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藝術類期刊《裝飾》的最美追求

時間:2022-10-28 09:51:45

導語:淺談藝術類期刊《裝飾》的最美追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藝術類期刊《裝飾》的最美追求

【摘要】創刊于1958年的《裝飾》雜志是我國創刊最早的藝術類學術刊物。在60年的辦刊經營中,《裝飾》堅持“立足當代、關注本土”的辦刊理念,扎根設計領域,注重專業知識,成為我國藝術類學術研究的重要“風向標”。數字化時代,藝術設計領域呈現諸多變革。《裝飾》作為傳遞與記錄藝術設計領域變化的重要載體,為設計思想詮釋、設計理念和設計成果展示搭建了良好平臺。本文通過分析《裝飾》雜志“最美追求”的具體實踐措施及成效,總結辦刊經驗,以期為其他藝術類期刊辦刊提供借鑒。

【關鍵詞】藝術類期刊;《裝飾》;最美追求;設計理念

《裝飾》雜志原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報,1999年11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入清華大學,更名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該刊成為由清華大學主辦、公開發行的學報。《裝飾》雜志生動、客觀地反映了我國設計的本土特征,是我國當代藝術設計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刊物,也是本土設計理論與實踐的主要陣地。《裝飾》以“裝飾”為名,既是裝飾設計理論與實踐的交流陣地,也反映了辦刊者裝飾美化大眾生活的愿望。該刊以“深化工藝美術、優化設計理論與實踐服務”為辦刊宗旨,始終以高水準的學術定位和高品格的文化格調為標準,對我國藝術界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藝術類期刊《裝飾》最美追求的實踐

作為我國一流的藝術類雜志,《裝飾》堅持不懈地追求最美展示效果,這是該雜志的“天然基因”。《裝飾》在最美追求時,莊重雅致的設計風格形成了獨有的裝幀特色。雜志通過探索,構建層次化的美學設計體系,呈現出最美的視覺觀賞效果。1.最美追求的設計探索。《裝飾》通過最美追求的設計探索,涵蓋了藝術設計的所有領域,為我國藝術設計傳承與發展提供重要載體。在封面設計上,《裝飾》選擇強烈的色彩作為對比,結合抽象視覺元素,呈現獨特的藝術設計內涵。在封面字體的使用上,從現代設計語言出發,使用創意型美術字體。封面的布局排版也極為考究。在期刊內頁中,巧妙地搭配文字與圖片,合理轉化色彩與空間的設計,立足視覺特點,實現了藝術美學與閱讀價值的有效融合。在2018年第1期雜志封面中,使用橙色和黃色作對比,封面中心使用巨大的圓形作為主要圖案,將本期特別策劃的文章名稱陳列其中,以虛實色塊作對比,為讀者提供聯想空間。封面四角使用4個較小的圓形(內涵為:衣食住行)作為具象補充,特別是巧妙地將“面條”與“永”的圖案虛實結合,使讀者對本期的特別策劃“海外漢學(飲食文化與漢字書法)”形成直觀了解。通過線條與空間設計布局的巧妙轉化,展示了獨特的封面藝術。在內容設計中,圖片更是比比皆是,幾乎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張或數張圖片作為輔助。在本期“新設計”欄目中,主要介紹了“可打印藻類塑料”“時光碎片”和“Care+Wear病號服”三種設計理念與方案,以“文字+圖片”的介紹方式,讓讀者有效了解這三種新的設計方案,并對設計方案的內涵,形成直觀理解與立體化認識。正是從封面到內容、文字等層次化以及細節化的設計探索,使《裝飾》呈現細膩、典雅的風格,成為藝術設計領域爭相學習的對象。2.《裝飾》設計語言的感性之美。感性之美是一種由視覺觀賞所引發的心理美感,作為大眾廣泛欣賞的美學,感性之美能夠對大眾形成直接的、感性的美學體驗。《裝飾》雜志在設計中使用富有生命力的民間裝飾語言來表達期刊的視覺審美理念,展示雜志質樸、純粹的感性之美。與很多藝術類期刊不同,《裝飾》在進行設計,尤其是封面設計時,立足我國設計潮流,用中國文化中特有的感性思維來展示民族風格與感性之美,讀者通過封面的圖案、造型,能夠直接感受雜志封面所表達的感性美。在《裝飾》2018年第4期雜志中,圍繞特別策劃“設計•扶貧”主題進行封面設計。在主要圖案上使用鄉間梯田的畫面,通過巧妙的藝術化處理,讓鄉村與設計活動相融合,契合了本期“設計•扶貧”主題,也讓讀者對設計與扶貧的關系形成“設計作為一種生產力,可精準扶貧”的直觀認知。通過使用貼近大眾生活的設計語言,讓讀者感受到最直接、最原始的感性美學。3.《裝飾》設計的理性之美。作為藝術類學術期刊,《裝飾》在用感性設計語言表達美學的同時,通過巧妙的立意和設計構圖詮釋了設計美學的理性之美。與其他期刊不同,《裝飾》雜志的封面圖像通常由多個具象組成,在圖像元素的選擇上,更青睞于形式感極強的圖片。自2002年開始,《裝飾》積極學習和借鑒西方設計理念,將幾何圖形融入設計之中,詮釋了理性的美學內涵。幾何圖形是極其理性的設計語言,積極應用這一圖形元素充分契合了《裝飾》在理性之美的設計探索與嘗試。《裝飾》2018年第2期雜志中,由平面與點、實線、虛線所組成的幾何圖形、對稱設計的蝴蝶圖案,充分展示了理性之美的設計底蘊。“包裝設計”作為本期特別策劃主題,封面使用層次感極強的幾何圖形為底,與封面圖片之間形成“三維”構圖空間,有效突出“包裝設計”的空間美感。

二、藝術類期刊《裝飾》的社會效益分析

《裝飾》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立足藝術設計理論探索與實踐交流的獨特定位,展示精致辦刊的風格,通過不斷探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學術影響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六十余年的辦刊歷程中,《裝飾》充分彰顯自身的品牌形象,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獲得多種榮譽:從1999年開始,連續四次(1999年、2003年、2005年、2011年)榮獲“國家政府期刊獎”。在教育部所屬社科類期刊中,僅有《裝飾》是連續“四連冠”的期刊,也是我國唯一一家獲得此項榮譽的藝術類期刊;1999年,我國首次評選“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裝飾》成功入選;2009年,《裝飾》榮獲“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稱號,并名列全國“百強期刊”推薦名單榜首,是唯一入選的藝術設計類期刊;從2014年起,《裝飾》先后于2015年、2016年和2018年,連續四次年榮獲中國最美期刊。新時期,《裝飾》借助清華大學的科研和學術平臺優勢,不斷創新,積極融入新媒體環境,嚴格把控學術質量,堅持最美藝術追求,在國內外形成較高的學術影響力。作為社科類學術期刊,能夠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與北大“雙核心”收錄,充分證明了該刊的學術價值。《裝飾》是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9-2020)來源期刊(含擴展版),也是北大圖書館從1992版至2017版先后8次認定的“中文核心期刊”。綜合影響因子和復合影響因子是衡量期刊學術影響力的重要標準。根據2019年3月6日中國知網出版信息查詢,《裝飾》雜志的復合影響因子0.669,綜合影響因子0.452,其中數字文獻15205篇,數字文獻總下載量2985643次,總被引用次數50571次。作為雙核心期刊,《裝飾》堅持“立足當代,關注本土”的辦刊理念,積極傳播我國當代藝術設計理論與實踐經驗,具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

三、《裝飾》成功辦刊經驗分析

“最美期刊”以突出中華民族特色、期刊設計的整體藝術效果和制作工藝與技術的完美統一、創意理念、藝術欣賞價值為評選標準,積極鼓勵期刊裝幀領域設計者不斷創新,推動出版業廣泛使用綠色印刷材料與工藝,促進我國期刊行業裝幀設計水平的全面提升。1.創意獨特、新穎,打造最美期刊《裝飾》雜志的裝幀設計,選擇具有我國傳統工藝美術色彩的造型作為設計圖案,合理搭配文字,詮釋獨特、新穎的設計理念,成為我國最美期刊。為了確保期刊封面的創新性,《裝飾》每一年都會邀請一位知名設計師負責期刊的整體設計,形成了新穎的設計風格,通過設置獨特的美術字體和幾何圖形,詮釋空間轉化與內涵表達的層次美。《裝飾》辦刊詮釋了高品格的文化定位,高雅致的藝術格調,在設計領域的多項探索都成功引領了藝術設計領域新風潮。2.從紙媒平臺向多媒體平臺的發展《裝飾》在最美追求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實現紙質期刊與數字化平臺的信息共建、資源共享,生動地展示了期刊內容,提升了期刊的傳播影響力。《裝飾》開通官方網站,讀者可以在網站中閱讀從2009年第1期至2018年第8期共116期的期刊內容。此外,該網站還是雜志社新聞傳播的窗口、論文投稿編輯的平臺,以及學術交流的重要空間。通過網站友情鏈接,實現了以官方網站為基礎,包含新浪微博、豆瓣、博客、微信平臺等多種服務形式的多媒體平臺。3.從學術研究到實踐應用——從裝飾“理論”到裝飾“實踐”無論是設計實踐,還是設計理論探索,《裝飾》將線下活動與線上活動有效結合,實現了從“理論研究”到“實踐檢驗”的全面延伸,提升了期刊的功能性價值。《裝飾》始終強調理論與應用的深度融合,自2014年開始,《裝飾》每一年都舉辦年度優秀投稿論文評選暨作者交流活動,通過舉辦線下活動,匯聚作者資源,拓展文章的來源。2018年,《裝飾》將傳統的優秀作者交流活動升級為常態化、規范化的主題學術年會。2018年6月,“設計研究新范式”——2018首屆《裝飾》學術年會在廣東開幕,該年會為《裝飾》學術研究和實踐應用搭建了良好的平臺。此外,中國裝飾雜志社組織“面向未來的設計學——國際設計期刊主編論壇”“走向大眾的美——中國設計期刊收藏展”等一系列線下活動,延伸了《裝飾》的研究空間,通過遴選優秀論文,利用線上平臺進行綜合,實現線上辦刊與線下交流的一體化融合。

四、《裝飾》對其他藝術類期刊的借鑒

《裝飾》雜志六十余年的辦刊歷程中,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堅守文化傳遞與藝術展示精神,秉承精致辦刊的理念,實現了最美期刊的追求目標。《裝飾》的最美辦刊經驗為其他藝術類期刊提供發展借鑒。1.找準定位,明確期刊發展方向藝術類期刊在辦刊過程中,要找準自身定位,明確發展方向。藝術類期刊具有刊物數量相對較少,涉及內容豐富的優勢,但是在辦刊時,必須認清優勢,不能盲目追求內容的“多”,而失去了品質的“精”。同時,藝術類期刊的讀者群體相對小眾化,多為藝術工作者與愛好者,因此,要以該群體為辦刊核心,詮釋用戶戰略,彰顯獨特美學,優化期刊視覺設計效果。要立足時代特征,發揮數字化技術優勢,搭建期刊生產編輯、內容傳播展示和用戶交流互動的多類型平臺,實現期刊辦刊方向與讀者需求、時代環境的全面融合。2.融入CIS設計理念,塑造特色品牌,提升設計美感創新是藝術類期刊發展的靈魂,特色品牌是期刊的符號,設計美感是影響期刊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在藝術類期刊辦刊時,要融入CIS設計理念,打造包含傳播期刊特點、形象的符號體系,塑造有特色的期刊品牌。設計美感是藝術設計期刊的“內在基因”,辦刊時,應在確保內容品質的基礎上,發揮自身在設計領域的優勢,靈活使用各類設計風格、色彩及圖案,有效搭配文字與圖片,實現期刊設計感性美與理性美的融合。3.期刊設計層次化創新——從文字、色彩搭配、插圖、紙張與印刷工藝出發在紙質材料、印刷工藝和現代科技的助力下,藝術類期刊能夠精準地呈現各種色彩,以更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內容。因此,藝術類期刊辦刊要從文字、色彩搭配、插圖、紙張與印刷工藝等多個角度出發,實現期刊設計活動的層次化創新。在文字設計方面,要突出期刊主題,精心設計,合理編排,展現其美感;在色彩應用方面,要立足期刊風格特點,并與期刊所講述的內容有效融合;在插圖應用上,要利用繪畫創作、攝影和電腦制作等多種方式,精選圖片,輔助讀者閱讀;在紙張與印刷工藝上,要選擇品質佳的紙張;在印刷工藝上,要積極使用綠色印刷工藝,確保期刊風格與紙張、工藝相匹配。融媒體時代,藝術類期刊要圍繞打造知名期刊的發展目標,總結辦刊經驗,彰顯自身藝術特色,立足紙媒平臺優勢,向多媒體平臺發展;通過與優秀藝術期刊展開深度合作,傳播優秀設計理念,讓讀者了解藝術設計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服務廣大學者和藝術工作者,實現自身價值,開拓藝術理論與實踐應用深度融合的新途徑。

作者:王銘多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