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態景觀可持續發展觀研究

時間:2022-07-12 03:15:12

導語:城市生態景觀可持續發展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生態景觀可持續發展觀研究

宏觀層面的生態景觀,應該是社會、經濟和自然共同構成的系統網絡,含有自然、人文和經濟等多維度景觀,不僅涵蓋有形景觀,還包括無形的精神景觀。本文所探討的生態景觀范疇,側重于狹義的有具體形態的城市園林景觀,它是在生態學原理下,對景觀系統的生態化建設,在規劃設計中,遵從可持續發展觀,對各景觀要素進行科學配置,充分發揮生態景觀在環境和生態等方面的多重效益。

1可持續發展觀

回溯20世紀60年代,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主要以大肆的資源開采來獲得暴利,導致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危機。由于世界資源總量的急速下降,人們開始注意到,無節制的開發資源會給后代帶來可怕的災難,同時對環境的大肆破壞亦是為人類自己釀造苦果。“可持續發展”第一次被正式提出,是在1980年國際自然保護同盟的《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中:“必須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的基本關系,以確保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并在1987年的《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被正式定義為:“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在城市生態景觀規劃設計中貫徹可持續發展觀,使園林景觀兼顧生態和審美的雙重需求,將其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緊密結合。因為園林景觀是扮演美化城市環境、平衡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角色,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景觀,也是順應社會需求的必行之道。

2城市生態景觀規劃設計原則

城市生態景觀規劃設計主要應遵從以下三個層面的原則:2.1生態性原則規劃設計的內容,需要尊重自然規律,在人工和自然之間尋求最和諧的平衡感,使整個景觀在城市的生態系統中既是有機的組成部分,也能自成健康的生態閉環。從鄉土物種、動植物多樣化等多角度去合理配置,尤其是發揮植物在景觀營造中的生態功能,如保持水土、防風滯塵、調節溫度、凈化水源等。城市景觀的生態性原則決定其在建設城市宜居環境、維護城市生態平衡中不可替代的作用。2.2社會性原則城市生態景觀規劃設計要結合景觀所處地域的地理、地形、氣候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結合地域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讓身處水泥森林的人們可以在自然中受到啟迪,陶冶情操,滿足他們對景觀的精神需求。同時,景觀環境尺度的親切宜人,還可以作為科學、文化的宣教場所,促進人際交往、建設和諧社會,在防災避難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3經濟性原則城市生態景觀的規劃設計還應注重景觀的營造實施與城市經濟水平相匹配,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更應該營造“接地氣”的生態景觀,多采用鄉土植物、當地材料和工藝。經濟性不是單純追求經濟利益,在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高效利用社會資源,維護健康環境,提高綜合效益才是經濟性原則的目標。生態景觀能有效提升城市品質魅力,其中蘊含多元的旅游資源,通過合理開發發展旅游經濟,也是其經濟性的體現。

3城市生態景觀規劃設計對策

3.1根據生態結構平衡的要求,在規劃設計中要關注非生物與生物等各要素在生態結構中的占比,以及它們的生長趨勢、區域分布等,充分利用物種之間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形成穩定的生態結構,營造生態功能完整的城市綠地生態系統。在滿足審美需求的同時,有效優化生態系統的結構,才能為生態景觀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3.2根據經濟節約的原則,生態景觀在規劃、設計、施工到養護等各個環節,都要有效合理地使用資源,通過采用新技術減少材料損耗,就地取材使能源和材料循環再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降低投入成本,從而獲取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3.3根據植物的生長變化特性,可以利用其四季更迭來創造具有季相變化的城市生態景觀,呈現不同的四季景致。同時,還可以通過不同的植物特性,將觀形、觀葉、觀花、觀果等不同的植物合理搭配,加上喬灌草來豐富層次,營造觀賞感飽滿的植物景觀。種類多樣、層次合理、結構穩定的植物群落具有良好的調節氣候、隔音降噪、固土保水、優化環境等生態功能。3.4根據使用者的對場所的使用需求,在設計中需要側重不同空間感的營造,如供較多人社交、聚會的空間,需要有較開闊的視野,相對更需要私密感的空間,則應當選擇合適的豎向元素來分隔空間:景墻、植物或其他形式的構造物,并且要注意處理空間與空間的過渡和聯系。3.5根據參與人的使用感受,需要考慮參與人的心理情感,除了關注視、聽、嗅、觸等感官體驗,還要通過色彩搭配、材料質感、聲光等手段,引導或反映參與人可能產生的情感共鳴,賦予景觀濃厚的人文氣息,創造具有公眾認同感的景觀作品。如給小孩子玩耍的空間,更多的色彩和充滿童趣的元素,可以激發小朋友的好奇心和創造力;而在高樓大廈中的街頭綠地,則需要更多柔軟的自然元素:水、遮蔭的樹木、幽香的花卉等來放松上班族的身心,緩解他們的壓力。

4結語

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尊重自然、關注環境、創造綠色的生活和消費方式,也就是把可持續發展提升到綠色發展的高度。而城市生態景觀在改善城市環境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得到普遍認可,這也決定其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景觀規劃設計是一門綜合多專業的跨界學科,是人與自然溝通的媒介,還承載著傳承地域文化的重責,要前瞻性的審視自然與人文的結合,用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指導設計構思、項目落地和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創造宜居宜業的城市空間,同時為城市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人民網.可持續發展[EB/OL].[引用日期2018-5-20].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65617/166499/9981549.html.

[2]張健.淺析市政景觀設計的生態尺度[J].中國市政工程,2018(02):68-70.

作者:陳珺 單位:棕櫚生態城鎮發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