;資金供給主體在給中小企業提供融資便利的同時,能夠給中小企業帶來經營管理的幫助;資金供給主體能夠克服中小企業融資中的成本過高的劣勢。在中國現有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中,對這三個條件的滿足程度并不能令人滿意。因此,我們要從有利于中小企業分散和化解風險、有利于獲得各種增值服務和幫助、有利于降低融資成本的客觀要求出發,探求融資方式的改進和創新。
四、結語
作為公司血脈的資金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至關重要,而融資方式的選擇又在較大程度上決定了資金融通的成本、數量、使用時間、自由度,使得目前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具體的融資方式創新上,對基礎的融資制度、環境、創新原理研究較少。本文從融資方式出發,結合融資方式創新思路分析,對融資方式創新提出三點要求,希望對中小企業融資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胡竹枝.銀行與中小企業融資關系比較與選擇[J].財經研究,2003,(6).
[2]賈銀芳,融資租賃.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有效渠道[J].中國經濟評論,2004,(11).
[3]金樹穎,齊舒.論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拓寬[J].遼寧大學學報,2006.
[4]吳琦.淺論中小企業融資新方式[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