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音樂產業經濟發展幾點思考
時間:2022-07-31 03:21:55
導語:城市音樂產業經濟發展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任何時代,音樂的存在都具有特殊屬性,一方面融入到時代背景當中,同時又超脫于時代之外,能夠流傳許久且歷久彌新。當前的音樂產業鏈條已經形成了藝術本體之外的經濟價值體系,并且產業化的過程使其能夠具有完整的生態,但如何在當前我國的城市經濟產業中體現音樂的價值,就需要將音樂產業與經濟發展進行系統的聯系,從而發現在經濟發展以及社會動態中音樂產業所代表的的價值意義。
關鍵詞:經濟視域;城市音樂產業;經濟發展
協同性文化藝術的展現形式多樣,而音樂作為其中最具有感性特質的一種,不僅在精神文化方面能夠提供足夠的指導意義,同時也蘊含著豐富的發展空間,尤其是現代社會對經濟發展的重視,讓各大行業都能夠從經濟價值上進行深入的挖掘,音樂也是如此,能夠在行業前景當中發現極大的經濟屬性,并且伴隨著我國各行業發展的速度效率飛速提升,音樂行業也在構成以及分支環節上有了更為細致的劃分,使其形成綜合化的產業體系成為了可能。所以,在我國市場經濟變革的時代中,如何在城市經濟產業中發展單獨的音樂經濟就具有了極高的研究價值,甚至可以這樣說,城市音樂文化產業已經成為了經濟發展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城市文化與音樂產業現狀
城市運作尤其是經濟產業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就是文化,可以說文化因素在城市進步當中也屬于必然存在的重點,城市生產力的進步,達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必然會存在更高的文化需求,從單純的生產實踐中轉而朝向更加具有娛樂性以及欣賞性的文化產業內容,而在文化產業逐步形成的過程中,音樂成為了其中最具特色的一個種類。作為脫離了實際生產范疇的文化類型產業,音樂行業本身與傳統生產關系不同,依靠的是對藝術的解析力以及對受眾的捕獲能力,能夠營造更好的氛圍從而帶來藝術以及心靈世界的享受是音樂所需要做到的。更重要的一點在于,音樂本身存在的目的最初就是為了放松身心以及抒發情感,而城市生活工作壓力都較之以往加劇,在這樣快節奏的生活因素影響下,人們更加需要的是對生活工作中的壓力因素的宣泄,于是音樂能夠形成更加具有爆發力的途徑,讓人從完全理性的生活狀態中找回到感性的自我,通過藝術化的形式抒發自我內心的反叛欲望。當前城市建設以及發展過程中對于音樂行業的需求也體現在了經濟產業的鏈條中。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任何產業一旦進入到規模化生產的狀態,就代表著其模式的不斷成熟,探索成果的不斷進步,而音樂也從原本的個人行為或小眾活動轉變成為了工業化社會當中更加具有效率化的生產機制。歌手、作品、經紀公司,以及包裝、廣告等營銷媒體因素的營造,能夠對社會受眾產生更加強大的影響力,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塑造出的音樂作品,從而走向社會具有了足夠的經濟價值,也正因為這樣,在基礎的城市建設中,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內容,而在文化產業當中,音樂產業作為已經具有成熟模式的生產領域,更是極具魅力的城市建設要素之一。最初的音樂創作與經濟以及城市建設并未產生直接聯系,但音樂本身并非單純的創作活動,其產品需要受眾以及社會化的因素予以擴大,尤其是對于情感的感染力,更是需要具有擴散性的社會工具予以輔助,所以在音樂作品創作的環節基礎上,其后續的加工以及包裝傳播的過程,甚至到真正接觸受眾前的全部過程,都不斷產生著社會影響也即潛在的價值因素,故此,音樂在經濟發展當中也具有相適應的發展模式。
二、音樂行業經濟化的產業類型研究
音樂產業在現實社會中的體現并非所有基層受眾都能夠完全了解,尤其是處于個人創作過程以及初始階段的作者往往名不見經傳,相對成熟的西方市場對于歌手或者音樂創作者需要嚴格的考核以及作品的審查,在這一點上國內市場也具有相對穩定的體系保證對作者作品的篩選,但是從完善程度上不可同日而語。并且音樂產業最為實際的與經濟、城市發展相關的模式類型在于舞廳、酒吧等經營性質相對雜亂的場所,尤其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對于這一類型場所如何進行規劃管理,始終都存在著制度以及社會需求上的矛盾,但不可否認,最為常見的音樂產業類型就在于通過大眾化的娛樂場所完成其經濟創收。上述場所在音樂產業鏈條中處于相對低端的狀態,但是這往往卻是音樂創作者以及音樂作品本身的最佳溫床,大部分音樂創作者正是通過這樣的環境逐漸發展出自身獨特的創作風格,從而走上了演藝或者正規的音樂創作道路。對于經濟建設而言,作為宣泄情感以及娛樂生活為主要導向的場所,舞廳、酒吧等場所與音樂相關性大,同時其消費產品以酒類為主,能夠創造較高的經濟價值以及對城市發展而言最為重要的稅收收入,因此在音樂產業的扶持方面,這一類型的場所屬于必不可少的范疇。但同時如何對其管理秩序以及消費者行為進行約束就需要城市管理方面予以重視。首先可以通過修訂對應的法規完善音樂類娛樂經營場所的秩序,尤其是對于商品種類的選擇以及娛樂活動內容的選擇,都應該有明確的行業規定;同時可以選擇建立地方行業協會,以民間組織力量進行協調,同步對音樂行業的經營場所進行管理。另外對于文化產業的管理約束,必然需要相對應的類型人才,否則對于部分行業內的特殊狀況難以進行直觀了解,這也是政府部門以及城市管理者在進行秩序規范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的因素。單純使用行政手段進行管理對于部分行業行為必然會產生逆反作用,最佳的辦法就是通過能者治之,以專業類型人才管理對應專業領域。要發展復合型的音樂人才,在音樂領域以及經濟領域能夠具備雙重能力,并且在行政管理方面有所建樹的人才才能夠擔任這一工作,這也是城市建設以及經濟建設過程中必要的協調性考慮。在保持音樂產業活力以及創造力的同時,必須加入一定的穩定因素,才能夠維持秩序的平穩。
三、音樂文化產業在城市經濟運行中的常見問題
對于城市發展而言,音樂產業的推動力與促進因素必然與城市秩序本身存在相互影響的關系,這也就容易造成城市音樂文化產業在發展當中的問題,除了常見的管理難題之外,還有部分情況需要進行調整。首先是音樂產業創業實現類型的匱乏。大部分音樂類型產業在發展中逐漸走向了同質化,尤其是無法單純以音樂產業作為主導的情況居于多數,其中缺乏具有創新意識的作品和實現形式。演唱會、歌手海選等活動雖能夠調動音樂愛好者的情緒氛圍,但從最終結果而言其形式化的過程已經難以調動真正的產業活力。只有從根本上提升音樂行業的創新能力,從音樂作品上做出新的文章才能夠具有競爭力。音樂藝術原本最需要的就是原創能力以及對于情感的抒發傳遞,當前卻因為產業化的過程難以真正維持其最需要的活力,尤其是大部分城市走文化產業創意特色的過程中,爭相借鑒成功案例,才導致了同質化問題難以避免甚至一再惡化的情況出現。另外對于音樂產業本身,大部分城市以及基礎教育過程中對于音樂文化的普及并未達到足夠的高度,導致對應的行業人才匱乏,并且涉足其中的專業人士并未在其他領域中有所建樹,導致全能型人才始終難以培養,這需要從城市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弊端出發進行改善,并非單純的社會觀念問題。同時,在產品打造的過程中,即便出現了具有才華的音樂創作者,因為創作本身存在的周期性問題,而經濟化的進程要求的快速效率與創作本身難以保證的頻率之間造成了巨大的矛盾因素,最終導致了行業鏈條的崩潰。只能批量化的生產難以符合大眾真正審美需求的低俗化音樂作品,這也是當前音樂產業在發展的大背景下難以有所成長的真正阻礙。國內音樂市場的風氣問題同樣導致了法律建設問題的發展緩慢,相關的著作權法以及創作法案沒有能夠真正管理作品抄襲的能力,大部分著作糾紛案難以獲得確切的成果,甚至在具有明顯證據的前提下,也難以判定原創方的勝利,這就導致了音樂行業自身實力的匱乏,國內音樂產業的創造能力也因此被減弱到令人發指的地步。著作侵權等問題同樣導致了大量積極進行原創的公司企業難以獲得預期的成果。經歷長時間創作的音樂產品在遭到復制之后,通過網絡途徑進行快速傳播,但卻鮮少有消費者真正愿意為正版產品付費并維持正版權利,所以才導致這種情況一再重演。要真正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狀況,音樂產業必須有所改進,從自身出發符合經濟發展的真正利益,并且也要為城市文化產業著想,真正為大眾奉獻出優秀音樂作品以及建立健康健全的產業形式,而并非通過復制或低俗的構建娛樂場所來滿足潛在的宣泄需求,這一目標才是當前音樂產業最需要調整的部分。
四、對城市音樂文化以及經濟產業建設的建議
從建設性上而言,加強法制建設對音樂領域的管轄力度必然是首要的,但除此之外有更多具有可行性的途徑能夠改善當前的行業現狀,同時提升產業鏈條的層級水平,例如對音樂文化的宣傳力度等方面。城市的建設離不開主體化以及設定的過程,法制建設固然重要,但城市形象需要的是更加鮮明更加具有吸引力的背景模式,而音樂能夠在這一方面具有極高的造詣,通過對音樂主題的設定,能夠更好的突出城市的活力氛圍,吸引消費者以及外來資金的進入,為城市發展建設貢獻力量。另外,音樂類型的活動在文化產業中也屬于具有極大的帶動力的因素,大部分音樂賽事都是通過地方城市宣傳產生良好效果的。在挖掘作品深度以及構建多產業聯合的過程中,經濟產業的結合也將音樂領域與多個層面的城市發展有所結合,例如旅游業通過音樂活動的帶動能夠成為城市建設當中具有相當創造力的因素,旅游主題搭配音樂也屬于當下時興的城市發展模式,同時基于這一點促進音樂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將音樂作品的類型以及主題更加貼近于城市發展的進程,這樣才能夠充分將城市、經濟、音樂進行有機結合,提升城市競爭力與發展效果。另外,對于經驗借鑒的問題,大部分音樂的創意建設需要有一定的經驗基礎,這一方面既需要創意的產生,也需要人才的支持以及處理,才能夠將音樂真正的從經濟角度出發、從城市建設角度出發,選擇合理的模式。在這一方面我國城市可以選擇與西方國家進行交流溝通,在學習先進創意的同時融合我國傳統文化需求,尤其是以傳統樂器、傳統樂曲等能夠體現民族民粹的方式展現城市文化的獨特魅力。
五、結束語
當前發達國家音樂產業已經具有了成熟的運營模式,不過文化差異以及社會價值觀念的不同決定了我國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完全吸取他國經驗而缺乏自身的創建性。根據音樂種類的特色,也要發揮國家文化的特殊性,將我國傳統文化以及音樂傳承的精髓有所展現,在取精去糟的過程中融入優秀傳統,讓音樂產業轉變以往缺乏精神內涵的狀況,轉而成為具有豐富精神內涵,同時能夠創造經濟價值的產業類型。在我國社會經濟建設過程中,音樂行業的經濟潛在價值已經得到了社會認可,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將這一潛在價值真正轉化為能夠帶來經濟價值的可行模式。不過在不同地域進行嘗試需要不同的背景以及展開方式,對此提前進行構建設計也是必要的環節。所以,音樂產業形成城市經濟的重要推動力還需要細致的規劃。
參考文獻:
[1]金艷霞.試論當前城市音樂文化產業化問題[J].黃河之聲,2017(24)
[2]劉芬芳.基于資源概念的城市創意音樂產業發展路徑比較研究——以成都市為例[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7(01):107-108
[3]魯楠.財政金融視角下音樂產業經濟增長效應分析[J].中國市場,2018(34):59-60
[4]劉國峰,吳學雷.當代音樂產業價值鏈問題探析[J].經濟師,2018(02)
[5]王偉,吳學雷.中國流行音樂產業的發展途徑探微[J].經濟師,2018(12):216-217
[6]洪瀟楠.文化產業化視閾下的“新型文化媒介人”[J].文藝爭鳴,2017(12):186-189.
[7]王健健.音樂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02)
作者:郎 群 王阿洋 單位: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
- 上一篇:淺談我國早期的電影檢查
- 下一篇:電視新媒體轉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