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及后現代文學價值

時間:2022-07-13 02:56:34

導語:現代文學及后現代文學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文學及后現代文學價值

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我國經歷了一個從思想解放到文化反思的過程。在20世紀80年中期,我國在西方現代哲學,以及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影響下,使得我國文學界出現了一種用荒誕扭曲的手法,來以揭示人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即非理性的潛意識的反傳統的新型文學。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的反思中表現出‘重寫文學史”、“文學的現代性”、“現代文學的轉型”和“現當代文學的分期”等方面的問題討論。新時期,我國社會從思想到現實的巨大變化,從創作、閱讀領域都已經發生的種種變化,包括我國社會文學的進退、純文學的潮漲潮落以及通俗文學的持續走紅,使得我國現代文學及后現代文學價值面臨沖擊和挑戰,本文將討論我國現代文學及后現代文學的價值。

一、我國現代文學的價值

1、文學的人文屬性和文化價值。新時期,不論是在創作還是閱讀的領域,純文學的領地都在不斷縮小。“純文學”在“純”方面就是我們常說的單色的絲織品;而“文”方面就是我們說的色彩交錯、斑駁的器物或者是圖案。“純”與“文”兩個字就是一對對立的定義。“純文學”雖然屬于文化方面,但是一方面體現出一個科學主義的口號,另一方面展現出一個很難擺脫其想象性的東西形式。我們已經將一種本屬人文領域的東西強行納入科學的體系,但是結果出現的是很難不陷入一種難以克服的困境。假設我們用這樣一種科學主義的觀念去尋找文學性,我們能得到的將是對文學語言的極端重視。而如果文學活動一旦脫離生活價值的領域,那么就將變成純粹的“語言游戲”,這樣他的存在意義也就走到了盡頭。文化價值其實就是一種關系,也就是能夠滿足一種文化需要的客體和某種具有文化需要的主體,在文學理論和研究領域中,我們需要不斷增強的對通俗文學的重視,而且對正體現關于文學史的本體性追求的那種,并且采取以形式演化為中心的文學史寫作。我們也需要在適度釋放了它的寫作激情之后,但是最后慢慢的顯出了它空洞與蒼白的一面。人們在“純文學”中認識到關于理論、實踐都存在著難以克服的矛盾。所以在以后,我們只有不再執著于那種科學的追求,而應該是從充分承認文學活動的人文性和文化價值,才能使得文學活動才能煥發出真正的活力。那么同時,對于新世紀以來,在文學研究或者是從文學轉向文化研究,已經很極具說服力的證明標準。

2、我國文學民族生活價值。當前,對于當代的人們已不會很排斥,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一類說詞,來防御性的口號來為文化的多元存在的理由,更多的意識到世界文學存在。并不是一色的、單極的,同時需要構建全球化時代真正的世界文學,由于近代以來,我國人民形成的世界觀念往往并不是一個平面的、均衡的,尤其是在各部分之間意義對等的存在,而在以西方文化視域為中心形成的是逐次向外擴展的放射狀圓環。對于我國,在文學方面應充分理解,尤其是需要承認各民族文學文化生活自身的意義。那么,我們只有在沖破單一的文學史秩序,并且對于以西方文學為中心的世界文學,需要在想象之中才能形成一種全新意義上的現代文學,才更深層的表現出真正文學的價值。

二、中國后現代文學的敘事價值

后現代文學是西方后現代主義思潮的產物,它全方位地批判現代文明發展的傳統,主張反理性主義,認為理性把人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束縛起來。后現代文學沒有中心,對各種不同的標準都給予充分寬容,沒有固定的作家或批評家群體,也不存在任何可以一呼百應的綱領和宣言,充分展現了其“不確定性”、“非中心性”、“非整體性”、“非連續性”的特性,后現代文學注重個人的價值體現及其個性的發展。中國的后現代主義文學始于八十年底末,基于改革開放帶來的思想上的解放,使中國的文學附上了濃厚的后現代主義色彩。這個年代的作家,深受的影響,具備烙印下特有的被遺棄的孤獨感,對傳統的價值觀念產生質疑,對現實感到迷茫和困頓,代表人物有蘇童、余華、陳染等作家,其作品的主要特點表現為無中心主義、飄忽不定、多元化,他們主張沒有限制的開放性、多樣性和相對性,反對任何對文學創作產生制約的模式或規則。中國后現代主義作家的支流派眾多,各種思潮極度雜蕪。中國后現代主義不但批判現實主義的舊傳統,還反對現代主義的新規則,可謂將反傳統推向了極致。在中國的后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涵蓋了地下文化,街頭文化,廣告語,消費常識,甚至是生活指南等等內容,可謂包羅萬象,許多看似極其生活化,與文學價值聯系不大的范圍,被作家給予精心包裝,得以登上文學藝術的殿堂。其審美價值和內涵許多讀者自行思索歸納,作家只是對社會、人及客體作相應的展示,而沒有強加預先設定的意義。后現代主義作品體現了現代出文學與哲學的完美相融,具有精深的哲理性。作家通過自我表白的話語欲望,對人物進行塑造,打破以人為中心講述完整的故事,作品的情節內容也具有極為明顯的虛構性與荒誕性,作家極為注重藝術形式與藝術技巧的創新,體現出隨意性,和不確定性。例如,王朔的消費小說體現了反理性主義思想,對世俗化的欲望加以放大,并大力提倡,在《千萬別把我當人》、《浮出海面》等一系列作品中,王朔塑造了一批從社會學意義上來說屬于真正獨立但從社會體制角度看又是零余人的人物形象,他顛覆了傳統的價值體系,解構傳統的人的歸屬感。又如,在格非的名篇《青黃》體現了解構主義的為了文本放逐歷史,文本之外,別無他物之說。中國后現代主義文學將傳統的文學觀念給予顛覆性地消解,使傳統的文本、藝術品變為商品,使文學家創造的文化成為人人可以享用的日常消費品,其多樣化的敘事視角使讀者能縱觀文學的全貌,其中涵蓋的游戲、拼貼、不確定、主體性解構等敘事景觀也給讀者以全新的視野。