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各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策略論文

時間:2022-01-05 11:50:00

導語:淺談各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各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策略論文

論文關鍵詞:低碳經濟;溫室氣體;經濟結構;新能源

論文摘要:文章從低碳經濟的內涵、發展低碳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對策等三方面分析了我國的低碳經濟發展戰略。實現低碳經濟和經濟發展的協調統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由于國情所限,在發展低碳經濟中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

20世紀后半葉以來,以氣候變暖為主要特征的全球氣候問題日益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現有的氣候變化預測結果表明,截至21世紀末,全球的地表溫度將上升1.1℃-6.4℃,全球平均海平面可能提高0.18米-0.59米,人類正面臨著氣候變化所帶來的重大挑戰,而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本出路是發展低碳經濟。

一、低碳經濟的內涵

低碳經濟中的“經濟”一詞,涵蓋了整個國民經濟系統和子系統,而“碳”狹義上是指造成當前全球氣候變暖的CO2氣體,廣義上包括《京都議定書》中所提出的六種溫室氣體,“低”則是指降低目前高度依賴化石燃料所產生的“高”碳排放,最終使碳強度降低到能源和環境容量都能夠有效配置和利用的標準。

理解低碳經濟,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內涵:

第一,發展低碳經濟是實現經濟發展和能源、環境協調統一的必然選擇。

第二,發展低碳經濟,其核心是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通過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創新,形成明確、穩定和長期的引導和激勵,推動低碳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并且調整社會經濟發展的模式和發展理念,促進整個社會經濟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轉型(鄧梁春等,2008;莊貴陽,2007)。

第三,發展低碳經濟要加強教育,轉變人們發展思路,要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作為保障。

第四,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應為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以發展綠色經濟來促進經濟發展。

二、發展低碳經濟面臨的主要困難

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和適應全球變暖的趨勢,其中碳減排又是重中之重,由于人為碳排放主要是來自于化石能源的燃燒,因此,減少碳排放實質就是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從國際能源的現狀來看,據國際能源署預測(IEA,2008),到2030年,化石能源占世界一次能源的比重仍將為80%,且煤炭需求是各種能源品種中增長最快的,石油仍然是主要的燃料,包括中印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將是能源消費增長的主要地區。能源發展具有周期長、慣性大、路徑依賴的特征,減少碳排放就意味著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從而影響各國的經濟增長速度,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因此,圍繞碳減排的國際談判實質就是排放空間的公平合理分配以及能源使用,發展權益的爭取。

發展低碳經濟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成本和市場問題。發達國家在發展低碳產品,開發低碳技術,減排溫室氣體的過程中付出了額外成本,使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下降,所以需要制定全球的低碳市場配額,并逐漸形成全球通用的制度和規則,否則,低碳技術難以在市場上獲得回報,從而影響低碳技術的開發、研究、推廣。

發展低碳經濟的第三個問題是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方面的問題。低碳技術能否在全球推廣,從而提高能源開發、生產、輸送、轉化和終端消費過程中的效率,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這面臨著解決全球公共物品的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與獲取低碳技術商業利益最大化目標的矛盾沖突,需要在新的國際氣候體制下解決。

我國也面臨著發展低碳經濟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低碳經濟給我國正在建設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以及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另一方面,由我國國情決定,發展低碳經濟,需要相當的額外成本和大規模采用低碳相關技術,這可能會延緩我國的現代化進程。

三、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對策分析

從目前來看,各發達國家都在調整社會經濟政策,準備向低碳轉型。但是目前來看,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普適性的成功經驗,這些國家采取的措施包括:歐盟和美國分別實施了碳貿易系統,歐盟開始征收碳稅,構件綠色稅收體系,各國紛紛提高能效標準,加強能效和環保方面的監管,鼓勵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投資新能源和碳減排的研發等。通過一些實質性的政策調整,部分發達國家已經開始走上低碳經濟的道路,經濟增長和溫室氣體排放開始脫鉤。例如,瑞典1990-2006年,經濟增長了44%,但是其CO2排放減少了9%。

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發展低碳經濟,應當選擇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低碳經濟發展道路,具體來說:

第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使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改變人們發展理念,弘揚以低碳排放為榮,高碳消耗為恥的社會新風尚。積極引導人們轉變生活方式。倡導低碳經濟也是對傳統生活方式的挑戰,社會要倡導人們:少開車,多走路,多坐公交和鐵路,多騎自行車和電瓶車,多植樹綠化,在學校教育中多講一些低碳生活方式的問題。

第二,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體系,完善宏觀管理體制。我們國家目前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法律,法規比較少,沒有應對氣候變化的專門法律,在其他資源,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也缺少針對溫室氣體這種“特殊污染物”的相關適用法律和規定。因此,應論證“應對氣候變化法”的立法可行性和立法模式。在宏觀管理體制上要增加研究低碳經濟的經費和編制。

第三,政府應采用經濟手段,傾斜式發展低碳行業。人大和政府要加快對低碳經濟的調查研究和立法,通過稅收、補貼、價格、信貸等手段,發展低碳產業,使之增加供給,降低成本。對高碳消耗和排放的企業和行業給予征收氣候變化稅或者關停并轉的處置,國有企業和壟斷企業要帶頭履行環保生態責任。

第四,調整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結構是我們國家目前的突出問題,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后期,是重化工業加速發展時期,也是能耗多,排放多的時期,所以調整經濟結構,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調整經濟結構,至少包括五方面含義:一是要改變服務業發展滯后,經濟增長過度依賴第二產業的局面,而服務業發展滯后的根本原因是城鎮化落后于工業化,所以如何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發展道路,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二是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使得單位能耗創造的GDP有明顯增長,在國際分工中實現價值鏈升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改變經濟增長長期依賴低成本制造業優勢的現狀,限制“三高一低”產品出口。三是降低現有產業部門的能源消耗,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四是發展循環經濟。五是發展新能源產業。

第五,發展新能源產業。逐步發展天然氣,發展包括風能、太陽能、可再生燃料——氫和生物質能,逐步發展核能。

第六,提高重點產業的能效和減少能耗。當前要針對重點用能部門的工業、建筑和交通部門,提高能效標準,改善燃油經濟性,減少對小汽車的過度依賴,大力發展公交、鐵路等交通設施,提高建筑節能,提高電廠能效。

第七,對民營資本進入低碳行業進行開放。國家只需要制定行業準入標準,通過項目核準制,放松經濟性管制,加強社會性管制,充分調動國有、民間、外資等各類投資者平等進入。提高科研開發投入力度,實現重點技術突破,提高低碳行業的研發經費,國家要對清潔煤技術、核能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重大節能技術予以重點支持,促進國內外技術和資金的雙向流動,鼓勵我國科研人員和機構積極參與國際低碳經濟研發,也要積極吸引國外的跨國公司來華發展低碳經濟,設立研發機構,以及中外進行合作開發。

第八,加快植樹造林和繼續退耕還林政策。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200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考[M].科學出版社,2009.

2、陳永昌.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J].北方經貿,2009(9).

3、王夢奎.中國中長期發展重要問題[M].中國發展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