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幸福觀培養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5 02:31:00
導語:大學生幸福觀培養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代大學生正面臨日益嚴峻的幸福觀危機:幸福理想缺位、失范,幸福情感困惑、麻木,幸福人格與生活方式分裂、扭曲等。這一危機既是社會轉型時期多元、多變、多樣的社會經濟關系的表現,也與高校德育中幸福觀培養邊緣化密切相關。我們要以人性關懷為出發點加強大學生幸福觀培養,構建有助于正確幸福觀形成的教育機制與社會環境,從而使高校德育充滿新的活力。
關鍵詞:幸福觀;幸福觀培養;人性關懷
一、當代大學生正面臨日益嚴峻的幸福觀危機
幸福觀是人們對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等問題所持態度的系統觀念。大學生作為青年的特殊群體,他們的幸福觀念代表著青年人的主流和方向,也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直接影響著社會文明進步。加強大學生幸福觀培養是以大學生生存關懷為出發點的人性化德育模式,在目前多元社會經濟關系影響下的社會轉型期也有著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個真切的問題是: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對大學生幸福觀培養這一問題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德育內容上,我們偏重一種以意識形態為核心的政治教化;在德育范式上,我們偏重一種以道德知識灌輸為主導的德育方法。二者都與目前社會發展階段的多元、多變、多樣的社會現狀相矛盾,也都脫離了大學生的正當的人性基礎。在這一意義上,近二十年的大學生德育還有許多不成功之處,這集中表現在大學生幸福觀危機的日益突出。
1.幸福理想的喪失和失范
幸福觀是對某種整體生活目標及其精神根據的態度,進一步表現為我應有什么樣的幸福觀和我為什么要有這樣的幸福觀兩個基本的幸福問題。作為一種價值取向,幸福觀危機首先表現為對某種生活目標及其根據的懷疑、動搖甚至否定。
2.幸福情感困惑、麻木
從構成幸福觀的基本要素看,幸福情感是對幸福目標和精神依據的敬重、忠誠、向往等強烈的情感。而在幸福危機的發生過程中,人們的這些情感逐漸淡化、消失甚至走向反面。人們對原來幸福價值系統的崇敬感、神圣感沒有了,感到困惑、迷茫、彷徨甚至幻滅。大學生不再滿腔熱情地稱贊高尚的幸福理想,不再以崇尚的人生追求為自己的幸福依歸。社會中享樂至上等庸俗的幸福觀不再被大學生所鄙視、避而遠之,相反成為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幸福觀核心。
3.幸福人格與生活方式的分裂、扭曲
人格是精神世界的整合,幸福人格是道德精神世界的整合。幸福人格的分裂意味著一種強烈的失落感、孤獨感、空虛感以及如履薄冰般的苦澀、煩惱和無奈。這表現在一部分大學生價值目標的喪失,整個道德生活沒有一個支撐點,對現實生活的價值失去了判斷能力,總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從。在生活方式上,他們由于意志薄弱,趨利避害的自然選擇成為自己的行為準則,經不起錢、權、色、利的考驗。他們反叛原有的道德規范,蔑視原有的道德楷模,褻瀆原來視為神圣的道德理想,又因為沒有新的幸福理想的召喚和約束,所以感到空虛、無聊,甚至感到人生的荒謬。在他們看來,寧愿過沒有道德卻很快樂的日子,不愿過有道德卻窮困潦倒的生活,道德價值在人生幸福觀中自然被邊緣化。
二、幸福觀危機的原因分析
引發幸福觀危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這一危機既是社會轉型時期多元、多變、多樣的社會經濟關系的表現,也與高校德育中幸福觀培養邊緣化密切相關。
1.從社會生活來看,德行與幸福存在嚴重背離
德行統一是社會秩序、社會道德生活是否公正穩定的基礎。美國思想家萊茵霍爾德·尼布爾就認為,如果一個社會好人得不到好報,惡人受不到懲罰,卻仍然要求人要無條件地講道德,把道德的本性看做自我犧牲,就會造成個體道德與社會倫理的悖論——“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目前,我國社會現實生活中出現了大量的“老實人吃虧”現象,使道德反成為獲取幸福的障礙,道德自然就失去了魅力和感召力,這也深深影響了大學生正確幸福觀的養成。
2.較為穩定的大學生幸福觀受到社會經濟關系的沖擊
從社會經濟關系來看,由于經濟利益關系的重大調整與變遷,原來大學生較為穩定的幸福觀受到了巨大沖擊。“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在人們的頭腦中,在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長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在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在有關的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在有關的時代的經濟學中去尋找。”利益關系的變化必將引起社會政治、文化等上層建筑的變化。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的道德價值觀日趨多無化,人們不得不面對多種多樣的利益沖突和道德沖突,大學生幸福觀也不例外。
3.從高校德育的現實來看,在德育內容上,我們偏重一種以意識形態為核心的政治教化,而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幸福觀邊緣化,這與目前社會發展階段的多元、多變、多樣的社會經濟生活明顯脫節。在中國古代,相對落后的的社會狀態具備取消道德作為個人幸福的權利的基礎,儒家把以“三綱”為核心的道德規范體系政治化,形成了倫理政治的文化模式,構成了封建社會的價值基礎。但在當今多元化社會下,學生主體性有了大大上升,只有符合大學生人性的、與他們社會經濟生活相適應的幸福等道德內容才能真正被學生認同。我國高校純以政治化理想為核心的德育無法真正取得大學生的真正認同的,這表現在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很少出現崇高的幸福理想。而在教育方式上,我們偏重一種以道德知識灌輸為主導的德育方法,這也脫離了大學生的正當的人性基礎。“光憑掌握知識是培養不出誠實、正直和原則性的品質的。滲透在理論材料里的這些精神,只有當青少年的生活實踐也顯示出這種精神特征時,這種精神才能被他們的心靈所感悟”道德是不可教的,道德知識與道德并不是同一的關系。在現實生活中,如果道德僅僅是一種高尚的精神而生活中難以體現或找不到這種精神,那么,道德就永遠只可能是一種高不可攀的或虛無縹緲的東西,我們的道德教育也永遠只可能是低效的。因此,德育應該也只有植根于生活,才能具有濃厚的基礎和強大的生命力,才能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導人去積極建構個人完整的生活經驗,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生活知識的建構過程中同時獲得德性的塞滿,實現德育的目的。在目前學生對什么都懷疑的情況下,符合大學生人性需求的具有現實基礎的幸福觀培養就成為高校德育成敗的關鍵。
三、大學生幸福觀的養成
大學生幸福觀養成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對產生幸福觀危機無序、混亂的社會消極現象的消除;二是從使人們重新回歸正確的幸福觀。這里所說的“重新回歸正確的幸福觀”,既包含有重新回到原來的幸福觀(前提是原來的幸福觀仍具有合理性),也包括走向新的幸福觀(前提是比原來的道德信仰更具有合理性)。從這雙重意義上,大學生幸福觀培養是復雜而艱巨的。大學生幸福觀培養離不開他們的生活世界,從社會角度看,至少要做好這樣幾個方面的工作。
1.建立道德奉獻與道德回報的社會機制
從對大學生幸福觀危機的根源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建立道德奉獻與道德回報的社會機制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涉及到社會公平和長治久安的大事。如果一個社會一直處在與個人利益相對立和沖突的狀態,時時處處要求個體為其作出犧牲,我們便不得不懷疑這個社會的正當性了。馬克思恩格斯把這種社會稱為“虛假的集體”。現代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的陣痛之中,陣痛中的幸福觀危機的重要根源是善惡因果律的中斷與紊亂。善惡因果律的中斷,導致倫理的合理性與有效性缺乏。現代中國倫理建設的重要突破口,就是重建道德的善惡因果律,由此建立新的正確幸福觀的合理性基礎。
2.確立幸福觀培養在高校德育中的核心地位
幸福觀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幸福觀是建立在對人的尊重、關心、呵護以及給以人文基礎上的幸福觀,是一種滿足人的合理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生活品位,促進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的以人為本的幸福觀。“學校的任務不僅僅在于授給學生從事勞動及合乎要求的社會活動所必備的知識,而且也在于給每個人以個人精神生活的幸福。”確立健康的幸福觀,獲得幸福的感受,是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德育觀的重要舉措,也才能真正得到大學生的真正認同。“因為每個人所追求的僅僅是自己的特殊的、對他們說來是同他們的共同利益不相符合的利益(普遍的東西一般說來是一種虛幻的共同體的形式),所以他們認為這種共同利益是‘異己的’,是‘不依賴’于他們的,也就是說,這仍舊是一種特殊的獨特的‘普遍’利益,或者是他們本身應該在這種分離的界限里活動。”對于個人來說,大學生對以維護這種“共同利益”的幸福理想要求的接受要以個人幸福感滿足為基礎。高校德育歸根到底是圍繞人的幸福而展開,“不講多勞多得,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寶貴的,沒有革命精神就沒有革命行動,但是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
3.實現高校德育要由重幸福觀知識的教育向現實中大學生科學幸福觀培養轉變
每一種幸福觀都代表著一個道德價值體系,它為人們提供一個關于人生行為善惡的最高標準,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成為規范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為選擇的基本框架,為人生指明了一個奮斗目標和有價值的生活方式。“在馬克思實踐唯物主義視域里,幸福是一種主客觀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基礎即是人的實踐”,而“人的實踐是一種主體客體化與客體主體化的雙向活動……因此任何幸福的獲得不是無條件的,而是有條件的,它離不開追求幸福的‘所欲’所指向的對象的刺激或滿足。”作為倫理德性的幸福也是“一種獲得性的人類品質”。亞里多德始終堅持人的倫理德性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后天養成的習慣性的行為實踐,必須“進行現實活動,才能得到這些德性”。我們“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為公正的,進行節制才能成為節制的,表現勇敢才能成為勇敢的。”我們要以科學幸福觀為切入點,促進大學生幸福生活方式的養成,從而使高校德育充滿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7.
[2]高兆明.論社會轉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機[J].浙江社會科學,2001,(1).
[3]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學[M].趙瑋,等,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前言:9.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8.
[5]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6]林劍.幸福論七題[J].哲學研究,2002,(4).
[7]麥金泰爾.追尋美德[M].宋繼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191.
[8]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M].苗力田,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26.
- 上一篇:財政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匯報
- 下一篇:人口計生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