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思想及現代價值分析

時間:2022-07-02 03:33:11

導語:哲學思想及現代價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哲學思想及現代價值分析

摘要:正是王陽明蘊含智慧的哲學思想及其重要的現代價值,使王陽明歷經五百年仍備受關注。“心即理”“良知與致良知”是陽明學的主要哲學命題,“知行合一”則是其哲學思想的重要特色。王陽明哲學的現代價值也充分體現在其注重實踐的哲學精神、自我超越的生命境界以及“萬物一體”的普世價值中。本文闡述了王陽明哲學思想,并對其現代價值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王陽明哲學;良知;知行合一;價值

近年來,總書記曾多次提到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把陽明心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以及中國人文化自信的根基之一。五百年前的王陽明,為何至今仍備受推崇?我們從王陽明哲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的分析與詮釋中找到答案。

一、王陽明哲學思想概述

(一)龍場悟道與“心即理”

王陽明思想的樹立,真正應從龍場悟道開始,而龍場悟道是與他青年時代以來格物的困惑密切相關。說到格物的困惑,便得提及陽明格竹的故事。王陽明受時代和家庭的影響,自少年便有做圣賢的志向。在朱熹之學的影響下,他青年時代“遍求考亭遺書讀之”,致力于朱熹格物之學并切實下了一番功夫[1]。依照朱熹的觀點,天下萬物哪怕一花一木都含至理,格物就要格天下之物,就要從事物本身去了解其中之理,多讀書、多觀察事物、多思考事物之理。這樣對不同事物之理了解多了,自然會豁然貫通,從而也便懂得了萬物之理。依照朱熹的格物思想,王陽明便與一位姓錢的朋友商量,以亭前之竹為對象,決定格出竹中之理。姓錢的朋友先格,他早晚默坐窮格竹之理,第三天的時候便勞神過度而致病,也沒有格出理來。王陽明開始認為是朋友功夫不到,但當他親自格竹時只堅持到第七天,也勞思致疾。對朱熹格物之學的身體力行以致疾而告終,使得王陽明對朱熹之學產生了某種懷疑,蘊含著之后陽明與朱熹分道揚鑣的契機。再加之,他二十六七歲時又按朱熹在《上宋光宗疏》中的“居敬持志,為讀書之本;循序致精,為讀書之法”去讀書實踐,仍覺“物理吾心終判為二”,未能解決他的物理與吾心統一問題,而這一問題長久地困擾著王陽明。如此反復潛心苦思,又使得王陽明沉郁成疾,使他對朱熹之學的懷疑進一步加深,從而開始探索其他圣賢之學。正是經歷“五溺三變”多向度的探索,才有了王陽明一次前所未有的人生洗禮,也是他思想的真正開端,就是有名的“龍場悟道”。他在龍場期間,終日靜坐?!锻蹶柮髂曜V》中有記載,“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這樣,經歷萬千磨難之后,王陽明終于開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說理并不在心外,不在事物之中,只在心內,心外不能求理。我們對父母講孝,但“孝”之理不在父母之處;對朋友講信,“信”之理也不在朋友之處,道德并非外在,卻是人內心之理。因此,格物中之理,不應從外在事物而應從人的內心中去找、去格,這就是他提出的“心即理”“心外無理”的思想。至此王陽明與朱熹的思想徹底決裂。

(二)知行合一

依照學界的觀點,一般把知行合一說看作王陽明思想特色的學說。這一學說也是針對明朝中期污濁的社會風氣、道德敗壞的社會現實而提出,導致這一社會現實的原因是人們的“知而不行”,他們了解社會道德準則和道德律令,卻并不遵從而公然違背。對此王陽明以宋儒“真知必能行”思想為起點,提出了“知行本體”的概念,指的是知與行本來相互聯系與包含,知和行的分裂背離知行本來的意義。知包含了必能行,知而不行是未知,這就是知行本體。而知行合一,不是說知與行是一回事,而是強調二者不能割裂,相互包含。在《答顧東橋書》中,王陽明提出“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強調人的認識來源于實踐?!爸切兄?,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2]?!边@是從知到行的過程來表述知行相互聯系與包含的關系。若就知是行的開始來說,知不僅是整個行為過程的一部分,而且是行為過程的初始階段,因此可以說知即是行;就行是知的實現來說,行可以看作整個知的過程的終結階段,因此也可以說行即是知,從而強調了知行合一。為了對治知與行的分裂,王陽明說“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敝鲝垱]有脫離行的獨立的知,也沒有脫離知的獨立的行,知行不可分離。他還說“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底徹根,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3]”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從為善方面說,有行才是真知;但從去惡方面說,有不善之念便是行惡,即有知即是有行。可見,王陽明的知行觀是重“行”的。

(三)良知與致良知

致良知說是王陽明晚年更為成熟的心學思想,他將《大學》提出的“致知”發揮為“致良知”,將致知的知解釋為孟子的“良知”概念。孟子認為良知是人內心自然具有的一種道德意識與情感,與環境、教育等后天因素無關。王陽明繼承了孟子的這一思想,把良知作為主體先天具有的內在特征,也就是人人先天具備。對此,王陽明還有一個故事做例證:門人在夜里抓到一個賊,他便用良知的思想與這個賊講道理,賊聽了反而譏笑他,問自己的良知在哪里。王陽明就讓賊脫掉衣服,當只剩下褲子的時候,讓賊繼續脫,賊便不肯,王陽明便向賊大喝說這就是他的良知。良知不僅人人先天具備,還是人內在的道德判斷與評價體系。良知不僅在道德意識上“知是知非”“知善知惡”,在道德情感上還“好善惡惡”,是道德意識與情感的統一,成為人們道德實踐的指南。但是,在我們看來道德意識和情感并不是先天的,而是人類社會化的結果,是通過教育等社會化活動在人內心所產生的。要想使良知不為私欲所障礙,“要此心純是天理”,就需要致良知。致良知的一個內在要求就是“行”,就是實踐?!爸铝贾?,一方面是指人應擴充自己的良知,擴充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是指把良知所知實在地付諸行為中去,從內外兩方面加強為善去惡的道德實踐[4]?!笨梢?,致良知的思想也充分體現了知行合一的主旨。

二、王陽明哲學思想的現代價值

(一)注重實踐的哲學精神

王陽明一貫提倡“知行合一”,強調“行”的實踐性,彰顯了陽明哲學的實踐精神。根據王陽明的觀點,知而不行就是未知,也就是還沒有達到真知的程度;真知即是行,未有知而不行者,也就是真知本身包含行的過程和結果。因此,真知一定是要付諸實踐,并體現于實踐,行也一定包含認識、理解等知的過程和結果。相對于朱子學,陽明學更突出知與行的實踐性,尤其強調了道德的實踐性,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哲學家脫離生活實際的獨自玄思與冥想,使其哲學思想深深扎根于實踐中,并落實到實踐中。特別是,他還提出“事上磨煉”的功夫論,磨煉心性、磨煉良知的感應、磨煉喜怒哀樂等。可以說,王陽明在重“行”這一點上,是他為學精神全部貫注之所在。天理在實踐中,良知也在實踐中,萬物與我一體皆在實踐中,不實踐,空言談,到底無是處。王陽明哲學的這種精神與19世紀以來實踐哲學的發展正相合。實踐是哲學之本,哲學不應只是知的學問,更要轉化為行動的實踐,背棄實踐的學問并非真正的哲學,對社會實踐的傾注與關懷成為當代哲學發展的重要趨勢。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陽明哲學的精神和近代哲學是相通的。

(二)自我超越的生命境界

王陽明經過“五溺三變”的思想發展歷程,經過“科場失意、居夷處困”的現實沖擊,以“龍場悟道”歸于圣人之學。他“靜坐收心、省察克治”,將圣人之學推向巔峰,也讓他實現了“成己成物、超凡入圣”的自我蛻變和生命境界的提升。王陽明哲學的生命境界,包括了自我超越的成己境界、人我一體的成人境界以及物我一體的成物境界。特別是王陽明自我超越的成己境界,使他不僅超越了榮辱得失,甚至超越了生死。他擺脫了名韁利鎖,坦然面對困途窘境,不論何種處境都保有自然灑脫的真性情,經過生命的磨難后豁然大悟,勘透了生死,獲得了超脫與不惑的磐石般的定心。

(三)“萬物一體”的普世價值

王陽明在《大學問》中具體說明了“萬物一體”的思想:“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分而我者,小人矣?!薄叭f物一體”的觀念雖非王陽明首次提出,但在王陽明那里卻作為圣人之心而取得了應然的存在形態,成為仁的思想的新發展和新表達,成為陽明學的一大特色。“萬物一體”涵蓋了天地萬物,當然也包括人,指向天人之際,也涉及人我、物我之間。從天人、物我關系看,“萬物一體”意味著人與自然、宇宙從有對走向無對;從人我關系看,“萬物一體”則以主體之間的相互融合為旨向?!叭f物一體”的思想對于現代社會的重要價值就在于,它提出了一種普世價值。在這種普世價值下,道德關懷指向宇宙萬物和人類,對人類世界的和平發展以及人與自然、宇宙的和諧共生都提供了倫理支持,對于全人類生存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的建立,以及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楊國榮.王陽明的哲學歷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4):1-9.

[2]張建華,吳加進.知行本來體段與自然的知行合一[J].中華文化論壇,2016(5):83-89.

[3]黃百成,趙晶.王陽明致良知學說及其實踐論內涵[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6):889-892.

[4]張龑.氣與變化氣質——王陽明“致良知”學說源流一考[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6,31(6):99-103.

作者:張明娜 單位:廊坊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