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03 09:45:00

導語: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分析論文

摘要:目前我國本科生基本上都已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但聽力卻一直是最薄弱的環節,學生們能夠輕松地聽懂自己老師的話,對聽力課上的材料也基本能聽懂,但對于英語本族語人之間的講話卻很難聽懂。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根據自己聽力教學的實踐,認為原因主要是學生接觸真實的、非正規的自然語言的機會不多,并提出了增加聽力理解策略、加大自然語言分量、教材多樣化和克服課堂方言影響等幾點想法,僅供商榷。

關鍵詞:自然語言非正規語言聽力理解策略課堂方言

中圖分類號:H3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49(2005)-10-047-02

一、引言

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對聽力的較高要求是能聽懂語速每分鐘140詞的題材熟悉、“基本無生詞”的材料。為了實現這一要求,我院十分重視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在聽力技能培養上狠下功夫,每周安排了兩個學時的聽力課。而且,本科生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能閱讀一般的文章。他們能夠較輕松地聽懂老師在課堂上講的話,對于聽力課上的材料也可基本聽懂。但一旦遇到真實的聽力材料,聽英語本族語人之間的對話時,他們往往會感到很不適應。即便是一個人名的發音、打招呼用語,或很簡單的措辭和表達方法都構成學習者在語音上的聽力困難。

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很多大學生(特別是非英語專業學生)在聽力理解上遇到這一問題,說明這是一個普遍問題,解決它必須從大學英語教學方法上尋找出路。

二、原因分析

筆者根據對聽力教學的實踐,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缺少接觸自然語言的環境。

雖然本科生除了聽力課,還有精讀課、英語廣播等途徑接觸英語,但相當一部分學生聽英語還是只局限在語音室。而我們的課堂英語及其聽力材料都只注重教授規范英語,而不注重教授生活中存在的并不一定規范的語言,不注重發展學生在不同語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所謂規范語言,是加以控制的英語,使符合語法的、純正的、理想的語言形式。這在英語教學中當然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實際生活中,人們慣以常用詞及短語、短句、簡單句或省去主語、助動詞、動詞、冠詞和代詞的省略句來傳遞信息意義。說話者更多注重的是內容,而常常忽略語法的正確性。我們會遇到各種不規范的語言現象,出現語言變異。對于同一個音,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讀法,使用不同的方言、語調、節奏等,甚至會有一些錯誤的發音。所有這些對于只接觸過規范英語的人來說都將造成極大的聽力障礙。

另外,課堂方言也是造成聽力障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我國目前的外語學習的環境中,學習的語言材料主要來自教材,學習的主要場所是課堂。在課堂講授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聽懂或跟著朗讀,教師總是盡可能地把每個單詞甚至每個音節讀得十分清楚,語速放慢,從而使語流失去了正常的節奏。這種在課堂上教師特別使用的英語和正常情況下言語活動事實中實際的非課堂英語,在發音和節奏上有很大差別。我們稱其為“課堂英語”。學生在這種語言的長期熏陶下,必然會對自然語言感到很不適應,茫然不知所云。

三、解決方案

因此,我們有必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接觸自然的非正規的英語,認識到“聽”和“說”一樣是積極主動的過程,而非被動地接受。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運用聽力理解策略。

1.連讀(Liaison)

在一個意群中,如前一個詞以輔音結尾,后一個詞以元音開頭,或前一單詞的尾音和后一單詞的頭音為同一輔音,要進行自然的連讀。

e.g.atanairport

︶︶

abrotherandasister

︶︶

Pleaseputupanoticeaboutthelecture.

︶︶︶

2.不完全爆破(IncompletePlosion)

語流中,爆破音和爆破音或者爆破音和其它輔音相鄰很常見。因為受到后面的音的影響,發第一個爆破音時只擺出相應的口型,形成阻礙,卻不發生爆破,稍作停頓,便馬上發后面的爆破音或輔音,這第一個爆破爆破音叫做不完全爆破音,這一發音現象叫不完全爆破。

e.g.aredbike

abigmountain

That’sagoodgirl.

3.口語的簡略形式(ShortFormsinOralEnglish)

我們常發現“we’re”、“we’ve”等連用形式,類似的還有:

Let’s=letushe’s=heis/hehas

Shan’t=shallnotwon’t=willnot

Aren’t=arenotisn’t=isnot

Shouldn’t=shouldnotwouldn’t=wouldnot

這些是英語口語發音的習慣,應讓學生盡可能適應。

4.單詞的弱讀(WeakFormsofCertainWords)

英語中功能詞一般不重讀,有時甚至一些實義詞也不需重讀。這些單詞在句子中將失去其重讀的發音。如he、his、her、him等單詞中,/h/不發音;再如for、to、can、them作為孤立的單詞元音各不相同,但放于句中幾乎都發同樣的元音/9/.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的聽力教材無論形式如何,基本上都提到了策略。特別是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英語》(全新版)借鑒、吸收了國內外外語教學理論研究、教學實踐和教材編寫的最新成果,提供了策略指導和訓練。

但是我們的教材也存在一些問題,目前教材基本上都是按話題組織編寫,而不是圍繞策略去構筑教材框架布局。這使得書中即使出現了策略指導的內容,也顯得很松散、雜亂無章、任意性強。

(二)教材中應增加自然語言的分量。

我們所用的教材所選內容一般比較規范,即使是口語教材,其情景對話中各方的問答方式也是十分流利順暢的,很少像生活中人們說話那樣有很多重復、停頓、口頭禪等。但有研究表明,在自然語言中,30%-50%的言語時間里可能包含著停頓和猶豫。這種停頓可能是無聲式停頓(silentpause),也可能是填補式停頓(filledpause),比如常用的well,say,Imean等級表示言語者正在尋找合適的詞語。為了讓學生有更多接觸自然語言的機會,首先應該在教材中增加自然語言的分量,讓學生在正常的教學時間內學更多實用的言語表達形式。

同時還應在聽力課上提供充足的機會使學習者見識多種多樣的語言。讓學生聽到和習慣各種不同的語音語調,包括男女老幼、不同職業、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們各式各樣的話語聲音。此外,還有必要在聽力材料中增加各種背景聲音,增強學生在復雜的背景聲音中準確分辨出語言信息的能力。在實際生活中,語言傳遞信息常常伴有各種干擾因素,比如各種噪音,因此聽力課上應該適當安排學生聽有雜音的材料。

(三)實現教材多樣化。

我們的教材既要為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提供最佳的語料和實踐活動,又要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同時還要具有“可教性”。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其教材的編排絕不能等同于漢語語文編排,不能太規范,太標準,材料不能太陳舊,太文學化。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主要是“運用”,既要獲取信息,還要交流信息,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這個信息應以“新”為主。因此,聽力教材要盡量反映快速變化的時代。全國大學外語教材應多樣化,具有多層次性,每套教材的使用周期要縮短,要有開放性;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教材的編寫要充分考慮到教學方法、教育思想。

(四)聽與說聯系起來。

學生平時說英語時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發音特點,可以加深對這些特點的理解,調動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在與他人的交談中也可以見識到各種各樣的語言,有利于他們全方位、多層次地接觸語言材料。

當然,綜上幾點建議,并不能說明懂得這些之后,學生自然而然地就能聽懂英語了。其它因素對培養良好的聽力習慣也很必要。掌握一定量的詞匯及語法結構知識,才會聽懂和理解聲音的意思。總之,通過使學生逐漸習慣于受訓的英語發音,一定能將他們引導到通往有效聽懂英語的坦途。

參考文獻:

[1]《中國大學英語教學論叢》[C]。(1999年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7。

[2]《英語教學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3]《英語語言藝術》[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8.2。.

[4]《大學英語語音練習手冊》[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3.10。

[5]任素貞:策略教學法與外語聽力教學[J]。外語界,2003,(2):55-60。

[6]盛躍東:情景聽力理解測試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行性[J]。外語教學,2001,(1):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