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教學學習理論論文

時間:2022-08-23 11:08:00

導語:外語教學學習理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語教學學習理論論文

摘要:學習理論是指對有機體行為改變的心理機制的概括性解釋,是對學習實質、學習規律與條件、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等問題的回答。揭示學習理論對外語教學的啟示,對外語教學有重要意義。對認知學習理論的發展過程和主要觀點的總結與概括,旨在利用其理論和思想來指導外語教學。

關鍵詞:學習理論;外語教學;認知理論

對于什么是學習理論,目前人們尚未有一致意見。綜合對學習理論的已有界定,我們認為,它是指對有機體行為改變的心理機制的概括性解釋。不同的心理學派從不同的立場和觀點出發,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根據不同的材料,對學習的實質、學習的規律與條件、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結果等問題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從而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學習理論。外語教師的教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因此,揭示學習理論對外語教學的啟示對外語教學有著重要意義。本文擬通過對認知學習理論的發展過程及其主要觀點的總結與概括,探討其在外語教學中的運用問題,希望能對外語教學及科研有所幫助。

一、認知學習理論的發展

1.引言

學習理論大體可分為行為主義理論(behaviorism)和認知理論(cognitivetheory)兩大理論體系。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曾在心理學領域長期占據統治地位,并對教育有過極大的影響,但也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評。美國著名心理語言學家喬姆斯基(N.Chomsky)就曾針對斯金納的《言語行為》一書提出了有力的批評。喬姆斯基認為用行為主義方法分析語言必定失敗,因為它分析的只是言語表達的表面特征,而只有分析語法的深層結構才能揭示言語中的大量規律。他把語言學看成是認知心理學,認為語言是受規則支配的體系,無論學母語或外語都要教給學生規則,學語言主要是學習、掌握語法規則而不是模仿,使用這些規則可以推導、轉換、生成句子。斯金納及其追隨者曾試圖回答喬姆斯基的批評,但沒給人留下有說服力的印象,因此,雖然行為主義方法包含的許多合理部分如強化規律等,仍在語言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長期在語言教學中占據統治地位的行為主義思想已明顯失去優勢。

2.認知學習理論的發展

從20世紀50年代起,認知學派開始轉向對內部認知過程的研究,成為行為學派的對立派。認知心理學家認為,環境只提供潛在的刺激,至于這些刺激能否引起以及引起何種反應則要取決于學習者內部的心理結構。認知學習理論的主要代表觀點有格式塔理論、托爾曼的信號學習理論、皮亞杰的建構論和認知圖式理論、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奧蘇貝爾的認知一同化學習理論和加涅的信息加工認知學習理論,其共同特點是:強調學習是通過對情境的領悟或認知而形成認知結構來實現的,主張研究學習的內部條件和內部過程。

(1)格式塔學派的完形說

1912年,“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psychology,也稱“完形心理學”)在德國產生,主要代表人物有衛特墨(M.Werth-eimer)、考夫卡(K.Kottka)和苛勒(w.Kohler)。“格式塔”是德語“Gestalt”的音譯,意為“能動的整體”。該學派主張心理現象最基本的特征是意識經驗中顯現的結構性或整體性,認為整體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識經驗不等于感覺的總和,思維也不是觀念的簡單聯結;學習的實質在于知覺重組或認知重組一構造完形(格式塔),學習是由于“完形”的出現、通過頓悟突然實現的;刺激與反應之間是以意識為中介的,對刺激的直接反應和動作是知覺歷程的自然持續,受知覺支配而不受預定聯結的支配。完形說肯定意識的能動性,強調認知因素(完形的組織)在認知中的作用,不僅對反對機械主義的聯結說具有重大意義,而且為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現代認知心理學的興起奠定了基礎,但其理論基礎是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實驗研究也缺乏對變量的適當控制。

(2)托爾曼的信號學習理論

托爾曼(E.C.Tolman)自稱“目的行為主義者”,其行為觀與早期的行為主義者不同。受格式塔學習理論的影響,他強調行為的整體性,注重從宏觀角度分析行為。他認為行為是整體性的、有目的的;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目的與認知這樣的中介變量;行為習得在于形成對信號的預期。托爾曼還提出了學習的認知理論,認為連續完成一項任務會建立起符號格式塔(環境中的線索與有機體的期望之間已習得的關系)。這些觀點使學習理論的研究有了新發展,但他所說的認知、目的、預期等僅是對行為的一種描述而沒有認識到它們的本質。

(3)皮亞杰的建構論和認知圖式理論

皮亞杰(J.Piaget)對兒童智力發展進行了長期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建構論”(constructivism)和“認知圖式理論”(schematheory)。他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如“同化”(assimila-tjm)和“順應”(accommodation),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同化”指學習者把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內加工改變的過程,如果學習者不能用原有圖式來同化新的刺激,就要對原有圖式加以修改或重建;“順應”指學習者調節自己的內部結構以適應特定刺激情境的過程。同化使認知結構在數量上得以擴充,順應則使認知結構在性質上得以改變。認知個體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形式達到與周圍環境的平衡(equilibration)。皮亞杰認為,主體的認識過程中有一定的認知結構(圖式,schemata),通過對外界刺激的處理使之成為有條理的整體性的認識;認識的實質是主體利用原有的認知結構對外界物體進行加工、改造、改變的過程,主體的認知結構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不斷建構和發展。皮亞杰的這種動態建構的學說更深刻、更全面地闡述了認識過程和學習活動的內在規律和總體特征,并由此構成了現代認知理論(contemporarycognitivetheory)的核心。

(4)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布魯納(J.S.Bmner)早期受到皮亞杰的影響,后來進一步發展了自己的學說。布魯納與皮亞杰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力圖將認知發展理論與課堂教學聯系起來,他認為學習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包括習得新信息(理解新知識)、轉換和評價三個幾乎同時發生的過程,學習在于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學生的認知發展是形成表征系統的過程,教學應促進學生對學科基本結構的理解,發現學習法(discoverylear-ning)是最佳的學習方式。發現學習就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等邏輯思維活動去發現規則、原理,從而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謂發現,不只局限于發現人類未知的事物的活動,也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學生獲得的知識,盡管是人類已知的事物,如果是學生靠自己的力量引發出來的,那么對學生來說。仍是一種“發現”。布魯納提出的發現法既是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種教學方法,這是他對學習論和教學論的結合做出的一大貢獻,但他把學生的學習發現混同于科學家的科學發現,沒有認識到二者的本質區別,而且即使不考慮操作上的可能性,僅就所用的時間來說,發現學習也是不經濟的。另外,他的學習理論較為松散,概念使用也不統一,給人們的理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5)奧蘇貝爾的認知一同化學習理論

奧蘇貝爾(D.P.Ausubel)提出了認知一同化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應是有意義的學習(meaningfullearning),即認知學習。同化是意義學習的心理機制,學生能否獲得新信息,主要取決于他們的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概念,意義學習是通過新信息與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發生的,由于這種相互作用,導致了新舊知識意義的同化。在意義學習后,同化過程并沒有結束,只有通過知識的不斷改組與重新結合,才能習得并保持知識。奧蘇貝爾對意義學習進行了層次、類型的劃分,并相應地提出了一些學習模式,使得教學工作更加具體化了。奧蘇貝爾還指出如何協調與整合學生學習的內容是當今學校教育中的重要課題。對于這個問題,他提出了逐漸分化和整合協調兩條原則以及貫徹這兩條原則的具體應用策略:先行組織者(呈現教學內容之前介紹的適當相關的和包攝性較廣、最清晰最穩定的引導性材料)。奧蘇貝爾對先行組織者、逐漸分化和整合協調等原則的分析,有助于教師設計教學內容、安排教學序列,以適合于學生認知結構的組織特點,從而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保持、遷移和運用。(6)加涅的信息加工認知學習理論

加涅(R.M.Gagne)早年接受了行為主義學習觀,但是從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轉向信息加工(informationprocessing)認知學習觀點,尤其是70年代后,他在對學習理論的探討中,試圖闡明學生的認知結構,并著重用信息加工模式解釋學習活動,被認為是行為主義與認知派的折中主義者。

加涅反復強調引起學習的條件有兩類:一類是內部條件,即學生在開始完成學習任務時已有的知識和能力;另一類是外部條件,即學習的環境,包括怎樣安排教學內容、怎樣將其傳遞給學生、怎樣給予反饋以達到理想的教育目標等。加涅將學習由低級到高級分為八類,即:信號學習,刺激反應學習,連鎖學習,語言的聯合,多重辨別學習,概念學習,原理學習,解決問題。后來,他又把學習結果分為五種,分別是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和態度。加涅認為這五種學習結果是跨學科的,學校的每門學科都可以按照這五種學習結果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

加涅詳細分析了學習活動中的信息加工階段,認為學習活動有注意、選擇性知覺、短時記憶和復述、語義編碼和長時記憶、搜尋和提取、反應組織、操作、反饋和強化八個階段。后來,他又進一步分析了學生學習的實際過程并提出了與之對應的教學設計,認為一個完整的學習活動由八個階段組成,依次是:動機階段、領會階段、獲得階段、保持階段、回憶階段、概括階段、操作階段、反饋階段。在每個學習階段,學習者的大腦里都發生一個或更多的內部加工,直到學習者用一種外顯的操作去反映為止。加涅還對教學過程、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及教學結果的測量與評價作了系統而明確的闡述,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教學論體系。

二、認知學習理論在外語教學中的運用

1.認知理論與外語教學法學派

外語教學法有兩條發展線路,一條是受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聯結性教學法學派”或“經驗派”,其發展過程是直接法(DirectMethod)一聽說法(Audio-IingualAp-proach)一視聽法(Audio-visualApproach);與此相對立的另一條發展線路是翻譯法TranslationMethod)一自覺對比法一認知法(CognitiveMethod),可以稱之為“認知性教學法學派”或“理論派”。

直接法產生前,始于18—19世紀西歐一些國家的翻譯法在外語教學領域長期獨霸一方。翻譯法重視語法教學,以翻譯作為教學手段和目的,主張用母語教外語和讀寫領先但卻忽視口語教學。為了完善翻譯法,20世紀30—50年代,自覺對比法在蘇聯產生并發展起來。自覺是通過語言分析來理解所學材料的內容含義,學生把注意力集中于語言形式本身而不是它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對比則是把外語和母語進行對比。可見,自覺對比法繼承了翻譯法的“以語法為綱”而發展了對比。20世紀60年代,美國出現的認知法吸取其他教學法學派的長處,克服了翻譯法的極端化、片面性,從而使翻譯法得到了發展,因此,有人稱之為現代語法翻譯法或新的語法翻譯法。

理論派和經驗派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主張學習句型要先理解句子結構,在理解的基礎上操練,主張學外語是有意義的學習(meaningfullearning);而后者主張通過模仿、記憶、反復操練來學習句型,主張學外語是一種機械性的學習(mechanicallearning)。

2.認知理論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1)皮亞杰的理論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第一,學生是積極進行意義建構的個體,他們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積極地建構語言輸入的個人意義和任務的個人意義。教師要幫助和鼓勵學生進行意義建構,而不要把他們看作被動的語言接受者。

第二,思維的發展與語言和經驗密切相關,主要依賴記憶的語言學習不可能產生深刻的理解。

第三,語言任務的設置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任何極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語言學習中,應利用同化和順應的概念,在接收新的語言輸入時要調整原有的語言知識,以便把新信息納入到原有的體系中。

當然,皮亞杰的理論也有其局限性,如:過分強調自然發展和個人經驗,忽視人為干預和直接教育應有的作用;過分強調個人的發展,沒有對社會環境的作用給予應有的重視。

(2)現代認知心理學中的圖式理論被廣泛應用于外語教學

首先,在外語閱讀教學中,激活原有圖式和建立新圖式非常重要。適當圖式的存在并不意味著它能在閱讀中發揮作用,關鍵在于將其激活。學生激活相關圖式存在困難主要是因為文章提供的線索不夠或學生由于文化差異或學科差異等原因而不具備相應的基本圖式。針對這些原因,教師可采用介紹閱讀技巧、背景知識、關鍵詞匯和分析文章題材等手段來激活或啟動學生的原有圖式。

其次,聽力理解過程是聽者的已有圖式與所聽材料交互作用的過程,所以,對于聽力理解的訓練,應堅持多聽(建立聲音反應圖式)、多讀(擴大語言和非語言知識),以便建立有關的各類知識圖式。在影響外語聽力理解的因素中,所聽材料的話題熟悉程度的影響非常明顯。為此,可以在聽前導入階段向學生介紹背景知識、提示線索,使其建立恰當圖式或激活已有圖式,從而提高對所聽材料的熟悉程度。

再次,根據圖式理論,詞匯的語義外延嚴重妨礙著學生對語篇的理解。因此,一方面要使學生在詞匯學習中獲取其外延意義,另一方面要通過不同題材來認識把握語篇的類型特征與相應的認知圖式及閱讀技巧的運用,以提高對語篇的理解能力。另外,在翻譯過程的理解階段,譯者要了解作者的認知、文化圖式,還要關注讀者的認知和文化圖式;在翻譯過程的轉換階段,譯者也應通過聯想、搜尋譯入語中的有關圖式進行套用模仿、遷移或重構,從而實現雙語間的成功轉換。

最后,圖式理論不僅作用于對話語或文字信息的理解,還對其產出有作用。對于口語教學,一方面,可以通過聽力訓練培養學生在大腦中形成相關語音圖式的能力,為話語輸出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應多進行說的練習,訓練把大腦發出的圖式信息內容轉換成語音形式的能力。在外語寫作的構思、寫作和修改三個過程中也都包含圖式的作用,都要運用相關圖式知識和各種技巧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