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學習方法與創新能力

時間:2022-04-12 05:43:00

導語:藝術教育學習方法與創新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教育學習方法與創新能力

眾所周知,學生的學習并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強化記憶的過程,而是靈活運用自己已學過的知識處理各項新的學習任務。在構建和不斷完善認知結構的過程中,主動還是被動學習,學生學習結果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其最核心有兩個因素,即“學習什么——學生學習的內容”,“怎么學習——學生學習的方式”,作為現代藝術教育也毫不例外。

一、現代藝術教育的現狀

針對當前藝術教育的現狀,就必須要轉變學生藝術學習的方式,即轉變目前學生被動的、規定性的藝術學習模式,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認知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對學生而言,藝術學習方式的轉變在于其課程練習量上減少了不少,但是實際的藝術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要求卻越來越高。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目前學生普遍存在的作業壓力,增加了自我學習的時間,提升了求知的欲望,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真正學到了有用的知識。但是,對教師而言,新的藝術學習方式開拓了課堂教學的新紀元,這是一個新開辟的方向,有著廣闊的挖掘空間和研究層面,隨著新的藝術學習方式的推行,對教師的綜合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藝術課堂的駕馭能力、學科知識的藝術實踐運用能力、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能力以及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我的能力等要求越高,教師的水平也就越高。實際上,藝術學習方式的轉變也是藝術教師能力提高的動力和目標。相對其他方面,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間接地促進學校的管理機制和課程安排的調整,也影響著藝術考試內容和藝術考題方向的轉變,為學生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藝術專業培養出優秀的合作型、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為了有效地解決現代藝術教育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和各種狀況,經過調查分析,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藝術類學生關于“美”的認識

盡管不同藝術門類中的媒介不同,標識符號系統不同,“美”也不盡相同,但各類藝術家都要借助特殊藝術媒體和藝術符號對文化審美形式因素(色彩、樂音、對稱、均衡等等)充分發掘運用,使作品既具有豐富的感性形式,同時又能塑造出豐富的藝術形象,傳遞豐富的文化社會信息。譬如中國畫,不僅墨有七法(黃賓虹),而且彩用七色,創作出一幅幅江山多嬌、百花爭妍的生動畫卷;畫卷中不僅有傳統筆墨情趣,而且色墨交響,充滿現代氣息,寄寓著畫家高逸情趣和哲理意味。顯然,正是在這種藝術媒體操作和藝術語言運用、藝術表現形式中才體現出創造者的智慧,才表現出藝術家的才氣,才產生出藝術品的文化審美價值。所謂內行看門道,對藝術品來說-“-美”就是藝術家形象創造中,這種化難為易、舉重若輕、靈活自由、大膽獨創的技巧運用與高尚意境結合。再比如,欣賞國畫,畫家一筆一墨、一丘一壑、一花一葉的背后,都有著無窮奧秘,有些甚至可能讓人看到畫家幾十年的筆墨功夫,看到中國文人畫幾百年的承傳軌跡。但對于普通觀眾來說,色彩就是色彩,形象就是形象,他們的目光被由自然物質媒介所構成的藝術形象軀殼所擋住了,它們的注意力為藝術的感性魅力所吸引了,因此,他們所欣賞的主要是藝術的文化審美價值和藝術的懲善揚惡之類內容。所謂外行看熱鬧,“美”就是藝術形象或形式的構成,是否新奇,是否好看,是否刺激,是否能引人如勝以及善惡報應的大團圓結局等等。對于形象背后的藝術家所匠心運用的高難技巧,所寄寓的豐富內涵,則無法理解,或根本不感興趣。因此,“美”的著眼點和標準不同,所著重欣賞的藝術價值的層次不同。真正認識“美”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美”的品位和層次的也有高下、優劣與善惡之分,都需要積極地認識、學習、繼承和創新。

(二)關于藝術類學生自我學習習慣的培養

1.學生藝術學習被動化。大多數藝術學生沒有專業自學的習慣,“偶爾”有自學習慣的學生達66.3%,沒有自學者達10%;課堂上喜歡老師講解的占51.7%,“發現問題”和“回答問題”的同學分別占8.7%和7.7%。

2.學生的藝術學習方式單一。多數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習慣于聽老師講解,即被動性學習;課堂上及時向老師提問的學生只占6.4%,可見學生不善質疑;還有11%的學生更喜歡電腦設計、平面藝術類專業作業,習慣于被動和靜止的學習;多數學生并未充分有效地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喜歡上網聊天和電玩游戲;想通過社會藝術實踐與鍛煉的方式學習的也只占10.7%。

3.許多學生對藝術自主學習的效果持懷疑態度,認為自主學習的效果更好的只占22.7%,這是應試方式教育的結果。對于國外藝術學生來說,國內學生思維面狹窄、定式、同化和單一。與此同時還存在藝術學生合作和團隊意識淡薄,自我個性意識強。調查表明有17%的學生在創作學習中最愿意充當“傾聽者”,還有1.3%的學生表示“什么都不想干”。藝術專業學生都比較有個性,獨立性強;學生藝術學習方式的轉變沒有真正進行。藝術研究性和創新性學習尚未落到實處,有的學校甚至沒有真正研究這種藝術方式的意義和價值;藝術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對方式轉變、創新能力培養的理性認識與教學實踐相差甚遠。藝術教師普遍認為自主、合作、探究,可以培養學生藝術創新能力和轉變學生藝術學習方式。而培養學生藝術創新能力的教學方式主要有聯想式、合作式、啟發式等,但這些僅只停留在思想認識上,而沒有有效地落實在藝術教育教學實踐中,在實際教學中仍然是以講授和說教為主,藝術教學手段陳舊、方法單一。誠然,現代藝術教育中學習方式大都是按照臨摹——練習——創作這三個環節漸次展開的。這種學習方式,有其成功之處,但也暴露了一些弱點。其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現代藝術學習方式過于程式化。而“藝術是時代的鏡子”,教師往往只是以教材中的藝術經典臨摹和訓練為基本講解,這些藝術教材作為藝術教學的目標資源,其現實的聯系性與創造性價值是相當微弱的。其二,現代藝術教學方式中的學生主體作用和創造精神未能充分發揮。對學生的要求過多,限制過嚴,這樣把本應該表現為學生獨立思考的、有個性的藝術學習,變成了千人一面,萬人一腔,藝術趨同化、類似化的傾向。

二、現代藝術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為了使藝術教學取得理想的成果,藝術學習方式就應當沖破思維定勢,拓寬藝術教學的途徑,認識學生藝術創新能力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思考。一方面,需要走出藝術教育的框定,拓寬藝術教學實施途徑。老師除了要求學生深入生活之外,還有引導學生自己體驗生活,在藝術創作中指導學生的心靈與生活產生強烈的共鳴,激發其藝術創作的鮮活靈感。只有拓展藝術教學的內容,讓學生自選內容,自由命題,才能擺脫傳統創作的束縛,學生的藝術創作才能情緒愉悅,思維活躍,表達自由。并且,還需強調在藝術創作內容上要廣博、豐富多彩,進行開放式藝術創作教學的實踐。強化現代藝術教育發散式思維訓練,提高學生藝術創新能力。在藝術教育中,拓展發散思維的應用大致有以下三種方式:其一,相同主題進行多角度藝術選材。為培養學生藝術創新思維,教師在指導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圍繞統一主題多種角度選材。其二,同類形式進行多種選材。有些藝術主題由于限制了藝術創作的材料,學生在藝術創作時更容易出現雷同,這更需要老師引導學生擺脫思維定勢的束縛,創作出各具特色的藝術作品來。比如可采用對比的手法,選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材料來表現主題;可以打破只創作某個特定人物形象的思維定勢,創作一個或者采用一群人的形象來表現主題;也可以通過刻畫一個人物特定狀況的變化來反映藝術的主題。其三,相同材料進行多種藝術構思、逆向與立意。指導學生進行藝術擴散思維,即多側面、多方位地觀察、思考、聯想、想象,找出盡可能多的立意角度,然后再進行集中思維,通過分析、綜合、比較、判斷,選擇最佳角度。因此,教師在立意指導時,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真實、新鮮的見解和積極、健康的思想。由此,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沖破思維定勢、定向,藝術教育要創新模式,對于培養學生全面、客觀、辯證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藝術教育水平是大有裨益的。而面對現代藝術教育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藝術創新能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實施開放式藝術教學,讓學生真正具有學習藝術的主動性,進行學習方式的嬗變。第二,堅持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藝術專業的自信心和憧憬。第三,激發學生藝術專業興趣和定力,讓學生養成勤練習、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第四,因勢利導,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藝術想像和聯想。第五,加強藝術教學與實踐、實習相結合,使學生的藝術創新能力具有“源頭活水”。

同時,為了實現對現代藝術教育創新點的培養,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加強:首先,創新教育觀念,培養更具創新意識的藝術教師隊伍,“領頭羊”比較關鍵。

(1)教師需要正確理解新課程改革的動因。

(2)教師應樹立有新課程改革、創新意識的教師觀。創新教師的素質包括:深厚的文化底蘊、教育的思想和觀念、教育的智慧,包括批判地使用教材的能力及教學機智等。

(3)教師必須切入學生的生活世界。教師要端正對創新的認識,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要有開明的時代精神。其次,創新角色,組織更有效的藝術課堂教學。要進行教師角色、學生角色,以及教學與學習方式的轉變,轉向思考。再次,優化與改革藝術考試,強化更自主的藝術創新學習。最后,完善更先進的藝術教學設備和營造更藝術、和諧的育人環境。誠然,不但要重視課內學習,還要結合藝術教材內容,廣泛開展藝術課外活動,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見聞,培養學生藝術創新能力。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新世紀藝術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中,都可以看到在知識經濟時代,世界各國都紛紛把培養創新人才作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如果沒有知識的創新,沒有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就沒有高新技術的發展,就沒有新產品的涌現。如今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上漸變為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創新教育和創新人才的競爭。

總之,藝術教育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而教師的成長與學校、社會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因此,現代藝術教育中的學生藝術學習方式的轉變,還有待各方面的共同協調來進行轉變。只要教師注重對學生藝術眼界和基本功的訓練,以及勤思考、多創作的全面訓練,并且指導得法,就一定能使學生的藝術創新意識通過教學實踐而真正轉化為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