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中介組織資金融通論文
時間:2022-05-29 06:02:00
導語:農民中介組織資金融通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以地方立法方式保障農民合作組織;新舊組織對接關鍵:理順雙方產權關系;利用傳統資源壯大新的組織;采取各種方式加強農民中介融資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如不具備合法性,就根本談不上在市場競爭中成為一支抗衡力量、中國農村現在的合作經濟組織名稱很多,形式各異、.理順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供銷社之間的產權關系、政府扶持的合作社成長起來之后,政府應理順產權關系,逐漸退出、農民自發組成的合作社在資源稟賦上存在種種缺憾、供銷社的優勢之一是擁有自己多年來形成的組織網絡體系、鄉村社區合作組織是其他農民中介組織的母體、農村信用合作社要堅持為"三農"服務、合作金融組織應是農村金融體系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等,具體請詳見。
一、以地方立法方式保障農民合作組織
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如不具備合法性,就根本談不上在市場競爭中成為一支抗衡力量,也談不上增強農民自身的談判地位。在國家短期內不可能出臺有關法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可采取變通的方式,地方性的法規,促進當地合作組織的發展。如1995年5月20日,山東德州寧津縣了縣人民政府的紅頭文件"寧津縣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登記注冊管理試行辦法",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核準登記注冊時,對符合企業法人條件的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企業法人登記,核發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從此在寧津縣就出現了以合作社名義登記注冊的營業執照,山東萊陽市也有類似的做法。地方政府的這一舉措賦予了合作社與其他企業組織一樣平等的企業法人地位,從而使它們可以合法地參與市場競爭。
中國農村現在的合作經濟組織名稱很多,形式各異,而且往往隸屬于不同的部門,如中國科協下屬的農民專業技術協會被界定為農民的技術經濟合作組織,其中有一部分已成為經濟實體型的組織,農業部亦負責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供銷合作社和鄉鎮的一些站所(如畜牧獸醫站)也領頭興辦各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這些組織的大方向一致,但由于各部門的條條領導及部門之間清晰的邊界,農民合作社的組織資源無法整合在一起,發揮整體效益。因此,地方政府除了核準合作社的登記注冊外,還要配套出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示范章程,明確合作社的性質,界定合作社的內涵、處延及內部組織結構、管理機制等,這樣各類合作組織即可"對號入座",打破原來的部門界限,在統一的制度規范和名稱下整合起來。
二、新舊組織對接關鍵:理順雙方產權關系
兩種組織資源對接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處理政府有關部門(包括供銷社、信用社等)與農民自發組成的合作社之間的關系。課題組在以前的研究中曾對這個問題進行過探討,現在我們從產權關系上對這問題做進一步的研究。
1.理順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供銷社之間的產權關系。
專業合作社與基層供銷社對接,能使農民更順利地進入市場,而且通過專業合作社來改造基層社,但這種改造能否實現的關鍵是理順專業合作社與供銷社之間的產權關系,從理論上講,產權清晰并不等于將資產量化到個人,關鍵是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監督制衡機制,而供銷社母體和發育出的專業合作社或專業協會之間的產權關系則要有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從而使專業合作社能將供銷社改造過來,而不是供銷社通過干預專業合作社的決策、讓合作社安置供銷社的冗員等方式最終將農民的專業合作社拖垮。顯然,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將供銷社的資產或股份逐漸贖買過來,使農民社員真正享有專業合作社的決策權、剩余索取權和對資產凈值的處置權,這是使農民專業合作社保有生命力并具備改造供銷社的能力的唯一途徑。通過這種演進,供銷社的干部職工或是成為專業合作社的社員,或是成為被專業社雇用的專業人員,其他各級的供銷聯社也將被改造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聯社,農民才能真正成為供銷社的主人。同時,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靠經濟實力薄弱、組織形式不規范、尚處于起步階段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來融合、改造供銷社,必然是一條漫長而又困難重重的改革路徑,只有著力營造一個有利于農民的自助組織(尤其是專業合作組織)成長壯大的制度環境,這條路徑才有可能走通。
2.政府扶持的合作社成長起來之后,政府應理順產權關系,逐漸退出。
有遠見的政府在所扶持的合作社成長壯大后,應主動創造條件退出。
山東諸城市皇華鎮由鎮婦聯牽頭,組建"巾幗藝品股份合作社"。鎮政府在合作社的運作中給予了強有力的扶持,一是直接向合作社注入人力、物力和財力。合作社的董事長由鎮婦聯主席擔任,副董事長由鎮長助理擔任,女副鎮長擔任合作社的名譽董事長。鎮政府向合作社投入7萬元財政周轉金,并為合作社配備一輛吉普車、一部手機,兩部程控電話,此外還計劃再為合作社配置一部運輸車。鎮政府對于自己在合作社的投入,沒有規定具體還款期限,只要求合作社在其發展起來后還款即可,并希望合作社運轉成功后能夠改善鎮機關人員的福利待遇。二是積極協調合作社與各職能部門或企業的關系,大大降低了合作社的交易成本。為了解決合作社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鎮政府親自出面協調,由鎮集體企業提供擔保,為合作社爭取了8萬元的信用社貸款。為解決合作社的生產場地,鎮政府將財政所的16間平房騰出,作為合作社的生產車間,并協調電力部門,為合作社及時解決電力供應問題。合作社規模擴大后,鎮政府又與鎮供銷社協調,租用供銷社閑置倉庫,并投資15萬元進行裝修改建。三是直接為合作社聯系業務。這個案例沒有解決的問題是:鎮政府的各種物質支持將來要獲取什么樣的回報?合作社與鎮政府之間的財產關系應如何界定?這些問題如不及早解決,必然會留下隱患。
三、利用傳統資源壯大新的組織
農民自發組成的合作社在資源稟賦上存在種種缺憾,如果能利用傳統組織的各種資源(人力資本,組織網絡,物質資產等),無疑會在較短時間內有較快的發展。
供銷合作社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多次指出,供銷社要發展,必須立足于為"三農"服務、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服務。以供銷社為母體,促進、培育和領辦農民的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從而創立供銷社的新機制。截止1999年末,依托基層社興辦的專業合作社有24000個,其中種植類11000個(其中棉花專業合作社1400個),養殖類4800個,服務類2800個,農資專業合作社4900個。到2000年上半年,專業合作社已發展社員685.9萬戶,吸收社員股金11.49億元。這種改革走向就涉及到如何充分利用傳統的組織資源(供銷社),并實現傳統組織資源與農民中新發育的組織資源(專業合作社)的對接,最終通過興辦專業合作社來改造基層社。在實地調查中,基層社的同志也指出,資產經營,僅能解決供銷社的"止血"問題(減少虧損),解決不了發展問題。為"三農"服務,供銷社真正成為連接農民和市場的紐帶和橋梁,這樣供銷社才能具有"造血"功能。
供銷社作為一種傳統的組織資源,它有哪些優勢呢?
供銷社的優勢之一是擁有自己多年來形成的組織網絡體系。截止1999年末,全國基層社所屬的經營服務網點共有48.5萬個,其中村級綜合服務站12.5萬個,占經營網點總數的1/4,占全國行政村總數的15.8%。此外,全國還有供銷社辦的莊稼醫院2.8萬個。村級服務站可以為農民提供生產與生活多方面的服務。
供銷社的優勢之二是在改制后,保留了一批掌握信息和擁有技術及管理經驗的專業人才。
供銷社的優勢之三是擁有現成的場地和設施等物質資產以及一部分在資產經營后收回的由社里掌握使用的資金。
供銷社擁有的組織網絡、人力資本和物質資產都是農民經紀人和個體營銷戶所不具備的,所以如果經過改造后,完全有條件成為連接農民和市場的紐帶和橋梁。但哪一條是可行的而又符合合作社理想的改造途徑呢?農民的新老股金在供銷社資產中所占的份額很小,通過擴股的方式使農民成為供銷社的大股東,進而成為供銷社的真正主人,這條途徑是不現實的。另一條途徑是另起爐灶,供銷社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專業協會充分利用供銷社這種傳統組織所擁有的資源,同時充分發揮農民自發組織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待農民合作組織發展壯大之后,贖買供銷社的資產或股份,雇用供銷社的干部職工,從而以專業合作社或專業協會為主體,改造、融合和"吃掉"供銷社,通過這種方式使農民真正成為供銷社的主人,實現兩種組織資源的有效對接。
村社區合作組織的功能
除了作為農村土地的所有者代表與公司打交道外,村社區合作組織還在農戶與公司、農戶與農民經紀人以及農戶與市場之間發揮紐帶作用。
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的基本經營制度確立以來,村級社區合作組織自身逐步退出生產經營領域而轉向提供社區公共物品、管理協調、信息服務、商業擔保等。在村級社區組織的個案中,一個突出的共同特點是社區合作組織原有的最重要的為農戶提供統一營銷服務的功能逐步由社區內的專業大戶或經紀人所取代。這樣做的結果是實現了專業大戶、普通農戶和村級社區合作組織三方的優勢互補,為普通農戶的產品建立了穩定的營銷渠道,同時又使專業大戶獲得充足而穩定的貨源,增強了市場議價的能力,降低了市場交易成本,取得了組織的規模效益。而村級社區合作組織則可以發揮其有效協調與政府有關部門的關系、生產公共物品、提供商業信譽等特殊功效,解決普通農戶以及專業大戶進入市場中十分需要而依靠自身力量又難以實現或交易成本過高的服務。
鄉鎮政府和"七所八站"的功能
隨著鄉(鎮)機構改革的深化和鄉(鎮)集體企業的全面改制,鄉(鎮)一級原有的獨立于黨委和政府的經濟機構將逐步解體,鄉(鎮)社區合作組織的建立將主要依托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等為農民服務的事業職能部門以及婦聯等群團組織。從發展趨勢看,那些技術服務力量較強、社會動員能力較強且重視社區合作的鄉(鎮)將先行一步,重點是以鄉(鎮)農業技術服務職能部門的改革為切入點來發展鄉(鎮)社區合作組織,使農技服務部門與社區內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而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大改革也為此提供了新的契機。
1997年初,模仿山東省萊陽市成功合作社的方式,山東高密市拒成河鎮政府與鎮獸醫站聯合,以鎮內養雞專業戶為依托,創建起合作社。合作社的董事會由鎮政府主要領導和獸醫站主要成員組成,監事會成員全部是養殖戶社員。
合作社成立初期,凱遠龍頭企業仍然是與鄉(鎮)政府簽訂合同,由鄉(鎮)政府進行財政擔保,向養殖戶發放雞苗。加入合作社的社員只要自己建起雞棚后,其它一切服務都由合作社提供。
因此,拒成河鎮肉雞合作社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當地政府的直接參與和鼎力相助,政府從組建合作社、派代表在合作社的決策層中擔任要職,到籌措合作社的運作資金、提供合作社的生產場所,扶了合作社一程又一程。這種狀況在合作社的所在地山東的同類型合作社中有著較強的代表性,特別是在合作社的發展初期。但是一旦合作社進入正常運作后,政府所發揮的行政作用是呈逐步減弱的趨勢,合作社的發展越來越依靠企業家。
鄉村社區合作組織與其他農民中介組織的關系是多層面的,主要體現出兩種基本的關系類型
第一,鄉村社區合作組織是其他農民中介組織的母體。各類農民中介組織的發育不僅大多以鄉(鎮)或村地域范圍為依托,而且在不少情況下是在鄉村社區合作組織的培育下成長壯大起來的,但是從發展趨勢看,隨著農業市場化進程的逐漸深化,鄉村社區合作組織對其他農民中介組織的這種母體性特征將淡化,各類農民中介組織的建立將日益依賴于按照專業化原則所形成的空間區域生產布局,打破帶有行政性的鄉村社區的界限。如廣西賀州市水果專業技術協會,會員主要分布在廣西的賀州、鐘山、富川、平南等地,并且拓展到湖南江華、廣東中山市等三省區六縣(市),生產經營業務的一致性,而不是鄉村社區,越來越成為會員之間的聯系紐帶。第二,鄉村社區合作組織是其他農民中介組織的合作伙伴。這種伙伴關系又可進一步劃分為緊密型和松散型這兩種基本類型。其中,緊密型是指鄉村社區合作組織與供銷社、公司、農民經紀人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建立起了產權關系;松散型則是指鄉村社區組織與供銷社、公司、農民經紀人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通過發揮各自資源優勢而建立的業務合作關系。
四、采取各種方式加強農民中介融資
在農村金融改革這一問題上,有關部門提出:農村信用合作社要堅持為"三農"服務:組織形式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改革重點則放在產權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上。這方面的積極動向是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已不再泛泛地提恢復"三性",改革策略更加務實和靈活,但存在的問題是仍把農村金融改革僅局限于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
由于實現壟斷及獲取壟斷利潤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存在著生產要素或商品進入市場的障礙,而在資金市場開放后,任何一個資金所有者,無論其持有資金量大小,都可作為一個貸款人隨時進入市場,不存在進入市場的障礙。同時在當前國家和城市資金供大于求的情況下,農村卻是典型的資金賣方市場。所以在資金市場開放的前提下,具有不同經濟成分的、多元化的金融組織將會應運而生,不可能出現由一種金融組織壟斷資金市場的局面,這也就決定了農村的金融體系必然是多元化的。
雖然農村金融體系由多種金融組織所構成,但合作金融組織應是農村金融體系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許多國家,合作金融組織已發展成全國性的完善的體系,成為農村金融體系的主體。在這些國家里,農村合作金融組織是農村其他各類合作組織的堅實的依托,通過農村合作金融與合作保險的贏利來支持其他合作組織的經濟活動。農村合作金融并為農民提供資本,從而促進農業和農村社區的發展。但在中國農村現實經濟生活中,合作金融這一塊的問題最大,可以說至今尚未破題,成為阻礙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前些年發展較快的農村合作基金會現已清理整頓,不復存在。應該說,農村合作基金會之所以出現問題,并非由于"合作"二字,恰恰由于它沒有成為真正的農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組織,它所體現的強烈的行政依附性、經營活動的營利性以及內部人控制的管理機制正是其潰敗的主要原因。合作基金會存在的問題農村信用合作社也同樣存在,實際上,正是由于信用社的行政依附性和官商作風,才導致了基金會的發展壯大。從目前情況看,恢復信用社的合作性質很難做到,而基金會又被取締,在金融需求上,廣大農民除了向正規的金融組織(農行和信用社)尋求極為有限的幫助外,不得不轉向民間融資。
沒有一個健全的、強有力的農村合作金融體系為依托,中國農村合作組織的發展和壯大是不可能的,中國農村經濟今后的發展也必然困難重重。從長遠來看,除了采取靈活、務實的方式改造農村信用合作社之外,應采取各種靈活的方式,解決各類新興的農民中介組織的資金融通問題。
- 上一篇:工商局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交流材料
- 下一篇:工商局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